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天津塘沽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化学和物理合场考试,合计用时 120 分钟。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题)两部分。第Ⅰ卷为第 1 页至第 3 页,第Ⅱ卷为第 4 页至第 8.
试卷满分 100 分。
答卷前,请你务必自已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
试用条形码。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一“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
题卡”一并交回。
祝你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第 I 卷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
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 15 题,共 30 分。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K39
Ca40
Fe36
Zn6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第 24 届冬季奥运会将于 2022 年在北京举办,为落实“绿色冬奥”的理念,冬奥会使用的汽车燃料从环保的
角度考虑,最理想的是
A.氢气
B.天然气
C.酒精
D.汽油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湿衣晾干
B.玻璃破碎
C.冰雪融化
D.纸张燃烧
3.春天里百花竞开,阵阵清香沁人心脾,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不断运动
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由原子构成
4.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闻气体气味
C.倾倒液体
D.比较火焰各层温度
5.下列为一些常见食物的近似 pH,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最适宜吃的食物是
A.苹果:2.9~3.3
B.橘子:3.0~4.0
C.葡萄:3.5-4.5
D.玉米粥:6.8~8.0
6.右图为某学校午餐食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牛肉富含淀粉
B.米饭富含蛋白质
C.番茄富含维生素
D.鸡蛋富含糖类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B.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C.不锈钢抗锈蚀性能比纯铁好
D.加热煮沸不能降低水的硬度
8.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了高精准度的铷原子钟,右图为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有
关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元素符号是 Rb
C.相对原子质量为 85.47g
D.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37
9.下列选项中,对相应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铁能在氧气中燃烧
C.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低
D.用于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
10.将 16g 纯净物 R 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 44g 二氧化碳和 36g 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R 只含碳、氢元素
B.消耗氧气 32g
C.R 含碳、氢、氧三秒元素
D.R 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70%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 1~2 个符合题意。只有
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多选不得分;有 2 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只选一个且符合题意得 1 分,若选 2 个,有一
个不符合题意则不得分)
11.盛有下列物质的容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容器内物质质量减少的是
A.铁钉
B.浓盐酸
C.生石灰
D.浓硫酸
12.下列选项中,依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B
C
D
区分二氧化碳和氧气
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有气体的集气瓶中
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分别向盛有铜和银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鉴别硫酸铵和硫酸钾固体
分别与少量熟石灰混合后,研磨,闻气味
分离硫酸钡和碳酸钙的混合物
加水充分溶解后,过滤
13.我国古代将炉甘石(ZnCO3)和木炭粉混合后,加热到约 800°C 可得到锌。主要发生的化学反应:①
高温
ZnCO
3
ZnO+CO
2
,② C+2ZnO
高温
2Zn+X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 的化学式为 CO2
B.反应①是分解反应,反应②是置换反应
C.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不变
D.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改变
14.下图所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间相互关系中的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常见反应(“一”表示相连的两种
物质能反应,“→”表示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转化),下列达项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选项
A
B
C
D
甲
H2O
H2SO4
HCl
FeSO4
乙
O2
HCl
CO2
FeCl2
丙
CaO
MgCl2
CaCO3
Cu
丁
Ca(OH)2
Mg(OH)2
H2O
CuO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氧化钙和碳酸钙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60%,将 50g 该混合物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剩
余固体的质量是 42g
B.120g 尿素【CO(NH2)2】与 150g 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相等
C.用含氧化铁 85%的赤铁矿石 160t,理论上可炼出含杂质 3%的生铁 80t
D.现有氢氧化钾和氯化钾的混合物 20.5g,向其中加入 100g 质量分数为 3.65%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原
混合物中钾元素的质量为 11.7g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 11 题,共 70 分。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35.5
K39
Fe56
C12
Cu64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1 分)
O16
Na23
Mg24
A127
S32
Ba137
16.(6 分)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现有①钛合金②熟石灰③碳酸氢钠④氦气⑤活性炭⑥氯化钠,
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口可用作厨房调味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用于焙制糕点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用作冰箱除味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可用于制造电光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可用于制造航天飞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7.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构成氧气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氧原子”或“氧分子”)。
(2)下图是钠、镁、氯、溴四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 x 的数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②溴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溴化钠是由钠元素和溴元素组成的
化合物,溴化钠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3)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根据图示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18.(9 分)2021 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珍惜水、爱护水”。
(1)2021 年 5 月 10 日,“南水北调东线北延应急供水工程”启动向天津等地供水,以缓解我市可利用淡水
资源___________的现状。
(2)下列有关保护水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生活污水可直接排放
B.工业上对污染的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后再排放
C.农药、化肥的施用会造成水体污染,应该禁止施用
(3)下图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
根据海水晒盐的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进入贮水池中的海水,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减少
B.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加
C.析出晶体后,母液中的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
(4)某同学配制 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氯化钠溶液
①需要固体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g。
②配制过程有以下步骤:a.称量及量取 b.计算 c.溶解 d.装瓶贴标签,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bcad
B.bacd
③将 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 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g。
(5)为明究水的组成,某同学进行了电解水实验。
①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②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元素组成的。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7 分)
19.(6 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
(2)锌与稀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
(3)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
20.(4 分)溶液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1)下列少量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面粉
B.硝酸钾
C.泥沙
D.花生油
(2)下表是氯化钠和氯化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溶解度/g
NaCl
35.7
20
36.0
40
60
80
36.6
37.3
38.4
KCl
27.6
34.0
40.0
45.5
51.1
1
2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_____g。
20℃时,将 20g 氯化钠固体加入到 50g 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g。
3 某同学进行实验如下图所示,得到相应的 A、B、C 三种溶液,C 中析出的氯化钾固体质量为____________g。
21.2020 年 9 月,中国向世界宣布了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1)为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A.植树造林,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
B.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 2 ) 绿 色 植 物 通 过 光 合 作 用 吸 收 一 氧 化 碳 , 生 成 葡 萄 糖 并 放 出 氧 气 , 其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
6CO +6H O
2
2
叶绿素
光照
葡萄糖
+6O
2
,则葡萄糖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若吸收 44g 二氧化碳,理论
上可释放出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g。
(3)近年我国科学家合成了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清洁的液体燃料甲醇(CH3OH)和水,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3.2g 通过足量灼热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将所得的气体全部通入足
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气体全部被吸收,生成白色碳酸钡沉淀,溶液质量减少 15.3g。则原混合气体中碳、氧
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填最简比)。
五、实验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2 分)
22.(7 分)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 a 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的装置为_______________(填序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为_________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3.(7 分)现有 A 一 F 六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分别为澄清石灰水、硫酸铁溶液、碳酸钠溶液、稀盐酸、溶质
质量分数为 1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 109%的氢氧化钾溶液。
已知硫酸钠、硫酸钾溶液呈中性。某同学进行实验如下:
(1)从外观上观察,F 呈黄色,则 F 为_______________。
(2)从剩余的五瓶溶液中各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可以观察到:A←D→白色沉淀,C+D→无色气体,其余无明
显现象。则这五种溶液两两混合可发生_______________个反应,C 为____________,A 与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未鉴别出的 B、E 溶液各 20g 于两个烧杯中,分别滴加两滴酚酞溶液,再分别加入 10%的稀硫酸 17.5g
(如图所示),并不断搅拌。观察到 B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E 溶液仍为红色。则 E 为__________________溶
液(填化学式)。
(4)将六瓶溶液贴上标签。
24.(8 分)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极为广泛。
(1)生铁和钢是两种含碳量______________的铁合金(填“相同”或“不同”)。
(2)下列生活用品利用金属良好导热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镀铬水龙头
B.铸铁暖气片
C.黄铜钥匙
(3)我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铜盐溶液里的铜能被铁置换,这一方法是湿法冶金技术的起源,铁与硫酸铜溶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 焊接 钢 轨的 反 应原 理 是铝 与 氧化 铁 在高 温 条件 下 反应 先 成铁 和 氧化 铝 ,该 反 应的 化 学方 程 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氧化镁和氧化铝都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现有氧化镁、氧化铝和铁的混合物 9.9g,向其中加入 245g
质量分数为 10%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 254.8g 溶液,则原混合物中氧化镁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g。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0 分)
25.(3 分)丙烯酸乙酯(C5H8O2)存在于菠萝等水果中。计算:
(1)丙烯酸乙酯由_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填数字);
(2)丙烯酸乙酯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____________(填最简比);
(3)丙烯酸乙酯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
26.现有一定质量的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其中含氯元素 7.1g。向该混合物中加入 138.1g 一定溶质
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氯化钠溶液并生成 4.4g 气体。计算:
(1)原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A
2.D
3.B
4.C
5.D
6. C
7.D
8.B
9. B
10.A
二、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多选不得分;有 2 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只选
个且符合题意得 1 分,若选 2 个,有一个不符合题意则不得分)
11. B
12.AC
13.AB
14.C
15.AD
三、填空题(21 分)
16.(6 分)
(1)⑥
(2)③
(3)⑤
(4)②
(5)④
(6)①
17.(6 分)
(1)氧分子(2)① 2
②得到 NaBr
(3)
2CO+O
2
点燃
2CO
2
18.(1)短缺
(2)B
(3)C(4)①5
②B
③50
(5)① 2
2H O
通电
2H
2
O
2
②氢、氧
四、简答题(17 分)
19.(6 分)
(1)
S+O
2
点燃
SO
2
(2)
Zn+H SO ZnSO +H
=
2
4
4
2
MnO
2
(3)
2H O
2
2
2H O+O
2
2
20.(1)B
(2)①36.0
②68
③2
21.(7 分)
(1)A
(2)C6H12O6
32
(3) 2
CO +3H
2
催化剂
CH OH+H O
3
2
(4)3:5
五、实验题(22 分)
22.(7 分)
(1)试管
(2)AC(或 AE)
2KMnO
4
K MnO +MnO +O
2
4
2
2
(3) BC
23.(7 分)
CaCO +2HCl= CaCl +H O+CO
3
2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