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年重庆渝北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42 分)
1. 请将下面的字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正确、端正、整洁)(3 分)
品味精彩文章,抒写智慧人生。
请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第 2—4 题。
重庆火锅在吃法上独树一帜。昔日的老火锅馆内,特制高大的桌凳,铁铜质的锅下,
炭火熊熊,锅里汤汁翻滚,食客居高临下,虎视眈眈盯着锅中的菜品,举杯挥箸。尤其盛夏
临锅,在炉火熏烤中汗流夹背,吃得起劲时脱掉上衣赤膊上阵。重庆人吃火锅的豪放与气吞
山河之势是其他地区无法相比的,这正是巴渝饮食文化的体现,是古老巴民族勇武豪放性格
和饮食文化心理的表现。吃重庆火锅的乐趣和豪放气派,只有生临其境,亲口品尝才能体会。
随着岁月的推移,重庆火锅逐渐风靡全国,名扬四方。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昔日(xī)
特制(tè)
)(2 分)
桌凳(zhuò)
B、盛夏(shèng)
熏烤(xǖn)
虎视眈眈(dān)
C、饮食(shí)
民族(zú)
乐趣(lè)
D、品尝(sháng )
随着(zhe)
风靡(mǐ)
3、下面是从文段中选出的词语,其中两个有误,请找出并改正在下面的横线上。(2
分)
居高临下
勇武豪放
汗流夹背
赤膊上阵
生临其境
名扬四方
4、结合文段体会下面两个词的意思,然后解释这两个词或者用它们各写一句话。(2
分)
帜:
河:
独树一
气吞山
*5、我们家乡重庆有许多风景名胜和地方特产,请你选一个用一句话来介绍。注意突
出其特征,语言力求简洁优美。(句式和修辞不作要求)(3 分)
示例: “瞿塘雄,巫峡秀,西陵险”,三峡像一轴展不尽的山水画卷。
涪陵榨菜,咸鲜脆嫩,风味独特。
*6、下面是一个学生的习作《最美的手》的开头一段,文中加横线的四个句子都有语
病,请你将它们改正后写在下面的横线上。(4 分)
那天晚上,1 我趴在被窝儿里津津乐道地看着电视里转播的模特大赛。2 大赛的颁奖环
节,竟颁发了一个“美手奖”。3 看着屏幕上那双被放大了的纤纤玉手,我不禁想,要是自
己也有屏幕上那样一双漂亮的手该多好啊!可是,长在农村, 4 现在即使在上学,不用干
多少农活,但成绩不佳的我终究有一天会将这双手磨成又粗又糙的“农村手”。我突然想到
母亲那双粗黑的手,特别是在冬天,那冻裂的血口子狰狞得吓人。
①
②
③
④
*7、太平洋保险公司打出了一条精彩的广告语:“平时一滴水,难时太平洋。”请你
说说这句广告语好在何处?(3 分)
*8、在新闻中,开头常有一段用来概括新闻主要事实的话,我们称之为“导语”。下
面这则新闻缺少“导语”部分,请你根据后边的内容,在文中的横线上补写出这则新闻的
“导语”。(3 分)
长寿湖飞来黑天鹅
(本报 4 月 28 日
讯)
昨日,在长寿湖安顺岛湖边钓鱼的徐光军突然发现湖里多了 4 只全身羽毛纯黑发亮的
水禽。经辨认该水禽为黑天鹅。
。
黑天鹅是产于澳大利亚的一种水禽,为什么会在长寿湖现身?对此,长寿湖风景区管
委会有关人士称,其原因目前尚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自去年长寿湖取缔养殖网栏,实
行生态养殖后,长寿湖水质明显改善,为水禽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9、重庆市政府近日发出号召:“争做文明市民,塑造重庆新形象,迎接‘第五届亚
太城市市长峰会’的召开。”假如你是一个记者,将在下面三类人中选择一类进行采访,
以了解他们对此事的态度。你将怎样提问?(3 分)
小学生、商场营业员、政府工作人员
*10、今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世界读书日”的第十周年,学校准备组织开展一
次全校性的读书活动。(7 分)
(1)请你给这次活动命一个名,以体现活动主题。(2 分)
(2)活动组委会请你就怎样开展这次活动提三点建议。(3 分)
①
②
③
(3)在读过的文学作品中,你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是哪一个?请说明理由。(2 分)
11、古诗文积累。(10 分,1—6 小题每题 1 分,7、8 两小题各 2 分)
(1)子曰:“默而识之,
,诲人不倦,何有
于我哉?”(《论语》)
(2)人生自古谁无
死,
零丁洋》)
(3)
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
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文天祥《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
,千树万树梨花开。(岑
。
(6)王维在《使至塞上》中描写了被喻为“千古壮观”的塞外奇特风光的句子是
。
,
(7)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更应亲近传统文化。让我们走近陶渊明,去体
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与和谐;让我们走近李商隐,去感受
“
,
”(《无题》)的执著与奉献;让我们走近王安石,去学习
“
,
”(《登飞来峰》)的坚毅与无畏。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精神的寄托。
(8)三年的初中生活即将结束,在临别之际,请你选用古诗词中两个“送别”的句子
来表达你对老师或同学的离别之情。
①
②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文后 12—16 题。
爱
,
,
。
。
说
莲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
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
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
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3 分)
(1)濯清涟而不妖
(2)亭亭净
植
(3)陶后鲜有闻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4、下面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 分)
B、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15、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以爱莲之情来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追名逐利、趋
)(3 分)
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B、在文中作者从莲的生长环境、形态香气、风度气质等方面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
C、文中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来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因而
美名远扬。
D、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表达了作者对雍容华贵的牡丹的赞美之情。
*16、作者认为,菊是“花之隐逸者”,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为什么?(3 分)
三、现代文阅读(38 分)
(一)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 17—22 题。(20 分)
梅
香
林清玄
①一个有钱的富人,正在自家的花园里赏梅花。
②那是冬日寒冷的清晨,艳红的梅花正以最美丽的姿容吐露,富人颇为自己的花园里
能开出这样美丽的梅花,而感到无比的快慰。
③突然,门外传来敲门的声音,富人去开了门,发现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在寒风里
冻得直打抖,那乞丐已在这开满梅花的园外冻了一夜,他说:“先生,行行好,可不可以给
我一点东西吃。”
④富人请乞丐在园门口稍稍等候,转身进入厨房,端来一碗热腾腾的饭菜,他布施给
乞丐的时侯,乞丐忽然说:“先生,您家里的梅花,真是非常芳香呀!”说完了,转身走出
去。
⑤富人呆立在那里,感到非常震惊,他震惊的是:穷人也会赏梅花吗?这是自己从来不
知道的。另一个震惊的是,花园里种了几十年的梅花,为什么自己从来没有闻到过梅花的芳
香呢?
⑥于是,他小心翼翼地,以一种庄严的心情,深怕惊动梅香似的悄悄走近梅花,他终
于闻到了梅花那含蓄的、清澈的、澄明无比的芬芳,然后他濡湿的眼睛,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为自己第一次闻到梅花的芳香。
⑦是的,乞丐也能赏梅花,乞丐也能闻到梅花的香气,有的乞丐甚至在极饥饿的情况
下,还能闻到梅花清明的气息。
⑧可见得,好的物质条件不一定能使人成为有品位的人,而坏的物质条件也不会遮蔽
人精神的清明,一个人没有钱是值得同情的,一个人一生都不知道梅花的香气一样值得悲悯。
⑨一个人的品质其实是与梅香相似,是无形的,是一种气息,我们如果光是欣赏花的
外形,就很难知道梅花有极淡的清香;我们如果不能细心地体会,也难以品味到一个人隐在
外表内部的人格香气。
⑩最可叹息的是,很少有人能回观自我,品赏自己心灵的梅香,大部分人空过了一生,
也没有体会到隐藏在心灵内部极幽微,但极清澈的自性的芳香。
⑾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
⑿现在,让我们一起以一种庄严的心情,走到心灵的花园,放下—切的缠缚,狂心都
歇,观闻从我们自性中流露的梅香吧!
17、用简明的文字概括本文叙述的故事。(3 分)
(选自《林清玄散文集》)
18、富人听了乞丐的话感到震惊,他震惊的是什么?请用文中相关的语句回答。(4
分)
19、第⑧段中加点的词语“可见得”在文章结构上起了怎样的作用?(3 分)
*20、品读文章第⑾段,联系前文,谈谈为什么“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
(3 分)
21、文章题为“梅香”,请结合第⑧、⑨段谈谈“梅香”指的是什么?(3 分)
22、在生活中,我们也许并不富有,也许常被人漠视,但我们也有“自己心灵的梅香”。
读了本文,请谈谈你的感受。(4 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 23—27 题。(18 分)(注:此选文后面的题全部为
带*题)
常 常 爱 惜
毕淑敏
①拾起一穗遗落在秋天原野上的麦芒时,我们心中会涌起一种情感……
②当水龙头正酝酿着滴落一颗椭圆形的水珠,一只手紧紧拧住闸门时,我们心中会涌
起一种情感……
③当凝望宝蓝的天空因为浓雾而浑浑噩噩时,我们心中会涌起一种情感……
④当注视到一个正义的人无力捍卫自己的尊严,孤苦无助的时候,我们心中会涌起一
种情感……
⑤人类将这种痛而波动的感觉命名为——爱惜。
⑥我们读这两个字的时候,通常要放低了声音,徐徐地从肺腑最柔软的孔腔吐出,怕
惊碎了这薄而透明的温情。
⑦爱惜的大前提是爱。爱是人类一种最珍贵的体验,它发源于深刻的本能和绵绵的眷
恋。爱先于任何其他情感,轻轻沁入婴儿小而玲珑的心灵。爱那给予生命的母亲,爱那清冷
的空气和滑润的乳汁,爱温暖的太阳和柔和的抚爱,爱飞舞的光影和若隐若现的乐声……
⑧爱惜的土壤是喜欢。当我们喜欢某种东西的时候,就希冀它的长久和广大,忧郁它
的衰减和短暂。当我们对喜爱之物,怀有难以把握的忧虑时,吝啬是一个常会首选的对策。
我们会俭省珍贵的资源,我们会珍爱不可重复的时光,我们会制造机会以期重享愉悦,我们
会细水长流反复咀嚼快乐。
⑨于是,爱惜就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
⑩当我们爱惜的时候,保护的勇气和奋斗的果敢也同时滋生,真爱,需用生命护卫,
真爱,就会义无反顾。没有保护的爱惜,是一朵无蕊的鲜花,可以艳丽,却断无果实;没有
爱惜的保护,是粗粝和逼人的威迫,是强权而不是心心相印。
⑾爱惜常常发生。在我们不经意的时候,打湿眼帘。
⑿爱惜好比一只竹篮。随着人生的进步,它越编越大了,盛着人自身,盛着绿色,盛
着地球上所有的物种,盛着天空和海洋。
23、文章开头的一组排比句有什么作用?(3 分)
(选自《毕淑敏精品散文集》)
24、联系文章相关内容,品味下面句中的词语。(5 分)
我们读这两个字的时候,通常要放低了声音,徐徐地从肺腑最柔软的孔腔吐出,怕惊
碎了这薄而透明的温情。
(1)句中加点的词语突出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