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3下半年教师资格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doc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资料共4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3 下半年教师资格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 D.认知的发展 D.理智感的发展 D.移情的发展 B.实验法 C.观察法 D.作品分析法 B.羞愧感的发展 C.美感的发展 B.自尊心的发展 C.自制力的发展 D.以家长评价为主,幼儿等参与评价 B.以园长自评为主,教师等参与评价 B.面对幼儿,采用镜面示范 D.背对幼儿,采用正常示范 一、 选择(每题 3 分,共 10 题,共 30 分)1、由于幼儿是以自我为中心辨别左右方向的, 幼儿教师在动作示范时应该 A.背对幼儿,采用镜面示范 C.面对幼儿,采用正常示范 2、2 岁半的豆豆还不会自己吃饭,可偏要自己吃;不会穿衣,偏要自己穿。这反映了幼儿 A.情绪的发展 B.动作的发展 C.自我意识的发展 3、中班幼儿告状现象频繁,这主要是因为幼儿 A.道德感的发展 4、渴望同伴接纳自己,希望自己得到老师的表扬,这种表现反映了幼儿 A.自信心的发展 5、为了解幼儿同伴交往特点,研究者深入幼儿所在的班级,详细记录其交往过程的语言和 动作等。这一研究方法属于 A.访谈法 6、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应当 A.以行政人员评价为主,专家等参与评价为辅 为辅 C.以教师自评为主,园长等参与评价为辅 为辅 7、幼儿教师了解幼儿的最主要目的是 A.为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提供依据 C.为建立幼儿档案提供依据 8、下列选项中,对幼儿教育质量影响最小的是 A.经费投入 9、下列属于幼儿园语言教育目标的是 A.能认读拼音字母 B.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C.能认读一定量的汉字 D.能正 确书写常用汉字 10、下列有关幼小衔接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幼儿入学适应困难,是因为幼儿园教育过于游戏化 任 C.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不仅仅在大班,小中班也应该开展 D.幼小衔接主要是教幼儿 拼音、认字等内容 二、 简答(每题 15 分,共 2 题,共 30 分)11、影响学前儿童游戏的个体因素主要有哪些? 12、有研究者对幼儿园园长、教师做了一个调查,调查题目是“要全面真实地了解你园的保 教质量,你认为最好什么时间段到你园?”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图“什么时间段到园了解保教质量”的人数百分比 三、 论述(20 分)13、请根据幼儿园教育的特点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论述幼儿园教育 为什么不能“小学化”。 四、材料分析(20 分)14、材料: 奇奇是这样一个孩子:他胆子小,上课不主动发言,即便发言,小脸涨得通红,声音很小, 特别害怕失败与挫折、他也不爱与同伴交往、老师和小朋友邀请他时,总是把头摇得像拨浪 鼓似的…… B.幼小衔接完全是幼儿园的责 B.师幼互动 C.教师学历 D.高档园舍 B.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依据 D.为检查评比提供依据
问题(1)造成奇奇性格胆小的可能因素有哪些?(12 分) (2)你觉得该怎样帮助奇奇?(8 分) 15、材料: 下周一要开展手工活动、张老师要求家长给幼儿园准备废旧材料。周一那天,只有苗苗没带 材料来,张老师就不让她参加活动。苗苗站在一旁,看同伴活动,情绪很低落,一天都很少 说话。回家后,苗苗冲爸爸大发脾气…… 问题(1)你认为张老师的做法适宜吗?(1 分)为什么?(9 分) (2)你觉得张老师应该怎样做?(10 分) 五、活动设计题(30 分)16、中二班幼儿在娃娃家游戏中,接待客人主动热情,与长辈交 往很有礼貌,可家长却说,孩子在家不是这样的,有客人来了很少打招呼,还经常对爷爷奶 奶发脾气。 请针对上述幼儿行为的反差,设计解决这一问题的教育方案。要求:写出问题的原因分析、 教育目标、3 种教育指导内容与方法。 部分答案: 11.(1)性别差异 (2)年龄差异 (3)个性差异 (4)健康和情绪等其他个体偶然因素的影响 12.由图可知,多数幼儿园院长、教师认为要想全面真实地了解幼儿园的保教知识,应该从 上午就入园进行考察。这是错误的,对幼儿园保教质量的考核认定需要从幼儿园一日整体生 活着手,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均不可偏废。 原因:要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就应该充分发挥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整体功效。首先,要处理 好幼儿的发展与各种环境中教育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幼儿园的各项活动都着眼于促进幼儿的 整体发展上,尽可能把握每一种教育活动的功能,使教育因素时刻存在于幼儿的生活中,充 分发挥各种教育活动的整体效能。其次,要处理好身体、认知、情感、品德、审美等各方面 要求的关系,不可只强调一方面而偏废另一方面,在活动安排上,更不可一方面发展的活动 安排过多,而在其他方面发展的活动不足以影响幼儿均衡协调的发展。 13.幼儿园教育的特点: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第二条说明了我国幼儿教育的性质和根本任务,即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 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其根本任务则是“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 础”。)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与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 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第四条指出了幼儿园教育自身的特 点,即幼儿园不同于小学的特点,强调了幼儿园是通过创设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来 帮助幼儿学习的,而幼儿是通过在环境中与他人共同生活来获得经验的,他们在生活中发展, 在发展中生活,而不象小学生那样主要通过学科教学来获得间接知识。) 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一)顺序性 个体身心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 序。要求教育活动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无论是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还是品德的养 成,都应该由简入繁、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推进。 如:皮亚杰的认知发生论:个体认知发展: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 式运算水平。
(二)阶段性 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这一特点要求教育要有针对性,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 要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标,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有的放矢。 (三)不平衡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发展速度的不平衡,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变化 发展是不平衡的,二是不同方面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个体身心的某些方面在较早的年龄就 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而有一些方面则需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这一 特点要求教育活动要分析个体各方面发展的最佳时期,“对症下药”,才能取得最好的教育效 果。 (一)“小学化”倾向不利于幼儿未来的学习 (二)“小学化”倾向严重干扰了小学正常秩序的开展 (三)“小学化”倾向不利于幼儿身体的发展 (四)“小学化”倾向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对于学前教育工作者来说,需要珍视和利用儿童的自然智慧,坚持科学保教;对于教育行政 部门来说,需要加强对幼儿园保教工作的指导,对不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做法要坚决取 缔;对于家长来说,应摈弃功利,不能想当然地为孩子“谋划”未来;对于学前教育之外的 其他学段来说,需要用正确的价值取向,激励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成长。 14. 一、胆怯行为形成的原因 (1)影响幼儿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①遗传的作用。 人的神经系统类型在性格形成中有一定的作用,人的气质影响着性格特征的外部表现。研究 还表明,神经系统的某些遗传特性可能影响到某些性格的形成,加速或延缓某些行为方式的 产生和发展。 ②家庭的影响。 家庭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对儿童性格的形成与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研究证明,父母 教育方式、家庭生活氛围和父母的性格对儿童的性格形成有明显的影响。还有,家庭的政治 经济地位、父母的文化素养、为人处世方式、儿童出生顺序等因素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 性格特征的形成与发展。 ③幼儿园教育的作用。 幼儿园的教育和教学对儿童性格的形成起主导作用。 ④社会环境的影响和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 二、如何帮助孩子克服胆怯 教师应该耐心地帮助孩子,使孩子会从教师的话语中、行为中感受到关爱和信任,这对孩子 消除自卑非常重要。 1. 我们要消除孩子的胆怯,需多鼓励孩子。老师要多给那些胆怯的孩子必要的关怀。开始, 孩子只要有一些进步,都要给予热情和真诚的鼓励,孩子最相信老师的权威,最相信老师的 评价。所以,老师的帮助就非常重要的。而且老师要经常关注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帮孩子 重建自信,主动叫他回答问题,还要用赞赏、默认的眼光看着他,这样,孩子在老师的不断 表扬和反复鼓励下,产生被认可、被接受的感觉,增强了大声讲话的信心,有助于消除讲话 时的紧张感,从而克服胆怯。 2. 用多种方式引导孩子。教师要积极创造一种轻松、欢快的氛围,如区域活动、娃娃家等。 在这种氛围中,孩子的个性可以尽情展露,也利于他讲话、笑闹、蹦跳,无所顾忌。还有利
用角色游戏,能让孩子理解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能扮演的角色,因势利导,避免用枯燥乏味 的说教。 3.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有利于克服胆怯行为。我们不必事事抢在孩子前面,不必把他们照顾 得无微不至。我们可以明白地告诉孩子他们应负责的范围。逐渐让孩子担负起一定的责任, 把责任的接力棒传到孩子的手中,如:值日生。 活动设计: 16.原因分析: · 由孩子的心理特点所决定。 · 孩子年幼,自控能力差,对家长有强烈的依赖心理。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对孩子的行为 有所制约,与家里的生活环境完全不一样,孩子在家时,心理上产生放松的感觉,已有了荣 誉感,需要在集体中获得一定的认可。2 由家长自身的原因造成。 · 溺爱孩子,对他们放松要求;保护过多,对孩子包办代替;教育方法不得当;忽视了家 庭与幼儿园教育的一致性。 教育目标:让幼儿了解基本的礼貌用语,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 · 通过开展“文明礼貌伴成长”活动,提高教师自身素养,以教师为榜样,带动幼儿,影 响家庭。 · 通过看看、说说、画画、玩玩的方式,帮助孩子懂得文明礼貌的重要性。 ·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各类活动,并能用语言大胆表达自己参与活动的体验。 【教学准备】 1、课件、小蚂蚁头饰。 2、让幼儿提前搜集的蚂蚁资料等。 3、幼儿已有跳集体邀请舞的经验。 【教学过程】 1、听音乐,做律动,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1)让幼儿边听着《小蚂蚁》音乐,边按节拍踏步走进教室。 (2)做一个拍手律动。让小朋友听着小蚂蚁的音乐跟着教师拍手,每四小节的前两小节分 别在胸前左右拍手,每四小节的后两小节分别作邀请动作、招手动作、点头动作和握手动作 (听着音乐做两遍)。 2、导入新课。 (提前让幼儿搜集关于蚂蚁方面的资料,观察、了解蚂蚁有什么生活习性,幼儿有了这方面 的资料准备,教师就可以提问。) (1)教师提问:“课下,你们观察到蚂蚁有什么特点?你对蚂蚁有哪些方面的了解?” (2)播放音乐课件;(几幅蚂蚁图) 3、听录音唱。 4、做歌词接龙游戏 5、跳集体邀请舞。 6、小结。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