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M 是一个集成的解决方案,管理所有的主数据信息。客户主数据、物料主数据、供应商
数据等。
一、
使用 SAP MDM 主数据管理解决方案,可以整合、协调主数据、管理丰富的产品
内容,主数据集中后,就能够对主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步和分配,并将其发布给公
司内外所有相关的用户。
1、 整合主数据:使用灵活、可配置的数据模型,您可以从不同的数据源(SAP 和非 SAP
系统)汇总主数据信息,SAP MDM 能够整合来自不同系统的主数据对象。对汇总
过来的主数据信息进行搜索,辨别出相同或相似的对象,并按照需求将之清除、整
理,得到统一、完整而准确的主数据视图,在数据整合后,数据可以被轻松访问来
实现准确的企业层面的分析和报表。
2、 协调主数据:除了主数据整合功能以外,SAP MDM 主数据管理还可以通过交互式
的分发模式来协调整个企业范围内的主数据信息,将准确、完整的主数据信息更新
到链接的 SAP 或非 SAP 系统中,另外,它还内置了数据处理工作流,支持统一企
业内基于多层角色的模式来共同维护主数据。它可以从一个系统的记录来维护主数
据,并作为集中的主数据管理集线器,自动更新到其他系统中对应的信息,达到整
个公司层面上不同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统一、协调。
3、 集中主数据:SAP MDM 是实现公司层面数据标准化目标的理想平台,在主数据从
多个源系统整合到 MDM 之后,主数据可以进行集中的管理和创建。用户可以使用
功能强大的客户端主数据管理器或 SAP 企业门户界面直接管理这些数据,SAP
MDM 提供有效的数据校验和工作流平台,可以对主数据的创建、修改和删除进行
统一的监管,这些主数据信息也可以根据需要通过业界标准的 XML 格式同步或分
发到其他需要的系统中,达到集中的主数据质量控制和监管,实现企业数据标准化
目标。此外,还可将统一、标准的信息提取到 SAP BI 只能分析系统中,得到准确
的全局报表分析。
4、 管理丰富的产品/物资内容:在 SAP MDM 中,您不但可以管理具有复杂分类和层
次结构的产品/物资信息,还可以管理组成这些产品/物资主数据的任何类型的内
容,无论是图形还是图表内容。所有主数据内容可以从不同的 SAP 系统和非 SAP
系统中导入。通过单程的数据标准化(内置各种计量单位和单位转换)功能以及高性
能的基于参数的搜索功能,您可以采用交互式方法管理和应用这些丰富的产品/物
资信息。
5、 客户数据集成:对于客户为导向的企业,全面、完整的客户视图对于企业的运营和
决策是至关重要的,SAP MDM 内置可扩展的数据模型,可以同时支持 B2B 或 B2C
的业务伙伴数据模型,通过 MDM 中内置大量的数据增强、标准化和匹配功能,可
以甄别和消除潜在的重复客户记录,实现统一、完整的客户视图。
6、 全局数据同步:通过支持从 SAP 或非 SAP 数据源提取产品信息,SAP MDM 主数
据管理利用您原有的丰富产品内容基础并结合行业数据池(如 UCCnet 和 Transora)
所需的属性,实现您的主数据与这些工业数据池之间的同步,以满足消费品行业和
零售行业的行业性需求。
7、 SAP MDM 主数据管理方案是对于数据管理的重大革新,并且现在就成现在我们
面前从我的角度来看,MDM 是 NetWeaver 战略的核心,它有效地促进在一个已
购的 IT 环境中更加有效的管理数据,这也让它成为 NetWeaver 的一个优势,并
MDM 还是在一个复杂环境中实现企业服务架构 SOA 的基础。
8、 集中式主数据管理平台实现企业层面上的准确、一致、有效的主数据提供
9、 实现 SOA 架构的基础,在 SOA 架构中保持跨系统的主数据信息一致、协同
10、 灵活的数据建模,支持广泛的业务对象(产品、客户、供应商、员工、物料、
商品和用户自定义对象
11、 提供完善的服务来维护、查询、分析、分发和清洗主数据信息
二、
MDM 相关的 BPM—流程管理,ECM—文档管理,IBM FileNet 文档管理
1、 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包括设计、执行、监控和优化在内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
BPM 包括设计、执行、监控和优化四个阶段,是一种不断迭代循环的全生命周期
管理方法,它既是管理准则又是技术平台。
BPM 主要用途:
业务流程自动化,
整合应用系统,实现异构系统之间无缝交流,
企业流程建模分析。这个是 BPM 的核心,在详细了解企业流程划分之后,用全局
的视角,对一堆的流程进行梳理,并给出企业流程全局图。
监控企业活动,实现企业流程持续改进。
BPM 和 SOA
BPM 与 SOA 的本质是截然不同的:SOA 是一种架构方法;BPM 则是一组流程协调管
理理念。
BPM 的实现可以没有 SOA 的支持,但这样很难给企业带来希望的竞争优势。事实
表明,在过去的几年中,快速变化、整合、分布等方面的困难阻碍了 BPM 的应用,
而 SOA 的使用可以让这种情况得到极大的改善。SOA 支持诸多改变,包括业务流
程的改变、部门调整带来的改变、竞争对手的改变、客户行为的改变等等。SOA
允许企业能够灵活地将组成业务流程和底层 IT 基础架构的各个要素视为可以重用
或组合的标准组件(服务),以获得随时变化的业务竞争优势。SOA 可以使企业区别
对待“要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从业务流程的运作方式中抽象出服务的定
义,从而赋予业务更高的灵活性和更快速的响应能力。这种抽象允许在不改变底层
技术的情况下对业务流程进行修改;同样,技术基础架构的改变也不会影响到业务
流程。作为 SOA 项目的切入点之一,BPM 反过来在很大程度上又推动着 SOA 的
发展。
三、
SOA:是指为了解决在 Internet 环境下业务集成的需要,通过连接能完成特定任
务的独立功能实体实现的一种软件系统架构。从这个定义前提有下面两点:
1)软件系统架构: SOA 不是一种语言,也不是一种具体的技术而是一种软件系统架构,
它尝试给出在特定环境下推荐采用的一种架构,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它更像一种模式
(Pattern)。因此它与很多已有的软件技术比如面向对象技术,是互补的而非互斥的。它们
分别面向不同的应用场景,用来满足不同的特定需求。
2)SOA 的使用范围:需求决定同时也限制功能。SOA 并不是包治百病的万灵单,它最主
要的应用场合在于解决在 Internet 环境下的不同商业应用之间的业务集成问题。在下面我
们会详细讨论 Internet 的各种特点是如何决定了 SOA 的特点,这里我们只需要先简单回顾
一下 Internet 环境区别于 Intranet(企业内部网)环境的几个特点:a)大量异构系统并存,
计算机硬件工作方式不同,操作系统不同、编程语言也不同;b)大量、频繁的数据传输仍
然速度缓慢并且不稳定;c)版本升级无法完成,我们根本就无法知道互联网上有哪些机器
直接或者间接的使用某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