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4年广东省汕尾市中考语文真题.doc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资料共5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4 年广东省汕尾市中考语文真题 一、(33 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2 分) (1)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2 分) (2)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 分) (3) ,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2 分) (4)李白在《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 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 , 。”(2 分) (5)把文天祥的《过零丁洋》默写完整。(4 分)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6 分) (1)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 xiāo suǒ 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2)仰之 mí gāo,越高,攀得越起劲。 (3)他 chù mù shāng huái ,自然情不能自已。 (4)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 xiāng xíng jiàn chù。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今后要杜绝不再出现这种植食物中毒的情况。(删去“杜绝”或“不再”) B.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是一些成绩,但不能沾沾自喜。(把“但”改成“也”) C.能否刻苦、勤奋地读书,是学生们成材的关键。(在“学生们”后面加上“能”) D.这图片再现了姑娘们围着篝火歌舞狂欢。(在句末加“的场景”) 4.从下面 A 组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B 组中至少选用一组关联词语,写一段描述某 人的神态或动作的话。(80 字之内)(6 分) A 组:怜悯 拮据 小心谨慎 瑟瑟发抖 忐忑不安 衣衫褴褛 B 组:因为……所以及 既……又…… 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6 分) 材料一: 西风东进,洋节流行,捧为时尚。据调查:在中国人喜欢的洋节中,排名 前几位的是:圣诞节、母亲节、情人节、愚人节。中国人喜欢过洋节,其动机大致如下:表 达感情(亲情、友情、爱情);凑凑热闹,轻松一下;为了“赶时髦”…… 材料二: 中国的节日同样魅力无限——那悠久的历史与节日盛会 交融在一起。如: 春节团圆、除夕守岁、中秋赏月、清明踏青、重阳登高、端午赛龙舟、元宵闹花灯等绚丽壮 观、流光溢彩、妙趣横生。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面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3 分) (2)在世界多元化不断交汇的今天,你觉得洋节在中国是应该摒弃还是应该保留? 请发表你的看法。(3 分) 我的看法: 我的理由: 二、(57 分) (一)(14 分)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
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 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 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渔人甚异之 /忘路之远近 B.寻向所志/寻病终 C.悉如外人/悉以咨之 D.便舍船/屋舍俨然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译文: 8.从桃花源的景的角度说说作者心目中的这个理想社会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摘录 原句并加以概括)(4 分) 答: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桃花源内景色优美,人民生活和睦幸福,是作者追求的理想社会。 B.桃花源与外界形成鲜明的对照,在当时是个幸福、美好而真实的社会。 C.选文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D.选文含蓄地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民渴望摆脱 剥削、压迫,追求幸福、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 (二)(13 分) 天外飞来准晶体 巴雅尔 2011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准晶体的发现者—以色列科学家谢西曼,他于 1982 年首 次在实验室中合成出了准晶体。正常的晶体中,原子或分子的排列形式是立方体、六边形或 其他规则的、可无缝拼合的模式。而准晶体的结构很特殊,小范围内看不出规则模式,但大 范围可以体现出规则的,可拼合的模式。由金属原子组成的准晶体有固定的熔点,但导电导 热能力却很差,容易像非晶体的玻璃那样破裂。 自然界中形成的准晶体是在 2008 年发现的,在一块来自俄罗斯东部的奇怪岩石内, 意大利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已知的准晶体类型——AL63CU24FE13。更惊人的事情还在后面,最 近意大利和美国科学家对这块岩石进行了同位素测定,发现岩石里的氧同位素的特征与某些 碳质陨石类似,换句话说,这块岩石可能来自地球之外!该陨石很可能是 45 亿年前太阳系 早期动荡环境的产物。 含有准晶体的陨石是如何形成的?这依然是个谜,太阳系中绝大部分陨石都是小行星 带中没有形成大天体的物质,但这块陨石中的铝的形式很古怪,不可能是在小行星带的环境
中产生的,在其他的陨石中也没有发现这种铝的形式,既然陨石来自地球之外,那么这种含 有准晶体的陨石的起源一定不寻常。研究人员猜测,也许这块陨石所在的前身星球上曾经发 生过高速的撞击事件,在极端的环境中产生了这种陨石。 这块陨石告诉我们,罕见的准晶体其实可以在自然界中产生,并且在几十亿年中保持 稳定。 10.下列说法或推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因为首次发现并在实验室中合成出了准晶体,科学家谢西曼获得了 2011 年诺贝尔 化学奖。 B.在自然界中也发现了含有准晶体的岩石,不过这块岩石可能来自地球之外。 C.对于含有准晶体的陨石形成的原因,科学家们已有了明确的研究定论。 D.罕见的准晶体可以在自然界中产生,并且很长时间内保持稳定。 11.第一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它有什么作用?(5 分) 答: 12.第三段画横线句中的“也许”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 (三)(20 分) 一碗大米饭 戴晓军 我小时候,家里很穷。蜷缩的炕头,昏暗的油灯……都在我的脑海中深深扎下了根。 记得我七岁那年,曾祖母重病缠身,母亲精心地伺候她。 在那时,细粮是很奢侈的东西,一日三餐都是大饼子、玉米粥和小米饭等粗粮。为了 曾祖母的病,父亲借来了一升大米。每天早上,母亲蒸一碗白花花的大米饭,然后一口口给 曾祖母喂下。 孝敬的定义就是留给曾祖母好吃的东西,那时我常常这样想。母亲那个时候有一张愁 苦的脸,那就是在看我们大口大口地吃硌牙的玉米粥的时候。 一天有个亲戚来串门。那天做的是小米饭,但曾祖母的那碗大米饭依然没变。早上, 曾祖母没起来吃饭;而我因为离校远,每天带饭上学。那天是亲戚给我装的饭,装好后,我 就背着书包走了。 中午的时候。饥饿席卷了我的全身。饭盒还透着热气。我打开饭盒,一下子愣住了…… 饭盒里竟然是白花花的大米饭!我不晓得那个亲戚是有意还是无意的,简单的思维使我想不 到那么多。这是曾祖母的饭,我不能吃。我也知道,那些大米借得不易。面前的大米饭在我 的眼里一点点变大,我的口水不经允许就分泌出许多许多。周围的说话声、打闹声一会模糊, 一会儿清晰。我悄悄地环视了一下四周……没人注意我。于是我盖上了饭盒,站起来擦了擦 嘴,似乎我已经吃饱了。 整个下午,我在极度饥饿中度过。几次我有打开饭盒的冲动,毕竟那时我是个孩子。 老师的话,窗外的阳光,统统变成了那盒大米饭,一遍遍地诱惑、冲击着我,我有些不知所 措。 好不容易挨到了放学,我的腿好像灌了铅一样沉重。书包里那盒饭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走进家门的时候,母亲正在烧火,火光映红了母亲的脸。 我走到母亲面前,从书包里拿出那盒饭,递给母亲。那一刻我嘴一撇,要哭。母亲接 过饭盒 她感受到了饭盒的分量。她不解地看着我。 母亲打开饭盒,是一盒动都没动的大米饭…… 母亲直直地盯着我,黯然的眼神中有一种沧桑和无奈。过了一会儿,她突然抱紧我,
大滴大滴的泪珠滴在我的脖子上。 我任由母亲在我肩头啜泣。黄昏的阳光斜斜地射进来,整个屋子变成了一种惨淡的红 色。那一瞬间,我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我感觉到母亲作为女人的脆弱,感觉到自己终于可 以承受母亲的眼泪了。我用稚嫩的手擦着母亲的眼泪,可不一会儿,我终于也吓得哭了起来。 “妈,你别哭,我长大了挣钱养活你……” 我想我那时能说的只有这些。 一天放学,我看见很多人在我家,曾祖母去世了。我和大人们一样跪在灵柩前,母亲 哭得很伤心。 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晚上,我梦见了曾祖母,手里端着一碗白花花的大米饭。 13.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在叙述故事表现人物时,运用了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 B.文章表现了母亲善良无私、孝敬老人的美德,也写出了我的懂事、孝顺。 C.本文以“一碗大米饭”为线索,叙述了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 D.结尾写到“我梦见曾祖母,手里端着一碗白花花的大米饭”,表现了我的恐惧。 14.理解加点的词语指代的内容。(6 分) (1)在那时,细粮是很奢侈的东西。 答: (2)我想我那时能说的只有这些。 答: 15.母亲看到我带回一碗大米饭后,为什么哭了?(5 分) 答: 16.“好不容易挨到了放学,我的腿好像灌了铅一样沉重”此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有何好处? 答: (四)(10 分) (A)大圣驾着云,念声咒语,摇身一变,就变做赤脚大仙模样,前奔瑶池。……那 里铺设得齐齐整整,却还未有仙来。这大圣点看不尽,忽闻得一阵酒香扑鼻,急转头见右壁 厢长廊之下,有几个造酒的仙官,盘糟的力士,领几个运水的道人,烧火的童子,在那里洗 缸刷瓮,已造成了玉液琼浆,香醪佳酿。大圣止不住口角流涎,就要去吃,奈何那些人都在 这里,他就弄个神通 , 把毫毛拔下几根,丢入口中嚼碎,喷将出去,念声咒语,叫”变!” 即变做几个瞌睡虫,奔在众人脸上。你看那伙人,手软头低,闭眉合眼,丢了执事,都去盹 睡。大圣却拿了些百味八珍,佳肴异品,走入长廊里面,就着缸,挨着瓮,放开量,痛饮一 番。吃勾了多时,酕菘醉了,自揣自摸道:“不好,不好!再过会,请的客来,却不怪我? 一时拿住,怎生是好?不如早回府中睡去也。” (B)好大圣,摇摇摆摆,仗着酒,任情乱撞,一会把路差了,不是齐天府,却是兜 率天宫。一见了,顿然醒悟道:“兜率宫是三十三天之上,乃离恨天太上老君之处,如何错 到此间?也罢,也罢!一向要来望此老,不曾得来,今趁此残步,就望他一望也好。”即整 衣撞进去。那里不见老君,四无人迹。原来那老君与燃灯古佛在三层高阁朱陵丹台上讲道, 众仙童、仙将、仙官、仙吏都侍立左右听讲。这大圣直至丹房里面,寻访不遇,但见丹灶之 旁,炉中有火。炉左右安放着五个葫芦,葫芦里都是炼就的金丹。大圣喜道:“此物乃仙家 之至宝。老孙自了道以来,识破了内外相同之理,也要炼些金丹济人,不期到家无暇。今日 有缘,却又撞着此物,趁老子不在,等我吃他几丸尝新。”他就把那葫芦都倾出来,就都吃
了,如吃炒豆相似。 17.A 选文以哪些件事来表现孙悟空敢作敢为的性格?联系《西游记》,另举一例说 说他的其它性格特点。(5 分) 答: 18.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B 选文的内容: 。请填写 B 选文以后发生的一些事情:各路 神仙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这美猴王塞进了 (谁)的八卦炉中。谁知经过 天烧炼,美 猴王反炼成 。(5 分) 三、(60 分) 19.按要求作文。(60 分) 请以“我在 中成长”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可填“读书”、“挫折”、“友爱”、“宽容”;(2)自选文 体;(3)不少于 500 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附加题(10 分) 郑板桥开仓济民 郑板桥曾任范县令,案无留牍,爱民如子。迁①潍县,值岁荒,人相食。板桥开仓赈 济,或阻之,板桥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②,我任之。”即发谷与 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释】①迁:指调动官职。②谴:责问,责备。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 分) (1)我任之( )(2)去任之日(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 分)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译文: 3.联系上下文,“或阻之”的理由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2 分) 答: 4.文中的郑板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 分) 答: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