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吉林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科学饮食,有益健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6B 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
)
A.铅
B.石墨
C.焦炭
D.活性炭
3.厨房中的下列用品,由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
A.铁锅
B.塑料盒
C.瓷碗
D.竹筷子
4.加强对空气质量的监测,有利于保护空气.下列物质中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PM2.5
B.氧气
C.氮气
D.稀有气体
5.浓硝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4HNO3
4R↑+O2↑+2H2O,则 R 化学式为(
)
A.NO2
B.N2O
C.N2
D.NO
6.下列符号中,既有宏观意义,又有微观意义的是(
)
A.Fe2+
B.Fe3+
C.Fe
D.2Fe
7.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常状况下,氧气极易溶于水
B.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验满
C.氧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
D.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分解反应
8.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能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用甲醛浸泡水产品,光鲜!
B.清理沼气池时,用火把照明,亮堂!
C.随意丢弃废旧电池,方便!
D.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务车,“低碳”!
9.下列各转化关系中,在一定条件下,存在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C.
B.
D.
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分离氯化钠和碳酸钠两种固体,先加适量的稀盐酸,再蒸发
B.用水可以鉴别氯化钠、硝酸铵、碳酸钙、硫酸铜四种固体物质
C.熟石灰与氯化铵混合施用,既可以改良酸性土壤,又可以提高肥效
D.将二氧化碳分别通入氢氧化钙和氯化钙两种溶液中,都有白色沉淀生成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11.(3 分)请根据如图所示在溴(Br)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溴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 的值为
;
(2)溴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与
层电子数关系密切;
(3)溴化钠中溴元素的化合价为
.
12.(3 分)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物质的用途,请选择正确的是序号填空.
①一氧化碳 ②酒精 ③碳酸氢钠
(1)与汽油混合,可用作汽车燃料的是
;
(2)具有还原性,用于冶炼金属的是
;
(3)在医疗上,常用于治病胃酸过多症的是
.
13.(4 分)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2)在雨水、自来水、河水、蒸馏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3)生活中可以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
;
(4)测定地下水的 pH 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
.
三、简答题(每空 1 分,化学方程式 2 分,共 12 分)
14.(3 分)请根据如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很小的物质是
;
(2)若将硝酸钾溶液由 A 点所示状态转化为 B 点所示状态,可采用的方法是
;
(3)当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时,所处的温度范围是
℃.
15.(5 分)科学地利用燃烧反应,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1)煤的主要成分是碳.请写出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做饭时,锅底出现黑色物质,需要调
(填“大”或“小”)炉具或灶具的进风口,使
燃料充分燃烧;
(3)请写出成语“釜底抽薪”体现的灭火原理:
;
(4)如果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应采取的应急措施是
(写出一条即可).
16.(4 分)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铁锅炒菜做饭,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缺铁会引起
;
(2)银的导电性比铜的好,但是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的原因是
;
(3)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但生活中常在铁制品的表面涂上铝粉,原因是
;
(4)下列有关保护金属资源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
A、常用水清洗铁制品表面
B、不顾国家的利益乱采矿
C、铁生锈后没有回收价值
D、用塑料代替金属做水管.
四、实验与探究题(每空 1 分,化学方程式 2 分,共 12 分)
17.(6 分)小山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
同学们提出了如下假设:
假设一:该溶液没有变质;
假设二:该溶液部分变质;
假设三:该溶液全部变质.
为了确定哪种假设成立,同学们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1)小玉的方案:
取样,向样品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结论:假设一成立.小杰和小喜认为她的结论不正
确,原因是
.
(2)小杰的方案:
取样,向样品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有
产生.结论:假设一不成立.
(3)小喜的方案:
取样,向样品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她得出与小杰相同的结论.
(4)小敏的方案:
取样,向样品中加入足量的
溶液,充分反应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
向所得滤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结论:假设二成立.
反思:氢氧化钠溶液应该
保存,以防变质.
18.(6 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深入研究气体收集装置时,做如下探究记录.请你在文
中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内容,跟他们一起完成探究记录.
【知识回顾】
初中常用的气体收集装置有三种,如图 1 中的 A、B、C 所示.
(1)用 A 装置收集气体的方法叫做
;
(2)某气体可用 B 装置收集,则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
【探索发现】
A、B、C 三种收集装置,均可用如图 1 中的 D 装置代替.例如:用排水法收集氢气,可先在 D 装置
中装满水,然后将氢气从 D 装置的
口(填“a”或“b”)通入.
【迁移运用】
同学们在研究 D 装置的用途时发现,D 装置不仅能用于收集气体,还可以用于除去某些气体中的杂
质等.例如:在 D 装置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其反应原
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分析归纳】
D 装置与 A、B、C 三套装置比较,用途更多,能帮助我们完成更多的实验,在使用 D 装置时,要特
别注意导管口在瓶中的位置,分析气体的进出方向.
【拓展应用】
若要除去 CO 气体中混有的 CO2 气体,同时收集到比较纯净的 CO 气体.请仅从如图 2 中选择一套最佳
装置,完成上述实验,你的选择是
(填序号).
五、解答题(共 1 小题,满分 6 分)
19.(6 分)5.6g 铁粉与 100g 某硫酸铜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求这种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科学饮食,有益健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知识考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均衡营养与健康.
【思路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合理营养,可以从合理营养的含义、要求方面来解答.
【解答过程】解:合理营养的含义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
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注意荤素搭配合理。合理
营养还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调方法,要控制盐的摄入。每天要一日三餐,按时进餐,合
理膳食要求早、中、晚三餐的能量摄入分别占 30%、40%、30%。
A、早吃好晚吃少,符合合理营养,有利于身体健康,故正确。
B、合理营养要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注意荤素搭配合理,故错误。
C、水是生命的源泉,每天必须饮用一定量的白开水,故错误。
D、饮料中含色素等添加剂,不能代替水,其中的添加剂对人体有害,故错误。
故选:A。
【总结归纳】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合理营养的含义要求.
2.6B 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
)
A.铅
B.石墨
C.焦炭
D.活性炭
【知识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思路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铅笔芯是用石墨和粘土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而制成的.
【解答过程】解: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石墨比较软,刻画时容易留下痕迹。
故选:B。
【总结归纳】本题主要考查铅笔芯的成分,解答时应该根据铅笔芯的用途和石墨的性质方面进行分
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3.厨房中的下列用品,由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
A.铁锅
B.塑料盒
C.瓷碗
D.竹筷子
【知识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思路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过程】解:A、铁锅是用铁合金等制成的,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B、塑料盒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
C、瓷碗是用泥土烧制而成的,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D、竹筷子是用竹子制成的,竹子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B。
【总结归纳】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
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4.加强对空气质量的监测,有利于保护空气.下列物质中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PM2.5
B.氧气
C.氮气
D.稀有气体
【知识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思路分析】A、从 PM2.5 属于空气质量的监测的新增项目去分析解答;
B、从氧气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是空气污染物去分析解答;
C、从氮气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是空气污染物去分析解答;
D、从稀有气体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是空气污染物去分析解答;
【解答过程】解:A、PM2.5 属于空气质量的监测的新增项目,属于可吸入颗粒物;故 A 正确;
B、氧气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是空气污染物;故 B 错误;
C、氮气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是空气污染物;故 B 错误;
D、稀有气体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是空气污染物;故 B 错误;
故选:A。
【总结归纳】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
5.浓硝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4HNO3
4R↑+O2↑+2H2O,则 R 化学式为(
)
A.NO2
B.N2O
C.N2
D.NO
【知识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思路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
生成物 R 的化学式.
【解答过程】解: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HNO3
4R↑+O2↑+2H2O,反应物中氢、氮、氧原子
个数分别为 4、4、1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 4、0、4,根据反应前后原子
种类、数目不变,则 4R 中含有 4 个氮原子和 8 个氧原子,则每个 R 分子由 1 个氮原子和 2 个氧原子
构成,则物质 X 的化学式为 NO2。
故选:A。
【总结归纳】本题难度不大,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守恒、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是正确解
题的关键.
6.下列符号中,既有宏观意义,又有微观意义的是(
)
A.Fe2+
B.Fe3+
C.Fe
D.2Fe
【知识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思路分析】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标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
数;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
离子所带电荷数;进行解答.
【解答过程】解:A、Fe2+表示 1 个亚铁离子,只有微观意义;
B、Fe3+表示 1 个铁离子,只有微观意义;
C、Fe 表示铁元素、金属铁,一个铁原子,既有宏观意义,又有微观意义;
D、2Fe 表示 2 个铁原子,只有微观意义;
故选:C。
【总结归纳】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
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
7.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常状况下,氧气极易溶于水
B.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验满
C.氧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
D.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分解反应
【知识考点】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检验和验满;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思路分析】根据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实验室制法、分解反应的概念、验满方法分析;
【解答过程】解:A、氧气不易溶解于水,故 A 错误;
B、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在集气瓶口,故 B 错误;
C、氧气助燃但不燃烧,故 C 错误;
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符合分解反应的概念,故 D 正确。
故选:D。
【总结归纳】熟练掌握氧气的性质,制取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8.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能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用甲醛浸泡水产品,光鲜!
B.清理沼气池时,用火把照明,亮堂!
C.随意丢弃废旧电池,方便!
D.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务车,“低碳”!
【知识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防范爆炸的措施;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思路分析】A、从甲醛能和蛋白质反应,使蛋白质分解,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去分析解答;
B、从沼气是可燃性气体,混有空气的沼气,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去分析解答;
C、从旧电池中的含有大量的汞镉等重金属去分析解答随意丢弃会造成水污染;
D、从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去分析解
答.
【解答过程】解:A、由于甲醛能和蛋白质反应,使蛋白质分解,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故
A 错误;
B、沼气是可燃性气体,混有空气的沼气,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故 B 错误;
C、旧电池中的含有大量的汞镉等重金属,随意丢弃会造成水污染;故 C 错误;
D、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故 D 正确;
故选:D。
【总结归纳】学化学、用化学,学会用化学的眼光看社会,看生活.
9.下列各转化关系中,在一定条件下,存在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C.
B.
D.
【知识考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碳的化学性质.
【思路分析】A、根据过氧化氢分解会生成水和氧气,水通电会生成氢气和氧气进行分析;
B、根据木炭和氧气会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C、根据硫酸钠和硝酸钡会生成硝酸钠,所有的硝酸盐、钠盐都溶于水,硝酸钠不会转化成氯化钠进
行分析;
D、根据铜和氧气会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和硝酸会生成硝酸铜,硝酸有强氧化性,铜和硝酸反应会生
成硝酸铜进行分析.
【解答过程】解: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
和氧气,各转化关系,在一定条件下,能一步实现,故 A 正确;
B、木炭和充足的氧气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和不充足的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气点
燃会生成二氧化碳,各转化关系,在一定条件下,能一步实现,故 B 正确;
C、硫酸钠和硝酸钡会生成硝酸钠和硫酸钡沉淀,所有的硝酸盐、钠盐都溶于水,硝酸钠不会转化成
氯化钠,各转化关系,在一定条件下,不能一步实现,故 C 错误;
D、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会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和硝酸会生成硝酸铜和水,硝酸有强氧化性,铜
和硝酸反应会生成硝酸铜、水和一氧化氮,各转化关系,在一定条件下,能一步实现,故 D 正确。
故选:C。
【总结归纳】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和相互之间的反应规律和反应的条件,
然后结合题中的转化关系进行分析解答.
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分离氯化钠和碳酸钠两种固体,先加适量的稀盐酸,再蒸发
B.用水可以鉴别氯化钠、硝酸铵、碳酸钙、硫酸铜四种固体物质
C.熟石灰与氯化铵混合施用,既可以改良酸性土壤,又可以提高肥效
D.将二氧化碳分别通入氢氧化钙和氯化钙两种溶液中,都有白色沉淀生成
【知识考点】混合物的分离方法;盐的化学性质;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酸、碱、盐的鉴别.
【思路分析】A、氯化钠和碳酸钠两种固体混合在一起,加稀盐酸,再蒸发,只能将碳酸钠除去,无
法将二者分离;
B、将氯化钠、硝酸铵、碳酸钙、硫酸铜四种固体物质分别用水溶解,溶液呈蓝色的是硫酸铜,无法
溶解的是碳酸钙,使溶液温度降低的是硝酸铵,温度无明显变化的无色溶液是氯化钠;
C、熟石灰与氯化铵混合施用,二者会发生化学反应,降低肥效;
D、由于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所以将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钙溶液中,不会
有白色沉淀碳酸钙生成.
【解答过程】解:A、氯化钠和碳酸钠两种固体混合在一起,加稀盐酸,再蒸发,只能将碳酸钠除去,
无法将二者分离;故 A 错误;
B、将氯化钠、硝酸铵、碳酸钙、硫酸铜四种固体物质分别用水溶解,溶液呈蓝色的是硫酸铜,无法
溶解的是碳酸钙,使溶液温度降低的是硝酸铵,温度无明显变化的无色溶液是氯化钠;故 B 正确;
C、熟石灰与氯化铵混合施用,二者会发生化学反应,降低肥效;故 C 错误;
D、由于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所以将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钙溶液中,不会
有白色沉淀碳酸钙生成;故 D 错误。
故选:B。
【总结归纳】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化学学习中的仪器使用问题和注意事项,会举出相关的例子,能
反驳题目得出正确结论.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11.(3 分)请根据如图所示在溴(Br)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溴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 的值为
;
(2)溴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与
层电子数关系密切;
(3)溴化钠中溴元素的化合价为
.
【知识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思路分析】(1)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