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1年辽宁省葫芦岛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资料共4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1 年辽宁省葫芦岛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6.下列著作,主要阐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是 A.《毛泽东选集》 B.《周恩来选集》 C.《刘少奇选集》 D.《邓小平文选》 17.右图是 1971 年中国代表团首次出席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全 体会议的情景。其前提是 A.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8.诗人但丁和艺术家达·芬奇的作品都有体现了 A.人文主义思想 B.君权神授思想 C.启蒙思想 D.民主共和思想 19.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 A.1688 年宫廷政变 B.《权利法案》的通过 C.《独立宣言》的发表 D.《人权宣言》的颁布 20.玻利瓦尔、章西女王所从事的斗争的相同之处是 A.开始的时间 B.斗争的性质 C.斗争的过程 D.斗争的结果 21.明治维新领导人大久保利通说:“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 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下列体现这一主张的措 施是 A.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B.改革封建军制,建立近代化军队 C.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D.积极扶持私人兴办企业 22.右图是伦敦海格特公墓中的一座墓碑。碑身的上端刻着《共产党宣言》 中的口号“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碑顶是主人头像。这位伟大人 物是 A.马克思 B.恩格斯 C.欧仁·鲍狄埃 D.列宁 23.某国大使曾针对时局提出以下看法:“有那么一天,塞尔维亚会引起欧洲的纷争,…… 这国家受俄罗斯鼓动,令奥匈帝国头痛。照现在这种危机持续下去,欧洲若能避开一场 战事,真的得靠上天保佑了。”后来,还是因为塞尔维亚引发了一场战争,这场战争是 A.普法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中东战争 D.第二次世界大战 24.右表数据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参加协约国作战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B.俄国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C.德国爆发十一月革命 D.日本参加协约国作战 25.他的作品充分反映了 19 世纪俄国的社会现象,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他是 A.莎士比亚 B.伏尔泰 C.列夫·托尔斯泰 D.贝多芬 26.“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创了世界历史新局面”的历史事件是 A.巴黎公社 B.十月革命 C.新中国成立 D.古巴革命 27.20 世纪初,由英法美三国首脑操纵、争吵达五个月之久的国际会议是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 28.“各国在政治上互相支持,经济上互相援助,军事上互相配合,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力量, 迫使法西斯侵略集团陷于全面作战的困境,并为最终战胜法西斯侵略集团,发挥了决定 性的作用。”发挥了这一作用的国际组织是 A.轴心国集团 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C.联合国 D.世界贸易组织 29.“由于美苏都有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也有各自的势力范围,那么,形成两个 以它们为核心的互相对立的政治军事同盟就是不可避免的。”材料论述了美苏“冷战” A.形成的原因 B.开始的标志 C.结束的标志 D.产生的影响 30.在《西游记》中,神通广大的孙悟空能用猴毛变出无数个小悟空。现在,科学技术可以 使用使这一幻想变为现实。该科学技术是 A.原子能技术 B.太阳能动技术 C.航天技术 D.生物工程技术 二、非选择题:共 30 分 34.读图,回答问题。(8 分) 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 伦敦第一辆电车通车仪式 (1)图中所示的交通工具分别属于哪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2 分) (2)两种交通工具各使用了什么动力?(2 分)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3)这些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4 分) 3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 分) 材料一:1861 年初,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国务会议上说:“继续拖延只会更加引 起灾祸,只会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 材料二:1933 年初,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说:“价值贬值到难以想象的程度; 赋税增加了;我们的支付能力降低了;各级政府都遇到了严重的收入减少;在贸易交往中交 换手段也被冻结了;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 积蓄毁于一旦。” (1)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俄、美两国各面临什么危机?(4 分) (2)为解决危机,两国都有进行了改革。改革对俄、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分别产生了怎 样的影响?(4 分)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2 分) 36.学以致用,探究问题。(12 分) 两极格局崩溃后,世界进入新旧交替时期,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1)“一超”指哪国?(2 分)它成为“一超”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2 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欧盟、日本、中国成为“多强”的主要原因?(6 分) (3)你认为怎样的世界格局才是合理的?(2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参考答案 16.D 17.C 18.A 19.B 20.B 21.D 22.A 23.B 24.A 25.C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26.B 27.A 28.B 29.A 30.D 二、非选择题:共 30 分 34.(1)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2)蒸汽;电力。 (3)缩短了地区间的距离,有利于各地区之间的交往和国家的管理;促进了经济的发 展;带来了环境污染等。(评分说明:答案出其中两点即可,每点 2 分,共 4 分,其它符 合题意的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35.(1)俄国:农奴制危机;美国:1929——1933 年经济危机。 (2)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美国:维护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评分说明;意 思相近即可) (3)改革推动了社会进步。(评分说明;意思相近即可) 36.(1)美国 经济实力强大。(评分说明;意思相近即可) (2)欧盟成立,提高了欧盟各国的竞争力;日本二战后通过改革成为世界第二号经济 大国;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增强。(评分说明;每点 2 分,共 6 分。意思相近即可) (3)多极化。(评分说明;意思相近即可)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