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0年四川巴中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资料共11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0 年四川巴中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1 分)古诗词里蕴含着不少生物学现象或规律。“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蕴含的生物学规律是( ) A.生物圈的物质循环 B.生物间的竞争关系 C.生物适应环境 D.生物的变异现象 答案:A。 2.(1 分)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说明( ) A.无机小分子能转变成有机小分子 B.无机小分子能够转变成原始生命 C.有机小分子能够转变成原始生命 D.有机大分子能够转变成原始生命 答案:A。 3.(1 分)在关于物种进化原因的各种解释中,目前人们普遍接受的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 说,下列有关自然选择学说的关键词,正确的组合是( ) ①物种不变 ②过渡繁殖 ③用进废退 ④生存竞争 ⑤遗传变异 ⑥适者生存 A.①②③④ B.②④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③⑤⑥ 答案:B。 4.(1 分)下列有关分类单位的特征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种类越少 B.分类单位越小,物种的共同特征越多 C.同一分类单位中,物种的特征是完全相同的 D.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种类越多 答案:B。 5.(1 分)藜麦是近几年流行起来的一种健康食品,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藜麦为最适宜人类 的全营养食品。藜麦在植物分类上属于藜科,是一种双子叶植物,其储存营养物质的结 构是( ) A.胚 B.胚乳 C.子叶 D.胚芽 答案:C。
6.(1 分)多数科学家认为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为( ) ①智人阶段 ②能人阶段 ③南方古猿阶段 ④直立人阶段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③②④① D.②①③④ 答案:C。 7.(1 分)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雨露滋润禾苗壮”主要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B.“鱼儿离不开水”说明了生物生存依赖环境 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主要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答案:A。 8.(1 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了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下面是根据这句俗语写出 的食物链,其中正确的是( ) A.树→蝉→螳螂→黄雀 B.露水→蝉→螳螂→黄雀 C.蝉→螳螂→黄雀 D.黄雀→螳螂→蝉 答案:A。 9.(1 分)“腐肉生蛆”“腐草化萤”这一自然现象反映的有关生命起源的观点是( ) A.生生论 B.自然发生论 C.化学进化论 D.神创论 答案:B。 10.(1 分)目前采用的生物分类系统主要有 7 个阶层,从大到小依次是( ) A.界、门、纲、目、科、属、种 B.界、纲、门、目、科、种、属 C.界、目、纲、门、科、种、属 D.界、门、目、科、属、种、纲 答案:A。 11.(1 分)下列关于生态平衡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越多生态系统越稳定 B.生态平衡是指生物种类、数量,所占比例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C.生态平衡是一个绝对平衡,因为生物的种类与数量总是不变的 D.“三北”防护林是树种单一的人工林,它比大兴安岭的生态系统更稳定 答案:B。 12.(1 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自动调节能力最小的是( ) A.农田生态系统 B.淡水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答案:A。 13.(1 分)作为生物分类的依据不包括( ) A.生物的形态结构 C.生物的生活习性 答案:D。 B.生物的生理特性 D.生物的个体大小 14.(1 分)一生物科学工作者为了解某一动物的行为,在森林中生活了多年,开始模似它 们的动作,后来与它们交上了朋友,此研究方法属于(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模拟法 D.调查法 答案:A。 15.(1 分)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共有的特征是( ) A.有真正的花 B.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C.由胚珠发育成种子 D.由子房发育成果实 答案:C。 16.(1 分)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兔和鼠吃草,兔常被鹰和狐捕食,蛇有时也被鹰捕食,这 种现象可以说明自然界中的生物与生物之间是( ) A.多种多样的 C.谁也离不开谁 答案:B。 B.相互制约的 D.不断进化的 17.(1 分)在生态系统中,具有能把有机物变成二氧化碳和水等返回无机环境中的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以上都是 答案:D。 18.(1 分)人们常把苔藓植物当作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是因为它( ) A.植株矮小,没有输导组织 B.生活在比较潮湿的地方 C.适合生活在空气污染大的地方 D.叶只有单层细胞,易受有毒气体侵入 答案:D。 19.(1 分)下列各项中,属于鲫鱼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征是( ) ①卵生 ②用鳃呼吸 ③用鳍游泳 ④体表覆盖鳞片,有黏液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C。 20.(1 分)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 A.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B.各自独立、互不干涉 C.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D.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答案:A。 21.(1 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下列哪项不是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的特征?( ) A.身体呈流线型 B.前肢特化成翼 C.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D.卵外有卵壳保护 答案:D。 22.(1 分)下列做法对于保护农田生态系统不利的是( ) ①在稻田中放养益虫 ②利用剧毒农药治虫 ③多施农家肥料 ④大量捕杀蛇 ⑤大面积种植单一植物 ⑥严禁捕捉青蛙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④⑤ D.①③⑥ 答案:C。 23.(1 分)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春来江水绿如蓝” B.“草盛豆苗稀” C.“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D.“雨露滋润禾苗壮” 答案:B。 24.(1 分)鱼翅是用鲨鱼的鳍制成的。鱼翅的价格很高,很多人以吃鱼翅来显示自己的身 份。最近许多餐饮业共同倡议“拒绝鱼翅”。从生物学角度看,下列哪项是“拒绝鱼翅” 的主要原因?( ) A.价格太高、节约成本 B.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稳定
C.最近发现鱼翅有毒 D.响应国家勤俭节约的号召 答案:B。 25.(1 分)森林中一棵枯死的大树上长了蘑菇,蘑菇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成分 答案:C。 26.(1 分)某生物小组运用“建设生态家园”的知识,分析下列几种生态模式,其中不属 于生态农业的是( ) A.林下养鸡的果林场 B.稻鸭共生的水稻田 C.多施化肥的麦子田 D.蚕沙养鱼的桑基鱼塘 答案:C。 27.(1 分)生态系统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的特点是( ) A.循环往复 B.逐级递减 C.单向循环 D.双向循环 答案:B。 28.(1 分)生态农业的特点是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能量多级利用。下列关于农 作物秸杆的处理,不符合生态农业模式的是( ) A.在农田就地焚烧,灰分还田经济划算 B.可以作为造纸、纤维板的原材料 C.铡碎掩入田中,有机物缓慢分解 D.用于沼气发酵或饲养牲畜后再作为肥料还田 答案:A。 29.(1 分)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工业生产中向大气中过多地排放(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水蒸气 D.温室气体 答案:B。 30.(1 分)生态系统多种多样,其中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 A.草原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答案:B。 B.森林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 31.(1 分)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圈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和行为准则,下 列有关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生活的家园 B.生物圈的范围包括整个地球 C.生物圈包括地球上全部的生物及其生物生存的环境 D.生物圈包含所有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 答案:B。 32.(1 分)咸鱼能保存较长时间,其原因是( ) A.咸鱼表面缺水、鱼肉内有大量的盐分、不利于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 B.咸鱼肉已煮熟营养很少、不利于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 C.细菌、真菌不喜欢分解有腥味的鱼肉 D.鱼肉内入了除盐以外的防腐剂 答案:A。 33.(1 分)制作泡菜时加入适量白沙糖的作用是( ) A.使泡菜吃起来甜美可口 B.杀灭细菌和真菌 C.为乳酸菌发酵提供原料 D.为酵母菌发酵提供原料 答案:CD。 34.(1 分)对转基因食品及其他产品,人们应保持的正确态度是( ) A.对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予以足够重视 B.转基因食品是安全有益的食品,不需要做作任何检测,可以放心食用 C.凡是转基因食品都应坚决拒绝 D.放慢转基因产品的研究速度,只生产别国已研发过的转基因产品 答案:A。 35.(1 分)人类活动可能破坏环境,也可能改善环境。下列描述中不利于保护生物圈的是 ( ) A.打造美丽乡村,共享绿色社区 B.直接焚烧秸秆,避免垃圾围城 C.发展生态农业,展示科技魅力 D.建设海绵城市,品味优质生活 答案:B。 36.(1 分)健康是永恒的话题,是人生的第一财富,下列对健康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健康就是身体健康、力气大且不生病
B.健康是指身体上、心理上与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C.不抽烟、不酗酒就一定会健康 D.人的生活方式对健康不会产生影响 答案:B。 37.(1 分)正值青春年华的同学们,一定要远离危险,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下列做法中 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是( ) ①远离地沟油,少吃地摊上的食品 ②按时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③生活中常与父母、朋友交流沟通 ④坚持体育锻炼,积极参加户外活动 ⑤多吸烟来提神醒脑,提高学习效率 A.②③④ B.③④⑤ C.①②③ D.①②⑤ 答案:C。 38.(1 分)“吸毒一口,落入虎口”,毒品对人体的危害极大。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吸毒者共用注射器可能传播艾滋病等疾病 B.毒品能损坏人体多种系统的功能,降低人体免疫力 C.用注射器“吸毒”的人,一般是将毒品直接注入人体的静脉之中 D.某人只要看到锡纸、打火机或注射器,毒瘾就会发作,这属于非条件反射 答案:D。 39.(1 分)建立东北虎繁育中心,建立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对捕杀藏羚羊者绳之以法。 以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分别属于( ) A.就地保护、易地保护、法制管理 B.易地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C.自然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D.就地保护、自然保护、法制管理 答案:B。 40.(1 分)利用大肠杆菌来生产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胰岛素,应该是( ) A.将人胰岛素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体内 B.将人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大肠杆体内
C.将人胰岛素注射到大肠杆菌体内 D.将大肠杆菌放在含有人胰岛素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答案:A。 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30 分) 41.(2 分)真菌和细菌的细胞里一般都不含 叶绿体 ,所以大多数细菌和真菌都不能自己 制造有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答案:叶绿体。 42.(4 分)遗传和变异现象在生物界普遍存在,遗传是子女与父母之间的性状存在 相似 , 变异是指亲子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表现存在 差异 的现象。 答案:相似(或相似性); 差异。 43.(2 分)腐生细菌和腐生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将生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由此可见,腐生细菌和腐生真菌属 于生态系统中的 分解者 。 答案:分解者 44.(4 分)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粮食问题.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用占世界 7% 的耕地, 养活了占世界 22% 的人口,创造了世界奇迹. 答案:7%;22% 45.(2 分)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 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做 生态平衡 。 答案:生态平衡 46.(2 分)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总在不断变化,但在正常情况和范围内,各种生 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 调节能力 ,但 是有一定限度的。 答案:调节能力。 47.(2 分)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有复杂的吃与被吃的关系,这种营养联系 形成了 食物网 。 答案:食物网 48.(4 分)生物生活在环境中,会和环境产生相互影响。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 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这个因素可以分为 生物 因素和 非生物 因素。 答案:生物;非生物。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