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广东普通高中会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90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I:本大题共 5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
题目要求。
1.下列天体属于卫星的是
A.火星
B.太阳
C.金星
D.月球
2.观光农业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农业与旅游业交叉的新兴产业。发展观光农业有利于
A.提高粮食产量
B.增加农民收入
C.改良农产品品质
D.促成一、二产业结合
3.下列地区人口合理容量最小的是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三角洲
D.青藏高原
4.图 1 中甲、乙、丙、丁四地位于同一纬度,图示天气条件下,四地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5.下列有关水
循环地理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塑造地形地貌
水体不断更新
B.促进海陆间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 C.使地球上各种
D.使全球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均匀
6.云南省旱涝灾害频发的气象原因主要是
A.台风数量多
B.锋面活动强
C.寒潮持续久
D.季风变化大
7.下列企业布局对交通运输条件依赖性最弱的是
A.石油化工厂
B.坑口电站(电力输出)
C.粮油加工厂
D.物流中转站
8.下列景观变化属于纬度地带性的是
A.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一荒漠景观
B.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草甸—寒漠景观
C.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一荒漠景观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绿洲景观
9.图 2 为甲、乙、丙、丁四海区海水等温线示意图,其中能反映北半球暖流经过的海区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0.一般来说,一定区域内高等
级城市比低等级城市
A.城市规模小 B.服务范围小
C.服务种类多
D.城市数目多
11.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某要素发生变化会给其他要素带来影响,甚至 发
生一系列的变化。这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A.综合性
B.区域性
C.整体性
D.差异性
2017 年 5 月 14 日,“一带(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广国 际
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开幕,包括 29 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内的约 1500~代 表出席此
次论坛。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2-13 题。
12.古代“行走”在“丝路”上的商品主要是,
A.家用电器
B.家具家私 C.岭南四大水果
D.丝绸、陶瓷、工艺
品 13.“一带一路”旨在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共赢发展。其共建内容不包括
A.文化民俗同一化
B.商品贸易自由化 C.基础设施网络化
D.金融投资便利化
14.每逢我国传统佳节,许多海外华人喜欢聚集在一起。这主要受
A.国家政策的影响
B.民族文化的影响 C.交通条件的影响
D.地形气候的影响
图 3 是对某地区一次森林大火事件 T0 至 T3 四个时段卫星影像进行分析而绘 制成
的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5-16 题。
15.获取四个时段的卫星影像图需要
A.利用遥感技术
B.利用地理信息系统
C.利用全球定位系统
D.实地勘测
16.从该地区森林大火燃烧情况推断,下列最为合理的是
A.甲区可能是湖泊
B.丙区的树种比戊区易燃烧
C.丁区大火燃烧时间最久 D.森林大火到了 3 时已熄
灭
17.2016 年,下列国家中人口出生数量最多的是
A.埃及
B.中国
C.德国 D.日本
18.非洲有一种大型落叶乔木,主干粗壮,枝叶稀疏,松软的木质常常贮存大量水分。据此 推
测,该种树木生长环境的气候特点是
A.终年高温多雨
B.干、湿季分明 C.冬温夏凉,降水均匀
D.终年炎热干
燥 19.下列有关不同时期人地关系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采集渔猎时期,人类不受地理环境制约
B.农业社会时期,人地关系全面恶化
C.工业社会时期,人地关系初现矛盾
D.后工业化时期,人地关系走向协调
若图 4 为人口数量与相关要素相互关系变化模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 20-21 题。
20.与人口数量大致呈负相关的是
A.资源储量
B.工业产值
C.环境污染程度
D.粮食产量
21.与人口数量总体呈正相关的是
A.资源储量
B.粮食产量
C.环境污染程度
D.工业产值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 4000 米以上,景观独特、令人神往,某旅游团由广州乘火车经郑州、
兰州到拉萨.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22-23
题。
22.游客沿途依次经过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寒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寒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高寒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高寒气候
23.游客沿途依次经过地区的主要农业生产类型是
A.旱作农业、水田农业、草原畜牧业
B.水田农业、草原畜牧业、旱作农业
C.旱作农业、草原畜牧业、水田农业
D.水田农业、旱作农业、草原畜牧业
24.每年进入 11 月份,西安市路灯启闭时间分别提前和延后半小时。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提倡节能减排低碳生活
B.打造城市特色,吸引游客
C.适应昼夜长短的变化
D.错开上下班高峰,减轻交通拥堵
图 5 为某工业园区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25-26 题。
25.图中 a、b、c 三处分别代表
A.海水淡化站、化工厂、盐场
B.盐场、海水淡化站、化工厂
C.海水淡化站、盐场、化工厂
D.盐场、化工厂、海水淡化站
26.影响该工业园区选址的主导因素是
A.原料
B.市场
C.交通
D.技术
近期某市场上出现了利用玉米叶片加工而成的易分解且物美价廉的购物
袋.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27-28 题.
27.这种购物袋生产厂应接近
A.原料产地 B.销售市场 C.能源基
D.研发中心
28.以该种购物袋替代目前普遍使用的塑料袋,对环境保
护的直接作用是
A.减轻大气污染
B.减轻“白色污染” C.减轻水土流失
D.减轻酸雨危害
29.百度、高德地图已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导航工具。在利用地图做
线路规划时,需用到的技术手段是
A . 移动通讯技术
B.遥感 C.全球定位系统
D.地理信息系统
30.近年来雾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出现雾霾天气
较多的区域是
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华北地区
D.华南地区
31.“三江(长江、黄河、澜沧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
空气稀薄,湖泊 广布。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的对象是
A.红树林
B.大熊猫
C.湿地 D.古村落
图 6 为某地区城乡人口比重变化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32-33
题。
32.据图可知,该地区
A.1990 年,乡村人口数量
比城市人口数量少 B.1990-
2000 年,乡村人口比重不
断上升 C.2010年,城乡人
口比重持平
D.2000-2010 年,城镇人口比重变化速
率比乡村大
33.通常,乡村和城镇人口比重变化的主要
影响因素是
A.经济因素
B.环境因素
C.宗教因素
D.科技因素
34.美国阿拉斯加的费尔班克斯是观赏极光的旅游胜地,其观
赏极光的最佳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5.石林是喀斯特地貌的典型景观,形成这种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和
岩石类型分别是
A.风力侵蚀、岩浆岩
B.流水侵蚀、沉积岩
C.冰川侵蚀、变质岩
D.海浪侵蚀、沉积岩
36.下列现象与太阳活动无关的是
A.通讯异常
B.指南针失灵
C.气候反常
D.地球昼夜
更替
37.贵(阳)广(州)高铁桥隧比(桥梁和隧道长度占线路全长的比例)高达
70%以上,导致该高铁线路桥隧比高的主要因素是
A.植被
B.地形 C.土壤 D.气候
38.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其合理的解释
是火山爆发导致
A.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大气
逆辐射减弱
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
D.到达
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
39.建设长江上游防护林的主要目的是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繁衍物种、维护生态多样性
C.防风固沙、调节气候
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40.下列措施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不可
行的是
A.开辟公共汽车绿色通道
B.错开上、下班时段
C.撤销市区十字路口红绿灯
D.优化城市路网布局
图 7 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41-42 题。
41.图中序号③表示的是
A.沉积作用
B.侵入作用
C.变质作用
D.风化作用
42.从图中分析岩石圈物质循环,叙述正确的是
A.沉积岩可以直接转化为岩浆岩
B.变质岩可以直接转化为岩
浆岩
C.岩浆可以直接转化为岩浆岩
D.岩浆可以直接转化为变质
岩
城市开发中的“TOD 模式”,即在以地铁等公共交通枢纽为中心的半径约
600-800 米的范围内,将各种用途设施及公共空间进行复合型布置,形
成以道路 为轴线的紧凑型市区,实现地铁综合交通物业的开发.据此
并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 43-44 题.
43.城市采取“TOD 模式”进行开发的目的是
A.集约式、立体化利用城市土地及地下空间
B.吸聚城市各要
素,加快郊区城市化 C.改造旧城区,扩大城市规模
D.缓解
城市交通拥堵,向外疏散人口
44.采用“TOD 模式”开发形成的
市区地段,适宜建设
A.大型动物园
B.高科技工业园区巴政府行政中心
D.综合性商业生活区
45.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大幅减少,直接导致
的后果是
A.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势较低的地
区
B.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
C.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洪涝
灾害频发
D.欧洲西部形成干旱少雨的气候
图 8 为某城市功能区人口数量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46-47 题。
46.该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A.商业区
B.住宅区
C.工
业区
D.行政区
47.此类功能区不可能位于
A.城市中心区域
B.自然风景区
C.交通干道旁边
D.城郊结合部
据报道,黑龙江三江平原灌区将成为我国最大的灌区,预计发展水田约 87
万公顷,其中新增水田约 44 万公顷,改善水田约 43 万公顷.据此并结合所学
知识,完成 48-50 题。
48.三江平原成为我国发展潜力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其主要原因
是
A.夏季日照时间长
B.纬度低,生长期长 C.可开垦荒地多
D.灌溉水源充足
49.与珠江三角洲相比,三江平原农业生
产最突出的特点是
A.以水稻种植为主
B.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
C.水利设施完善
D.科技水平高
50.三江平原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水稻种植区之一,这
主要是因为当地
A.地势平坦,地广人稀
B.水稻种植历史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