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设计报告书
设计内容:科技楼综合布线系统
地
班
学
姓
成
点:科技楼
级:
号:
名:
绩:
一、实验目的 .................................................................................................................................... 1
二、实验内容 .................................................................................................................................... 1
三、 实验要求 .................................................................................................................................. 1
四、 设计过程及分析...................................................................................................................... 1
1.需求分析 ................................................................................................................................ 1
2.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原则 ........................................................................................................ 1
3.综合布线系统的总体设计: ................................................................................................ 2
4.综合布线系统详细设计: ..................................................................................................... 2
⑴ 水平干线子系统设计: .............................................................................................. 3
⑵ 管理子系统设计 .......................................................................................................... 3
⑶ 垂直干线子系统设计: .............................................................................................. 4
⑷ 设备室子系统设计: .................................................................................................. 4
⑸ 建筑群子系统: .......................................................................................................... 4
5.布线系统产品选型 ................................................................................................................. 4
五、 设计平面图及网络拓扑图...................................................................................................... 5
1. 网络拓扑图........................................................................................................................... 5
2. 平面图................................................................................................................................... 6
六、总结 ...........................................................................................................................................11
一、实验目的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综合布线系统的构成,并初步掌握综合布线六个子系统的规划与设计
方法。
二、实验内容
设计一个小型网络的综合布线系统。
三、实验要求
设计的系统具有实用性。
四、设计过程及分析
1.需求分析
科技楼大楼主体有 6 层,分为东西两区。具体分析需布线的区域:
东区:主要是各个学院的办公室,只有 5 层主要是通信技术实验室。网络通信需求
低,信息点较少。
西区:1 至 3 层主要是物理实验室,通信需求少,而 4 层集中着计算机以及网络课
程的实验室,5 层则是软件实验室。4 层有着大量的终端需要联网。5 层由于教学需要,亦
有少量的网络连接需求。
从实际情况分析得知,全科技楼主要需要网络区域在西区,因而考虑将整个布线系统
重心置于西区,外部网络有西区的主交换机接入,再分布至各个楼层区域。
楼层功能:办公、管理、教学实验。主要楼层都配有一定数量的终端信息输出口,用
于连接计算机终端、电话等设备。并且配备有无线网络为便携设备提供网络支援。
结构化布线系统应满足以下的要求:
①必须选用技术先进,质量优良、技术含量高,性价比好的产品,以确保整个系统
的先进性、开放性、实用性、安全性和可扩充性,设计应遵循工业标准。
②工作区子系统要求每个信息点均能达到 100M 的数据传输速率,即 1000M 主干,100M
到桌面。
③布线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开放性,采用国际知名品牌的网络设备和网络管理系统,
以实现对国际标准和不同厂商的设备的兼容。
④布线系统应便于维护和管理,所有插座、配线架和线路都有同一编号和标记对照
表及色标标示,并且应备案,还应设有一个总控制中心,可对整个网络进行监控。
⑤布线应考虑到可扩充性,可比较方便的对整个网络进行扩充。
⑥综合布线还应考虑楼宇和外部网络的连接。
2.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原则
本方案实施后的结构化布线系统将为数据语音等信息提供实用的,灵活的,可扩展的模
块化的通信媒体。
⒈ 灵活性
该布线系统具有灵活的系统控制。系统主要分东、西区子系统,主要由西区的小型机来
进行总体控制。西区 4 层的实验室可由同层的网络实验室的二级交换机来控制,再具体分配
到实验室的每一个路由工作组,5 层的每个实验室都由一个路由工作组来控制。对于东区的
办公室每层配一个路由组来做控制,网络信息点的分配比较灵活,可以根据办公室的变更来
第 1 页
进行灵活的分配,而 5 层实验室亦采用一路由的设计。整个系统可以灵活的进行布局。而无
线网络可以作为备用手段,实现整个科技楼的网络覆盖。
⒉ 先进性
用户对该布线系统不需做任何更改,只需引入新网络的设备,便可用该布线系统支持更
先进的应用,如千兆以太网、1.2G ATM 异步传输模式等。
⒊ 可靠性
该布线系统应能保证使用寿命与性能可靠,并有一定的冗余接口,一杯应用增加或不可
预期的损坏时使用。
⒋ 标准化
各种设计规范,技术指标及产品均符合国际和工业标准,并提供多厂商产品的支持能力。
⒌ 可扩充性
该布线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只要简单地增设新的网络设备便可以实现有效的功能
和规模扩展,而且施工简单。
3.综合布线系统的总体设计:
本设计遵循下列标准: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CESC98:9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IEEE802.3u 100Base-TX, 100 Base-FX;
IEEE802.3 TokenRing;
IEEE802.11 b/g/n/ac
ISO/IECJTCI/SC25/WG3;
ISO/IEC11801 标准;
EIA/TIA 568;
Lucent 开放式布线系统 PDS 涉及总则及安装规范
遵照以上标准及计算机网络原理,结合科技楼大楼办公及教学实验的网路工程的要
求及各办公大楼结构的具体情况,做出本设计。
对科技楼的综合布线设计的设计方案从使用、先进考虑:
①水平数据点和语音点均采用五类双绞线,五类大对数电缆 1061+025CSL;
②连接楼层数据主干采用 62.5/125um 光缆,数据备份主干采用六类双绞线;
③大楼监控点采用 62.5/125um 光缆铺设;
标准结构化布线系统由如下六个子系统组成:
水平区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管理区子系统、垂直主干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和设
备间子系统。
4.综合布线系统详细设计:
根据科技楼的实际情况,其结构化布线由如下五个子系统组成:水平区子系统、垂直主
干子系统、管理区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和设备间子系统。由于科技楼工作区数目繁多,且
之间要求各不相同,因而考虑由总体布线着手,暂不考虑工作区子系统的设计。
第 2 页
⑴ 水平干线子系统设计:
①系统说明
水平(配线)子系统是连接管理子系统到水平区子系统之间的连接,即中间配线架
(IDF)间的连接。由信息插座、信息插座之楼层配线设备的电缆或光缆、楼层配线设备和
跳线组成。水平子系统指定的拓扑结构为星形拓扑。水平干线的设计包括水平子系统的传输
介质与部件集成,信息插座均为 RJ-45 制式。每一条数据水平双绞线的长度均不应超过 90
米。水平双绞线布线从房间内的信息点引出,并布到相应的楼宇配线柜内。根据整个楼层信
息点数量配置,分布到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及其它房间的信息点数量基本上只有一个,所
以信息点插座采取安装在墙壁上的办法,其安装高度全部为离地面 30cm,电源插座和信息
插座的水平间距 30cm。
数据水平传输介质采用 lucent 六类双绞线 GigaSpeed1071UTP 双绞线,语音水平传输介
质采用 lucent 超 5 类双绞线 1061C+双绞线。
②线缆长度计算
科技楼最远信息点距离 Lmax=80m,最短距离 Lmin=20m。
依照计算公式:平均距离 Lave=(Lmax+Lmin)/2=50m
平均实际距离:Ltrue=Lave*1.1+N=50*1.1+2*4.5=64m
(其中,1.1 倍为余量,N 为端接长度=2 倍楼层高度)
所以楼层水平线平均长度约为 64;
每箱 4 对双绞线按 303m 计算,没箱双绞线可安装 IOS 插座个数为:
303/64=4 个
全楼 36 个六类信息出口(数据信息出口):共需:
六类双绞线(Lucent1061)箱数 M=36/4=9 箱。
全楼 22 个超 5 类信息出口(Lucent1061)箱数 M=22/4=6 箱
③材料项目
全楼水平区材料:
Lucent 六类双绞线 GigaSpeed1071UTP 共 9 箱。
Lucent 超五类双绞线 1061C+UTP 共 4 箱。
⑵ 管理子系统设计
管理子系统由交连、互连和输入/输出组成,实现配线管理,为连接其它子系统提供手
段。包括配线架、跳线设备及光配线架等组成设备。设计管理子系统时,必需了解线路的基
本设计原理,合理配置个子系统的部件。从应用的角度来看,管理子系统就是对各种信息提
供一种流向管理,使得某种信息流通过结构化布线到达相应的控制盒交换设备。
双绞线及垂直主干线缆均端接到配线架上,绝对不允许没有端接的散露的双绞线存在。
各楼层所需的材料计算如下:(EF2,EF3,EF4,EF5,WF4,WF5 配线间共五个管理子
系统,E 是东区的缩写,W 是西区的缩写)
①东区 2 楼子系统
电脑部分:电脑信息点 36 个,采用 PM2151-24GS 口快接式配线架。
36/24=2 个。
电话部分:电话信息点 18 个,采用 110AB2-300FT 配线架。
②东区 3 楼子系统
电脑部分:电脑信息点 28 个,采用 PM2151-24GS 口快接式配线架。
电话部分:电话信息点 14 个,采用 110AB2-300FT 配线架。
③东区 4 楼子系统
电脑部分:电脑信息点 24 个,采用 PM2151-24GS 口快接式配线架。
第 3 页
电话部分:电话信息点 12 个,采用 110AB2-300FT 配线架。
②东区 5 楼子系统
电脑部分:电脑信息点 20 个,采用 PM2151-24GS 口快接式配线架。
电话部分:电话信息点 0 个,采用 110AB2-300FT 配线架。
⑶ 垂直干线子系统设计:
科技楼的东西区分别对应着两个垂直子系统。根据楼宇结构和布线的实际需要,东区的
垂直子系统从 2 楼到 5 楼,在各层的配电间设有垂直子系统的电缆竖井,可以根据以后的扩
展需要扩展到 1 楼到 6 楼;而西区的垂直子系统的分配基本和东区的一致,电缆竖井都安排
在配电间,从 1 楼到 5 楼,虽然需要布线的工作间都分布在 4 楼和 5 楼,但要考虑到与外部
网络的连接以及以后的扩展需要,还是安排 1 楼到 5。
①材料项目:
垂直数据主干采用 LGBC-006D-LRX62.5/125um 光缆,以支持主干带宽在 1000Mb 或以
上,可以利用六类双绞线 lucent1071 备份。语音主干采用五类大对数电缆 1061+025CSIL。
②数据主干光纤部分:
a. 东区:从 2 楼到 5 楼,大约需要 20m 左右的 62.5/125um 光缆。
b. 西区:从 1 楼到 5 楼,大约需要 25 左右的 62.5/125um 光缆。
c. 东西区加起来总共约 45m 的 62.5/125um 光缆。
d. 光纤备份部分采用六类双绞线,长度跟光纤差别不大。
③语音主干部分:
a. 东区:从 2 楼到 5 楼大约需要 20m 左右的五类大对数电缆 1061+025CSL。
b. 西区:不含有语音点。
东西区加起来总共约 25m 的五类大对数电缆 1061+025CSL.
⑷ 设备室子系统设计:
科技楼的主设备间子系统,安排在西区 4 楼的 426 室内,在 426 内有一台 IBM 小型机,
负责管理东西区 5 楼配电间内的两台主交换机。而在 425 网络实验室内还有一台从属与西区
主交换机的二级交换机的二级交换机,主要是负责管理西区的 4 楼的所有计算机实验室,因
此,将 425 网络实验室设为从设备间子系统。
材料计算:
电脑部分:小型机一台,台式机约 50 台,需要配线架一个,路由器若干。
电话部分:不含电话。
光 纤 部 分 : 主 设 备 室 子 系 统 的 小 型 机 连 接 到 两 台 主 交 换 机 需 要 约 25m 的
LGBC-006D-LRX62.5/125um 光缆,需要一个光纤分线盒;从设备间子系统的 pc 机连接到二
级交换机不需要光纤,用双绞线就足够了。
⑸ 建筑群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是将一个建筑物中的电缆延伸到另一些建筑物中的通信设备和配置上,或
者提供与外部网络相连接的接口的子系统。
从科技楼的实际情况来看,建筑群子系统安排在西区 1 楼的配电间内,通过线路引出与
外部网路连接的接口。
5.布线系统产品选型
⒈产品选型
综合设计需求以及技术规范,将采用 Lucent 朗讯的结构化布线技术和产品。朗科作为
第 4 页
全球领先的通信网络设备提供商,其产品得到国际认可。
⒉方案特点
本设计方案从科技楼实际使用状况出发,根据其东西区信息点分布不平均的实际状况
(大部分信息点分布在西区的实验室),426 数据处理中心控制主交换机,而 4 楼网络实验
室则作为从控制设备,提供二级交换机,管理同层其他实验室。西区替他楼层和东区采用每
层一路由工作组,负责控制该层的所有办公室或实验室,东区设备最后接入一楼的交换机,
由它连接西区主交换机。西区主交换机通过光纤连接钟海楼网络中心,实现外网访问。
五、设计平面图及网络拓扑图
1. 网络拓扑图
第 5 页
2. 平面图
第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