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2年辽宁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资料共12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2 年辽宁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 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题 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 (1)已知向量 a  = (1,—1),b  = (2, x ).若 a b  = 1,则 x = (A) —1 (B) — 1 2 (C) 1 2 (D)1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向量的数量积,属于容易题。 【解析】    a b       1, x 2 x 1 ,故选 D (2)已知全集 U={0,1,2,3,4,5,6,7,8,9},集合 A={0,1,3,5,8},集合 B={2,4,5,6,8}, 则 ( ) C A U  ( C B U ) = (A){5,8} (B){7,9} (C){0,1,3} (D){2,4,6} 【答案】B 【解析一】因为全集 U={0,1,2,3,4,5,6,7,8,9},集合 A={0,1,3,5,8},集合 B={2,4,5,6,8}, 所以 AC U    ,9,7,6,4,2 BC U   9,7,3,1,0 ,所以 ) ( AC U  ( BC U ) {7,9}。故选 B 【解析二】 集合 ) ( AC U  ( BC U ) 即为在全集 U 中去掉集合 A 和集合 B 中的元素,所剩的元 素形成的集合,由此可快速得到答案,选 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交集、补集运算,属于容易题。采用解析二能够更快地得到答 案。 (3)复数 (A) 1 2 【答案】A  1 1 i  1 i 2 (B) 1 2 1 i 2 (C) 1 i (D) 1 i
【解析】 1  i 1  1 i  i  )(1 (1  i )  1 i  2   1 2 i 2 ,故选 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复数代数形式的运算,属于容易题。复数的运算要做到细心准确。 (4)在等差数列{ na }中,已知 4 a a =16,则 2 a 8 a 10 = (A) 12 (B) 16 (C) 20 (D)24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同时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属于容易题。 a 【解析】 4   a 8  ( a 1  3 ) d  ( a 1  7 ) d  2 a 1  10 , d a 2  a 10  ( a 1  d )  ( a 1  a 10  a 4  a 8  ,故选 B 16 2 2  9 ) 2 d a 1   , R f x       - f x 1  - f x 1 - x x 2 1 - x x 2 1   10 , d  - f x 1   <0 0  1 , : p x x     , R f x 2    , R f x 2 (5)已知命题 A.  , x x 1 2  C.  , x x 1 2  2 a     - x x 2 1  0 , x x 1 2  ,则 p 是  , R f x 2  , R f x 2   , x x 1 2   B. D.      - f x 1  - f x 1     - x x 2 1 - x x 2 1    0 <0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全称命题的否定,是容易题. 【 解 析 】 全 称 命 题 的 否 定 形 式 为 将 “  ” 改 为 “  ”, 后 面 的 加 以 否 定 , 即 将 “  f x x x  ”改为“  f x ”,故选 C. <0  - f x 1  - f x 1 - x x 2 1   0         - 2 2 1 2 (6)已知sin   cos  , (0,π),则sin 2= 2 (A)  1 (B)  2 2 (C) 2 2 (D) 1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中的倍角公式以及转化思想和运算求解能力,属于容易 题。 【解析】  sin   cos    2, (sin )   cos  2   2, sin 2  1,   故选 A (7)将圆 2 x  2 y  2 x  4 y 1 0   平分的直线是 (A) x y   1 0 (B) x y   3 0 (C) x y   1 0 (D) x y   3 0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直线和圆的方程,难度适中。 【解析】圆心坐标为(1,2),将圆平分的直线必经过圆心,故选 C 21 x 2 (8)函数 y  (A)(1,1]  ln x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B)(0,1] (C.)[1,+∞) (D)(0,+∞)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利导数公式以及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属于中档题。
【解析】  y  21 x 2  选 B ln , x    y x  1 x , x 由 ≤ ,解得-1≤ ≤1,又 y x 0     0, 0 x ≤1,故 (9)设变量 ,x y 满足 - 10 x y     0 + x y     0 y   15 20 ,则 2 +3x y 的最大 值为 A.20 B.35 C.45 D.55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简单线性规划,是中档题. 【解析】作出可行域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由图知目标函数过点  A 5,15  时, 2 +3x y 的最 大值为 55,故选 D. (10)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 S 的值是 (A) 4 (B) 3 2 (C) 2 3 (D) 1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程序框图中的循环结构、以及运算求解能力,属于中档题。此类 题目如果数值较少也可直接算出结果,如果数值很多需要通过计算确定出周期再根据周期确 定最后的结果。此题中数值的周期为 4 【解析】根据程序框图可计算得 s  4, i  1; s   1, i  2; s  s  3 , 2 i  4; s  4, i  5; s   1, i  ,故选 D 6, 2 3 , i  3; (11)在长为 12cm 的线段 AB 上任取一点 C. 现作一矩形,邻边长分别等于线段 AC,CB 的长, 则该矩形面积大于 20cm2 的概率为 :(A) 1 6 (B) 1 3 (C) 2 3 (D) 4 5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函数模型的应用、不等式的解法、几何概型的计算,以及分析问 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 解 析 】 设 线 段 AC 的 长 为 x cm , 则 线 段 CB 的 长 为 ( 12 x )cm, 那 么 矩 形 的 面 积 为 x (12 x ) cm2, 由 (12 x x )  ,解得 2 20 x  。又 0 10 x  ,所以该矩形面积小于 32cm2 的概率为 12 2 3 , 故选 C
(12)已知 P,Q 为抛物线 2 x y 上两点,点 P,Q 的横坐标分别为 4,2,过 P,Q 分别作抛 2 物线的切线,两切线交于点 A,则点 A 的纵坐标为 (A) 1 (B) 3 (C) 4 (D) 8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导数求切线方程的方法,直线的方程、两条直线的交点的求 法,属于中档题。 【解析】因为点 P,Q的横坐标分别为 4, 2,代人抛物线方程得 P,Q的纵坐标分别为 8,2. 由 2 x  2 , y y 则  21 x 2 ,   y  x , 所以过点 P,Q的抛物线的切线的斜率分别为 4,2,所以 过点 P,Q的抛物线的切线方程分别为 4  y x  8, y   2 x  联立方程组解得 1, y 2, x   4, 故点 A的纵坐标为 4 【点评】曲线在切点处的导数即为切线的斜率,从而把点的坐标与直线的斜率联系到一起, 这是写出切线方程的关键。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13 题~第 21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 答。第 22 题~第 24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 (13)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几何体的三视图、柱体的体积公式,考查空间想象能力、运算求 解能力,属于容易题。 【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一个长方体和一个等 高的圆柱的组合体,其中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 4、 3、1,圆柱的底面直径为 2,高位 1,所以该几何体的体 积为3 4 1       1 1 12    【点评】本题解决的关键是根据三视图还原出几何体, 确定几何体的形状,然后再根据几何体的形状计算出体 积。 (14)已知等比数列{ na }为递增数列.若 1a >0,且 2( a n  a n  2 ) 5  a n 1  2,则数列{ na } 的公比 q = 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转化思想和逻辑推理能力,属于中档题。 【解析】  2( a n  a n  2 ) 5 a  n   1 , 2 (1 a n  2 q ) 5  a q n ,  2(1  q 2 ) 5 q  , q 解得  2 q 或  1 2
a 因为数列为递增数列,且 1  0, q 所以    1, q 2 (15)已知双曲线 2 x 2 y 1  ,点 1 ,F F 为其两个焦点,点 P 为双曲线上一点,若 1PF ⊥ 2PF , 2 则∣ 1PF ∣+∣ 2PF ∣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以及转化思想和运算求解能力,难度适 中。 【解析】由双曲线的方程可知 a  1, c   2, PF 1  PF 2  2 a  2, 2  PF 1  2 PF PF 2 1  PF 2 2  4   PF  1 ( PF 1 , PF  2 ) PF  2 2 2   PF PF 2 1 2 8 4 12,     (2 ) c PF 1 2  8, 2   PF  2  4, PF PF 2 1 2 3 【点评】解题时要充分利用双曲线的定义和勾股定理,实现差—积—和的转化。 (16)已知点 P,A,B,C,D 是球 O 表面上的点,PA⊥平面 ABCD,四边形 ABCD 是边长为 2 3 正方形。若 PA=2 6 ,则△OAB 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组合体的位置关系、抽象概括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运算求解能 力以及转化思想,该题灵活性较强,难度较大。 【解析】点 P A B C D 、 、 、 、 为球 内接长方体的顶点, O 球心 为该长方体对角线的中点, O  OAB 的面积是该长方体对角面面积的 , 1 4  AB  2 3, PA  2 6    , 6 , PB OABD = 面积 1 4  2 3 6=3 3  【点评】该题若直接利用三棱锥来考虑不宜入手,注意到条件中的垂直关系,把三棱锥转化 为长方体来考虑就容易多了。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 12 分) 在 ABC 中,角 A、B、C的对边分别为 a ,b , c ,角 A,B,C成等差数列。 (Ⅰ)求 cos B 的值; (Ⅱ)边 a ,b , c 成等比数列,求sin sinA C 的值。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等差、等比 数列的定义,考查转化思想和运算求解能力,属于容易题。
【解析】(1)由已知 2 = + , + + = , B A C A B C   B ……6 分 (2)解法一: 2=b ac ,由正弦定理得 sin sin =sin C A  3 1 = ,cos = B 2 3 4 B = 2 解法二: 2=b ac , 2 a = cos = B 1 2 所以 = = = A B C  3 , sin sin = C A 2 + - c b 2 ac 3 4 2 a 2 = 2 + - c ac 2 ac ,由此得 2 a 2+ - = , c ac ac 得 =a c ……12 分 【点评】第二小题既可以利用正弦定理把边的关系转化为角的关系,也可以利用余弦定理得 到边之间的关系,再来求最后的结果。 (18)(本小题满分 12 分) 如图,直三棱柱 ABC A B C  / / / , BAC  90  , AB AC  2, AA′=1,点 ,M N 分别为 /A B 和 / /B C 的中点。 (Ⅰ)证明: MN ∥平面 / / A ACC ; (Ⅱ)求三棱锥 /A MNC 的体积。  1 3 (椎体体积公式 V= Sh,其中 S 为地面面积,h 为高) 【命题意图】本题以三棱柱为载体主要考查空间中的线面平行的判定、棱锥体积的计算,考 查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难度适中。 = 【解析】(1)(法一)连结 ', AB AC ,由已知 =90 ,  BAC  AB AC ' ' ' - ' ABC A B C 为直三棱柱, 三棱柱 所以 M 为 'AB 中点.又因为 N 为 ' 'B C 中点 MN AC ,又 MN  平面 ' A ACC // ' 所以 'AC  平面 ' A ACC ,因此 平面 MN // ' ' A ACC ' (法二)取 A B  的中点为 P,连结 MP,NP, ∵ ,M N 分别为 /A B 和 / /B C 的中点, ' ……6 分  ,  ,NP∥面 A ACC ∴MP∥ AA ,NP∥ A C ∴MP∥面 A ACC ∴面 MPN∥面 A ACC ∵ MP NP P ∴MN∥面 A ACC  . ∵MN  面 A ACC (Ⅱ)(解法一)连结 BN,由题意 A N ⊥ B C  ,  ,   ,  ,   ,面 A B C  ∩面 B BCC  = B C  ,
∴ A N ⊥⊥面 NBC, ∴ V  A MNC   V N A MC     =1, = 1 2  B C 1 2 V ∵ A N 1 2 V  N A BC 1 2    1 6 .  A NBC   1 6   A NBC 1 2  V (解法 2) V  A MNC   V  A NBC  V M NBC  【点评】第一小题可以通过线线平行来证明线面平行,也可通过面面平行来证明;第二小题 求体积根据条件选择合适的底面是关键,也可以采用割补发来球体积。 (19)(本小题满分 12 分) 电视传媒公司为了了解某地区电视观众对某类体育节目的收 视情况,随机抽取了 100 名观众进行调查,其中女性有 55 名。 下面是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观众日均收看该体育节目时间的 频率分布直方图; 将日均收看该体育节目时间不低于 40 分钟的观众称为“体育 迷”,已知“体育迷”中有 10 名女性。 (Ⅰ)根据已知条件完成下面的 2 2 列联表,并据此资料你是否认为“体育迷”与性别 有关? 非体育迷 体育迷 合计 男 女 合计 (Ⅱ)将日均收看该体育项目不低于 50 分钟的观众称为“超级体育迷”,已知“超级体育 迷”中有 2 名女性,若从“超级体育迷”中任意选取 2 人,求至少有 1 名女性观众的概率。 附 2    ( n n n n n 12 21 11 22 n n n n 2 1 1     2 2 ) ,  P 2 k   k 0.05 0.01 3.841 6.635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统计中的频率分布直方图、独立性检验、古典概型,考查分析解 决问题的能力、运算求解能力,难度适中。 【解析】(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在抽取的 100 人中,“体育迷”有 25 人,从而 2 2 列 联表如下: 非体育迷 体育迷 男 30 15 合计 45
女 合计 45 75 10 25 55 100 将 2 2 列联表中的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得 ……3 分 2  = -  n n n n n 11 22 12 21 n n n n 1+ 2+ +1 +2 2  100 =   30 10-45 15   75 25 45 55    2  = 100 33  3.030 因为3.030<3.841,所以没有理由认为“体育迷”与性别有关. ……6 分 (Ⅱ)由频率分布直方图知,“超级体育迷”为 5 人,从而一切可能的结果所组成的基本事件 空间为  ={{ 1a , 2a },{ 1a , 3a },{ 1a , 1b },{ 1a , 2b },{ 2a , 3a },{ 2a , 1b },{ 2a , 2b },{ 3a , 1b },{ 3a , 2b },{ 1b , 2b }}. 其中 ia 表示男性,i =1,2,3, jb 表示女性, j =1,2.  由 10 个基本事件组成,而且这些基本事件出现是等可能的, 用 A 表示“任选 3 人中,至少有 2 人是女性”这一事件,则 A={{ 1a , 1b },{ 1a , 2b },{ 2a , 1b },{ 2a , 2b },{ 3a , 1b },{ 3a , 2b },{ 1b , 2b }}, 事件 A 由 7 个基本事件组成,∴ ( P A  ) 7 10 . 【点评】准确读取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的数据是解题的关键。求概率时列举基本事件一定要做 到不重不漏,此处极容易出错。 (20)(本小题满分 12 分) 如图,动圆 2 1 :C x  2 y 2  t ,1<t <3, 与椭圆 2C : 2 x 9 2 y 1  相交于 A,B,C,D 四点,点 1 ,A A 2 分别为 2C 的左,右顶点。 (Ⅰ)当t 为何值时,矩形 ABCD 的面积取得最大值?并求出其最大面积; (Ⅱ)求直线 1AA 与直线 2A B 交点 M 的轨迹方程。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直线、圆、椭圆的方程,椭圆的几何性质,轨迹方程的求法,考 查函数方程思想、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运算求解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难度较大。 【解析】(Ⅰ)设 A( 0x , 0y ),则矩形 ABCD 的面积 S= 4 | x 0 | y , 0 |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