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贵州贵阳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
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我党的教育方针是以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依据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包括
(
)(常考)
A.德育、智育、体育、美育
B.德育、智育、体育、科学教育
C.德育、智育、体育、实践教育
D.德育、智育、体育、信息技术教育
【答案】A
【解析】全面发展教育主要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2.2017 年 5 月 26 日,贵阳市举办了以“数字经济引领新增长”为年度主题的(
)
A.博鳌亚洲论坛 2017 年年会
B.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C.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
D.二十国集团(G20)峰会
【答案】C
【解析】2017 年 5 月 26 日,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互联网
信息办公室、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 2017 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阳隆重开幕,
本届数博会以“数字经济引领新增长”为主题。
3.近年来,“十四年抗战”的概念不仅为学术界所接受,而且已成为社会各界关于中国
抗日战争史的主流认识。“十四年抗战”开始于(
)
A.1931 年
B.1935 年
C.1936 年
D.1937 年
【答案】A
【解析】抗日战争从 1931 年 9 月 18 日九一八事变开始,至 1945 年结束,共十四年。
4.个体将注意保持在某一活动或对象上的时间的久暂性,称为注意的(
)
A.广度
B.稳定性
C.分配
D.转移
【答案】B
【解析】注意的稳定性也称注意的持久性,是个体将注意保持在某一活动或对象上的时
间的久暂性。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有关规定,下列做法中,侵犯了学生受教育权的一项
是(
)
A.班级中发现有物品丢失,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班主任公开说是某学生拿的
B.教师在课堂上发现某学生玩手机,于是将其手机没收
C.某班级在《班规》中规定,迟到一次罚款 5 元,不做作业一次罚款 10 元
D.为了不影响班级的平均分,某老师不允许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参加期末考试
【答案】D
【解析】受教育权是学生最基本的权利。侵犯学生参加考试的权利是常见的侵犯学生受
教育权的表现形式。所以,D 项符合题意。
6.教学设计要以“学习需要分析”作为起点,应当重点分析学习者的(
)
A.学习准备状态
B.学习风格
C.起点能力
D.一般特点
【答案】C
【解析】学习需要分析即分析学生现有的能力水平和教师期望学生达到水平的差距,其
中重要的是分析学生现有的能力水平,即起点能力水平。
7.教育者的人性观直接支配其教育观,影响其教育行为。某些教育者主张用严格的制度、
规章来约束学生的“不好的第一天性”’从而形成某种秩序 B 这种教育观念所主张的人性观
是(
)
A.人性本善论
B.人性本恶论
C.性中性论
D.人性伪装论
【答案】B
【解析】由题干中的“不好的第一天性”可知,这种教育观念主张的是人性本恶论。
8.心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
)(常考)
A.自主、合作、探究
B.平等、合作、探究
C.实践、创新、独立
D.合作、探究、互动
【答案】A
【解析】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9.这部著作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 3000
年的史事。这部著作是(
)
A.《史记》
B.《吕氏春秋》
C.《左传》
D.《资治通鉴》
【答案】A
【解析】《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
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 3000 多年的
历史。
10.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中所指的瀑布位于(
)
A.河南省
B.江西省
C.贵州省
D.山东省
【答案】B
【解析】“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出自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庐山瀑布
位于江西省九江市。
11.2016 年 9 月 13 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发布,学生发展核心素
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
素养以培养(
)
A.学生学会学习为核心
B.学生的审美情趣为核心
C.学生创新精神为核心
D.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
【答案】D
【解析】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
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 3 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
科学精神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 18 个基本要点。
12.小华刚过十五岁生日,正逢一个企业招工,小华通过招聘被企业录用。该企业录用
小华的行为违反了(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答案】D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
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13.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交往活动过程中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它
反映了个体或群体寻求满足社会需求的(
)(易错)
A.心理状态
B.情感体验
C.情绪状态
D.价值体验
【答案】A
【解析】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交往活动过程中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
它反映了个体或群体寻求满足社会需求的心理状态,其发展变化决定于交往双方社会需要满
足的程度。
14.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
移易。”其反映的观点是(
)
A.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
B.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C.运动是物质发展变化的根本属性
D.物质发展变化是运动的内在动力
【答案】C
【解析】题干的意思是:从古至今,规则没有不改变的,人们对事情的看法没有不变化
的,社会风气没有不变更的。由此可知,运动是物质发展变化的根本属性。
15.如图所示,甲、乙两组天平是平衡的,为了使丙天平平衡,“?”处应该加上的图案
是(
)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略。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每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
题意,错误或多选均不得分,少选得 1 分)
16.下列选项属于教师专业能力的有(
)
A.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能力
B.语言表达和沟通交流能力
C.了解学生和自我控制能力
D.领导管理和规划协调能力
【答案】ABCD
【解析】教师专业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促进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完
成的能力与本领,主要包括:(1)处理教学内容的能力;(2)分析研究学生的能力;(3)设计教
育教学活动的能力;(4)良好的表达能力;(5)教学组织管理能力;(6)教学自我调控能力和反
思能力;(7)教学研究能力;(8)终身学习能力;(9)课程开发能力;(1O)专业发展规划能力,等
等。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立法目的是(
)
A.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
B.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
C.帮助学校领导干部对教师进行管理
D.建设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
【答案】ABD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建设
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制定本法。
18.中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除了创新、协调、开放之外,还包括(
)
A.绿色
B.改革
C.循环
D.共享
【答案】AD
【解析】“五大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19.了解“科学研究”是公民应具备的科学素养之一,“科学研究”包括(
)
A.现象观察
B.科学实验
C.逻辑推理
D.技术应用
【答案】ABC
【解析】伽利略提出科学研究的要素为对现象的一般观察、提出假设,根据假设进行逻
辑推理,然后对自己的逻辑推理进行实验检验,紧接着要对实验结论进行修正推广。
20.14~16 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需要新的思想文化冲破教
会的桎梏,于是在意识形态领域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文化运动。这场运动的主要代表
人物有(
)
A.亚里士多德
B.但丁
C.达·芬奇
D.莎士比亚
【答案】BCD
【解析】题干描述的是文艺复兴运动,B、C、D 三项均为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
21.学生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学生的本质属性包括(
)
A.独特性
B.生成性
C.自主性
D.整体性
【答案】ABCD
【解析】学生的本质属性包括:(1)学生是具有独特性的人;(2)学生是具有生成性的人;(3)
学生是具有自主性的人;(4)学生是整体性的人。
2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教育的使命就是使人获得终身学习关键能力。“终身学习关键
能力”包括学会求知以及(
)(常考)
A.学会做事
B.学会共处
C.学会发展
D.学会改变
【答案】ABC
【解析】“终身学习关键能力”包括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