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 国际
采用传统QC的实施要点:
选择2-3个水平的质控品
分析质控品以在一段时间内(10-30天)获得多个测定值
计算每项质控的均数、标准差
用均数、标准差计算质控限
制作质控图 (手工或计算机制作)
在图上画出结果
解释结果,发现失控并在结果“超出范围”时采取措施
记录全部QC过程,为实验室认可及管理检查做准备
•
•
•
•
•
•
•
•
有些“操作”步骤可以由系统自动处理 (如果仪器上的
QC 打开)…… 但是
... 和QC结果相关的所有“决策”,比如:
• 数据解释, 控制限设定
• 纠正“措施” (“失控”时如何处理),
• RA纠正程序的记录
都取决于使用者的责任心和行动
危重监护病房使用者认为质控程序太复杂、耗费时间、试剂、
精力,只有 “被动” 功能.
传统 QC 最多只能 “证明” 可能存在问题,
不能解决问题!
“质量”并不等于对数字的简单统计处理
“全面质量” 意味着
“持续”, “实时”, “主动”的过程,
优化系统性能、减少患者的临床风险
质量管理的现行及新的要求正朝“全面”发展
ISO* Protocols 22367** 、22870***草案提到
“发现差错”
“临床风险管理”
“全面质量改进和认证”
* 国际标准化组织
** “医学实验室 – 通过风险管理和持续改进减少误差”
*** “床旁检测 (POCT) 质量和能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