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安徽六安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道德与法治试卷满分 80 分,道德与法治、历史的考试时间共 120 分钟。
2.考生答题时可参考道德与法治教科书及其他资料。请独立思考,诚信答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 青春,风华正茂,是人生画卷中最华美的篇章;站在青春的起点,我们怀揣创造美好明
天的梦想。这句话告诉我们( )
①青春意味着向上的活力 ②青春梦想是一种臆想
③青春意味着可肆意放纵 ④青春孕育着无限希望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青春的认识和理解。
①④:青春意味着昂扬向上的活力,孕育着无限希望,故①④说法正确;
②:青春梦想并不是一种臆想,②说法错误;
③:青春不可以肆意放纵,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B。
2. 中国航人人敢上苍穹揽月,不畏艰险启航,豪情问人,壮志报国,是青少年学习的榜样。
向他们学习有助于青少年( )
①养成攻坚克难的品质 ②激发爱国奉献的情怀
③增强自傲自负的勇气 ④汲取勇攀高峰的力量
A. ①②③
C. 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B. ①②④
D. ①③④
【详解】本题考查善于向榜样学习。
①②④:中国航天人敢上苍穹揽月,不畏艰险启航,豪情问人,壮志报国,是青少年学习的
榜样。向他们学习有助于青少年养成攻坚克难的品质,激发爱国奉献的情怀,汲取勇攀高峰
的力量,故①②④说法正确;
③:自傲自负不利于成长,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B。
3. 2022 年,我国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具体包括打击网络潘言,打击网络直播、短
视频领域乱象,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等重点任务。开展“清朗”行动能有效
①扩大公民表达权 ②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③弘扬网络正能量 ④提高文化传播的速度
A. ①②
C. ②③
【答案】C
【解析】
B. ①④
D. ③④
【详解】本题考查合理利用网络。
②③:材料中,我国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开展“清朗”行动能有效保护青少年健康
成长,弘扬网络正能量,故②③说法正确;
①:开展“清朗”行动并没有扩大公民表达权,①说法错误;
④:开展“清朗”行动没有提高文化传播的速度,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C。
4. 某风景区派出所接到景区综治组队员报告,游客周某某在风景区游玩时,用石头在岸壁
上刻画名字以示纪念。该派出所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周某某二百元罚款的处罚,关
于本案例,下列石法正确的是( )
A. 周某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B. 周某某的行为违反了行政法律规范
C. 公民的违法行为都要接受罚款处罚
D. 综治组队员依法行使了公民监督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违法行为的认识和理解。
B:依据题文描述,游客周某某在风景区游玩时,用石头在岸壁上刻画名字以示纪念,受到
了罚款的处罚,这属于行政违法行为,说明了周某某的行为违反了行政法律规范,故 B 说法
正确;
A:周某某的行为没有触犯到刑法,故 A 说法错误;
C:违法行为包括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罚款是对一般违法行为的处罚,故 C 说法
错误;
D: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故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B。
5.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如图所示)揭示( )
A. 情绪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B. 情绪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C. 情绪能丰富我们的生活
D. 情绪影响着我们的行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情绪的作用。
A:夸大了情绪的作用,故 A 说法错误;
BC:观点虽然正确,但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BC;
D:依据题文描述,焦虑程度的高度对行动效率的影响, 表明情绪影响着我们的行动,故 D
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 D。
6. 友谊是人生永恒的话题。下列诗句中反映友谊的是( )
①寒当梅中尽,春风柳上归②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③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④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友谊。
②③:“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意思是桃花潭水即使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
伦送我的深情。表达了诗人与好友汪伦的深厚友谊;“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意思是
是只要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好像近在眼前。属于反映友谊的诗句。②③符
合题意;
①:“寒当梅中尽,春风柳上归”的意思是傲雪的寒梅已尽,春风染绿了杨柳,属于写景的
诗句,与友谊无关,不符合题意;
④:“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
姓家中,与友谊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C。
7. 某校开展了以“建设和谐家庭”为主题的问卷调查。下表是其中一个问题的调查统计结
果,这一结果可以反映出( )
当你与父母意见不一致时,你的家庭通常如何解决?
选项
你说了算
父母说了算
共同商量解决
比例
10.43%
14.31%
75.26%
A. “你说了算”的家庭亲子关系最平等
B. “父母说了算”的家庭一定缺少亲情
C. “共同商量解决”的家庭没有矛盾冲突
D. 现代家庭大多通过互动沟通解决问题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建设和谐家庭。
D:调查中发现,当我们与父母意见不一致时,多数通过共同商量解决。我们构建和谐家庭,
需要通过共同沟通解决,故 D 正确;
A:“你说了算”的家庭亲子关系不是最平等的,故排除 A;
B:“父母说了算”的家庭不一定缺少亲情,故排除 B;
C:“共同商量解决”的家庭也会有矛盾冲突,故排除 C;
故本题选 D。
8. 一日,某老人突发疾病昏倒在地,一路过医生跪在他身旁对其急救,周围的群众也纷纷
加入救护。经过急救,老人脱离危险。众人的半动( )
①诠释了传统美德,彰品显中国价值 ②是对他人生命的关切,传递了温暖
③是凡人善举,传递了人间的大爱 ④不过是举手之劳,不值得我们赞扬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 ①②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敬畏生命、传承美德。
①②③④:依据题文描述,一路过医生跪在倒地老人的身旁对其急救,周围的群众也纷纷加
入救护。这诠释了传统美德,彰显中国价值;这是对他人生命的关切,传递了温暖,是凡人
善举,传递了人间的大爱,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故①②③说法正确,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A。
9. 据《人民日报》报道,国家安全机关因市民陈某的一个举报电话,及时化解了一起危害
国家生物安全的风险隐患。这一案例告诉我们( )
①维护国家安全只能靠群众举报 ②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③应该牢牢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④要以生物安全为国家安全的根本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维护国家安全。
②③:依据题文描述,国家安全机关因市民陈某的一个举报电话,及时化解了一起危害国家
生物安全的风险隐患。这启示我们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应该牢牢树立总体国家
安全观,故②③说法正确;
①:维护国家安全是全社会的责任,①说法错误;
④: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
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C。
10. 2021 年 7 月,安徽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开展“宪法小卫士”2021 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安徽省大中小学开展这一行动,有利于学生( )
①依法行使权力,履行法定职责 ②了解宪法知识,理解宪法内涵
③增强宪法意识,自觉捍卫宪法 ④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
A. ①②③
【答案】D
C. ①③④
B. ①②④
D. ②③④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增强宪法意识。
②③④:学习和宣传宪法,我们要了解宪法知识,理解宪法内涵;增强宪法意识,自觉捍卫
宪法;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故②③④说法正确;
①:这不属于青少年的法定职责,①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D。
11. 2022 年 3 月 5 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在本次会议上,国务院
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这表明( )
A. 国务院依法接受监督
B. 全国人大依法行使决定权
C. 行政权只受人大制约
D. 行政机关由全国人大产生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行政机关和权力机关的关系。
A:题干表述了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
政府工作报告,因为国务院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所以这表明国
务院依法接受监督。A 符合题意;
B:错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这体现了全国人大依法行
使监督权,排除;
C:错误,行政机关享有哪些职权,具体如何行使职权,都必须严格遵照宪法和法律。法定
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此选项表述的过于绝对了,排除;
D:错误,国务院由全国人大产生,地方国家行政机关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排除;
故本题选 A。
12. 2022 年 2 月,中国常驻日内瓦代表同全球疫苗免疫联盟签署协议,向“新冠疫苗实施
计划”捐赠一亿美元,用于向发展中国家分配新冠疫苗。这反映出中国( )
①是全球发展的贡献者 ②积极作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是国际秩序的建立者 ④勇于担当,真正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 ①②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担当。
①②④:中国向“新冠疫苗实施计划”捐赠一亿美元,用于向发展中国家分配新冠疫苗。这
反映出中国是全球发展的贡献者;积极作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勇于担当,真正发
挥负责任大国作用,故①②④说法正确;
③:中国是国际秩序的维护者,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56 分)
13. 【透视现象 明理导行】
观察下列两幅漫画,回答问题。
(1)漫画一会引发你什么感悟?
(2)请你结合漫画一,对漫画二中的观点进行评析。
【答案】(1)小铭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是尊重老师的表现;老师及时鼓励小铭,
这说明了老师是我们成长的引路人,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
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
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不管是老师的表扬还是批评,我们都要正确对待,理解老师的良
苦用心,与老师和谐相处。
【解析】
【分析】背景素材:透视现象,明理导行
考点考查: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
能力考查: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健康成长
【小问 1 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本题的设问主体是漫画一带给你的感悟,联系漫画内容进行分析;
第二步:审材料。有效信息:小铭谢谢老师的批评,老师表扬小铭进步→小铭尊重老师,老
师帮助学生;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小铭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是尊重老师的表
现;老师及时鼓励小铭,这说明了老师是我们成长的引路人,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小问 2 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本题的设问主体是对漫画二中的观点进行评析,联系漫画一的内容;
第二步:审材料。有效信息:喜欢老师的表扬→也应该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与老师和谐相处。
14. 【书香安徽 皖美阅读】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2 年 4 月 25 日,“书香安徽·皖美阅读”全民阅读系列活动拉开帷装,通过开展青
少年阅读推广等“六大行动”,传承弘扬安徽崇文重学、书香传家的优良传统,大力营造爱
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注入强大精神力量和知识力
量。
(1)爱读书,让生活书香四溢。请你结合材料,谈谈如何让读书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2)爱读书还要善读书。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你认为应如何正确对待书中的
知识和观点?
【答案】(1)政府:宣传多读书,读好书的重要意义;新闻媒体:多举办关于读书的文艺
节目;社会:图书馆免费向市民开放,努力营造一种热爱读书、善于读书和善于用书的浓厚
氛围;学校:要为中学生留下阅读的空间,可以通过改革语文教学,增加阅读课等方式让学
生有时间阅读;公民:学会主动读书,挤出时间读书,读好书。
(2)书是我们人类拥有专利的恩物,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他们崇拜的神圣对象。但是,如
果我们完全信书,唯书本是从,轻则使个人成为书呆子,重则形成所谓"本本主义"、"教条
主义"和"唯书"的作风。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我们要善于独立思考问题,有自
己的判断,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吸取书中的营养,摒弃书中糟粕。
【解析】
【分析】背景素材:书香安徽 皖美阅读
考点考查:学习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学会学习、科学精神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
本题考查让读书成为生活方式,分析材料后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
有效信息:开展青少年阅读推广等“六大行动”→可联系政府宣传多读书,读好书的重要意
义,鼓励多举办有利于读书的活动,新闻媒体多举办读书的文艺节目,社会要营造良好氛围,
学校增加学生的阅读时间,公民要挤出时间读书等。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得分点:从政府、新闻媒体、社会、学校、公民等角度阐述。
(2)本题考查如何正确对待书中的知识和观点,属于开放性试题。主要围绕如果我们完全
信书,唯书本是从的危害,要善于独立思考,吸取营养,摒弃糟粕等方面回答。
15. 【学法用法 与法同行】
假期,小华来到开饭店的姐姐家做客,遇到一些法律问题,请你与他一起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