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年福建华侨大学环境工程考研真题 A 卷
一、填空(每空 1 分,共 30 分)
1.废水处理中最常用的吸附等温模式有(1),(2),(3)二种,表达式分别为(4),
2.水体的自净作用按照作用机理可分为三类,即(7),(8),(9)。
3.目前常用的混凝剂按化学组成可分为(10),(11)两类。
4.SRT 是英文(12),(13),(14)的缩写,中文意思是(15)。SBR 是英文(16)(17),
(18)的缩写,中文意思是(19)。
5.若曝气池中的污泥浓度为 2200mg/L,混合液在 200mL 量筒内经 30 分钟沉淀的污泥量为
36mL,此时 SV 值为(20),SVI 值为(21)。
6. 废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选择,一般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有(22),(23)(24),(25)
和(26)。
7.SBR 工艺分为 5 个独立阶段,分别是(27),(28),(29),(30)和闲置。
二、问答题(75 分)
1.画出 A2/O,UCT 和 MUCT 的工艺流程图,标出各个问流以及常用的回流比例。(15 分)
2.硝化-反硝化过程的影响因素。生物除磷的影响因素(11 分)
3.混凝过程按机理分课分为哪几种机理?请简要说明。(12 分)
4.污水处理一般分三级,每级的处理对象分别是什么?(12 分)
5.试比较以下概念∶污泥膨胀、污泥上浮,并分别给出其形成原因及相应对策。(15)
6.请画出氧转移双膜理论的示意图,并结合图从 Fick 定律推导出氧的总转移系数 Ku 的表达
式,并对影响氧转移速率的因素进行分析。(10 分)
三、计算题(4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