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湖北襄阳枣阳市小升初语文真题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40 分)
1. 看拼音,写词语。
yán
jùn________
yī
dōu________
lĭng
yù________
fěi
cuì________
shū
jí________
【答案】
书籍,翡翠,严峻,衣兜,领域
【考点】
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
看拼音写词语,重要的是读准声母和韵母,注意调号,多拼读两遍就不会出错。平时
要规范汉字的书写,按正确的笔画顺序书写汉字,把字写规范、写整齐、写美观。
【解答】
答案为:
书籍 翡翠 严峻 衣兜 领域
2. 用“________”画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摩平(mó mā)________
铺户(pū pù)________ 逮住(dăi děi)________
糊弄(hú hù)________ 蒜苗(sàn suàn)________ 以为(wéi wèi)________
【答案】
,pù,dǎi,mā,hù,suàn,wéi
【考点】
拼音
【解析】
本题考查了多音字的辨析。如何辨析多音字,以义辨音是区别多音字读音的基本方
法,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学习中要把字音和字义结合起来积累和掌握。
【解答】
铺:[pù](~儿)铺子。[pū]把东西展开或摊平。故“铺户”的“铺”读音为 pù。
逮:[dǎi]捉;捕。只限口语单用,不用于合成词。[dài]达到,及。故“逮住”的
“逮”读音为 dǎi。
摩:[mó]摩擦;接近。[mā][摩挲]用手轻轻按着一下一下移动。故“摩平”的“摩”
读音为 mā。
糊:[hú]用黏性物把纸、布等粘起来或粘在别的器物上。[hū]用较浓的糊状物涂抹缝
子、窟窿或平面。[hù]欺骗。故“糊弄”的“糊”读音为 hù。
为:[wéi]做,充当。[wèi]帮助,卫护。故“以为”的“为”读音为 wéi。
3. 写出带点字的意思。
及其日中如探汤。________
与之俱学。________
【答案】
热水,挺,一起,趟
【考点】
词语的分类
烧掉怪可惜的。________
白白走这一遭。________
翻译句子
【解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句中重点字的理解,结合文言文译文及具体的语境理解。
【解答】
及其日中如探汤。出自《两小儿辩日》。意思是:到了中午时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
热。汤,热水。
烧掉怪可惜的。意思是烧掉挺可惜的。怪,挺。
与之俱学。出自《学弈》,意思是:与他一起学习。俱,一起。
白走这一遭。意思是:白走了一趟。遭,趟。
4. 按要求填空。
“鼎”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鼎”字第六笔的名称
是________。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古代用来煮东西的器物,有三足又耳;②比喻帝
业、事业;③大、重;④正在、正当。在“春秋鼎盛”词中选第________种解释。写
出两个带有“鼎”字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目,7,竖折折,④,人声鼎沸,鼎鼎大名
【考点】
查字典
【解析】
本题考查了字的笔画和查字典,用部首查字法要先知道这个字的部首,然后知道除部
首外还有多少画,选择字义,要结合词语的意思来思考。
【解答】
“鼎”字可组词:人声鼎沸、鼎鼎大名。
故答案为:
目 7 竖折折 ④人声鼎沸 鼎鼎大名
5. 用“雅”组词填空。
(1)在轻松________ 的乐曲声中,一位英俊的少年出场了。
(2)这个年轻人谈吐________,给我留下了级好的印象。
(3)窗前那________ 自在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的与屋顶一般高了。
(4)语文课上,杨杨坐的姿势很不________,老师用目光示意他做端正。
(5)粉嫩的荷花和碧绿的荷叶、婀娜的垂柳组成一副清新________ 的画面。
【答案】
典雅
文雅
优雅
雅观
淡雅
【考点】
组词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组词与选词填空的能力。要根据字的意思组成不同的词,在于学生
平时的词汇的积累。还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选择合适的词语来完成。
【解答】
乐曲声是高雅的,选“典雅”。
年轻人温和有礼貌,选“文雅”。
桃花心木苗很优美高雅,选“优雅”。
杨杨的举止不文雅,选“雅观”。
荷花和荷叶、垂柳组成了素净雅致的画面,选“淡雅”。
6. 在括号里填写合适的成语。
________,六年的光阴匆匆流去了,往日________的朋友也将________。同学们,不
管我们身在何处,那份________的情谊是________的。
【答案】
光阴似箭,朝夕相伴,各奔东西,情同手足,难以忘怀
【考点】
成语
【解析】
此题考查对成语的识记,学生首先要理解成语的意思,其次有些成语还要知道由哪些
典故、文章演变流传而来,再次要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的书写与运用是否正确。
【解答】
光阴似箭:光阴:时间。时间如箭,迅速流逝。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朝夕相伴;从早到晚都在一起,形容关系密切。
各奔东西:各自走各自的路,借指分手。
情同手足:交情很深,如同兄弟一样。
难以忘怀:很难把什么事情或人忘记;牢记在心,铭记在心,记忆深刻。
结合成语意义,依据具体语境,应依次填“光阴似箭”“朝夕相伴”“各奔东
西”“情同手足”“难以忘怀”。
7. 按要求写句子。
(1)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描绘着瑰丽绚烂的飞天之梦。
缩句:________
(2)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音乐家肖邦,离开了自己的祖国。
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
(3)他告诉我们:“当时,我让你们传看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猫的头盖骨。你们根据
错误信息得出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
改为转述句:________
(4)这支钢笔是他的,不是我的。
改动标点,使句子的意思相反:________
【答案】
炎黄子孙描绘着梦。
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音乐家肖邦,不得不离开了自己的祖国。
他告诉我们,当时,他让我们传看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猫的头盖骨。我们根据错误信
息得出错误答案,不应该得分。
这支钢笔是他的?不,是我的。
【考点】
扩写句子
标点符号
改写句子
【解析】
考查了缩句、改写句子、标点符号。改写句子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中常见的题目类
型,要注意分析所给要求改写的句子,明确其内容结构及改写要求,然后改写。
【解答】
考查了缩句。去掉修饰语“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瑰丽绚烂的飞天之”,去掉
逗号。
考查了改写双重否定句。添加“不得不”。
考查了改写转述句。冒号变为逗号,去掉双引号,两个“我”改为“他”,两个“他
们”改为“我们”,“该得分不成”改为“不应该得分”,“问号”改为句号。
考查了改写标点符号,使句子的意思相反。逗号改为问号,“不”后面加逗号。
8. 把下列名句补充完整。
(1)少壮不努力,________。(《长歌行》)
(2)一鼓作气,________。(《左传》)
(3)________,观千剑而后识器。《文心雕龙》
(4)只有那些________的人,才能熬过黑暗,迎来光明。(《玉米人》)
(5)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而是________。(《飞鸟集》)
(6)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________(《囚歌》)
【答案】
老大徒伤悲
再而衰,三而竭
操千曲而后晓声
勇敢镇定
水的且歌且舞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考点】
歇后语,谚语,俗语,名言警句,格言
诗词默写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有诗歌默写,有名言警句,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在平时
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
【解答】
出自《乐府诗集•长歌行》;
出自左丘明《左传》;
出自刘勰的《文心雕龙》;
出自危地马拉作家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玉米人》;
出自泰戈尔的《飞鸟集》;
出自叶挺的《囚歌》。
二、阅读(30 分)
看到这些词语,你会想起哪首古诗?请选择其中的句子写下来。
慈母情深:________
节日习俗:________
高尚情操:________
依依惜别:________
【答案】
示例:慈母手中线,临行密密缝。,示例: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示
例: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示例:洛阳亲友如想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考点】
诗词默写
【解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诗歌的积累与诵读,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对于课文中语段的
诵读及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解答】
分别出自唐孟郊《游子吟》,王安石《元日》,明于谦《石灰吟》,唐王昌龄《芙蓉楼送
辛渐》。
回忆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让我们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文字中有“情”: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
“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几乎是________的人。”朗读着这些句子,我
们感受到作者对________之情;文字中有“理”:“如果无法在这种________汲水生
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大树就不
成问题了。”咀嚼着这些句子,我想到了一句名言:________
【答案】
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她的淡泊名利的赞叹,不确定中,烈火试真金,逆境试强者。
【考点】
课文理解,课文背诵
【解析】
考查了课文的背诵、根据课文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更要做到
熟背、会默写。
【解答】
本题出自《跨越百年的美丽》。《跨越百年的美丽》是当代散文家、科普作家梁衡于
1998 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通过讲述了居里夫人不顾
镭射线以及化学药品的侵蚀,坚持进行科学研究的故事,充分体现了其坚定执著,淡
泊名利,刚毅顽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品读语段,完成练习。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
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
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
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用“________”画出这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2)死得“比泰山还重”是因为________;死得“比鸿毛还轻”是因为________。在
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还有很多人的死比泰山还重,如________、________等。
(3)从这段话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
【答案】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为人民利益而死,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方志敏,黄继光
我们要以人民的利益为重。
【考点】
现代文阅读
【解析】
语段选自《为人民服务》。本文是毛泽东主席于 1944 年 9 月 8 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
上所作的演讲,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泽
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为
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解答】
考查了中心句。中心句是指能概括全文中心意思的句子。选文围绕“人总是要死的,
但死的意义有不同。”具体阐述了死的意义。因此“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
同。”是这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考查了内容理解及思维拓展。结合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熟读可知,死得“比泰山还
重”是因为为人民利益而死;死得“比鸿毛还轻”是因为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
去死。
结合对死比泰山还重的理解即可,例: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还有很多人的死比泰山
还重,如方志敏、黄继光等。
考查了思维拓展。结合内容谈受到的启发即可,例:我们要以人民的利益为重。
生命的选择
①在我住的这一栋楼的前边,是一片开阔的空地。这片向阳的地
方,从早晨太阳一升起,地上便红地毯一般,铺满了霞光。中午,一直到傍晚,太阳
被西边的高楼遮挡之前,空地上都是一片明媚的阳光。
②多好的一块空地。花工们便将这里设计成一座小小的花园,四周
栽种上一些秋季会抽出茸茸的花穗的纤草,拥围着一个圆圆的花坛。种些什么呢?见
花工们细细地松软着花坛的湿土,人们猜测着。自然是蔷(qiáng)薇(wēi)了,花
工们说。
③不多日子,油黑的蔷薇叶子便密密地 遮蔽了黄土;似乎这期间,
不过一阵、两阵小雨,人们一如既往匆匆地走过那花坛,忙各自的事情。突然一日,
有人惊奇地喊了一声:“多好的玫瑰!”
④人们好像一下子被那花惊醒了。红的、黄的、粉的,一时间,各
色玫瑰竞相绽放开来,惹得人眼里一亮一亮。有一些美丽的花朵装点生活,日子平添
了些色彩、滋味和乐趣。大人、孩子,过路时总会留住脚步,欣赏一番。大楼里常年
不曾搭话的邻居,此时也都能找到共同的话题。坚硬的生活,顿时变得柔软多了。
⑤人们夸奖那些花朵、花工之后,便说是太阳明亮的照耀才使花朵
有了色彩。不过,谁也说不清是花朵选择了太阳,还是太阳选择了花朵。
⑥可是有一日,有孩子突然提醒大人们,到楼后去看看,说那里也
有花。
⑦楼后?怎么可能呢,那里的阳光,结结实实被这楼房遮掩着,而
且还有一些高大的槐树,枝丫互相勾扯着,地上是永远的潮湿和阴凉,甚至还有一些
灰尘和垃圾被风卷到那里。春天,当所有的地面上都干干的、亮亮的,惟独楼后肮脏
的残雪还迟迟不肯化开。那里怎么会有花呢?
⑧拗不过孩子的拉扯,就到楼后看看去吧!这时已是傍晚,朦朦胧
胧的月光下,人们果然看到白花花的一些已绽放的花朵。粗粗的、长长的花朵,挺在
硕大的绿叶上,倒像是插了满头玉簪(zān)、银簪的古代仕女。庄重里透着一些羞
怯,没有人能叫出那花的名字,只是花开得雪白,单纯而圣洁,让人燥热的心头有被
一股清凉清凉的水洒洗过一般的舒坦。
⑨第二天,赶快去问花工,回答说:“那是白玉簪,性喜阴凉潮
湿,花开得高洁得很哩。”
⑩于是,这栋楼美丽了。楼前 阳光下 姹紫嫣红 楼后 月光下 洁白
如雪 随即,也就有人告诉自己的孩子:你看,生活的路多宽!有阳光,就去做玫瑰,
开得热烈、大方些;没有阳光,也别怨天尤人,白花照样可爱。
⑪对了!这才是生命的选择。生命的伟大也正在于这选择的正确。
注:蔷薇:这里指蔷薇科。蔷薇科中有桃、苹果和玫瑰、月季等许多果树和花木。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画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坚硬的生活,顿时变得柔软多
了。”
“坚硬”是指________
“柔软”是指________
(2)在第(10)自然段中文句空白处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________
(3)请仔细阅读短文,思考:文中的白玉簪花究竟美在哪里?
________
(4)阅读短文,说说第(6)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
(5)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是________,错误的选项有________。
A“粗粗”、“长长”、“硕大”等词语突出了白玉簪花长得健康有生机;“羞怯”表
现了白玉簪花的柔和美丽。
B 文章主要采用了反衬的方法,用玫瑰来反衬白玉簪花,说明白玉簪花比玫瑰花更高
洁、更美丽。
C 文章的第(8)自然段,作者主要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从色彩、形态、气质
以及人们的感受这四个方面,对白玉簪花进行了生动的描写。
(6)读第(10)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 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以及从
中得到的启示。
________
【答案】
邻里关系生疏、互不联系、不融洽。,邻里关系和谐、融洽、友好。
.,;,。
外形美,花色雪白,素雅; 气质美,庄重里透着羞怯,单纯 而圣洁;精神美,即使
生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不怨天尤人,努力奋发向上,体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过渡,自然引出下文对白玉簪花的描写。
AC,B
人生可以有多种选择:如果生活如玫瑰花,环境优越,一帆风顺,就应该大胆、努力
地创造美丽的、轰轰烈烈的人 生;如果生活如白玉簪花,所处环境恶劣,遭遇坎坷或
不幸,也不要怨天尤人,应该努力适应环境,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样的人
生同样很精彩。
【考点】
现代文阅读
【解析】
文通过记叙楼前的玫瑰花开的繁茂美丽;没有想到楼后没有阳光的玉簪花也看的生机
勃勃;启示我们人生可以有多种选择:如果生活如玫瑰花,环境优越,一帆风顺,就
应该大胆、努力地创造美丽的、轰轰烈烈的人 生;如果生活如白玉簪花,所处环境恶
劣,遭遇坎坷或不幸,也不要怨天尤人,应该努力适应环境,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
价值,这样的人生同样很精彩。
【解答】
本题考查了词语的含义。解答思路:解词+内容+情感。方法: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
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然后要结合语
境及课文内容,具体理解出它的语境义及所包含的情感。通过上文“大楼里常年不曾
搭话的邻居,此时也都能找到共同的话题”可以看出坚硬是指邻里关系生疏。 柔软是
指邻里关系和谐、融洽、友好。
本题是对标点符号用法的考查。先确定第一层关系,“楼前”“楼后”是并列关系,
因此“楼后”前面用分号“;”,其它是分号内部更小一层,用逗号。
本题是对内容概括的考查,根据问题,找到相应的段落,逐条总结即可,在总结的时
候寻找每段的中心句和文章的中心句。从第八、九段玉簪花的外形和人们对玉簪花评
价的内在美进行概括:外形美,花色雪白,素雅; 气质美,庄重里透着羞怯,单纯
而圣洁;精神美,即使生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不怨天尤人,努力奋发向上,体现自
己的生命价值。
本题是对段落作用的考查,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 内容是一般是对前文内容的
总结或补充,或者引起下文。思路:这一段写出了…,突出了…,(这是内容)为下
文…作铺垫。段落位置不同,结构作用不同,表述语言有所不同。文章开头:引出下
文,为…作铺垫。营造了…氛围,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文章中间:承上启
下。承接上文…,引出下文…,为…作铺垫。“可是有一日,有孩子突然提醒大人
们,到楼后去看看,说那里也有花”在文章中间,承接上文阳光下玫瑰美丽娇美;自
然引出下文对白玉簪花的描写。
本题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准确理解文章的前提下,结合选项仔细对比作答,注意
生活常识和过于绝对化、片面化的说法一般都是错误的。对比文章“粗粗的、长长的
花朵,挺在硕大的绿叶上,倒像是插了满头玉簪(zān)、银簪的古代仕女。庄重里透
着一些羞怯,没有人能叫出那花的名字,只是花开得雪白,单纯而圣洁,让人燥热的
心头有被一股清凉清凉的水洒洗过一般的舒坦”看出对玉簪花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
修辞手法,从色彩、形态、气质以及人们的感受对白玉簪花进行了生动的描写,因此
A、C 是正确的。但是从“生活的路多宽!有阳光,就去做玫瑰,开得热烈、大方些;
没有阳光,也别怨天尤人,白花照样可爱”可以看出玫瑰与玉簪花都是作者肯定的生
活态度,不存在对比关系。因此 B 项不准确。
本题是对文章主旨的考查。文章的主旨句一般在文中多次出现,还多在首段与末段,
是对题目的解释与深化,多为议论抒情性的句子。学生能结合文章写出正确的理解,
语言表达正确、通顺即可。如:人生可以有多种选择:如果生活如玫瑰花,环境优
越,一帆风顺,就应该大胆、努力地创造美丽的、轰轰烈烈的人 生;如果生活如白玉
簪花,所处环境恶劣,遭遇坎坷或不幸,也不要怨天尤人,应该努力适应环境,战胜
困难,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样的人生同样很精彩。
三、口语交际(5 分)
嘉嘉正在看课外书,他很喜欢在课外阅读书报杂志。可他的爸爸却反对他看课外
书,只是要他读课本,做练习。这不,嘉嘉的爸爸又在说嘉嘉了:“你就是不好好复
习功课,看起闲书来倒那么起劲……”
请替嘉嘉设计一段话回答他爸爸,要说服他爸爸同意嘉嘉在课余时间读课外书,以消
除父子间的误会。(100 字左右)
________
【答案】
爸爸,读课外书,特别是读文学名著对我们是非常有好处的,不仅可以拓宽我们的知
识视野,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还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及写作水平。莎士比亚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