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8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资料共5页,全文预览结束
2008 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8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计 1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下表相应的栏目内。) 1.铜绿山古矿冶遗址位于今黄石市的 A.西塞山区 B.下陆区 C.铁山区 D.大冶城郊 2.铜绿山古矿冶遗址的发现说明 A.黄石地区的铜铁资源是世界上最丰富的 B.我国古代的采矿、冶炼技术居世界前列 C.黄石的自然条件很优越 D.黄石地区是世界上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地区 3.小强通过“时光倒流法”回到了 1893 年的黄石,他不可能见到的是 A.湖北境内的第一条铁路已开通 B.王三石煤局已设立 C.湖广总督张之洞第三次亲临黄石视察 D.有许多外省人、外国人在黄石活动 布 文化交流 你可以与下列 古族 表述正确的是 统一全国作好 教发展 4.对右图历史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A.汉武帝时国力强盛 B.汉元帝把王昭君嫁给了松赞干 C.东汉时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 D.此事促进了汉匈的友好相处和 5.假如你是一个波斯商人,唐代 哪个民族交往 A.满洲 B.吐蕃 C.回族 D.蒙 6.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A.实现了黄河流域的统一 B.为 了准备 C.促进了民族融合 D.抑制了佛 7.对东北地区的开发作出重大贡献的少数民族有①契丹②女真③突厥④吐蕃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 8.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一个行政区是在 A.唐代 B.元朝 C.清朝 D.新中国成立后 9.与中英《南京条约》比较,中日《马关条约》新增的内容是 A.割地 B.赔款 C.开通商口岸 D.外国人可在华开设工厂 10.关于西安事变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目的是逼蒋抗日 B.主要原因是中日民族矛盾上升 C.结果是实现和平解决 D.意义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11.首先举起右图所示的军旗,是在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八七会议 D.井冈山会师 12.“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是古代某国一法典的条文。该法典的实质是 A.维护该国的种姓制度 B.保障人与人之间的权利平等 C.维护该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D.确保该国分封制的实行 13.今天的马拉松长跑项目,源自古代哪一事件 A.布匿战争 B.希波战争 C.亚历山大东征 D.马可波罗到达中国 14.下列史实促进了日本社会性质转变的是 A.大和统一日本 B.太学制度的建立 C.大化改新 D.大和改名日本国 15.近代社会的到来,在政治上的特征就是法治取代人治,议会成为国家的权力中心。最早体现这一 特征的文献是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美国 1787 年宪法 D.《民法典》 16.19 世纪 60 年代美俄两国都要解决国内的重大问题,其相同的历史任务是 A.使国家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B.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开道 C.避免国家分裂 D.反抗殖民压迫 17.1936 年,假如你踏上苏联的国土,你能看到的是①农民在集体农庄的田间用餐②农民在市场里自 由贸易③书店里有新出版发行的新宪法④苏联军民开始抗击德国法西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8.小明是个军事迷,他正在研究二战后的世界某项军事行动,他认为该行动挑战了当今世界多极化 趋势,尤其是使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权受到严重挑战。小明所研究的是 A.朝鲜战争 B.科索沃战争 C.苏军占领阿富汗 D.美国执意部署导弹防御系统 二、材料分析题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 分)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长征》 请回答: (1)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1 分) (2)“金沙水拍云崖暖”是指红军长征途中的什么事(分) 使红军在长征途中由被动变为主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分) (3)红军长征之“难”,主要是指什么(2 分) (4)谈谈你对“长征精神”的理解。(2 分)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 分) 材料一:“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什么对外政策,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1 分) (2)据材料二中的图一、图二,使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发生在英国国内的两件历史大 ——摘自乾隆帝致英王乔治三世信函 事是什么(2 分) (3)据材料二中的图三,概括指出《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的地理特征。(1 分) 并举出两个由洋务派在上述通商口岸创办的近代企业的名称。(1 分) (4)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2 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 分) 材料一: 材料二:1964 年,日本东海道新干线投入使用,这是世界上第一条世纪投入使用的高速列车干线,到 20 世纪末,日本建成多条新干线,其列车时速达 200——300 千米,大大改善了日本的交通状况。据统计, 1996 年日本新干线对日本经济的贡献高达 30 兆日元。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一、图二的发明分别是哪次工业革命的成果(1 分) (2)材料一中的图一、图二、图三的交通工具的使用,分别促进了哪种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分) (3)结合材料二和自己的生活,简述交通的革命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分) (4)交通发展势必影响国家能源战略。请你为解决我国当今石油供应紧张的问题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1 分) 三、判断分析题(6 分) 22.知史实、善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方法之一,九年级一班的伊柳同学在学习了文艺复兴和启蒙 运动的有关内容后,对二者的相同点作了如下比较: A.二者都对 16 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 B.但丁、伏尔泰都是启蒙思想家 C.《蒙娜丽莎》和《哈姆雷特》分别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的作品 D.二者都是新兴的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 以上比较,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你首先判断哪项是正确的,(分)再帮助伊柳同学分析其它三项错误 的原因。(分) 四、探究与实践(7 分) 23.为了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光明中学九年级三班决定召开一次主题班会。班主任陈老师拟定了 下面两个专题,让同学们开展活动。请你结合所学知识,积极参与这次有意义的活动。 专题一: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活动:请在下列括号内补充填上适当的内容(每空分,共 2 分) (1)中共“八大”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探索。 (2)1957 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开始改变了我国( )落后面貌。 (3)1958 年,()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一次严重失误。
(4)19616——1976 年( )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经济建设遭到严重破坏。 专题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活动(一):请将下列成果的字母代号归类后填入下面表格内(每框可添一项或多项,每项只能填一 次,填对一项得分,共 3 分) A.农民通过承包土地,自主经营,收入提高,部分农民拥有手机、电脑 B.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C.北京“申奥”成功 D.民办科技型公司大量出现 E.“曙光 2000”超级服务器研制成功 F.成功发射“神五”、“神六”载人飞船 成果 结论 高新科技取得长足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获得重大突破 综合国力极大提高 活动(二):请你举例说明改革开放给你的家庭和个人生活带来的变化。(至少举出两例,每例应含新 生活方式及由此带来的影响两方面,2 分) 黄石市 2008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8 小题,18 分) 1D 2B 3C 4D 5B 6C 7A 8B 9D 10D 11B 12C 13B 14C 15A 16B 17C 18B 二、材料分析题(第 19 小题 6 分,第 20 小题 7 分,第 21 小题 6 分,共 19 分) 19.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 分) ②红军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分)遵义会议的召开。(分) ③指国民党重兵围堵;(1 分)恶劣的自然条件。(1 分) ④对革命的坚定信念;战胜所有敌人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勇气(或革命 的乐观主义);团结友好,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各分,共 2 分) 20.①闭关锁国。(1 分) ②资产阶级革命(1 分)和工业革命。(1 分) ③东南沿海(或长江口以南的沿海)。(1 分)江南制造总局或福州船政局、轮船招商局。(三个企业之 中答出两个可得 1 分,答对 1 个得分) 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 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或客观上使中国痛苦地进入近代社 会)。(1 分) 21.①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各分,共 1 分) ②分别促进了煤炭、石油、电力的开发和利用。(各分,共分) ③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加强了 人际交往、交流,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至少应写出五点,言之有理即可,每点分,共分)
④节约能源;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开发新能源,发展公共交通;等。(只要言之有理即可,1 分) 三、判断分析题(6 分) 22.D 项正确(分) A 项错误:时间混淆,(分)启蒙运动发生于 16 世纪之后(答 17——18 世纪是正确的,答 18 世纪算对)。 (1 分) B 项错误:代表人物混淆,(分)但丁是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之一。(1 分) C 项错误:作品混淆,(分)二者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1 分) 四、探究与实践(7 分) 23.专题一:(1)成功(或有益) (2)工业 (3)大跃进 (4)文化大革命(每空分,共 2 分) 专题二:活动(一)(每个代号分,共 3 分) 成果结论 成果 E、F A、D B、C 结论 高新科技取得长足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获得重大突破 综合国力极大提高 活动(二)(每例 1 分,共 2 分) 如:①互联网(计算机),(分)促进信息传播。(分)(共 1 分) ②家用电话和手机普及,(分)方便、加强了人们的联系、沟通。(分)(共 1 分) ③私家车等交通工具的使用,(分)方便人们出行。(分)(共 1 分) 说明:要求答出两例,每例应含新生活方式及由此带来的影响两个方面的内容,言之有理即可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