2021 年云南保山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及答案
(全卷三个大题,共 31 个小题,共 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90 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
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 50 分)
一、选择题(请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填涂。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 云南西畴人民不悲观、不埋怨、不放弃,用热血汗水与石漠抗争,挺起脊梁向贫困宣战,
孕育形成了“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新时代“西畴精
神”给青少年的启示是(
)
①要做到自强不息,开拓进取
②做更好的自己,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
③在学习生活中,要相信自己,勇敢尝试 ④自强的人一定能获得成功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题意可知“云南西畴人民不悲观、不埋怨、不放弃,用热血汗水与石漠抗争,
挺起脊梁向贫困宣战”,带给我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的精神滋养,为战胜贫困,
攻坚克难提供精神力量。
①②③:青少年要发扬新时代“西畴精神”,做到自强不息,开拓进取,不断激发自己的潜
能,挑战自己,锐意进取,勇于实践,将自己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相结合,勇担
责任,在奉献中实现生命价值,①②③说法正确;
④:观点太绝对,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我们的每一点进步都是成长的足迹,印记着我
们克服惰性,抵制诱惑,战胜自我的努力,④排除。故本题选 B。
2. 春节承载着最温暖的情感记忆。牛年春节特别而又温馨,就地过年的奉献、文明过节的
担当、默默无闻的坚守,让牛年春节有着一样的安心放心舒心,更彰显出家国同心的深厚
情感。下列诗句表达家国同心情感的是(
)
A.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C.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D.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爱国主义。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意思是只要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好像近在
眼前,与家国同心情感无关,应排除;
B: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意思是要我们尊重劳动,节约粮食,与家国同心情感无关,应
排除;
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诗意是竹林外桃花初开放,鸭子在水中嬉戏游水,江
水的回暖一片初春的美景,与家国同心情感无关,应排除;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
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表达爱国之情的,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D。
3. 大理漾濞发生 64 级地震,让我们对地震发生时的自救自护有很多思考。你认为地震时
不可取的逃生方法是(
)
A. 既要有序撤到安全的地方,也要注重自救与互助
B. 在室外,选择开阔地带避险
C. 如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等待救援
D. 跑进建筑物中避险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守护生命。
ABC:守护生命要掌握自救自护的知识。在地震时,在室外,选择开阔地带避险;既要有序
撤到安全的地方,也要注重自救与互助;如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等待救援,
ABC 说法正确;
D:跑进建筑物中避险是错误的,容易被建筑物砸伤,D 错误;
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故本题选 D。
4. “高高的青山上,萱草花开放”,“让它开遍我等着你回家的路上,好像我从不曾离开你
的身旁”。电影《你好,李焕英》让银幕前的观众笑中带泪,实现了一次深沉绵长、细腻无
私的母爱亲情的集体回望。材料给你的启示是(
)
①尽孝在当下,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②体谅和包容父母,建设和谐家庭
③主动与父母交流、沟通
④知恩感恩,报答父母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孝敬父母。
①②③④:电影《你好,李焕英》启示我们要孝敬父母。尽孝在当下,用行动表达孝敬之
心,知恩感恩,报答父母,体谅和包容父母,主动与父母交流、沟通,建设和谐家庭,①
②③④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 D。
时代楷模张桂梅坚守贫困山区教育事业数十年,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
迄今为止已帮助 1800 多名贫困女孩儿圆梦大学,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阅读材料,完
成下面小题。
5. 张桂梅老师的事迹说明了(
)
①我们要用心对待自己和他人,照亮自己的生命也温暖他人
②为他人、为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这样的生命才更有意义和价值
③只能考虑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不能考虑个人理想
④我们要脚踏实地,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书写生命的价值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
④
6. 张桂梅老师是受人敬重的教书育人楷模。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教师应该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
②教师应该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③我们要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就必须事事顺从老师
④我们要尊重不同风格的老师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
③④
【答案】5. B
6. C
【解析】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实现生命的价值。
①②④:张桂梅老师坚守贫困山区教育事业数十年,帮助 1800 多名贫困女孩儿圆梦大学,
是对他人生命的关爱,启示我们要要用心对待自己和他人,照亮自己的生命也温暖他人,
我们要脚踏实地,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书写生命的价值;为他人、为社会作出更多的
贡献,这样的生命才更有意义和价值,①②④说法正确;
③:既要考虑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也要考虑个人理想,将国家发展放在第一位,③错误;
故本题选 B。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尊重老师。
①②④: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新时代教师应有理
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我们要尊重不同风格的老师,①②④说
法正确;
③:“事事顺从”的说法太绝对;
故本题选 C。
7. 法律就在我们身边,下列体现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的有(
)
①在公交车上,我主动为老人让座
②到了法定上学年龄,父母必须送我上学
③出生后,父母要为我申报户口
④父母经营饭店,主动申报纳税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
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法律与生活的关系。
①:公交车主动为老人让座,属于道德义务,故①不符合题意;
②:到了法定年龄父母必须送我上学,表明法律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故②符合题意;
③:出生后,父母为我申报户口,表明法律保障公民的生存权,故③符合题意;
④:父母主动申报纳税,表明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故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C。
8. 近年来,故意高空抛物现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对漫画中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
①缺乏规则意识,法律观念不强
②是一种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③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④只是不道德的行为,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
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违法行为的认识和理解。
①②③④:仔细观察漫画内容,高空抛物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缺乏规则意识,法律观念不强;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故①②③说法
正确,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A。
9. 为了防控新冠疫情,学校坚持实施入校测量体温,戴口罩,保持一米社交距离,定期对
校园和教室进行全面消毒等措施。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 社会保护
B. 家庭保护
C. 学校保护
D. 司法
保护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特殊保护。
C:题干中的“学校坚持实施入校测量体温,戴口罩,保持一米社交距离,定期对校园和教
室进行全面消毒等措施”,其行为主体是学校,所以是学校保护,C 符合题意;
ABD:说法的行为主体与学校不符,应排除;
故本题选 C。
10. 你心目中的美好集体是(
)
①充满关怀与友爱的
②民主的、公正的
③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精神家园
④重视合作,排斥竞争的集体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
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美好集体的特征。
①②③:依据教材知识,美好集体是我们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精神家园,引领我们成长。
美好集体是民主的、公正的;美好集体是充满关怀与关爱的;美好集体是善于合作的;美
好集体是充满活力的。①②③说法正确;
④:错误,美好集体是既重视合作、也重视竞争;
故本题选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 2021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
诚实,恪守承诺。对诚信认识正确的是(
)
A. 讲诚信就能解决生活中的所有问题
B. 失信一定会受到法律制裁
C. 诚信是诚实、守信用
D.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价值准则
12. 在民法典编纂过程中,立法机关 10 次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 42.5 万人次提出的 102
万条意见和建议,这是一部有效反映人民意志的民法典。材料体现了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
(
)
A. 科学立法
B. 严格执法
C. 公正司法
D. 全民守法
【答案】11. C
12. A
【解析】
【分析】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诚信的相关知识。
A:所有问题,说法绝对,夸大了诚信的作用,故排除 A;
B:一定,说法绝对,故排除 B;
C: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诚实、守信用,我们要践行诚信的要求。故 C 正确;
D: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故排除 D;
故本题选 C。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厉行法治的要求。
A: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民法典的编撰过程体现了要科学立法,故 A 正确;
BCD:材料未涉及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故排除 BCD;
故本题选 A。
【点睛】
13.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下列行为与相关权利对应正确的是(
)
行为
权利
①同学甲把自己的校牌头像私自换成同桌的照片 肖像权
②同学乙经常被人起侮辱性绰号
姓名权
③同学丙在朋友圈晒出他人的身份证信息
隐私权
④同学丁在请假条上冒用老师签名
名誉权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A. ①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公民人格尊严权。
①:同学甲冒用同桌的照片,侵犯了同桌的肖像权,故①观点正确;
②:同学乙被人起侮辱性的绰号,其名誉权被侵犯,故②观点错误 ;
③:同学丙私自晒他人身份证信息,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故③观点正确;
④:同学丁冒用老师签名,侵犯了老师的姓名权 ,故④观点错误;
故本题选 A。
14. 八年级学生小英的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父母要求她辍学回家照顾年迈的爷爷奶奶,
小英不得已答应了父母的要求。小英父母侵犯了她的(
)
A. 生命健康权
B. 劳动权
C. 受教育权
D. 财产
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受教育权。
C:“父母要求她辍学回家照顾年迈的爷爷奶奶”,小英父母侵犯了她的受教育权。受教育权
指公民享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和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C 符合题意;
ABD:说法与题干无关,应排除;
故本题选 C。
15. 我们要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建构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践行平等要
(
)
①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 ②平等地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
③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④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
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践行平等的要求。
②③④:平等是人们生活共同的追求。践行平等要平等地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敢于抵制
不平等的行为;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故②③④正确;
①:践行平等是要反对特权的,任何人都不能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故排除①;
故本题选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