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7年贵州普通高中会考数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资料共5页,全文预览结束
2007 年贵州普通高中会考数学真题及答案 (满分:100 分,时间:120 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 10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已知集合 { 2,1,0} A   , {0,1,5,6} B  ,则 A B 是( ) (A){-2,1,0,5,6} (B){0} (C){1} (D){0,1} 2、命题 p : 2 1m  ( m z )是奇数,命题 q : 2 1n  ( n z )是偶数,则下列命题正 确的是( ) (A) p 或 q 为真 3、已知数列{ }na 满足 1 n n (B) p 且 q 为真 a   (C)非 p 为真  ,则数列{ }na 是( ) 2 a (D)非 q 为假 (A)公差为 2 的等差数列 (C)公差为-2 的等差数列 (B)公比为 2 的等比数列 (D)公比为-2 的等比数列 的值是( ) 4、 cos (A) 2  3 3 2 5、 1 log 12 log 2  6 (B)  3 2 (C)  1 2 (D) 1 2 2 6 的值为( ) (A) 2 (B)12 2 (C) 1 2 (D)3 6、不等式 ( x  1)(2  x ) 0  的解集是( ) (A)[1,2] (B) (  ,1]  [2,  ) (C)(1,2) (D) (  ,1)  (2,  ) 7、在正方体 ABCD A B C D 1 1 1  1 中,异面直线 1DC 与 D C 1CB 所成的角的度数是( ) (A) 030 (B) 060 (C) 045 (D) 090 8、已知圆 2 x 2 y 线方程是( )  上一点 P( 1, 3 4  ),过点 P 的切 (A) 3 x y   4 0 (B) 3 x y   4 0 (C) x  3 y   4 0 (D) x  3 y   4 0 A A 1 D 1 B B 1 C 1 9、由数字 1、2、3、4 可以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且是偶数的个数是( ) (A)24 (C)48 (B)12 (D)6
10、函数 ( ) f x  2 x  上单调递减,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 ,6]  在 (  4 ax 2 (B) 3a  (A) 3a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空 4 分,共 16 分) a   (C) 3 (D) a   3 11、已知  a  4 ,  b    a b a b    )(  3 则 ( )  ; 12、抛物线 2 x y 的焦点坐标是 4 ; 13、二项式 ( x  61 ) x 展开式中常数项是第项; 14、设 x 、 y 满足约束条件 0 y    y x  5 3 x   y  15 ,则目标函数 z 三、解答题:(本大题 6 个小题,共 54 分)   的最大值是 2 y x 。 15、(8 分)已知向量 (1,cos   a )   b , (1,sin )   , )   (0,   且 a b  ,求角的值。 16、(8 分)已知等差数列{ }na , 2 a  , 5 9 a  。 21 (1)求{ }na 的通项公式; (2)设 nS 是数列{ }na 的前 n 项和,求 nS 。 17、(8 分)判断函数 ( ) f x   1 x ( x  的单调性,并给出证明。 0) 18、(10 分)如图,在正棱柱 ABCD A B C D 1 1 1  1 中, 1 A D  , 1 DD  。 2 4 1 (1)求证 1 1AC ⊥平面 1 BB D D ;(2)求点 1D 到平面 1 1DAC 的距离。 1 D C A A 1 D 1 B B 1 C 1
19、(10 分)甲乙两人独立地破译 1 个密码,他们能译出密码的概率分别为和,求: (1)恰有 1 人译出密码的概率; (2)至多 1 人译出密码的概率。 20、(10 分)已知中心在原点,焦点在 x 轴上的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2, 1F , 2F 为两焦点,P 为双曲线上一点,且 F PF 2 1  , 60 0 S PF F 1 2  12 3 ,求双曲线的方程。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1~5DAACC 6~10ABDBC 二、填空题:11、7;12、(0,1);13、4;14、 45 8 三、解答题:   得:1 sin 15、由 a b   ∴   4 16、(1)由已知,得 (2) S 6  6( a 1 a 6  2  d )    cos    即 2 sin( 1 0   4 ) 0  ,又 )   (0,  4 ,∴ na  a 2  ( n  2) d   9 4( n  2)  4 n  1 2  a a  5 5 2   2 6(5 25) 12 3 90 
17、结论: ( ) f x   在( 0,  )上是增函数 证明:设 1x 、 2 x   且 1 x ) x ,则 2 1 x (0, ( f x 1 )  ( f x 2 )  1 x 2  1 x 1  x 2 x  1 x x 1 2 由 1x 、 2 x   且 1 x (0, ) x 得: 1 x 2 x 2  , 1 2 x x  0 0 ( f x ∴ 1 )  ( f x ( ) 0 f x  ,即: 1 ) 2  ( f x 2 ) 所以 ( ) f x 是增函数 18、(1)∵ 1BB ⊥面 1 1 A B C D ,∴ 1BB ⊥ 1 1AC ,又四边形 1 1 A B C D 是正方形,∴ 1 1B D ⊥ 1 1 1 1 1AC ,∴ 1 1 1AC ⊥平面 1 BB D D 1 (2)设 1 AC B D O  1 1 1 ,连结OD ,作 1D M ⊥OD 于 M ,则由(1)易知:面 1 1DAC ⊥ 面 1 BB D D ,且面 1 1DAC  面 1 BB D D =OD ,∴ 1MD ⊥面 1 1DAC 1 1 在 Rt DD O  1 中, DM  DD D O 1  1 DO  4 2   4 2 ( 2) 2  4 3 1DAC 的距离为 1 3 (1   ) 。 4 3     1 4 1 6 1 4 5 12 所以点 1D 到平面 1 19、(1) 1 (2) 2 1 (1 p    3 1 1 3 4 1 p     1 ) 4 11 12 20、设双曲线的方程为: 2 2 x a  2 2 y b  ,则由题意有: 1 PF PF 2  1 sin 60 0  12 3 S  PF F 1 2  1 2 PF PF 2 ∴ 1  48 PF 而由 1  PF 2  得 2 a 2 PF 1  PF 2 2  2 PF PF 2  1  2 4 a ∴ 2 PF 1  PF 2 2  2 4 a  96 又由余弦定理,得:
2 PF 1  PF 2 2  2 PF PF 2  1 cos60 0  4 c 2 ∴ 2 PF 1  PF 2 2  2 4 c  48 96  2 4 c  48  2 4 又 ∴ 2 a  c a ∴ 2 e  a  , 4 c  , 2 b  2 c  2 a  12 因此所求双曲线方程为: 2 x 4 2 y 12  1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