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管理系统]
需求说明书
[V1.0(版本号)]
拟 制 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 核 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 准 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一日]
[项目名称]——需求说明书
1
需求说明书
1.引言
1.1 编写目的
1.1.1 目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我们已步入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
息中心,是为全校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的重要基地。图书馆的
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校师生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场所。为了
更好地适应这种网络数字化信息的环境,一种成功的跟踪最新技术,充分利用软硬件资源,
扎根于准、新、全数字资源的"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已孕育而生。另外,由于图书馆陈旧的
管理手段给读者和图书馆管理员带来的很多操作上的不方便,同时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服务
质量和管理水平,并使图书馆管理人员从繁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使我们下定决心开发
该系统。
1.1.2 预期读者
图书管理人员,程序开发人员以及对于图书管理系统有兴趣的爱好者。
1.2 背景
a.所建议开发的软件系统的名称: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
b.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图书馆,开发者:本课题小组,用户:读者
1.3 定义
该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 Internet/Intranet 及 Web 技术,建立以 Browser/Server
为结构模式、以数据库为后台核心应用、以服务为目的信息平台,对资源进行科学的加工整
序和管理维护,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文献信息保障和提高管理图书的效率而设计的系统。
1.4 参考资料
《基于 INTERNET 的管理信息系统》----曾凡奇 等编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姜旭平 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软件工程》----齐治昌 谭庆平 宁洪 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实用软件工程》----郑人杰 殷人昆 陶永雷 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任务概述
2.1 目标
叙述该系统开发的意图、应用目标、作用范围以及其他应向读者说明的有关该系统开发
的背景材料。解释被开发系统与其他有关系统之间的关系。
2.2 用户的特点
列出本系统的最终用户的特点,充分说明操作人员、维护人员的教育水平和技术专长,
以及本系统的预期使用频度。
2.3 假定和约束
列出进行本系统开发工作的假定和约束。
[项目名称]——需求说明书
3.需求规定
3.1 对功能的规定
2
此图书管理系统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在图书管理系统中,管理员要为每个读者建立借阅账户,并給读者发放不同类别的借阅
卡(借阅卡可提供卡号、读者姓名),账户内存储读者的个人信息和借阅记录信息。持有借
阅卡的读者可以通过管理员(作为读者的代理人与系统交互)借阅、归还图书,不同类别的
读者可借阅图书的范围、数量和期限不同,可通过互联网或图书馆内查询终端查询图书信息
和个人借阅情况,以及续借图书(系统审核符合续借条件)。
借阅图书时,先输入读者的借阅卡号,系统验证借阅卡的有效性和读者是否可继续借阅
图书,无效则提示其原因,有效则显示读者的基本信息,供管理员人工核对。然后输入要借
阅的书号,系统查阅图书信息数据库,显示图书的基本信息,供管理员人工核对。最后提交
借阅请求,若被系统接受则存储借阅纪录,并修改可借阅图书的数量。归还图书时,输入读
者借阅卡号和图书号,系统验证是否有此借阅纪录以及是否超期借阅,无则提示,有则显示
读者和图书的基本信息供管理员人工审核。如果有超期借阅或丢失情况,先转入过期罚款或
图书丢失处理。然后提交还书请求,系统接受后删除借阅纪录,并登记并修改可借阅图书的
数量。
图书管理员定期或不定期对图书信息进行入库、修改、删除等图书信息管理以及注销(不
外借),包括图书类别和出版社管理。
为系统维护人员提供权限管理、数据备份等通用功能。
(1)书籍管理
1>书籍类别管理:增、删除、改等管理。
2>书籍信息管理:新书入库,图书购入后由图书管理人员将书籍编码并将其具体信息录
入书籍信息表。书籍信息修改,书籍信息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而出现错误时,可修改其信息。
管理员按不同方式查询、统计,读者按不同方式查询。
3>出版社信息管理:增、删除、改等管理。
4>图书注销:某一部分图书会随着时间的增长及知识的更新而变得不再有使用的价值,
或者图书被损坏,这些图书就要在图书籍信息表中的除去。即从书籍信息表中删去此书籍记
录。
(2)读者管理
1>读者类别信息管理:增、删除、改等管理。
2>读者信息管理:办理、挂失、暂停借、注销阅卡,录入、修改、删除读者信息。
(3)借阅管理
1>续借管理:提供读者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网上续借。
2>还书管理:根据借阅卡编号、图书 ID 等,在借阅信息表中找到相应的记录,将借书记
录删除,更新该记录的相应数据(图书信息表)。根据违反规定情况计算和登记罚款记录。
3>借书管理:根据借阅卡编号和图书编号,进行借书登记。在借阅信息表中插入一条借
书记录,该记录包括读者 ID、图书 ID、借出日期、借阅编号、操作员等信息,更新该记录
的相应数据(图书信息表)。把超期图书以列表的形式显示出来,并以电子邮件或打印成书
面通知读者。提供读者网上查询自己的借阅情况(包括超期提示)
一级数据流图
[项目名称]——需求说明书
3
二级数据流图
三级数据流图
书籍管理:
[项目名称]——需求说明书
4
三级数据流图
读者管理
[项目名称]——需求说明书
三级数据流图
借阅管理
5
3.2 对性能的规定
3.2.1 精度
数值要求精确到整型个位即可,要求普通用户的姓氏完全准确,姓名可以进行部分匹
配。
3.2.2 时间特性要求
由于此开发项目针对图书馆,使用频度较高,使用性要求比较高。为防止对信息资料和
管理程序的恶意破坏,要求有较为可靠的安全性能。总之,要求稳定、安全、便捷,易于管
理和操作。
a. 响应时间:小于 0.5 秒;
b. 更新处理时间:小于 1.5 秒;
c. 数据的转换和传送时间:小于 2 秒;
d. 可靠性: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不低于 200 小时;
3.2.3 灵活性
a.操作方式上的变化:鼠标、键盘、触摸屏等都可以使用;
b.运行环境的变化:在多种平台上都可以使用;
c.精度和有效时限的变化:精度变化要对系统的影响减小到最小;
d.计划的变化或改进:较易改进。
3.3 输入输出要求
输入数据为:普通用户的姓名(字符型),用户密码(数字);
输出为用户界面、用户所要查询的系统信息框或报表。
3.4 数据管理能力要求(针对软件系统)
需要管理的记录个数:2 万到五万个。
其大小规模为:5000 左右,记录的总个数每年将增长 10%-20%
[项目名称]——需求说明书
3.5 故障处理要求
6
当用户输入用户名字和密码错误时,应当发出提示,并提示重新输入。发生错误时,应
先保存有效文件以保证数据完整,对于数据库发生故障时要能够进行故障恢复,以保证数据
的一致性同时也要定期进行数据备份。
3.6 其他专门要求
如用户单位对安全保密的要求,对使用方便的要求,对可维护性、可补充性、易读性、
可靠性、运行环境可转换性的特殊要求等。
4.运行环境规定
4.1 设备
下面列出运行该软件所需要的硬件设备。说明其中的新型设备及其专门功能,包括:
1.服务器
2.客户端
(1) 处理器(CPU):Pentium 900M (推荐 Pentium 4 1.2G)
(2) 内存容量(RAM):至少 256M(推荐 512M)
(1) 处理器(CPU):Pentium 133M 或更高
(2) 内存容量(RAM):64M 或更高
4.2 支持软件
1.数据库服务器端
(1) 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 2000
(2) 数据库管理系统:Oracle,配置 TCP/IP 协议
2.Web 服务器端
(1) 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 2000
(2) Internet 信息服务(IIS)6.0 管理器
(3) Visual Studio.NET 2003,配置 TCP/IP 协议
3.客户端
(1) 操作系统:Windows 98/2000/2003/XP
(2) Web 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 5.0 以上或 Netscape 4.0 以上,配置 TCP/IP 协议
4.3 接口
1. 硬件接口
考虑到大量数据的备份等要求,需要保持与磁带机和光盘刻录机的接口,这较易实现。
2. 软件接口
这里,主要考虑软件与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接口,以及局域网和互联网软件之
间的数据交换。考虑到文档处理时有可能需要较常用的办公软件。例如 Microsoft 的 Office
系列,所以应尽量实现它们之间的数据格式的自动转换。
4.4 控制
本系统通过网络提供服务,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服务器,向服务器发出服务请求。因此,
需要使用 TCP/IP 网络协议,作为标准的通信控制接口。
5211314@l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