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9上半年陕西教师资格小学美术面试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资料共5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9 上半年陕西教师资格小学美术面试真题及答案 小学美术《窗口》 一、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 教师展示谜语:“大四方,小四方,没有它,闷得慌”,组织学生猜一建筑物名,学生 回答,教师揭示谜底,顺势引出课题《窗口》。 活动二:直观感知 1.教师展示多种窗户的图片,组织学生进行分类游戏,并询问分类的依据。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根据材质的不同可分为:木窗、塑料窗、铝合金窗、玻璃窗等; 根据造型的不同可分为:推拉窗、折叠窗、百叶窗等。 2.教师展示现代家居窗口图片,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窗户有哪些结构组成?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外窗、窗格、装饰。 活动三:形式分析 1.教师展示法国野兽主义画家马蒂斯的作品《开着的窗户》,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 描绘了哪些画面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画面上墙面只占一小部分,窗户占了一大片地方,窗扉对着外 部世界大大敞开,能看到阳台上摆着花盆,长着藤蔓,以及远处的大海、天空和船只。 2.继续追问:画面中艺术家是如何表现色彩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这里的内墙和窗扉,是由一条条宽宽的竖条构成,用 了鲜艳的绿色、蓝色、紫色和橙色;户外世界,则是一片鲜艳的小笔触构成的华丽装饰图案; 笔触从绿色的小点,扩展到笔触更宽一点的淡红色、白色,还有蓝色的大海和天空。 3.教师展示多种关于窗口的优秀学生作品,表现形式除了油画、水粉还有线描、中国画 等,带领学生了解绘画的多样表现形式。 活动四:示范讲解
教师对窗口的景色进行速写示范,确定如下具体步骤:①画窗框②画窗格③画装饰④ 整体调整(示范中明确线条的表现技巧)。 活动五:实践展评 1.实践练习 教师组织学生以“绿锁窗前”为主题,在二十分钟内完成一幅关于窗口景色的绘画作 品,表现形式不限,并提示注意卫生;教师在学生练习时进行巡视指导。 2.展示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自愿上台展示作品,作为小小介绍员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作品的优点;教 师组织其他同学采用匿名评价卡的方式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诗意奖”、“最佳表现奖” 并在评价卡上写出评语,教师根据学生投票公布获奖名单,并进行总结性评价。 活动六:小结作业 1.小结:师生共同总结窗户的结构、材质和造型等知识,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中的景色, 会发现生活处处是美景。 2.作业:课下绘画自己家中的窗户,下节课同学之间相互分享。 【板书设计】 略 二、答辩题目 1.谈一谈门窗在中国的发展历史。 参考答案:在早期,人们为了出入和通风采光的方便,在顶盖一侧留一缺口,兼有门 和窗的双重功能。 在汉唐时期是窗饰艺术的发展期,出现了横披窗及直棂窗等新式类型,网纹、琐纹及 球纹等窗棂。 在宋代之后作为建筑之眼的门窗,已不再是文人透过其观景的框架,而已成为刻意美 化建筑的展示主体,追求精致,追求情趣。 在明清之后,门窗在工艺上推陈出新,集富贵之相、儒雅之风于一身,形成庄重高贵 的风格,既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又雕工精美,给人以很高的视觉享受。 纵观整个古代,门窗主要靠手工制作,数千年以来都是以一种“卖手艺”的状态存在
着。因此,门窗虽然作为一种必需的家居用品延续了数千年,但中国门窗产业化发展的历 史却并不长。 2.说说对中国传统窗户形制漏窗的认识? 参考答案:漏窗,俗称漏花窗(即有部分空透的墙窗)、花窗,是窗洞内有漏空图案的窗, 主要起通风采光的作用,是中国园墙上的一种装饰。漏窗一般用于封闭的小视距的空间, 可以免除小空间的闭塞感,增加空间层次,做到小中见大。漏窗作为窗的一种,首先起着 通风、采光的作用;此外,漏窗又有透景的作用;漏窗窗框的形式有方、横长、直长、圆、六 角、八角、扇形及其他各种不规则形状;漏窗的花纹图案极为丰富多样,在苏州园林中就有 数百种之多。按构图分有几何形体与自然形体两类,但也往往混合运用,几何形体为主的 图案形式有套方、曲尺、回文、万字、冰纹等,江南宅园中应用很多,北方较少。 小学美术《头饰设计》 一、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 教师出示谜语,引导同学们猜谜语:小小动物本领大,大家把它王子叫,水里蛙泳它 最棒。 学生思考回答:青蛙。教师总结:今天,我们班级也来了一只游泳健将青蛙,现在请 它出来好不好?(老师戴青蛙头饰进入课堂) 教师提问:老师为什么可以变成青蛙了? 学生观察回答,教师总结引出课题:《头饰设计》。 活动二:直观感知 1.教师出示 PPT 展示不同样式的头饰,引导学生赏析,并提问观察现实生活中不同民族 的头饰有什么不同?(从颜色、形状、色彩、图案角度欣赏观察)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造型、颜色、装饰等。 2.教师继续展示各民族头饰,引导学生观察其发展并讲述头饰的由来,并提问头饰是用 来做什么的?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早期头饰原始的功能性和原始信仰较强,用来固定头发, 经过岁月的浸泡及不同文化渲染,头饰除了具有原始的功能性,更多的起到了装饰的效果。
活动三:形式分析 1.教师引导学生赏析题本中的作品图,并提问精美的头饰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外在造 型都有什么?色彩的搭配上有什么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教师进行总结得出:组成部分有图案、帽圈;外在形状有动物、水 果;色彩搭配鲜艳丰富等。 2.教师继续提问头饰采用了什么装饰方法? 教师引学生思考回答并做总结共同得出:画、贴、穿、编、剪等。 活动四:示范讲解 教师演示: ①确定头饰图案并用铅笔起稿确定头饰图案; ②然后结合图案需要填涂颜色; ③用剪刀沿图案轮廓将头饰剪裁下来; ④用纸条围绕头一圈确定自己的头围,定好帽围长度,并加以修饰; ⑤将图案装饰粘贴在帽围外圈。 (图案装饰可以自由选择,依据自己的喜好决定,允许学生局部模仿尝试练习。) 活动五:实践展评 1.学生练习实践,根据自己喜欢设计一个实用、美观、新颖的头饰。(教师巡视指导过 程中针对共同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及时纠正。表扬有创意的作品;对个别学生进行技法 指导。) 2.学生展示交流作品,自愿分享自己的作品并且介绍自己的头饰,同时把头饰戴在头上, 互相说一说你最喜欢谁的头饰,为什么?(请学生到前面进行动作展示。)教师整体总结评价。 (从头饰图案、颜色、制作过程、学习积极性。) 活动六:小结作业 1.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头饰设计的特点,感悟头饰文化的美, 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善于感受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 2.运用今天所学的方法来装扮自己,和小朋友们一起过元旦。
【板书设计】 略 二、答辩题目解析 1.你觉得美术课堂该怎么互动? 参考答案:想要上好一堂美术课,互动环节是非常必要的,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从教师讲授为主,到以引导学生为主。有一个新的突破, 所以在设置环节上也不单单只是问答的形式。 首先,最简单的环节是问答的形式,但也要求教师要以引导的形式设置问题。这是最 常用也是最有效的。 其次,可以设置一些小组讨论,以学生自主推选小组长发言的形式,这样做的目的是 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在教学设计中的巩固环节中还可以以多种方式进行,如拍卖会、 小画展等增强活动的趣味性。 最后,设置再多花哨的活动,也必须要注意体现本节课的重点以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善于发现美的能力。 2.如果作为美术老师、学校让你搞一次实践活动,你怎么做? 参考答案:作为一名美术老师,我所设计的实践活动一定是跟美术相关的,所以,实 践活动是去公园对景写生。 首先,我会组织班级的学生开一次小的座谈会,并告知要组织公园写生的绘画活动, 告知时间、地点、需要带的画箱,形式可以是速写、水彩、水粉;绘画主题“公园一角”,并 且告知这次出去写生的目的是学生可以亲近自然发现自然中的美。提醒学生想要画好一幅 画,只是临摹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应该认真观察对象,合理总结概括对象视觉特点,用艺 术手法表达出来。 其次,在写生活动当天,我会组织车辆,并告知注意事项,定时定点集合。在现场我 会对学生进行演示和指导,让学生不盲目。在画的时候注意画面的取舍等。 最后,写生结束,收拾画箱,留影纪念,清点人数,组织车辆回到学校。在班级里, 组织一次师生的画展,邀请校领导、老师参加。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