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1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资料共10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1 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一(20 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6 分) 青春不是一段人生的过程,而是一种生命的状态;青春不是一段花枝招展的妙龄,而是 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有精神融入青春,才能让青春富有质感。青春是一个坐标,一尊石碑, 一座高山,会 星,zòng 然斗转星移,依然会发热发光。 (铭刻 篆刻)下漫漫人生中的每一缕印痕,会如茫茫夜空中的一棵明 (1)从下面两幅字中任选一幅临写在田字格里。(2 分) 花枝招展 积极向上 (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 分) 龄.( (3)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一个错别字。(1 分) ) (zòng) 改为 (4)结合语境,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1 分) 2.你所在社区准备开展“智能服务敬老月”活动,请你积极参与。(8 分) 【新闻宣传窗】 (1)根据以下消息,拟写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 20 字)(3 分) 新华社北京 11 月 24 日电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 困难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就进一步推动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 面遇到的困难,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 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务作出部署。 《实施方案》指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 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人民 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持续推动充分兼顾老年人需要的智慧社会建设,坚持传统服务方 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切实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 【连心调解室】 (2)某小区门口的超市只用智能方式收款,不收现金,导致不少老人购物不便。请你 劝说超市老板王叔叔同意现金支付。(3 分) 【小小辩论台】 (3)社区组织一次辩论赛,正方认为数字智能可以代替子女照顾老人,你作为反方, 请说说反驳理由。(2 分) 反方:我方认为数字智能不能代替子女照顾老人,因为 3.诗文名句填空。(6 分) (1)非淡泊无以明志, 。(诸葛亮《诫子书》)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2) ,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3)乱花渐欲迷人眼, (3)乱花渐欲迷人眼, (4)山重水复疑无路, (5)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揭示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诗人积极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陆游《游山西村》) 进取的人生态度的诗句是: , 二(70 分) 。 (一)阅读下面的词,完成 4-5 题。(6 分)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4.明代的瞿佑在《归田诗话》中说:“予久羁关外,每诵此词,风景宛然在目,未尝 不为之慨叹也。”词中,“宛然在目”的风景有怎样的特点?(3 分) 5.“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中蕴含了哪些情感?(3 分) (二)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 6-10 题。(18 分) 【甲】云花寺有圣画殿,长安中谓之七圣画。 初,殿宇既制,寺僧召画工,将命施彩饰,会贵其直①,不合寺僧祈酬,亦竟去。后数 日,有二少年诣寺来谒日:“某,善画者也。今闻此寺将命画工,某不敢利其价,愿输功, 可乎?”寺僧欲先阅其迹②。少年日:“某弟兄凡七人,未尝画于长安中,宁有迹乎?”寺 僧以为妄,稍难之。少年曰:“某既不纳师之直,苟不可师意,即命圬其壁,未为晚也。” 寺僧利其无直,遂许之。 后一日,七人果至,各挈彩绘,将入其殿,且谓僧曰:“从此去七日,慎勿启吾之门, 亦不劳饮食,盖以畏风日所侵铄也。可以泥锢④吾门,无使有纤隙;不然,则不能施其妙矣。” 僧从其语。如是凡六日,阒④无有闻。僧相语曰:“此必他怪也。且不可果其约⑤。”遂相 与发其封。户既启,有七鸽翩翩。望空飞去,其殿中彩绘俨若,四隅唯西北墉@未尽其饰焉。 后画工来见之,大惊曰:“真神妙之笔也。”于是无敢继其色者。 (选自张读《宣室志》) [注释]①贵其直:画工要价太贵。②迹:这里指在其他地方的画稿或作品。③锢:封闭。 ④阒(qD):寂静,空寂。⑤不可果其约:不可始终守约。⑥墉:高墙。 【乙】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 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日:“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 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纪昀《河中石兽》) 6.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2 分) 可 以 泥 锢 吾 门 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4 分) (1)如是.凡六日: (2)遂相与..发其封: (3)竟.不可得: (4)转转不已.: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未尝画于长安中,宁有迹乎?(2 分) (2)尔辈不能究物理。(2 分) 9.联系上下文,揣摩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说说寺僧此刻的心理。(4 分) 10.甲、乙两文都运用了衬托的写作手法,请分别举例分析。(4 分) (三)阅读名著选段,完成 11-14 题。(12 分) 选段一 寄你的书里,《古诗源选》《唐五代宋词选》《元明散曲选》前面都有序文, 写得不坏;你可仔细看,而且要多看几遍;隔些日子温温,无形中可以增加文学史及文学体 裁的学识,和外国朋友谈天,也多些材料。谈词、谈曲的序文中都提到中国固有音乐在隋唐 时已衰敝,宫廷盛行外来音乐;故真正古乐府(指魏晋两汉的)如何唱法在唐时已不可知。 这一点不但是历史知识,而且与我们将来创作音乐也有关系。 (节选自《傅雷家书》) 选段二 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 门外飞跑,把报录入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 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 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 (节选自《儒林外史》) 11.阅读选段一,你从中学到了哪些读书方法?(3 分) 12.选段二中范进“欢喜疯了”,后来用什么方法治好了他的疯病?(3 分) 13.参照批注一,将批注二补充完整。(3 分) 批注一:傅雷建议儿子读古典书籍,意在希望儿子增加学识,提高艺术修养。 批注二:吴敬梓写范进等读书人的丑态,意在 14.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 分)( A.《西游记》中孙悟空号称“美猴王”“齐天大圣”,是中国古典小说中塑造得最为 ) 成功、最受人欢迎的艺术形象之一。 B.《海底两万里》讲述了主人公阿龙纳斯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飞船“诺第留斯号”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环游世界的故事。 C.《红星照耀中国》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 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全面地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D.《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的成名作,抒发了对抚养他的保姆——大堰河深深 的挚爱和无尽的怀念。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18 题。(16 分) “搏”与“博” 李国文 ①搏斗的“搏”与博弈的“博”,这两个长相差不多的汉字,却囊括了世人生活在这个 世界上的全部。 ②尚在襁褓中的时候,婴儿渴望能爬、能站起来;当自己颤颤巍巍站立在地面上时,又 期望能迈开脚步;能够走路以后,又希望能跑,能跳……人的生命,就在一个欲望紧接另外 一个欲望、一个目标死咬另外一个目标的驱动下,有意或无意地,孜孜不倦,奔跑不已。假 如人们用尽最后一点力气,去“博”,同时也去“搏”的话,这恰是人类对大千世界的无限 追求与巨大获得吧。 ③其实,“搏”与“博”,既有趣,也很艰难。若从字面意义来忖度,有趣,等于是收 入;而艰难,当然需要当事人付出了。一本万利,属于每个人都有过却不可能实现的奢望, 但是,人是有进取心的动物,通常情况下,哪怕付出要多一些,收入要少一些,也会继续“搏” 与“博”下去。或许,这才是生命的深切含义。 ④无论那欲望或是目标,定义为高尚的、庸俗的、伟大的、平凡的,哪怕仅是为了最狭 义的生存而苦苦挣扎;也无论其目的,在于追求,在于获得,或者根本无所谓追求和获得, 只是充满青春活力,不甘沉沦。总之,每个人都敢“搏”,敢“博”,活得有滋有味的。 ⑤虽然,每条路的尽头,并不总是开满了鲜花、飞扬着彩带、激荡着掌声,抑或洋溢着 笑脸,但为此望而却步者,却极为稀少。毕竟谁也不能完全把握未来,很难保证绝对的成败 输赢。未来有许多不可知的变化,A 即使胜利在望,也可能功亏一篑,B 眼看走投无路,反 倒能绝处逢生。其实,“可能”与“不可能”,永远各占百分之五十。 ⑥人的可贵,不仅仅在能伸出拳头“搏”,还在敢拿出命运“博”,尽管每个人都知道, 充其量,自己仅有一半的胜出机会,尽管如此,仍旧寄予希望,兴致勃勃地往前行进。其实, 有时明知失败,也不会止步的。比如,仰望过纪念碑,拜谒过烈士墓,那些前赴后继、杀身 成仁的志士,难道不了解自己所处的险境吗?令人敬畏的是,总有人敢于把脑袋放置在断头 台上,义无反顾,显然,是为了自己可能看不到的明天,在先拿自己“下注”。这种大无畏 的奋争精神,当然值得世人敬畏、尊崇了。 ⑦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生本是一搏”的这个“搏”字,也无妨说成“一博输赢”的“博”。 “博”既有胜负之分,成败之别,那么,也就等于在“搏”。人类下赌注时,获胜概率甚至 只有百分之一,尽管如此,仍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去“搏”与“博”,否则,怎么叫作“孤 注一掷”呢? ⑧“神舟”翱翔太空,人类登上月球,并不是在完全的把握下获得成功,而是在没有什 么希望的情况下,披荆斩棘,前赴后继,跌打滚爬,头破血流,经历无数次失败,才达到目 的。如无一“搏”之心,唯知因循守旧,苟安自得,庸庸碌碌,不肯冒某种程度的险,去“搏” 与“博”的话,那么,人类至今也就只能够跑跑跳跳罢了。人类优于地球上其他生物的地方, 大概准于具有这种豁出去一“搏”的精神,这才可能推动世界的发展与进步。 ⑨“搏”与“博”的过程,当然很艰难也很漫长,每走一步,都要在地球上留下血与汗 的印迹。而且,每一次成功的背后,都有无数曾经“搏”过、“博”过而失败的前者,为后 人铺路。如果因为怕输,而裹足不前,犹豫等待,打个呵欠,懒洋洋的,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的话,那么,非但成功无望,也不能为后人的成功积累可吸取教训的宝贵的经验。 ⑩在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中,神州大地生机勃发,有着五千年光辉历史的中国人,还不 应该抓住这难得的历史机遇,好好地“搏”一“搏”、“博”一“博”吗? (选自《李国文文集》,有改动) 15.阅读全文,概括“搏”与“博”有哪些积极意义。(4 分) 16.从第⑤段 A、B 两处画横线句中任选一处,为其补充一个事实论据。(3 分) 选句论据: 17.简要梳理第⑧段的论证思路。(5 分) 18.请分析第⑩段在文中的作用。(4 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9-22 题。(18 分) 治愈的荷 张彦英 ①我说这是满满的一池塘的荷,一点儿不假。 ②瞧去吧,一百长、二十米宽的池塘被荷叶填得满满的,从上往下看,几乎没有一丝缝 隙,只看见厚厚的一大片绿清清爽爽地向远处绵延开去。还别说,那些鬼灵精怪的绿色圆叶 上上下下,直直斜斜,虽是你挨着我我挤着你,但相处得如此融洽,那样和谐,并没有谁欺 负谁之意。一副“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的样子,叫人见了,怜爱不已。 ③凉凉夜色中,昏黄灯光下,我驻足于池塘边,扶栏静望,被阵阵清淡素雅的香味包围 住,竟浮想联翩起来。荷花姑娘睡了吧?那必是荷叶们散发出来的味儿,有一半似青草味, 有一半似茶叶香,深吸一口,再一口,仍是琢磨不透。哦,品茶品酒,倒不如有闲到这池塘 边深情地嗅一嗅,想必,是你,不醉一番也难。 ④近处的荷叶像杂技演员顶起的一个个盘子——绿盘子,稳稳的,又像是美若天仙的舞 蹈演员们最后一个动作结束后定住的造型——伸出的手虔诚地捧着什么。也许是希望,也许 是童真。 ⑤没有明月,故称不上荷塘月色;没有太多荷花,或许开得少,或许已开过,何况,温 柔凉爽的夜色里,我若是荷花姑娘亦会选择安然一睡;池塘里的水更是藏得很深,被荷叶严 严实实地盖住了,看不见碧绿,听不着哗啦,不知少了多少生气。然而,半点也不遗憾。 ⑥我就爱这满塘深深浅浅的绿,爱它们安安静静、陶陶然的样子,爱它们不知世事多变 的那份纯真和自然。或许,也不一定。以它们的智慧是能感知到写在人脸上那任凭凉风怎么 抹也抹不去的艰难的,可它们装作不知,也便是大智慧了。就好似那场音乐会上,演奏家们 一律衣荇华丽,优雅登台,唯有一女钢琴家以朴素的衣着示人。她说,人要隐在音乐背后。 又是一种隐。也恰似苏东坡的《村居》诗:“细雨无声草木葱,无踪布谷慢催耕。云来云去 了无意,道隐无名万物荣。”四个“无”字恐怕也是荷叶们“隐”的智慧吧! ⑦步入中年,行走在路上,左手提着一个重物,右手也提着一个重物,重物在左手与右 手之间交换一下,就算作是休息,因为哪个都不能放下。愁苦隐藏起来,畏惧隐藏起来,埋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怨和牢骚隐藏起来,还是要行路,并笑着接受那句话——抱歉,这就是生活。 ⑧是的,世界纷繁复杂,人生步履维艰,看着满满一池的荷,我仍然是这样认为,但心 里却陡然轻松了许多。白天的雨肆无忌惮地落下,落在荷叶上再滚落进池塘。今夜,残留 在荷叶手心里的粒粒珍珠,轻轻地,将我的心洗濯。 (选自《三亚日报》2020 年 8 月 3 日,有改动) 19.阅读全文,概括荷叶的特点。(4 分) 20.请从词语运用或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4 分) 21.文章第⑥段引用苏东坡的《村居》有何用意?(4 分) 22.谈谈你对第⑧段加框句子的理解。(6 分) 三(60 分) 23.作文。(60 分) 请以《我想清楚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要求: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书 写工整,卷面整洁。 淮安市 2021 年中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1)书写 略(2)líng 纵(3)棵 颗(4)铭刻 解析:第(1)题考查汉字的书写。作答时,只要认真书写,字迹端正即可。第(2)题 考查对汉字读音和字形的把握。平时要注意积累。第(3)题考查辨析汉字字形。量词“棵” 多用于植物,“颗”多用于形容表示颗粒状的东西。第(4)题考查对词语的辨析。“铭刻” 指在器物上铸刻文字或图案;“篆刻”指雕刻印章的艺术。结合下文“每一缕印痕”,应选 “铭刻”。 2.(1)示例: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传统,与创新并行 (2)示例:王叔叔,我们小区有很多老年人不会运用智能技术,只用智能方式收款给 这些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一些老年人对智能收款望而却步,也减少了您的超市 的人流量。不如您同时使艚规釜翱智槭收款两种方式,满足我们小区居民的不同需求。 (3)示例:①老年人很难从容地运用数字智能;②老人需要的是儿女的关爱,而数字 智能只是冰冷的机器,无法给老人提供精神上的安慰;③如今的数字智能还没有达到完 全代替人的程度,数字智能无法完全代替子女照顾老人。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解析:第(1)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材料有两段:第一段写国务院办公厅对老年人运 用智能技术困难作出部署,第二段写具体措施。作答时,抓住第二段“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 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即可。 第(2)题通过拟写劝说词考查语言表达。劝说词要切合题意,注意用语。称呼是“王 叔叔”,内容要抓住“老年人”不会用智能支付,建议王叔叔使用现金与智能支付相结合, 能促进他盈利。 第(3)题考查拟写辩论词。拟写辩论词既要能驳倒对方观点,又要切实可行,不让对 方找到反驳的理由。根据题干可从儿女关怀、有些老年人不会使用数字智能等方面综合思考。 3.(1)非宁静无以致远 (2)浮云游子意 (3)浅草才能没马蹄 (4)柳路花明又一 村 (5)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解析:此题考查古诗文默写。所考查的名句皆出自中考背诵篇目,第(1)-(4)题是 直接默写,作答时只需联系上下句,注意上下句的衔接以及相应作家作品的匹配。第(5) 题是情境式默写,根据题干,应注意“新陈代谢”“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提示,。 4.寥廓荒僻、萧瑟悲凉。 解析:此题考查分折诗歌描写的景物特点。作答时,从“边声“角起”“落日”“孤城” 可见荒僻、凄凉、萧瑟,从“千嶂里“长烟”可见寥廓。 5.抒发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感慨和忧国的情怀;表现了将士们对战争的厌恶和无奈,以 及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心情。 解析:此题考查分析诗歌的情感。作答时可从“衡阳雁去”“家万里”分析出思乡之情, 从“将军白发”“征夫泪”分析出将军黑发变白还在戍边、征人思家因战争而不能归,可见 他们对战争的厌恶。结合时代背景和“燕然未勒归无计”分析词人忧国和壮志难酬的情怀。 6.可/以泥/锢吾门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语句朗读停顿。作答时,可根据句意和语法构成来判断。“可” 是能愿动词,,可以 l“以”是介词,“以泥”是“用泥”的意思,介宾短语,故“可以” 悬两个词,中间应断开;“锢吾门”是动:宾结构,“以泥”作它的状语,故应断开。 7.(1)这样(2)-起(3)终了,最后(4)停止 解析:此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意思。第(1)题“是”在古汉语中常作代词,这、这 样,此句意思“像这样总共六次”;第(2)题“相与”可联系课文《记承天寺夜游》中“相 与步于中庭”来理解;第(3)题“竟”可联系句意“最后不能获得”来理解;第(4)题“已”, 停止,此句意思是“一转一转不停止”。 8.(1)从来没有在长安作过画,怎么会有作品呢? (2)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 解析:此题考查文 言文句子翻译。作答时要注意特殊句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注意关键词的翻译。如 第(1)题,宁,怎么;迹,遗迹,指作品。第(2)题,尔辈,你们;究,探求;物理,古 今异义,事物的道理。 9.寺僧觉得(少年的话)不可信,不敢完全相信少年,心中充满怀疑。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解析:此题考查揣摩文中人物的心理。作答时要结合上下文。前文少年说能画,寺僧要 看画稿,而少年却说从未在长安作过画,因此寺僧产生了怀疑。 10.甲文用画工的“大惊”和“无敢继其色者”来衬托七兄弟的画技高超。乙文将寺僧 的做法。讲学家的看法与老河兵的做法作对比,衬托了老河兵实事求是,对事物进行深入观 察的特点。 解析;此题考查分析表达技巧。作答时要抓住原文语句。甲文结尾“后画工来见之,大 惊”“于是无敢继其色者”,用画工大惊和没有敢增色的人衬托七兄弟画技高超;乙文以寺 僧的做法和讲学家的说法来衬托老河兵的观察细致。 【参考译文】 【甲】云花寺呈有个圣画殿,长安人称它为“七圣画”。 当初,大殿(刚)建成,寺里的僧人找来画工,要让(他们)画彩绘装饰;恰好他们的 要价太贵,不符合僧人期望的薪酬,最终就离开了。几天后,有两个少年来到寺里进见说: “我们是擅长画画的人。如今听说寺里要找画工,我们不敢在价格上得到好处,(只是)希 望献出(一些)技艺,可以吗?”僧人想要先看看他们的画稿。少年说:“我们兄弟一共七 个人,从来没有在长安作过画,怎么会有作品呢?”僧人认为(这)很荒诞,稍加质问他们。 少年说:“我们已经不接受您的钱财,如果不合您的心意,就让人粉刷墙壁,也不晚啊。” 僧人认为没有花钱很好,就同意了。 第二天,七个人当真到了,各自举着彩绘(的工具),要进入殿中,并且对僧人说:“从 这时起七天(时间里),千万不要打开我们的门,也不劳烦供养(我们)吃喝,大概可因此 避免风吹日晒侵蚀毁坏(作品)。可以用泥封住我们的门,不让(门)有细微的间隙;不这 样(的话),就不能施展神奇(的技艺)了。”僧人依从他们的话。像这样一共六天,(大 殿里)寂静无声。僧人互相议论说:“这里必有古怪。还是不要始终守约。”于是(僧人) 一起打开了大门的泥封。门打开了,有七只鸽子轻快地飞舞,向着天上飞走了,大殿中的彩 绘庄严美丽,四个角落唯有西北的高墙没有完成装饰。 后来的画工看到了彩绘,大为惊奇地说:“真是神妙的笔法啊!”因此没有敢接着上色 的人。 11.多阅读诗文;仔细看,认真看,反复看;多温习,增加学识。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提炼。作答时根据语段内容“寄你的书里……”“你可仔 细看,而且要多看几遍”可概括出“多闲读诗文”和“仔细看,认真看,反复看”,“隔些 日子温温,无形中可以增加文学史及文学体裁的学识”可概括出“多温习,增加学识”。 12.胡屠户打了范迸一嘴巴。 解析:此题考查对名著 内容的把握。作答对结合课文《范进中举》中的情节可知,胡屠户打了范进一嘴巴,从 而治好了范进的疯病。 13.示例一:抨击封建社会科举制度,讽刺病态社会的世态炎凉。示例二 z 揭露当时社 会道德风气的败坏和政治的黑暗。 解析:此题考查对作者写作意图的分析。《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代表,通 过描绘封建社会中读书人的群像,对封建科举制度进行有力地批判,讽刺了腐朽黑暗的现实。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