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接口技术课程设计
湖 南 人 文 科 技 学 院
课 程 设 计 任 务 书
课程名称:微机接口技术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
声-光报警系统设计
系
专
组
别:
业:
别:
计算机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二班三组
学生姓名:
王艳峰
学 号: 07408222
起止日期:
2010 年 6 月 13 日 ~ 2010 年 6 月 26
日
指导教师:
刘 庆
教研室主任:
微机接口技术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
声-光效果(报警器)设计
姓名
系别
组别
王艳峰
计算机系
2 班 3 组
学号
专业
组长
07408222
班级 07 级 2 班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王艳峰
组员 王艳峰,黄槐芝,戴兰英,张平,钟琢琦
指导教师姓名
刘 庆
课程
设计
目的
课程
设计
环境
课程
设计
要求
和任
务
通过声-光效果(报警器)设计与制作,深入了解与掌握利用可编程 8255A 进行开
关量控制的原理与方法。
2.Windows 2000
1.PC 兼容机
3.MFID 多功能微机实验平台(含 PCI 总线驱动板)
4.MF2KI 集成开发环境
6.安装或焊接工具
5.面包板或外设功能模块板
要求:1.产生 8 种彩灯(8 位 LED)的走马灯花样;产生 8 种不同的声音;
2.产生声音的同时,伴有彩灯闪亮。
3.键控发声设计。在键盘上定义 8 个数字键(0~7),每按 1 个数字键,使喇叭发一种频
率的声音,按 ESC 键,停止发声。
4.键控发光实验。在键盘上定义 8 个数字键(0~7),每按 1 个数字键,使 LED 的 1 位发
光,按 Q 或 q 键,停止发光。
任务:1.进行声-光效果(报警器)系统电路硬件设计,画出电路原理图、PCB 图或元器件布线
图;
2.安装或焊接元器件;
3.进行声-光效果控制程序设计(采用 ASM 或 CPP 语言)
4.系统联调,提交一个符合上述 4 种要求的声-光效果的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工作进度计划
序号
1
2
3
4
起止日期
6.13~9.15
9.16~9.18
9.19~9.21
9.22~9.26
教研室审核意见:
工 作 内 容
熟悉 MFID 多功能微机实验平台
研究声-光报警系统实例源程序
编写程序和查阅相关函数的用法
调试程序和写文档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教学院(系)审核意见:
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1
微机接口技术课程设计
湖 南 人 文 科 技 学 院
课 程 设 计 报 告
课程名称:微机接口技术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 声-光报警系统设计
系
专
组
别:
计算机系
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别:
二班三组
学生姓名: 王艳峰
学 号:
07408222
起止日期:
2010 年 6 月 13 日 ~2010 年 6 月 26 日
指导教师:
教研室主任:
刘 庆
2
微机接口技术课程设计
摘 要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正在和已经广泛的运用到我
们学习生活以及社会的方方面面。作为计算机的远程控制技术来说,它的应
用更是在军事、水利以及商业等各个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作
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有义务和责任来研究和学习计算机远程技术及其应用。
2006 年 9 月,我院在积极的组织和有力的教育改革推动下,我们才能够
在一定的时间里,挑选我们的课程设计项目并予以行动。在大学已学软硬件
知识的基础上,我们小组研究的课题是《声-光报警系统设计与制作》,为了
很好的完成我们的课程设计,我们小组四个成员互相协助,以及各个小组之
间相互探讨,使得我们的设计任务都能按计划进行。
当然,我们也遇到很多自己不懂的技术问题,在我们的指导老师以及其
他项目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学到了很多的新的知识。总的说来,通过这次课
程设计,我们既锻炼了自己,同时又检验了自己在团队合作中自己作用的充
分发挥和强弱互补!
我们的课程设计的硬件部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并行接口的 8255
芯片与 74LS04 芯片的连接,还有在双机通信中串并口的接入接出,这是整
个硬件与软件相结合的关键所在,也是一个难点!另外,面包板上电路的线
路连接也是成功的一个好的开始。
软件设计方面,我们主要依靠各个芯片的结构特性来设计程序。比如
8255 的 A、B、C 口的连接,以及 8255 并行芯片的端口使用。具体的程序中
包括由小键盘控制二极管的发光情况和扬声器发出的高低频率声音。
关键字:声光报警器 8255A
import
outport
I
微机接口技术课程设计
目 录
1 需求分析................................................................................................................... 1
1.1 设计题目......................................................................................................... 1
1.2 设计任务及要求............................................................................................. 1
1.2.1 任务 .......................................................................................................................... 1
1.2.2 要求 .......................................................................................................................... 1
2 概要设计.................................................................................................................... 2
2.1 主要硬件......................................................................................................... 2
2.2 功能模块......................................................................................................... 6
2.3 设计方法及其原理......................................................................................... 6
3 详细设计.................................................................................................................... 6
3.1 硬件设计......................................................................................................... 6
3.2 软件设计......................................................................................................... 7
4 调试与操作说明...................................................................................................... 13
4.1 硬件测试........................................................................................................ 13
4.2 软件调试....................................................................................................... 15
5 总 结........................................................................................................................ 16
6 致 谢...................................................................................................................... 17
参考文献..................................................................................................................... 18
附录 评定表.............................................................................................................- 0 -
II
微机接口技术课程设计
1 需求分析
1.1 设计题目
通过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 8255A 开关量控制的原理与方法,设计一个声-光效果
报警器
1.2 设计任务及要求
1.2.1 任务
1.进行声-光效果(报警器)系统电路硬件设计,画出电路原理图、PCB 图或元
器件布线图;
2.安装或焊接元器件;
3.进行声-光效果控制程序设计(采用 ASM 或 CPP 语言)
4.系统联调,提交一个符合上述 4 种要求的声-光效果的系统设计。
1.2.2 要求
1.产生 8 种彩灯(8 位 LED)的走马灯花样;产生 8 种不同的声音;
2.产生声音的同时,伴有彩灯闪亮。
3.键控发声设计。在键盘上定义 8 个数字键(0~7),每按 1 个数字键,使喇叭
发一种频率的声音,按 ESC 键,停止发声。
4.键控发光实验。在键盘上定义 8 个数字键(0~7),每按 1 个数字键,使 LED
的 1 位发光,按 Q 或 q 键,停止发光。
软硬件运行环境及开发工具
硬件资源配置:
1.PC 兼容机
2.Windows 2000 及以上版本
3.MFID 多功能微机实验平台(含 PCI 总线驱动板)
4.MF2KI 集成开发环境
5.面包板或外设功能模块板
6.安装或焊接工具
软件要求:
熟悉汇编和 C 语言程序设计
1
微机接口技术课程设计
2 概要设计
2.1 主要硬件
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 8255A
1. 8255A 是个具有两个 8 位(A 口和 B 口)和两个 4 位(C 口高/低 4 位)并行 I/O 端
口的接口芯片,它为 Intel 系列 CPU 与外部设备之间提供 TTL 电平兼容的接口,如打印机、
A/D、D/A 转换器、键盘、步进电机以及需要同时两位以上信息提供传送的一切形式的并行
接口。并且它的 PC 口还具有按位置位/复位功能,为按位控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 8255A 能适应 CPU 与 I/O 接口之间的多种数据传送方式的要求。
3. 8255A 芯片内部主要由控制寄存器、状态寄存器和数据寄存器组成。
(1)8255A 的外部引线
8255A 是一个单+5V 电源引脚,40 个引脚的双列直插式组件,其外部引线如图 4.2 所
示:
它作为接口电路的 8255A 具有面向 CPU 和面向外设两个方向的连接能力。因此,它的
1. 系统总线的连接信号
引脚分成两部分。
①面向数据总线的有:
D0-D7:双向数据线,用于 CPU 向 8255A 发送命令、数据和 8255A 向 CPU 回送状态、数
据。
2
微机接口技术课程设计
②面向地址总线的有:
CS:选片信号,低电平有效,由系统的高位地址线经 I/O 端口地址译码电路产生。CS
为低电平时,才能对 8255A 进行读写操作。当 CS 为高电平时,切断 CPU 与芯片的联系。
A1,A0:芯片内部端口地址信号,与系统地址总线低位相连用来寻址 8255A 内部寄存
器。两位地址,可形成片内 4 个端口地址。
③面向控制总线的有:
RD:读信号,低电平有效。CPU 通过执行 IN 命令使 RD 有效,即发读信号将数据或状
WR:写信号,低电平有效。CPU 通过执行 OUT 命令使 WR 有效,即发写信号,将命令代
态信号从 8255A 读至 CPU。
码或数据写入 8255A。
RESET:复位信号。它清除控制寄存器并将 8255A 的 A、B、C 三个端口均置为输入方式;
输出寄存器和状态寄存器被复位,并且屏蔽中断请求;24 条面向外设的信号线呈现高阻悬
浮状态。这种势态一直持续到用方式命令才能改变,使其进入用户所需的工作方式。
2. 外部设备的连接信号
PA0-PA7:端口 A 的输入/输出线。
PB0-PB7:端口 B 的输入/输出线。
PC0-PC7:端口 C 的输入/输出线。
这 24 根信号线均可用来连接 I/O 设备和传送信息。其中,A 口和 B 口只作为输入/输
出的数据口用,尽管有时也利用它们从 I/O 设备读取一些状态信息,如打印机的“忙(Busy)”
状态信号、A/D 转换器的“结束信号(EOC)”状态信号,但对于 A 口和 B 口来说,都是作
8255A 的数据口读入,而不是作 8255A 的状态口读入的。A 口和 B 口作数据输入/输出时,
是 8 位一起行动的,即使是只用到其中的某一位,也要同时输入输入/输出 8 位。
C 口除了作数据口以外,还可以作状态口、作专用(固定)联络(握手)信号线和作
按位控制用。这些作用与 8255A 的工作方式有关。C 口作数据口时,它是把 8 位分成高 4
位和低 4 位两部分,高 4 位 PC4-PC7 与 A 口一起组成 A 组,低 4 位 PC0-PC3 与 B 口一起组
成 B 组。因此,C 口作数据口输入输出时,是 4 位一起行动,即使只用到其中的某 1 位,
也要 4 位一起输入或输出。
(2)8255A 的编程命令
8255A 的编程命令包括工作方式和对 PC 口的按位操作命令。由于这两个命令都是送到
8255A 的同一个命令端口,故为了让 8255A 能识别是哪个命令,采用在命令代码中设置特
征位的方法。若写入的命令字的最高位 D7=1,则是工作方式命令;若写入的命令字 D7=1,
则是 PC 口的按位置位/复位命令。这两个命令字的作用及格式为:
作用:指定 8255A 的工作方式及其方式下 3 个并行端口(PA、PB、PC)的功能,是作
1. 方式命令
输入还是作输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