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海南普通高中会地理真题及答案
说明:
本试卷分为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全卷共 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
时间 60 分钟。
注意事项:
第一卷 选择题(60 分)
1.答第一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不能答在试卷上。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改涂其他答案标号。
一、选择题(本大题 20 小题,每小题 4 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2010 年 11 月 12 日至 27 日,第 16 届亚运
会在广州举行。读图 1,回答 1~2 题。
1.广州亚运会举办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⑤之间
2.广州亚运会举办期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海南岛昼短夜长
B.地球公转速度变慢
C.亚欧大陆受低气压控制
D.珠江流域进入丰水期
3.图 2 中,表示三亚沿海地貌景观的是
4.某旅客春节乘车从海口到北京观光旅游,沿途所见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
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非地带性)
5.下列叙述与图 3 相符的是
A.F 区气流处于上升状态
B.该天气系统常带来阴雨天气
C.水平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辐合
D.该天气系统出现在北半球
6.我国正在海南文昌建设第四个卫星发射基地,其优越于酒泉、西昌、太原卫星发
射基地的区位条件是
A.技术力量雄厚
C.陆上交通便利
B.地球自转线速度大
D.农业基础好
7.2010 年国庆节期间,海南岛东部地区发生了 40 年一遇的暴雨洪涝灾害,此次灾害是图
4 中哪些环节造成的?
A.①⑤
C.①④
B.②③
D.③④
8. 影响高新技术工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①知识和技术
②劳动力价格
③现代化交通
④能源和资源
A.②④
C.①③
B.①④
D.②③
9.若图 5 中的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某国不同社会历史时
期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状况,据此判断该国人口增
长模式的转变过程是
A.④→①→②→③ B.④→②→①→③
C.③→②→①→④ D.①→④→②→③
10.读表 1,若仅考虑原料、能源、劳动力
因素,则表中①②③分别代表的工业部门可
能是
A.炼铝、服装、家具制造
B.炼铜、制鞋、奶制品
C.汽车、造船、水泥
D.炼铝、制糖、普通服装
表 1.某些工业部门对区位因素依赖程度比较表
工业部门
对区位因素的依赖程度(%)
原料
能源
劳动力
①
②
③
20
70
20
70
15
10
10
15
70
11.我国研制开发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由三颗“北斗一号”卫星组成,它可以提供全天候、
高精度、大范围、快速实时的导航定位服务,该系统最适合于
A.农作物的估产
B.沙尘暴的监测
C.建立城市三维可视化模型
D.车辆的调度与跟踪
12.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国家或
地区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根据
表 2 提供的数据,判断该地区环境
人口容量为
A.200 万人
B.320 万人
C.420 万人
D.950 万人
表 2. 某半干旱地区部分资源的环境人口容量数据表
资源种类
环境人口容量(万人)
耕地
森林
矿产资源
水资源
420
320
950
200
13.
2011 年 4 月 14 日,金砖国家(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领导人在海南三
亚会晤,对未来合作做出了规划。下列关于金砖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经济发达国家
B.人口增长模式都进入现代型
C.都是临海国,海洋运输便利
D.目前城市化进程都很快
14.影响商业网点位置的重要因素是
A.资源与气候
B.交通与市场
C.人口与地形
D.气候与地形
15.根据图 6 判断,住宅区的最佳区位在
A.①~④之间
B.②~⑤之间
C.②~⑥之间
D.③~⑦之间
16.读图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省区
B.我国东部地区没有荒漠化土地
C.图中 9 个省区年降水量都在 400 毫米以下
D.我国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土壤次生盐
渍化造成的
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农业生产、聚落景观和人类活动等方面也呈现出差
异。据此回答 17~18 题。
17.我国农业生产的耕作制度,自南向北由一年三熟逐渐变为一年一熟,其主要影响因素
是
A.地形
C.热量
B.降水
D.土壤
18. 我国北方民居特别重视坐北朝南的方位,其主要原因是
A.受帝王思想的影响
B.可以节省建筑成本
C.可以获得更多的太阳光照
D.能够减少雨水对房屋的压力
19.如果图 8 中的林带被毁,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A.水土流失加剧
B.空气中 CO2 的浓度减少
C.臭氧层被破坏
D.河流的洪峰降低
20.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成功经验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有
A.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经验不符合我国的国情
B.河流途经的各省、市可各自为政,充分开发利用河流
C.我国河流的流域开发可以完全照搬田纳西河的开发模式
D.水利工程的建设应该考虑整个流域的综合开发
第二卷 非选择题(40 分)
准考证号码末两位
(由考生填写)
题 号
得 分
二
22
21
三
23
24(25)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密封线内的各个项目及密封线外的准考证号码末两位填写清楚。
2.第二卷有两大题,共 4 页,答案一律用黑、蓝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3.第二大题为必答题,第三大题为选答题。
二、综合题(本题共有 3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得分 评卷人
21. 东 京 时间 2011 年 3 月 11 日 14 时 46 分 , 在日 本 本 州 岛
仙台港以东 130 千米处的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 9.0 级地震,震中
位置如图 9 中的 A 处。受此次 地震影响,日本 遭受了特大海啸袭
击,并引发核泄露事故。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1)此次地震的能量来源于
,
板 块 和
板 块
( 挤 压 或 张 裂 ) 作 用 形 成 的 。( 4
它 是
分)
(2)此次地震造成的核泄漏通过
和
两个途径扩散到
北半球的太平洋东岸。(2 分)
(3)B 海域是世界著名的渔场之一,其形成原因是
。(2 分)
(4)当地震发生时,北京时间为 2011 年 3 月 11 日
时
分。(2 分)
得分 评卷人
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材料一 图 10.
材料二 传统工业一般是以煤作动
力的钢铁、造船和纺织等工业部门组成。
英国是世界工业化最早的国家,伯明翰是英国最早的钢铁工业
中心。
材料三 英国农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早期以种植谷物为
主,中期以种植谷物和牧草为主,后期以种植牧草为主的三个
阶段。目前英国是欧洲重要的乳畜产品出口国。
(1)伯明翰成为英国最早的钢铁工业中心的主要区位因
素是
。(2 分)
(2)20 世纪 50 年代初,伦敦发生震惊世界的“酸雾”事件,欧洲西部、日本等地的
传统工业区也相继发生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人们日益认识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是由经
济持续发展、
持续发展和
持续发展共同组成的一个系统。(2 分)
(3)从材料三得知,英国农业先后经历了
→
→
三种农业地域类型。(3 分)
(4)请用农业区位因素原理,分析英国农业地域类型转变的原因。
。(3 分)
得分 评卷人
2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材料一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第一次产业转移始于改革开放初期,
香港将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服装、纺织、塑料制品、金属与非金属制品等向珠江三
角洲地区转移。第二次产业转移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通过大力引进计算机、信息技术、
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了产业升级,使经济上了一个大台阶,同时将原有的劳动
密集型产业转移至经济欠发达的相邻地区。
材料二 图 11.
(1)改革开放初期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吸引香港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是什么?
(2)结合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的原因?
(3)产业升级对珠江三角洲的区域发展带来哪些有利影响?
。(3 分)
。(3 分)
。(4 分)
提示:
以下为选答题,考生只能选择其中一道题作答,若多答则按所答题目排在最前面的一
道题记分。
得分 评卷人
三、选答题(共 10 分)
2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材料一 图 12.
材 料 二
《一位老人从乙地区 B 市发给甲地区
孙子的信》…… 每天日落,这里的海
湾就挤满了人群,他们有的唱歌,有
的跳舞,好不热闹。人群当中,多数
操着浓重的老家口音,老人的比例还不小,他们和我一样,一般是 10 月南下,来年 4 月北
上回家,当地人给我们一个雅号,叫做“候鸟老人”。
(1)甲地区中部地形类型以
为主,乙地区地势呈
特点。(2
(2)A 处曾有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商品粮基地,其区位优势条件主要有哪些?
分)
。
。(3 分)
。
。(3 分)
。在今后的
。(2 分)
为什么后来国家决定停止开发?
(3)“候鸟老人”往返的规律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
他们为什么将 B 市作为“越冬”的首选地?
(4)目前,B 市的主导产业是什么?
发展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材料一 图 13.
材料二 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
降水丰富,农业、交通发达,工业
化和城市化在国内居领先地位。目
前,这里是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
的经济板块之一。
(1)甲地区地形类型以
为主,乙地区地形类型以
为主。(2
分)
(2)甲地区比乙地区气候干旱,主要原因是什么?
(3)甲地区的种植业有什么特色?
发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
分)
。(2 分)
。在农业开
。(2
(4)乙地区北部的城市化发展十分迅速,其发展属于图 14 中的哪一种模式?
。(2 分)
A 模式: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
B 模式: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
C 模式:沿边开放→边贸发展→城市化
D 模式:资源开发→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
图 14.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
( 5 ) 目 前 已 建 成 的 甲 、 乙 两 地 之 间 资 源 跨 区 域 调 配 的 重 大 工 程
是
。(2 分)
2011 年海南普通高中会考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 20 小题,每小题四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题目
答案
题目
答案
1
C
11
D
2
A
12
A
3
B
13
C
4
B
14
B
5
D
15
B
6
B
16
A
7
D
17
C
8
C
18
C
9
A
19
A
10
D
20
D
二、综合题(本题共有 3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46(每空 1 分,共 2 分)
21.(10 分)
(1)地球内部(或放射性元素衰变) 亚欧 太平洋 挤压(每空 1 分,共 4 分)
(2)洋流 风带(每空 1 分,共 2 分)
(3)寒、暖流交汇处(2 分)
(4)13
22.(10 分)
(1)靠近煤、铁资源(或煤、铁资源丰富)(2 分)
(2)生态 社会(每空 1 分,共 2 分)(顺序不论)
(3)种植业(或谷物农业) 混合农业 乳畜业(每空 1 分,共 3 分)
(4)英国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阴雨天气多,晴天少,光照不足,(1
分)农作物产量低,但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有利于发展畜牧业;(1 分)市场需求量
大或人们的饮食习惯,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1 分)
23.(10 分)
(1)地租便宜;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改革开放的政策优势;地理位置优越,毗邻港澳,
靠近东南亚;农业基础好;侨乡(答出任意 1 点得 1 分,共 3 分)
(2)地租升高;劳动力工资水平提高;优惠政策不明显;劳动密集型产业附加值低(或高
新技术产业附加值高);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答出任意 1 点
得 1 分,共 3 分)
(3)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或产业结构优化);环境质量好转;促进产业分工与合作;
改变劳动力就业空间分布(答出任意 1 点的 2 分,共 4 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