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浙江省温州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姓名
准考证号
亲爱的同学:
欢迎参加考试!请你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最佳水平。答题时,请注意以下
几点:
1.全卷共 6 页,有两大题,25 小题。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 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3.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 ,按规定答题。
祝你成功!
卷 Ⅰ
一、选择题(本题有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
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21*cnjy*com
元朝时,温州人周达观奉命随外交使团远赴真腊(今柬
埔寨) 。回国后,他把自己的见闻写成了《真腊风土记》 。
结合图 4,回答 14-16 题。21cnjy.com
14.该使团船队远赴真腊的航行方向是
A. 由西往东
B. 由南往北
C. 由西北往东南
D. 由东北往西南
15.小辉同学对《真腊风土记》部分内容作了如下注释,其中正确的是
原文记载
注释
自温州开洋……过七洲洋,经交趾洋……
七洲洋就是今印度洋
四时如五六月天,且不识霜雪……其地半年有
当地属温带海洋性气候
雨,半年绝无。
大抵一岁中,可三四番收种……其国中米粮易
当地自然条件有利于水稻生
求。
产
A
B
C
为僧者……削发穿黄。每一村,或有寺,或有
D
塔。
当地盛行伊斯兰教
16.十五世纪前期,郑和沿着这条航线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一个世纪以后,麦
哲伦船队经东南亚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这两大航海壮举的共同意义是
21·世纪*教育网
A. 加快了殖民扩张的速度
B. 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
C. 刺激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 改变了世界贸易的格局
17.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对中国政治形成了长期的影响。下列能反映这一影响的史实有
①西汉——颁布“推恩令”
②唐朝——轻徭薄赋
③北宋——杯酒释兵权
④明朝——改土归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8.孟德斯鸠认为,立法权、行政权与司法权必须分置,否则自由便不复存在。在资产阶级
创立新体制的过程中,最早贯彻了这一思想的国家是
A. 英国
B. 美国
C. 法国
D. 中国
19.“自有民国,八年以来,未见真民意、真民权,有之,自学生此举始耳。”康有为称赞
的“学生此举”指的是【来源:21cnj*y.co*m】
A. 公车上书
B. 新文化运动
C. 五四运动
D. 一二·九运动
20. 读图 5,可以推断
A .
B .
C .
D .
表示中部经济地带
表示东部经济地带
表示西部经济地带
表示东部经济地带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 5 小题,共 60 分。)
22.(12 分)
卷 Ⅱ
随着时代的发展 ,一些耳熟能详的名词纷纷出现“升级版” ,成为社会热词。
【工业 4.0】 每一次工业革命都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德国提出的
“工业 4.0”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它旨在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相结合
的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变。
(1)列举一项历史上影响人们生产、生活的工业革命成就。 (2 分)
【中国制造 2025】2015 年 5 月,我国正式公布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
纲领——《中国制造 2025》 ,迈出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第一步,到 2025 年迈入制造强
国行列。【来源:21·世纪·教育·网】
链接 1: 2014 年我国制造业产值位居世界第一, 但总体大而不强。 产业核心技术
受制于人,如 95%的高档数控系统、80%的电脑芯片都依靠进口;就业人员中科研人员数量
明显低于发达国家。21*cnjy*com
(2)结合链接 1,简述中国应该如何改变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局面。 (6 分)
链接 2: 我国传统家电制造企业 H 集团, 依托互联网在全球建立了强大的生产、 销
售网络;直接与全球客户互动,掌握市场需求,研发新产品;让全球各地员工随时参与培训,
提高业务水平。2014 年 H 集团全球营业额实现 2000 亿元,家用电器零售量居全球前列。
(3)结合 H 集团的案例,分析中国政府为什么要推动“互联网+”行动计划。 (4 分)
名师】
25.(14 分)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文化同源,有过友好交往,也有过战争厮杀。作为 21 世纪的大
国,面向未来,中日关系将往何处去?
材料一:隋唐时期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一次高潮,两国人民谱写了极其壮丽的篇章。—
—何芳川《中外文化交流史》
(1)列举一例该时期中日文化交流的史实。 (2 分)
材料二:1873 年,同治皇帝接受外国公使觐见那一回,主持仪式的大臣,把品级较高
的日本外务大臣副岛种臣的班次排到了品级较低的英、法、俄、德、美公使的后面,以寓区
别对待之意。——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1898 年, 光绪皇帝在会晤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时表示: “贵国维新以来
之政治,为各国所称许。 ”并希望伊藤博文能向中国详细介绍“变法之顺序、方法等事” 。
——摘编自邓嗣禹、费正清《中国对西方的反应》
(2) 材料表明清朝统治者对日本的态度有何变化?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产生这种变化的原
因。(4 分)
材料四:大陆政策是近代日本对亚洲大陆的长期侵略政策。其基本内容是,首先侵占朝
鲜,然后侵占中国东北,进而扩展到整个中国,获得在东亚的霸权。
——摘编自宋志勇、田庆立《日本近现代对华关系史》
(3)大陆政策在 20 世纪 30 年代的中日关系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试举一例。(2 分)
材料五:1945 年日本战败,抗日战争结束;1972 年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结束了两
国长期敌对的历史。进入 21 世纪,中日关系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
(4)结合材料一至材料五,运用所学知识论证中日两国发展友好关系的重要性。 (6 分)
(要求:史论结合,论证严密。 )www-2-1-cnjy-com
2015 年浙江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温州市卷)
社会·思品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B
11
D
2
A
12
A
3
A
13
C
4
D
14
D
5
C
15
C
6
D
16
B
7
A
17
C
8
C
18
B
9
A
19
C
10
D
20
B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 5 小题,共 60 分。 )
评分建议:在非选择题的阅卷评分标准中,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的表述,只要方向正确,意
思相同或相近,言之有理,就应酌情给分。21 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1.(10 分)
(1)法律角度:商家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没有履行公民依法纳税的义务;(4
分) 道德角度:违背了诚信的原则。(2 分)
(2)消费者要具备权利意识,如在消费过程中要索取发票;一旦权利受到侵害,应选择正
确途径来维权,如可以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等(解决途径合理均可)。(4 分)
21·cn·jy·com
22.(12 分)
(1)工业革命成就均可。(2 分)如:蒸汽机。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 分)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通过科技创新,
改变核心技术严重依赖进口的现象;(2 分)坚持以教育为本,落实教育创新,提高
从业人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2 分)
(3) 因为 “互联网+” 行动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有利于适应经济全球化的
趋势;有利于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等。(4 分,写出两点即可)2·1·c·n·j·y
23.(10 分)
(1)符合题意均可。(2 分)如:在景区,文明旅游,有序参观景点。
(2)▲总述。(2 分) 如:既要巩固创建成果,又要正视不足之处,不断改进。或政府与
市民要携手共创城市文明。
▲具体阐述。(6 分) 结合材料从以下三个角度回答:①打造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
②弘扬崇德向善的社会正气;③营造遵纪守法的社会氛围。
24.(14 分)
(1)①大致自西向东流。(2 分)
气候特征与影响结果正确且对应即可。(4 分)
如:②1 月均温低于 0℃,③冬季有冰期。
或②降水集中在夏季,③夏季水量大。
(2)有利条件:东部平原地势平坦;雨热同期。(2 分,写出一点即可)
不利条件:缺水严重。(2 分)
(3)针对海河流域存在的资源、环境问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必然选择。(2 分)南水
北调工程通水后,协调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将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当地的水资源,
改善环境,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2 分)
25.(14 分)
(1)写出隋唐时期中日文化交流的史实即可。(2 分)如:鉴真东渡。
(2)变化:由轻视转变为钦佩,并打算向日本学习。(2 分)
原因: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改变了落后的面貌,经济发达,军事实力强大。或甲午战
争的失败让清朝统治者对日本有了新的认识。(2 分)
(3)只要是发生在 20 世纪 30 年代的日本侵华事件即可。(2 分)如:九一八事变。
(4)本题采用分层评价,评分量表如下:
等级
等级描述
水平 5
在水平 4 的基础上能够扩展材料本身的意义, 并进行更为抽
抽象拓展层次
象的概括。材料运用充分,论证严密,表达清晰。
与多个材料(事件及其影响)建立起联系,结合国际背景,得
水平 4
出合乎逻辑的结论。如“中日两国友好交往是符合当今世界主
关联结构层次
题和两国利益的必然选择” ,并对此做出一定解释。材料运用
较充分,论证较严密,表达较清晰。
水平 3
使用多个材料(事件及其影响) ,但未建构其逻辑关系或逻辑
多点结构层次
关系不严密。
得分
6
4-5
3
水平 2
单点结构层次
使用一个材料(事件及其影响)就直接得出结论,如“侵华战
争给中日两国带来灾难,因此两国要友好交往” 。对材料的解
1-2
读角度单一,事件与影响没有联系。
水平 1
没有应答;应答与中日友好交往无关,如中国复仇论、中美关
0
前结构层次
系发展等;同义反复。
答案示例:
日本在隋唐时期积极向中国学习, 促进了日本国内的社会发展; 近代以来中国曾以日
为师,通过日本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和制度,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的社会发展与思
想觉醒。但是,强大起来的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给中日两国带来巨大灾难。实现邦交正常
化后,中日经贸关系日益密切,反映了中日经济发展的高度依赖性。很明显,中日两国和则
两利,斗则两害。因此,发展中日友好关系至关重要,不仅有利于两国社会经济发展,也符
合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