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3浙江省舟山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资料共4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3 浙江省舟山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卷 I 一、选择题(本题有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第 1-10 小题为时政和《思想品德》 内容,第 11-20 小题为《历史与社会》内容。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 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4.明皇李隆基“以姚崇、宋塬为相,廓清武后则天以来之积弊,励精图治。至民夜户不闭, 道不拾遗。遂达臻全盛。”这里“明皇”所创造的治世是指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15.柳亚子赠毛泽东诗云:“阔别羊城(今广州)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今重庆),弥 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据此推断此诗创作于 A.武昌起义期间 B.北伐战争期间 C.抗日战争期间 D.重庆谈判期间 16.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史实,正确的是 ①新航路的开辟 ②丝绸之路开通 ③隋大运河开凿 ④郑和下西洋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①③②④ D.②③①④ 17. 1853 年,美国人佩里率领四艘军舰叩开了日本的大门,日本人把这一事件称为“黑船 事件”。这里的“黑船”是指 A.三桅帆船 B.蒸汽轮船 C.潜艇 D.航母 18.某中学拟进行一次世界历史图片展,请你为以下这组图片取一个合适的主题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英国工业革命 C.美国南北战争 D.美国独立战争 卷 Ⅱ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 6 小题,共 60 分。第 21-23 小题为《历史与社会》内容,第 24-26 小题为《思想品德》内容) 22.(11 分)1500 年以后,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中国也经历了一个“不屑融入世界—— 被动融入世界——主动融入世界”的过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793 年乾隆帝致英王乔治三世的敕谕:“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 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须之物,是以加 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引自《粤海关志》 (1)材料一表明清政府此时实行怎样的外交政策?这一政策最早被打破的史实是什么?
并说明之。 (3 分) 材料二:康有为说,暨道光二十年,林文忠公始译洋报,为讲求外国情形之始。 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也称“林文忠公”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改编自冯宗辉《近代前期主要政治派别与中国文化的走向》 (2)材料二中的“林文忠公”是谁?他为何 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3 分) 材料三:右图为孙中山两段语录 (3)联系材料三指出: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的世界政治潮流是什么?为了顺应这股潮 流,求得“中国之自由平等”,孙中山作了 哪些努力?(3 分) (4)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以更加主动的姿态积极融入世界。 试举两个具体实例。(2 分) 23.(9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水——生命之源。人体有 70%左右是由水组成的,当人体失去 20%水时就可能死亡;人类生产 1 吨谷物需要 1000 吨水,制造 1 吨钢,约需 25 吨用水…… (1)联系材料一,指出水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性。(2 分) (2)材料二反映的全球性问题有哪些?(3 分) (3)有人认为,随着经济发展,水资源短缺越来越突出,必然引发纷争甚至战乱。请运用所 学知识,联系材料三,对此观点加以评析。(4 分)
2013 舟山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参考答案 一、选择(本题有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题序 1 答案 A 题序 11 答案 C 2 C 12 A 3 D 13 C 4 B 14 C 5 C 15 D 6 D 16 B 7 B 17 B 8 C 18 D 9 C 19 B 10 A 20 C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 6 小题,共 60 分) 21. (10 分) (1)约东经 104 度,北纬 30 度;秦岭。 (2)C 河段水流湍急,水能丰富。由于 C 河段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二两级阶梯之间, 落差大。 (3)甲、丁;A 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生产;房 顶坡度大适应了年降水量较大这一气候特征。 22.(11 分) (1)闭关自守。1842 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其中规定 实行五口通商、关税“协商”。 (2)林则徐;因为他在广州主持禁烟和抗英斗争期间,组织翻译外文书报,购买外国 船只和大炮,开创了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 (3)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发展;(须“民主政治”或“民主制度”)领导辛亥革命,建 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展国民革命运动。 (4)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加入 WTO、举办奥运会…… 23.(9 分) (1)水资源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备条件。 (2)和平问题、发展问题、水资源问题。 (3)这个观点是片面的。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会使水资源短缺日益严重,人们为争 夺水资源,也有可能引起纷争。但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可以采取“开源”、“节流” 等综合措施;对水资源纷争,可以采取和平谈判解决,并不一定引起战乱。 24.(10 分) (1)李某缺乏礼貌(对他人的尊重) (2)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人格尊严权)和合法财产所有权不受侵犯。 (3)一要学会文明交往;二要学会依法自律。李某应这样问路:“请问大爷,县三中 怎么走?”;李某首先应自我反思:自己问路时,是否缺乏礼貌之故? 25.(8 分) (1)服从安排,参加合奏。在集体活动中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树立团队 意识,才能奏出和谐美丽的乐章。
(2)团结统一(爱国主义) (3)我们青少年应该认清自己的社会责任,做一个能负责任的公民。 26.(12 分) (1)敬业乐群的奉献精神. (2)个体经济(个私经济、非公经济);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充分利用高新科学技术,加强科技创新;风力、潮汐发电;海水淡化;深水养殖; 无土栽培…… (4)不;根本动力是改革开放;因为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 泉。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