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 服 及 PLC 控 制 系 统
PID参数 的意义 与整定方法
廖 常 初
(重 庆 大 学 ,重 庆 400044)
摘 要:用人 工控 制温度 的策略 ,介 绍PID控 制 器主要参数 的意 义,和整定PID参 数的方法。用仿真实验的结果验证 了
整 定 方 法 的 有 效 性 。
关键 词:PID控制 ;参数整定 ;人 机界 面
The Meaning of PID Controller Parameters and Setting Method
LIAO Chang-chu
(Chongqinguniversity,Chongqing,4OO(O4)
Abstract:W ithmanualtemperaturecontrol strategy,themeaningofPID conlrollercentralparametersandthe settingmethodarepresented.
Thevalidityofthese ttingm ethod isprovedby simulationexpe riment.
Keywords:P]D control;parameter setting
1 PID控制器的数学表达式
模拟量PID控制器的输 出表达式为
…
r 5% c
一(÷
… 一一
)=
+
)df+
】+ (1)
式 中等 号右 边 的前 3项分 别 是 比例 、积 分 、微 分 部分 ,它
们分 别与 误差 ev(t)、误差 的 积分 和误 差 的微分 成 正 比 。
控 制器 的输入量(误差信号 )为
ev(t)=sp(t)一, V(D
式中sp(t)为设定值,pv(t)为过程变量(反馈值);mv(t)
是控制器的输出信号, 为比例系数, 和丁。分别是积
分 时 间 和微 分 时间 , 是积 分 部 分 的 初始 值 。
tr
f
图 1 被控对 象 的阶跃 响应曲线
2闭环控制的主要性能指标
3比例控制
系统 的动态 性能常用 阶跃 响应 曲线 的参数 来描
述 。阶跃 输 入 信 号 在 t=0之 前 为0,f>0时 为 某 一 恒 定
值 。
系统进 入 并停 留在 稳态值 C(co)上 下5%(或2% )的
误差带 内的时间t 称为调节时间(见 图1),到达调节 时
PID控制的原理 可以用人对炉温的手动控 制来理
解。假设用热 电偶检测炉温,用数字显示温度值 。
在控 制 过 程 中,操作 人 员 用 眼睛读 取 炉温 ,并
与 炉 温 给 定 值 比 较 ,得 到 温 度 的 误 差 值 。然 后 用 手
操 作 电位 器 ,调 节 加热 的 电流 ,使炉 温保 持在 给 定
间 表示 过渡 过 程 已基 本 结 束 。
值 附 近 。
设动态过程中输出量的最大值为C (f),如果它大
于输出量的稳态值C(oo),定义超调量为
%:! 坚 ! 二 竺 ×100%
(∞)
超调量反 映了系统的相对稳定性,它越小动 态稳
定性 越 好,一 般希 望 超调 量 小 于 10% 。
收稿 日期:2010-04-09
操作人员知道 炉温稳定在给定值 时 电位器 的大
致位置(将它称为位置L),并根据 当时的温度误差值调
整控制加热电流的电位器的转角。炉温小于给定值时,
误差为正,在位置 L的基础上 顺时针增 大电位器 的转
角 ,以增 大 加热 的 电流 。炉 温大 于 给定 值 时,误 差 为负 ,
在位置L的基础上反时针减小 电位器的转角,并令转角
与位置L的差值与误差成正比。上述控制策略就是 比例
控 制,即PID控制器输出中的比例部分与误差成正 比,
自动化应用 2010 5期 i 27
1'8/IK及 PLC控 制 系 统
比例 系数 为 。
转 角 的 位置 L。因 此积 分 部分 的作 用 是 消 除稳 态 误差 ,
闭环 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延迟作用。例如调节 电
提高控制精度 ,积分作 用一般是必须 的。
位器转角后,到温度上 升到新的转角对 应的稳态值 有
控 制器 输 出 中的 积 分部 分 与 误 差 的 积分 成 正 比 。
较大的延迟。温度的检测和转换为数字量也有延迟 。由
因为积分时间丁 在式(1)的积分项的分母中, 越小,积
于延迟 因素的存在 ,调节 电位器转角后不能马上看到
分项变化 的速度越快 ,积分作 用越强 。
调 节 的 效 果 ,因此 闭环 控 制 系 统 调节 困难 的主 要 原 因
是 系 统 中的 延 迟 作 用 。
如果 比例系数 太小,即调节后 电位器转 角与位置
L的差 值太 小 ,调 节 的 力度 不 够 ,使 系统 输 出量 变 化 缓
慢,调节时间过长。比例 系数过大,即调节后电位器转
角与位置L的差值过大,调节力度太强,将造成调节过
头,甚 至使温度忽高忽低,来 回震荡。
如果 闭环 系统 没有积分作用,由理论 分析可知,
单纯的 比例控 制有稳态误差,稳态误差 与比例系数成
反 比。增大 比例系数使系统反应灵敏 ,调节速度加快,
并 且 可 以 减小 稳 态 误 差 。但 是 比 例 系数 过 大 会 使超 调
量增大,振荡次数增加,调节 时间加长,导致动态性能
变坏,比例系数过大甚至会使闭环系统不稳定。
5 PI控 制
控 制器 输出 中的积分项根 据当前误差值 和过去
的历次误差值 累加而成,因此积分作用本身具有严重
的滞后特性 ,对系统的稳定性不利。如果积分项的系数
设 置 得 不 好 ,其 负 面 作用 很 难 通 过 积 分 作用 本 身 迅速
地 修 正 。而 比例 项没 有 延迟 ,只要 误 差 一 出 现 ,比例 部
分就会立即起作用。因此积分作用很少单独使用,它一
般与比例和微分联合使用,组成PI或PID控制器 。
PI和PID控 制器 既克 服 了单纯 的 比例调 节 有稳 态
误差的缺点,又避免了单纯的积分调节响应慢 、动态性
能不好的缺点,因此被广泛使用 。
如果PID控制器有积分作用(例如采用PI或PID控
制 ),积 分 能 消 除 阶跃 输入 的稳 态 误 差 ,这 时 可 以将 比
4积分控制
例 系 数 调 得 小 一 些 。
式 (1)中的积 分对 应于 图2中误 差 曲线ev(t)与坐标
轴包围的面积 。在计算机 的程序 中,用图2中矩形面积
之和来近似精确的积分 。即每次PID运算 时,在原来的
积分值的基础上,增加一个与当前的误差值成正比的
微小部分。误差为负值 时,积分的增量为负
如 果 积分 作 用太 强 (即积 分 时 间太 小 ),相 当 于每
次微调电位器 的角度值过大,其累积的作用会使系统
输 出的动态性 能变差,超调量增 大,甚至使系统不稳
定。积分作用太弱(即积分时间太大 ),则消除稳态误差
的速度太慢 。积分 时间的值应取得适 中。
8v(t)
/
evtn一1l
/ ,一
、
\ \ f … ,
\
ev(t)
f
n
6微分作用
误 差 的 微 分 就 是 误 差 的 变 化 速 率 ,误 差 变 化 越
快,其微分绝对值越大。误差增大时,其微分为正;误差
减小时,其微分为负。控制器输出量的微分部分与误差
的微分成正 比,反映 了被控量变化的趋势 。
有经验的操作人员在温度上 升过快 ,但是 尚未达
到设定值时,根据温度变化的趋势,预感到温度将会超
过设定值,出现超调,于是调节电位器 的转角,提前减
图 2 积 分 的 近似 运 算
小 加 热 的 电流 。
在 图1中启动过程 的上升 阶段,当c(f)
伺 服 及 PLG 控 制 系 统
当的微分控 制作用可 以使超调量减小,调节时间缩短,
较大,可 以加入微分控制,微分时间从0逐渐增大,反复
增 加 系 统 的 稳 定 性 。
调节控制器 的比例 、积分 和微分 部分 的参数 。
对 于有 较 大 的 滞 后特 性 时 的 被控 对 象 ,如 果 PI控
需要注意的是改变 比例系数的值,同时会影响到
制的效果不理想,可以考虑增加微分控制,以改善系统
积分分量和微分分量的值(见式 1),而不是仅仅影响比
在调 节 过 程 中的 动 态特 性 。如 果 将 微 分 时 间设 置 为 0,
例 部 分 。
微分 部 分将 不起 作 用 。
总之 ,PID参数 的调试是一个综合的、各参数互相
微 分 时 间与 微 分 作 用 的 强 弱 成 正 比 ,微分 时 间越
影 响 的过 程 ,实 际调 试 过 程 中的 多 次尝 试 是 非 常 重 要
大 ,微 分 作 用 越 强 。如 果 微 分 时 问 太 大 ,在 误 差快 速 变
的 ,也 是 必 须 的 。
化 时 ,响应 曲线 上 可 能 会 出 现 “毛 刺 ”。
微分控 制的缺 点是 对干扰 噪声敏 感 ,使 系统抑
制 干 扰 的 能 力 降 低 。为 此 可 在 微 分 部 分 增 加 惯 性 滤
波 环 节 。
7采样周期
9实验验证
实验 使用s7—300 PLC的PID控制功能块FB 41,它 与
模拟被控对象的功能块组成闭环 。被控对象 由2个串联
的惯性环节组成,时间常数分别为2s和5 S,比例系数为
3.0。用人机界面的趋势图显示给定曲线和闭环输出量
PID控制程序是周期性 执行 的,执行 的周期称为
的 响 应 曲 线 。
采样 周期 。采样 周期越小,采样值 越能反映模拟量 的
9.1 比例系数 对动态 性 能的影 响
变化情况。但是太小会增加cPu的运算工作量,相邻2
图 3中 浅 色 的 方 波 是 系 统 的 给 定 曲线 ,给 定值 在
次采样的差值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将使PID控 制器输
20%-70%之 间变化 。深色 的 曲线是 PI控 制器 的 阶跃 响应
出 的微 分 部 分 接 近 为零 ,所 以也 不 宜 将 采 样 周 期取 得
曲线 ,积分 时 间为 8 S。左 边 和 中间 的 响应 曲线 的 比例 系
过 小 。
数为2.0,右边的响应曲线的比例系数为1.0。可以看 出,
应保证在被控量迅速变化 时(例如启动过程 中的
减小 比例 系数 能显著 降低超 调量。
上升阶段 ),能有足够 多的采样点数,不致 因采样点数
过少而丢失被采集 的模拟量 中的重要信 息。
8 PID参数的调整方法
在整定PID控 制器参数时,可以根据控制器 的参数
与系统动态性能和稳态性 能之 间的定性关系,用实验
的方法来调节控 制器 的参数 。有经验 的调试人员一般
可 以较 快 地 得 到较 为 满 意 的调 试 结 果 。在 调 试 中最 重
要 的问题是在 系统性能不能令人满意时,知道应该调
节 哪 一 个 参 数 ,该 参 数 应 该 增 大 还 是减 小 。
为 了减少需要整定的参数,首先可以采用PI控制
器。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在调试开始时应设置比较保
守的参数,例 如比例系数不要太 大,积分 时间不 要太
: 4:UU
:j4:j)
:j,:U,
:35:4l
8:36:I
小,以避免出现系统不稳定或超调量过大的异常情 况。
图 3 PI控制器的 阶跃 响应曲线
给 出一 个 阶 跃 给 定 信 号 ,根据 输 出波 形 可 以获 得 系 统
性 能 的 信息 ,例 如超 调 量和 调 节 时 间 。应 根据 PID参 数
与系统 性 能 的 关系 ,反复 调节 PID的参 数 。
如果阶跃响应的超调量太大,经过多次振荡才能稳
定或者根本不稳定,应减dxPID输出的比例部分、增大积
分时间。如果 阶跃响应没有超调量,但是被控量上 升过
于缓慢,过渡过程时间太长,应按相反的方向调整参数。
如果消除误差 的速度较慢,可 以适当减小积分时
间 。
9.2 积 分时 间和微 分 时 问对动 态性 能的影 响
图4中各阶跃响应曲线的比例系数均为2.0。左边的
响应 曲线的积 分时 间为2.0s,微分 时间为0.8s。该 曲线的
超调量过大,有多次震荡 。
中问的下 降 曲线 的积分 时间为 3 S,微分 时间为
1.5 S。其超调量 和震 荡次数显著减小 。
右边的上升 曲线的积分时间为 1 0 S,微分时间为
2s,其超调量几乎为0,但是上升到稳态值 的时间增大 。
反复调节 比例系数和积分时间,如果超调量 仍然
(下转第32页)
自动化应用 2010 5期 29
伺 服 及 PLC 控 制 系 统
表 2 PLC指令语名
(6)过载保护:当电动机过载时,热过载保护继电
器FR的动断触点断开,接触器KM、KM1、KM2、KM3均
跚
∞ 如
断电,电动机M 也停车 。
(7)把输出继 电~vool、Y002和Y003 3个常闭触 点与
输入继电器X001常开触点串联,如果输出继电器Y001、
Y002和Y003线圈得电,接触器KM1、KM2、KM3中任何一
个触头没有释放恢复 闭合时,按下启动按钮s B 1,输出
继电器 Y000和接触 器KM线 圈不能 得 电,KM主 触头不
能 闭合 ,电动 机M 就 不 能接 通 电源 直 接启 动 ,保 证 了三
相 绕线式 电动机 只有在 转子绕组 中接入 全部启动电
R2,电动 机串接 R3电阻继 承启动 ,同时定 时器 线 圈T3得
阻(RI+R2+R3)的条件 下才能启动 。
电,时 间设 定为 1 S。
(4)ls后,定时器T3常开触点闭合,输出继电器Y003
4结语
接通,接触器KM3吸合,主触头闭合,切除第三组电阻
采用三菱FX: 一16MR型PLC改造三 相绕线式异步 电
R3,同时Y003常闭触头断开 ,定时 器线圈T1、T2、T3和输
动机转子串电阻启 动继 电接触器控制系统,用通用指
出继 电器Y1、Y2失 电。累计 启动5s,三相 绕线 式异 步 电
令编写控制程序,程序清晰,直观易懂,调试简捷方便。
动机转子所串3组电阻全部切除,电动机M结束启动状
实践证明,改造后的PLC控 制系统完全达到实际启动
态 ,进入 正 常运 行 状 态 。
控制要求,抗干扰性强,设备运行可靠,稳定性高,降低
㈣
如 加 ∞ 如
如 加
(5)停车:按停止按钮SB2,输出继电器Y000失电,
了控制系统故障率,提高 了设备使用运行效率 。
接触器KM失电,主触头断开,电动机作 自由停车运行。
输 出继 电器 线圈Y000失 电,常开 触 0,YOOO复位 ,输 出继
【1】李树雄.可编程控 制 器技 术及应用教 程fM】.北京 :北京
参 考 文 献
电器Y003失 电,常开触点Y003复位,3组 电阻 (R1+R2+R3)
航 空航 天 大 学 出版 社 出版 ,2003
恢复与三相绕线式异步电动机转子串接,为下次启动
【2】廖 常初.可编程控 制 器应 用技 术【M].重庆 :重庆大学 出
做 好 准 备 。
(上接第29页)
版 社 出 版 ,2000
l3:29:42 13:30:15
13:30:49
13:31:23
13:31:57
lO:O~:,U
l6:U6:3~
lb:U,:20
10:08:03
图 5 微 分作 用过强 的阶跃 响应曲线
图 4 PID控 制器的阶跃响应 曲线
参 考 文 献
9.3 微分时 间过大 的影响
【1】廖 常初.s7—300/400PLC应 用技 术(2版 )【M】.北京 :机
微 分 时间 不是 越 大越 好 ,图5的积分 时 问为 3 S,微
分时间为4 S。因为微分作用过强,误差剧烈变化 ,对误
差变化的抑制作用太剧烈,曲线上 出现了“毛刺”,变得
械 工 业 出版 社 ,2008
【2]廖 常初 ,陈晓东.西门子人机界 面(触摸屏 )纽态与应 用
技 术 (2版 )【M 】.北 京 :机 械 工 业 出版 社 ,2008
【3】廖 常初 .PLC编程及应 用(3版 )[M].北京:机械工业 出
很怪异 。这种现象提示应 减弱微分部分 。
版 社 ,2008
32 :VVWW.auto—apply.corn 自动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