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5四川省宜宾市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资料共13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5 四川省宜宾市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B. 音色 C. 音调 D. 频率 B. 凝华 C. 液化 D. 升华 一、选择题(共 8 小题,每题 3 分,共 24 分.其中 1~6 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个选项是正确的;7~8 两小题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选项是正确的,全选对得 3 分 ,选对但不 全的得 2 分,有错或不选的得 0 分) 1.在寒冷的冬天,人在室外呼出“白气”,这一现象属于(C) A. 熔化 【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液化现象,考查学生对物态变化的记忆。难度:较易 【解析】冬天,室外温度很低,从嘴里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所以在寒冷的 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不断地呼出“白气” 。 故选 C。 2.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 A. 响度 【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响度的知识,考查学生对声音的三特征的区别。难度:较易 【解析】看电视时,调节电视机音量,是为了让声音更大一些,是增大响度的。 故选 A。 【方法技巧】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与振 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调是指声音的高 低,由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3.一颗正在竖直向上飞行的子弹,如果它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B) A. 先减速上升,后加速下降 C. 立刻停在空中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力和运动的知识,考查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难度:较易 【解析】子弹在竖直向上飞行,若它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将沿竖直方向做匀速运动, B 正确,ACD 错误。 故选 B。 【方法技巧】 (1)物体在不受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原来运动的 物体在不受力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 (2)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 因。 (3)物体如果受到力的作用,且受到的力不平衡,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会发生改变。 (4)如果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么,它可能不受外力作用,也可能受 4.在下列设备中,利用了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是( B ) B. 沿竖直方向做匀速运动 D. 立刻向下加速运动 A . B. C. D. 电磁铁 动圈式话筒 喇叭 电动机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电磁感应的知识,考查学生对四个电学设备的制成原理的掌握。 难度:较易 【解析】 A.电磁铁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A 错误; B.动圈式话筒工作时,即人说话的声音使得线圈在磁场中运动,结果是产生电流,利用电 磁感应现象原理,B 正确。 C.(喇叭)扬声器的里面有电磁铁,它是根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工作的,C 错 误; D.电动机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D 错误; 故选 B。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 用手击打排球时,手对排球的作用力与排球对手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B. 梨子从树上落向地面的过程中,重力对梨子做功,梨子的重力势能增加 C. 宇宙飞船的返回舱在穿过大气层返回地面的过程中,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 水平路面上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会停下来,是由于汽车具有惯性 【答案】C 【命题立意】 本题旨在考查相互作用力的特点、重力势能的大小变化、物体运动状态的改 变、 能量的相互转化的知识,考查学生对相互作用力的特点、重力势能的大小变化、物体运动状 态的改变、能量的相互转化的知识的掌握。难度:较易 【解析】 A.用手击打排球时,手对排球的作用 力与排球对手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A 错误; B.梨子从树上落向地面的过程中,重力对梨子做功,但梨子的高度下降,所以苹果的重力 势能是减小的,B 错误; C.宇宙飞船的返回舱在返回地球进入大气层的过程中,与大气层摩擦,一部分机械能转化 为内能,C 正确; D.水平路面上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会停下来,是由于汽车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而 不是由于惯性,D 错误。 故选 C 6.如图是某种汽车质量测试仪(俗称地磅)的工作原理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压力传感 器的电阻会随着受到的压力的增加而减小,汽车开上踏板,质 量显示表的指针就会显示出待测汽车的质量.下列关于测试仪 的说法正确的是(D) A. 作用在 B 点的力为动力,图中的 ABO 是一个省力杠杆 B. 质量显示表是用电压表改装而成的 C. 质量显示表表盘上的刻度值越往右越小 D. 汽车质量越大,电路消耗的总功率越大 【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欧姆定律和电功率的知识,考查学生对欧姆定律及电功率的计算 公式的掌握和应用。难度:中偏难 【解析】 A.由图可知,测量时,压力杠杆 ABO 的支点在 0 点,压力的力臂是 OB,传感器的力臂是
OA,OA>OB,则此杠杆为费力杠杆,A 错误; B.由电路图可知,质量显示表串联在电路,应为电流表改装而成的,故 B 错误; C.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 可知,力臂不变,汽车质 量越大,压力传感器电阻受到的压力越大,电阻越小,由 I=U/R 知,质量显示表的示数越大,因此质量显示表的指针偏 转角度会随着质量的增加而增大,故 C 错误; D.质量越大,压力传感器的电阻会越小,由 P=U2/R 可知,该电路消耗的功率越大,故 D 正确。 故选 D。 7.如图所示,甲、乙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光滑斜面,长度分别为 4m、5m,高度相同.两 个工人分别沿斜面向上的拉力 F 甲、F 乙把完全相同的工件从斜面底端匀速地拉到斜面顶端, 且速度大小相等.此过程拉力 F 甲、F 乙所做的功分别为 W 甲、W 乙,功率分别为 P 甲、P 乙,机 械效率分别为η甲、η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 C. P 甲:P 乙=5:4 B. W 甲: W 乙=5:4 D. η甲:η乙=5:4 A. F 甲:F 乙=5:4 【答案】AC 【命题立意】 本题旨在考查功及功率的知识, 考查学生对功及功率的计算公式的掌握和 应用。 难度:中偏难 【解析】 BD.斜面光滑所以没有摩擦,即不做额外功,由功的原理可知:沿斜面所做的功都等于不 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 W 有=W 总=Gh, 因为两斜面高相同,工件相同,所以 故 C 正确。 故选 AC。 【易错警示】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接触面光滑,摩擦力为 0,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8.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0 为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可以测出未知 电阻 Rx 阻值的电路是(ABD) A. B. C. D.
【答案】ABD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欧姆定律的知识,考查学生对利用欧姆定律测未知电阻的 阻值 的 方法的掌握。难度:中偏难 【解析】A.开关 S 闭合时,R0 短路,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开关 S 断开时,电压表测量 Rx 两端的电压; 根据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求出 R0 两端的电压,根据 I=U R 求出通过 R0 的 电流, 根据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 通过 Rx 电流等于通过定值电阻电流 Ix=I0, 根据 Rx=UX/IX 可求出 RX 电阻,故 A 正确; B.由电路图可知,当 S 断开时,电路为 R0 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 姆定律可求电源的电压;当开关 S 闭合时 R0 、 Rx 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因通过 R0 的 电流不变,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求通过 RX 的电流,再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 姆定律即可求出 RX 阻值,故 B 正确; C.开关 S 闭合时,Rx 短路,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开关 S 断开时,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 所以无法得到电路中电流,不能计算出 Rx 的值。故 C 错误; D.由电路图可知,当开关 S 闭合时,电路为 R0 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 据欧姆定律求出电源的电压;当开关 S 断开时两电阻串联,电流表测串联电路的电流,根 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的总电阻,再根据电阻的串联求出 Rx 阻值,故 D 正确。 故选 ABD。 【方法技巧】利用电压表或电流表测未知电阻的阻值,就是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或并联 电路的电压特点想办法得出未知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流, 然后根据欧姆定律求出未知电阻 的 阻值。 二、填空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 9.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一物体所受重力,由图可知,物体所受重力为 2.4N,重力的 施力物体是地球. 【答案】2.4;地球 【命题立意】 本题旨在考查弹簧测力计的知识, 考查学生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及读数的掌 握。 难度:较易 【解析】由图知,测力计的分度值为 0.2N,所以物体的重力 G=F=2.4N; 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故答案为:2.4;地球。
10.我国首台自主设计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总质量为 22t,在下潜实验中成功突破 7000m 水深大关.随着下潜深度的增加,“蛟龙号”所受水的压强将变大(填“变大”、“不 变”或“变小”).当“蛟龙号”悬浮在深海某处时,受到的浮力为 2.2×105N.(g 取 10N/kg 【答案】变大;2.2x105【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液体压强及浮力的知识,考查学生对液 体压强的特点及浮力的计算公式的掌握和应用。难度:较易家 11.庭电路中常用带有开关的移动插座,插座上的开关与插座是 串联,插座与插座之间是 并联. 【答案】串;并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家庭电路的知识,考查学生对家庭电路的连接的掌握。难度:较 易 【解析】在家庭电路中,电灯与插座间以及插座与插座之间是互不影响,因此它们是并联连 接,插座上的开关与插座是串联连接。 故答案为:串;并。 12.已知水的比热 c 水=4.2×103J/(kg•℃),要在标准大气压下烧开初温为 20℃、质量为 3kg 的一壶水,则水需吸收热量 1.008×106J,此过程是采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水的内能. 三、作图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 分) 13.如图所示,质量均匀分布的直木棒一端支在地面上,O 为支点. (1)请画出木棒所受重力 G 的示意图; (2)请画出使木棒在图示位置静止时作用在端点 P 的最小作用力 F 的示意图及其力臂 L.
【方法技巧】求最小动力问题,可转化为找最长力臂问题。找最长力臂,一般分两种情况: (1)在动力的作。用点明确的情况下,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连线就是最长力臂; (2)在动力作用点未明确时,支点到最远的点的距离是最长力臂。 14.如图所示,已知光线在水面反射的光线 OB,O 为入射点.请作出其入射光线和进入水中 的折射光线.
【方法技巧】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将向靠近法线的方向偏折,即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 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四、实验探究题(共 3 小题,共 14 分) 15.某实验小组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组成员认为:滑动摩擦 力大小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于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并记录弹簧测 力计示数(见表格).根据二力平衡条件知识,可以知道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 小. (2)分析图中甲、丙(选填“甲”、“乙”、“丙”)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当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实验次数 甲 测力计示数/N 2.4 乙 3.1 丙 3.5 【答案】(1)二力平衡; (2)甲、丙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摩擦力影响因素的探究,考查学生对转换法及控制变量法的掌握 和运用。难度:较易 【解析】(1)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处于平 衡状态,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因此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测力计的示数与摩擦力 相等, (2)比较甲、乙两图发现: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而压力大小不同,由此可知研究的是 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不符合题意。 比较甲、丙两图发现:压力大小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由此可知研究的是摩擦力与 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且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当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 越大。 故答案为:(1)二力平衡; (2)甲、丙。 【方法技巧】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能直接测量,只能通过测量拉力的方法间接测量。只有把 物体放在水平支持面上,让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体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才等 于弹簧测力计示数。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决定因素是接触面间的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与接 触面积大小无关,与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与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无关,与拉力的 大小等
因 素无关。 16.小雷对凸透镜焦距与制成凸透镜的材料种类、凸透镜凸起程度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实验: (1)他第一次测量焦距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则测得的焦距为 10.0cm. (2)由 1、2 次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的凸透镜,凸起程度越大其焦 距越小. (3)小雷回想起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 色带(如图乙),受此启发,于是他分别用红光和蓝光来进行图甲的实验,结论是:对同一 凸透镜,蓝光入射时焦距小些. (4)探究完成后,小雷和其他同学用焦距为 8.0cm 的凸透镜和蜡烛进行成像实验.从各组 汇报数据中发现,当物距均为 16.0cm 时,有两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 19.0cm、13.0cm,与 理论像距 16.0cm 相比偏差较大.若不是因为长度测量方法错误和测量误差导致的,请分析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光屏上还没有出现清晰的像时就测出了像距. 次数 材料 1 2 玻璃 玻璃 凸起程度 较小 较大 焦距/cm 8.0 3 水晶 较大 4.0 【答案】(1)10; (2)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的凸透镜,凸面程度越大其焦距越小; (3)蓝; (4)光屏上还没有出现清晰的像时就测出了像距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凸透镜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凸透镜焦距的测量、凸透镜对光 的折射作用、凸透镜成像的特点等知识的掌握和应用。难度:较易【解析】 (1)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为焦距,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mm,此时读数为 10.0cm,即透镜 焦距为 f=10.0cm; (2)由图甲可知,第一次测得凸透镜的焦距为 10cm;根据表中 1、2 次的实验数据可知, 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的凸透镜,凸起程度越大其焦距越小; (3)用红光和蓝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红光、蓝光对凸透镜的焦距不相同。 红色光较蓝色光偏折能力弱,所以红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蓝光入射时焦距小些。 (4)同一凸透镜,物距一定,像距一定,小组实验的像距不同,是因为光屏上还没有出现 清晰的像就测像距。 17.(8 分)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过程中,小明选择了 5Ω、10Ω、20Ω、25Ω 五个电阻进行实验,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