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 年云南迪庆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 40 分))
1.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空气液化制氧气
B.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
C.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
D.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变干了
2. 机动车驾驶员严禁酒后驾车,交警常用装有重铬酸钾
的仪器检测司机 是
否酒后驾车,因为酒中的酒精分子可以使橙红色的重铬酸钾变成绿色的硫酸铬.重铬酸钾
中铬 的化合价为( )
A.
B.
C.
D.
3. 我省地貌类型多种多样,各具特色.其中,著名旅游风景区石林的景观在世界上绝无
仅有,堪称天下奇观.石林属岩溶地貌,主要是碳酸盐岩受侵蚀而成.碳酸盐岩的主要成
分是( )
A.
B.
C.
D.
4. “绿色化学”是 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其核心就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
染.据此,你认为理想的燃料是( )
A.天然气
B.木柴
C.氢气
D.煤
5. 国际互联网上曾经报道“世界上有近 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这里的“铁”是指
( )
A.铁单质
B.铁元素
C.四氧化三铁
D.三氧化二铁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B.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C.原子的相对质量就是一个原子的质量
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
7. 下列安全警告标志适用于油库、汽车加油站的一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8. 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人
B.把烧杯放在铁圈上直接加热
C.用漏斗过滤时滤液高于滤纸边沿
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将滴管伸入试管中
9. 蚊子、蜂、蚂蚁等昆虫叮咬人后,会向人注入一种叫蚁酸(甲酸)的物质,使皮肤红
肿疼痛,要消除肿痛,可涂下列物质中的( )
A.硼酸
C.稀氨水或肥皂水
B.氢氧化钠溶液
D.食用醋
1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人用炉子取暖时,为了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在炉子上放一盆水
B.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尾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很少可不用处理
C.某同学夜间发现家中煤气泄漏,他立即打开电灯进行检查
D.一氧化碳没有颜色和气味,民用煤气中常加入一些有恶臭味的物质,这样是为了更好地
防止煤气中毒
11. 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表示原子的是( )
A.
B.
C.
D.
1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凡是均一、透明的液体就是溶液
B.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C.硝酸铵是农业生产中一种常用的氮肥
D.金刚石、石墨、 等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13. 某同学在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错把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混入氯酸钾内,出现
的情况是( )
A.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量不变
B.生成氧气的量不变
C.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量增加
D.反应速率不变
14. 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分离出硝酸钾,主要采用的方法是( )
A.溶解过滤
B.过滤
C.蒸发结晶
D.降温结晶
15. 下列物质敞口放在空气中,质量会减少的是( )
A.浓盐酸
B.浓硫酸
C.生石灰
D.粗盐
16. 在硝酸锌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溶
质是( )
A.
C.只有
B.
、
D.只有
17. 下列各组物质能够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B.
C.
D.
、
、
、
、
、
、
、
、
18. 现有①
②
③
④
⑤
五种溶液,如不另加试剂,则这
五种物质被鉴别出的先后顺序是( )
A.⑤①③④②
B.②④③⑤①
C.⑤④③①②
D.①③⑤④②
19. 在图中,横坐标表示加入物质的质量,纵坐标表示溶液的 变化,能用该图图象表
示的实验是( )
A.向盐酸中逐渐加入蒸馏水
B.向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
C.向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刚好完全中和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刚好完全中和
20. 某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中,经测定,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
量分数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11 分,满分 25 分))
21. (1)判断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 ”所表示的意义,并将其序号填写在相应的空格
里.
.
.
.
.
①表示分子个数的是________;②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________;
③表示元素化合价的是________;④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的是________. 21.
(2)从下列各物质中,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相应的空格里.
.甲烷
.甲醇
.
.活性
炭
.
①胃酸(含稀盐酸)过多的病人常内服含________的药物,以减少胃中盐酸的含量.
②我国某地曾发生特大“假酒案”,为此中央电视台进行跟踪报道.原来是不法商贩为了
牟取暴利,不择手段,兑制、销售有毒白酒,致使多人死亡,更多的人双目失明,终身致
残.假酒中严重超标的有毒成分主要是________.
③
年《梧州日报》曾有这样一则报道:“元月中旬的一天,某公厕突然一声巨响,炸
伤两人,使得在场的人大为震惊,调查原因,原来是有人在厕所里点烟,将点着的火柴扔
入坑内,引起粪便发酵生成的沼气爆炸的缘故”.沼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④能大量吸附毒物、气体,作防毒面具的滤毒剂、冰箱去味剂,也可用于治疗食物及药物
中毒,腹泻及胃肠气胀等的物质是________.
21.
(3)酱油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品,但其中含有的 氯丙醇是一种致癌物.
年 月 日
执行的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规定酱油中 氯丙醇的含量不能超过百万分之一. 氯丙醇的
化学式为
,它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每个分子中共含有________个原子,其相
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22. 请按下列要求分别写出一个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化学方程式:
(1)化合反应:________.
(2)分解反应:________.
(3)置换反应:________.
(4)复分解反应:________.
23. 根据你所学过的化学知识,请你写出一种酸性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它与水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若要证明其水溶液显酸性,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24. (1)铜不能置换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但能和硝酸反应产生气体.铜与浓硝酸的反
应方程式为:
________. 24.
,其中,气体 的化学式为
(2)航天飞机曾用金属铝粉和高氯酸铵
的混合物作固体燃料,加热铝粉使其被
氧气氧化,放出大量的热,促使混合物中高氯酸铵受热分解,同时生成四种气体:两种是
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一种气体是氯气
,还有一种气体是水蒸气,因而产生巨大的推动
力,试写出其中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铝粉被氧气氧化成三氧化二铝________;
②高氯酸铵受热分解________.
25. 某白色固体溶于水配成溶液 并进行如下实验,根据图所示回答问题:
写出 、 、 、 四种物质的化学式: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三、解答题(共 3 小题,满分 9 分))
26. 阅读下面短文后,回答问题.
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通电分解法首先从苏打中制得一种金属,并将其命名为
“钠”.他对钠作了如下实验:用小刀切下一小块金属钠,切面呈银白色,将其投入水
中,它浮于水面,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并在水面急速游动,发出嘶嘶声,立刻熔化成一个
银白色的小球,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根据以上内容,请归纳出金属钠的有关物理性
质.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
27. 请你设计三种简单的方法来鉴别白酒
和白醋(主要成分为醋酸的水溶液).
28. 已知铜跟浓硫酸在加热时可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铜.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由铜制
取硫酸铜的方案:
甲方案:
(浓)
乙方案:采用
的反应过程
试回答:
(1)写出乙方案中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2)从保护环境和节约原料的角度看,你认为哪种方案较合理?请简述理由.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 14 分,其中 29 题 5 分、30 题 3 分、31 题 6 分))
29. (1)量取
稀硫酸,最好选用________ 量筒
、
;用试管加热某
种液体时,试管内液体体积大约不超过试管总体积的________;过滤液体时,玻璃棒的作
用是________. 29.
(2)指出实验中出现下列问题,可能是由于何种错误操作引起的.
①甲同学加热分解
制取氧气采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时,发现水槽里的水呈紫红色.原
因是________.
②乙同学在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当试管中黑色物质变红后即停止实验,结果发现红色物
质又变黑了.原因是________.
30. 如图,在试管和小气球中分别先加入稀盐酸和一种常见的固体物质,然后将气球中的
固体倒入试管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且气球胀大.请依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气球中加入的固体物质可能是(至少答出两种不同类型的物质)________、
________.
(2)请用简单的实验方法,证明制得的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还是小.
________.
31. 过氧化钠
是一种淡黄色粉末,在通常情况下能跟 、 、 发生反应:
=
,
=
,
=
;为了验证 跟
反应产生的气体是 ,某同学设计了如
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试回答列问题:
(1)设计 、 装置的目的是净化 气体.其中 装置的作用是除去 中混有的 气
体; 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瓶内的液体是________;如果将 、 两瓶内的液体互换,
其后果是________.
(2) 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没有反应的 ,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
(3)为了验证 和
反应产生的气体是 ,最后还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观察
到的现象是________
________.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 12 分,其中 32 题 4 分、33 题 8 分))
32. 绿色植物晴天时进行光合作用,通常每天每平方米绿地约需吸收
.昆明世博
园内共有绿地
,试计算在
(“ ”是天的符号)内吸收多少千克二氧化
碳?这些二氧化碳中含有多少千克碳?
33. 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钾溶液 恰好与溶质质量分数为
的硝酸银
溶液
完全反应.求:
(1)生成氯化银
沉淀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