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0年山东烟台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资料共7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0 年山东烟台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1、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对行政案件实行() A.合理性审查原则 B.合法性审查原则 C.合法性审查原则,但也有例外 D.合法性审查原则为主,合理性审查原则为辅的原则 【答案】C 【解析】法院审查具体行政行为只审查合法性,一般情况下不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理性。 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行政权和审判权是两种国家权力,行政权的行使需要广泛运用法律 赋予的自由裁量权,行政机关因长期处理行政事务而具有专门经验,能审时度势作出恰如其 分的决定,因此,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不应代行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权。当然,法院审查 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也有某些例外,对于行政机关滥用自由裁量权做出具体行政行为时, 人民法院可以就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此外,当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明显 不当(以行政处罚显失公正为限)时,法院可以不将不适当的具体行政行为变更为适当行政 行为。所以,此题的正确答案应为:C 2、下列属于我国未遂犯罪的处罚原则的是() A.不减主义原则 B.必减主义原则 C. 得减主义原则 D.可减主义原则 【答案】C 【解析】对于如何处罚犯罪未遂。各国有不减主义、必减主义和得减主义之分。不减主义, 即不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因为未遂犯的主观恶性和既遂犯并无区别。必减主义,即必须 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因为犯罪未遂形态毕竟没有完成犯罪,并且往往没有实际造成危害 结果。得减主义,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由法官斟酌裁定是否从轻、减轻处罚。我国采取得减 主义,刑法第 23 条第 2 款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所 以,此题的正确答案应为:C 3、继承开始的时间应当是()。 A 继承人表示接受继承的时间 B 被继承人死亡的时间 C 遗产被确定的时间 D 遗产分割的时间
【答案】B 【解析】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被继承人死亡的时间就是继承开始的时间。因失踪被 宣告死亡的,从法院判决中确定的失踪人死亡之日开始。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 4、法律关系是由( )保证的社会关系 A、国家法律 B、国家权力 C、国家强制力 D、国家司法机关 【答案】C 5、法律监督机关是( ) A.人民法院 B. 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 人民代表大会 【答案】B 【解析】因为只有人民检察院是法律监督机关,其他的都是监督政府的。再看下检察院的主 要职责: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最高检察机 关,主要任务是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保证国 家法律的统一和正确实施。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 6、我国的立法体制是( ) A.中央统一领导下的一级立法体制 B.中央统一领导下的民主集中制立法体制 C.中央和地方分权的立法体制 D.中央统一领导的多级立法体制 【答案】D 【解析】我国是统一的、单一制的国家,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又很不平衡。与这一国情相 适应,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集中行使立法权的前提下,为了使我们的法律既能通行全国,又 能适应各地方千差万别的不同情况的需要,在实践中能行得通,宪法和立法法根据宪法确定 的“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确立了我国的统一而 又分层次的立法体制。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D。 7、最严厉的责任( ) A.行政责任 B.民事责任 C.行事责任 D.违宪责任。 【答案】C 其次,本次事业单位考试中对时政热点的考查,与公务员考试有很大不同,其对时政的考查 有两大特点: 一是考查的内容更具时效性,也就是说它所考查的一些时政热点距离考试时间非常近,或者
考试时正在发生的一些事件。如: 8、日本在( )无故抓中国船长。 A. 秦皇岛 B. 钓鱼岛 C.西沙群岛 D. 太阳岛 【答案】B 9、今年是第( )次人口普查。 A.6 B.5 C.7 D.8 【答案】A 二是多考查一些事件所发生的地点,如本次考试中考察了中国最近发生的两次大地震发生的 地区(答案:汶川、玉树);香港游客被绑架的地址(答案:菲律宾);3.28 矿难发生地 (答案:山西);世博会(答案:上海)、冬奥会(答案:温哥华)和亚运会(答案:广州) 举办城市等。 再次,事业单位考试中,多会出一些与本地区政务或者地区特色有关试题来对考生进行考察。 如:本次考试中就出现了这样一道选择题:2010 年 4 月 29 日,在烟台,与韩国签订了什么 条约。这种联系本地区情况,直接考查考生对本地区政务是否有一定关注的形式越来越多的 被各地区命题者所吸收采用,值得考生注意。 最后,本次考试中不仅通过客观题的形式对考生进行考查,还有一部分主观题,主要是 3 道简答题。如: 1. 人民币升值的利与弊 【参考答案】 利:(1)有利于中国进口。 (2)原材料进口依赖型厂商成本下降。 (3)国内企业对外投资能力增强。 (4)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盈利增加。 (5)有利于人才出国学习和培训。 (6)外债还本付息压力减轻。 (7)中国资产出卖更合算。 (8)中国 GDP 国际地位提高。 (9)增加国家税收收入。 (10)中国百姓国际购买力增强。
弊:(1)人民币在资本帐户下是不能自由兑换的,也就是说决定汇率的机制不是市场,改 变没有意义。 (2)人民币升值会给中国的通货紧缩带来更大的压力。 (3)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导致对外资吸引力的下降,减少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 (4)给中国的外贸出口造成极大的伤害。 (5)人民币汇率升值会降低中国企业的利润率,增大就业压力。 (6)财政赤字将由于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而增加,同时影响货币政策的稳定。 【解析】这主要考查的是经济学方面的知识。答这道题,需要考生将所学的经济学知识与现 实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并且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即要指出人民币升值的优点,又要 分析它的不利影响。答此题,不见得面面俱到,但却是越全面越好,至少每一方面答 5 点, 方可得高分。 2、A 厂是 B 公司下属的一家企业、前几年以军工产品为主,经济效益一直很好、 1990 年以 后,军工任务大量压缩,B 公司又无适销对路的产品安排,要求企业自求生路、在企业由生 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的过程中,全厂干部,工人一时难以适应,生产任务大幅度下降,企 业面临严重困难、这时 B 公司正在研制开发某新产品系列、B 公司和有关领导认为,该新产 品系列的所有设备部件都应在公司系统内自行配套解决,自成体系、根据 A 厂的加工设备及 其技术力量,公司决定 A 厂立即上马生产其中的一个重要配件、这种配件精度高,生产难度 大,有许多技术难题需要攻关解决、A 厂的干部,工人感到难以承担、B 公司有关领导却认 为,“有活干总比没活干强”,还是拍板决定先试制,后小批量生产、经过一年的努力,共 生产了 5 万套,每套成本高于进口同类型机,而且存在不少问题,原订货单位提出中止协议、 A 厂立即组织专门力量进行突击抢修,由于各种原因而告失败,使大量半成品,成品成了废 品,损失重大。 请根据领导科学的有关原理,分析这个决策失败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B 公司做出 A 厂生产“重要配件”的决策,失误的重要原因在于违背了科学决策的有关原则: (1) 违背了客观原则。客观原则是科学决策的首要原则,B 公司领导不是从客观出发,不问 A 厂条件是否具备,主观决定 A 厂生产“重要配件”。 (2) 违背了可行原则。B 公司领导未对 A 厂生产重要配件的技术、设备等进行可行性分析论 证,因为 A 厂的干部、工人感到难以承担生产重要配件的任务。 (3) 违背了经济效益原则。企业生产经营是讲经济效益的,B 公司领导却认为“有活干总比
没活干好”,不讲效益,结果使大量半成品,最终使成品成了废品。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管理学方面的知识。需要考生对科学决策的原则熟练把握,但并不是 死记知识点,而是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社会现实问题。 3、2009 年 8 月由于房屋装修陈某在某家具城选定了一套家具,并和家具城约定好了货物的 款式、质量和提货时间。约好后陈某向家具城交了 1 万元。家具城给陈某了开了“收到陈某 1 万元定金”收条。半月后,接着陈某又在某家电商场购买电视,选好后交给了家电商场 5000 元钱,择日再取货。家电商场给陈某开了一张“今收到陈某 5000 订金”的收条。2009 年 10 月,陈某接待通知现在住的平房要拆迁改造,要求移居新地,陈某必须要马上交付房费。但 是陈某手头并没有很多钱支付。陈某想要回买家具的 1 万元钱。 问:1:家具商场是不是应该返还给陈某 1 万元钱,为什么? 2:如果陈某也不想买电视,是否能够要回 5000 元订金,为什么? 【参考答案】 1、不应该返还 原因:因为家具商场给陈某开的收条上写的是“1 万元定金”,“定金”是不予退还的。“定 金”,是指合同的当事人为确定合同的履行,依据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的约定,在合同订立至 履行之前,由一方当事人按照合同上注明的一定比例,预先给付对方当事人一定的金钱,以 作为合同履行的担保。依据《担保法》第 89 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 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 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 定金。” 2、可以要回 原因:因为家电商场给陈某开的收条上写的是“5000 订金”,而“订金”是可以退还, “定 金”与“订金”的法律效力截然不同。 “订金”即订约金,含有约定购买、订购之义,它 不具有对合同履行进行担保的性质。也不能发生“定金”的法律效力,因而不能适用定金罚 则。如果交付的是“订金” ,若单方面违约,应该退还。 【解析】此题考查的法律基础知识。主要考查的是“定金”与“订金”的区别,它们虽仅是 一字之差,但法律效力截然不同。 “订金”属于预付款性质,在法律上没有担保作用。而 “定金”是具有明确的担保作用的。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 “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但如果交付的是“订 金”,遇到违约情况,最多只能要求双方取消合同,当事人无权要求双倍返还“订金”。同
时,若单方面违约,如果是“订金”应该退还,如果是“定金”有权不予退还。因此,当事 人在接受服务前,一定明确“定金”与“订金”的不同,切不可盲目“出手”。 二、综合写作 《综合写作》考试时间 120 分钟,总分 100 分。所考查的题目与公务员考试中《申论》的出 题风格和写作极为相似,但资料篇幅比较短,主题更为鲜明,比较容易理解和概括。考试时 间也比《申论》考试的时间充裕。这就要求考生一定要仔细审题,合理规划,做好前期的构 思工作,然后再动笔写作。 本次考试《综合写作》题目给出了古今中外的 6 个事例,反映的主题就是告诫人们在做事之 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把目光放长远,为以后的事情做铺垫,强调了前瞻性和预见性的 重要作用。如其中有一段材料反应的是:某市排水系统非常好的问题。这一排水系统是之前 德国人制作设计的,他们最初在用这一排水系统时,就充分考虑到日后此市人口会增多。由 于该市具有这一前瞻性,此排水系统至今仍在使用;还有一段材料反应的是建筑短命问题, 建筑学家反映建筑短命会造成资源与环境的极大浪费等等。最后的问题有两个: 问题 1、归纳概括出材料的主题,字数在 100 字以内。(15 分) 问题 2、根据材料反映的主题,写一篇议论文,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要求题目自拟,表达 流畅,字数 1800 字左右。(85 分) 【解析】综合写作主要通过应试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的能力,测查考生 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 力等等。只有准确把握综合写作考试的目标,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抓住考试的关键和核心, 使答题事半功倍。 对于问题 1 的概括题型,考生要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逻辑结构,即“现象-问题-原因- 对策-意义作用”结构,这些方面都注意到了,主题抓住了,概括的内容就会比较全面,且 不会偏离主题。具体要点来看,要紧紧把握关键词和关键句子,从概括题型的评分上看,要 点重于逻辑。 对于问题 2 的对策题型,要注意借鉴,要从材料中的事例、政府行为和学者建议以及 现实的事例中获得启示,材料中古今中外的做法以及现实中一些切实可行的做法,都可以为 我们提供经验。还有,要注意原因的分析文字,原因找到了,问题便能得以解决。前者,可 以为对策的可行性提供借鉴,后者则会提高对策的针对性。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