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山东省枣庄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
1.本试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不要在本试卷上答题,答案写在“语文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3.考试开始前,请将姓名和准考证号写在本页试卷的上方空白处。“语文答题卡”上的有关
事项,按“特别注意”的要求填写。考试结束,应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 23 分)
1.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在逗留高地、向山下的阿冉提村进发之前,我们曾仰面遥望附近的一座峰巅,但见色彩
斑①斓.( ),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②màn
舞,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宛如游丝蛛
网一般。五光十色中的粉红嫩绿,尤为妩媚动人,所有色彩轻淡柔和,交相辉映,妖媚迷人。
我们干脆就地而坐,饱览独特美景。这一彩幻只是稍作驻留,顷刻间便飘忽不定,相互交融,
暗淡隐去,可又骤然反光灼灼,瞬息万变,真是无穷变幻,纷至沓来;洁白轻薄的云朵,微
光闪烁,仿佛身披③霓.(
)裳羽衣的纯洁天使。
——马克·吐温《登勃朗峰》
(1)给选文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斑斓.(
)
②màn
舞
③霓.(
)裳
(2)下列不属于...“纷至沓来”近义词的一项是( )
A.礼尚往来
B.络绎不绝
C.接踵而来
D.川流不息
(3)下列词语中短语结构与“奇形怪状”相同..的一项是( )
A.皑皑白雪
B.粉红嫩绿
C.瞬息万变
D.彩霞满天
(4)选文中有几处使用了比喻句?下面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2 处
B.3 处
C.4 处
D.5 处
【答案】(1)①lán ②曼 ③ní
(2)A
(3)B
(4)A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对字音字形的掌握。
色彩斑斓:形容色彩灿烂的样子或形容生活或文学作品等所包含的内容丰富多彩。“斓”读
作“lán”。
轻歌曼舞:轻松愉快的音乐加上柔和的舞蹈。曼:柔和。
霓裳羽衣:形容女子美丽的装束。“霓”读作“ní”。
(2)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纷至沓来: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
A.礼尚往来: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
B.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与“纷至沓来”相近;
C.接踵而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与“纷至沓来”相近;
D.川流不息:形容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与“纷至沓来”相近;
故选 A。
(3)本题考查辨析短语类型。“奇形怪状”是并列短语。
A.偏正短语;
B.并列短语;
C.偏正短语;
D.主谓短语;
故选 B。
(4)本题考查比喻修辞辨析。由“宛如游丝蛛网一般”“洁白轻薄的云朵,微光闪烁,仿佛
身披霓裳羽衣的纯洁天使”可知,选文中有 2 处使用了比喻句。故选 A。
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杜绝溺水事故不再发生,市教育局要求各学校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B. 此次新冠肺炎波及范围广,造成的教训尚无法计算,留下的损失更加深刻。
C. 能否减少智能手机的使用和加强自我控制,是改善智能手机成瘾的有效方式。
D. 去年国庆节,老师推荐我作为全校的三名选手之一,参加了全区的演讲比赛。
【答案】D
【解析】
【详解】A.否定不当,将“不再发生”的“不”删去;
B.搭配不当,可将“教训”与“损失”调换位置;
C.两面对一面,可将句首的“能否”删去,或是在“改善”前添加“能否”;
故选 D。
3. 下面有关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木兰不用尚书郎...”“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醉翁..之意不在酒”中,尚书
郎、侍中、侍郎、醉翁都是古代的官职名称。
B. “尊君..在不?”“君与家君..期日中”两句中,“尊”和“家”分别是敬辞和谦辞,“尊君”
是尊称对方的父亲,“家君”是谦称自己的父亲。
C.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今虽耄老..,未有所成”中,“加冠”表示年已二十;“耄老”,
指年老,八十九十曰耄。
D.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中,胡琴、
琵琶、羌笛、玉笛都是古代的一种乐器。
【答案】A
【解析】
【详解】A.“醉翁”是欧阳修的别号,出自《醉翁亭记》,不是古代的官职名称。故选 A。
4. 古诗文默写。
(1)苏轼在中秋之夜,望月感叹:“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
(2)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
(3)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4)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___。(《鱼我所欲也》)
(5)曹刿在分析战胜齐军的原因时,指出:作战,靠的是勇气,要“__________,再而衰,
三而竭”。(《曹刿论战》)
(6)陆游《游山西村》中 “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今天多用来借指在困境中坚
持下去,也许会出现豁然开朗的转变。
【答案】
(1). 月有阴晴圆缺
(2). 青草池塘处处蛙
(3). 采菊东篱下
(4).
舍生而取义者也
(5). 一鼓作气
(6). 山重水复疑无路
(7). 柳暗花明又一村
【解析】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
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缺、蛙、篱、
鼓、疑”等字词容易写错。
5. 综合性学习。学校开展“君子自强不息,点亮智慧人生”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请你积极
参与。
(1)【精选名言】围绕演讲主题,从下列名言中选出 2 条(只写序号),以备演讲时引用。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孟子·告子下》
②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④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⑤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2)【剖析论据】为了充实演讲内容,增强观点的说服力,同学帮你搜集了下面的事实论据,
其中蕴含的哪些精神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请加以提炼。
小故事:
受新冠疫情影响,只能上网课的 15 岁女孩杨秀花,每天要爬一个小时陡峭的山路,来
到距家 4 公里外的悬崖,窝在崖壁边上课。因为附近只有这里有信号。学校要求每天早上 7
点 45 分打卡,因此秀花 6 点就得起床,尽早出门,书包里装着馒头、包子当作干粮。直到
下午 5 点,天差不多要黑了才回家。粗略计算,秀花每天都要在悬崖边待上至少 10 个小时。
【答案】(1)①③⑤⑥
(2)示例:自强、自信、意志坚强、勇于战胜挫折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古诗名句的理解。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强调了人要担负重任,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必
须先在思想、生活和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苦的磨炼;
②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本指暴雨来临前的征兆,现在多借用到政治斗争的形
势紧迫、或突发事件的暴发前夕等方面的先兆;
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告诉我们要珍惜光阴,奋发向上,积极进取;
④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告诉我们不能死读书,要有质疑精神;
⑤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抒发了诗人不甘衰老、奋斗不息、对伟大理
想的追求永不停止的壮志豪情;
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故能体现“君子自强不息”主题的是①③⑤⑥。
(2)本题考查概括提炼信息。材料讲述了杨秀花不畏艰险,持之以恒,在悬崖边上网课,
求知好学,积极向上的事例,从女孩杨秀花身上我们看到了自强、自信、意志坚强、勇于战
胜挫折等良好的心理品质。据此分析。
二、阅读(共 47 分)
(一)(6 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峨眉山①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②江水流。
夜发清溪③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④。
注释:①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②平羌:即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③清溪:指清
溪驿,属四川犍为,在峨眉山附近。④渝州:今重庆一带。
6. “峨眉山月”这一特定的意象在诗歌中具体指什么?
7. 诗中峨眉山、平羌、清溪、三峡、渝州五个家乡地名连用,空间急剧转换,这一妙笔表
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8. 对下面四幅书法作品的字体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
(2)
(3)
(4)
A. 隶书 篆书 楷书 行书
B. 篆书 隶书 楷书 行书
C. 楷书 隶书 行书 草书
D. 行书 隶书 楷书 草书
【答案】6. 诗人故乡(答“家乡、亲人、友人”亦可)。
7. ①诗人对故乡的恋恋不舍(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②诗人外出闯荡的急切、喜悦与憧
憬之情。
8. B
【解析】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意象。这首诗以峨眉山月为象征,抒发了年青诗人初离蜀地时对故乡的深切依恋之
情。“峨眉山月”象征了诗人的故乡。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赏析。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诗人依次经过的
地点是: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
行旅图。通过五个地名点出行程,既有“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也有思乡的情怀,
语言流转自然,构成一种清朗秀美的意境。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书法作品的赏析。
A.基本属于象形字的衍生,但要更书体一点,是篆书;
B.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是隶书;
C.工整又不乏锋芒之势,字形方正,各部匀称,是楷书;
D.字形笔势狂放不羁,基本上普通人是看不懂的,是草书;
故选 B。
(二)(14 分)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
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
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
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
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孟子谓宋句践①曰:“子好游②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③;人不知,亦嚣嚣。”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
不失义,故士得己④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
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注释:①宋句践:古人名。 ②游:指游说。 ③嚣嚣:安详自得的样子。 ④得己:自得。
——《孟子·尽心上》
9.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⑴薄.暮冥冥
⑵去国.怀乡
⑶吾语.子游
⑷人知.之,亦嚣嚣
10. 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穷则独善其.身
B.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人知之.,亦嚣
嚣
C.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达则.兼善天下
D. 其喜洋洋者矣. 尊德乐义,则可以
嚣嚣矣.
11. 翻译下列句子。
⑴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⑵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12.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选文《岳阳楼记》中,第一段通过描绘“______”,
表现出远谪的悲苦、郁闷之情;第二段则通过描绘“洞庭春晴图”,表现出______之情。
13. “天下观”是古圣贤之道。《礼记》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结合两篇选文,谈
谈范仲淹和孟子的“天下观”分别是什么?
【答案】9. ①迫近;②国都;③告诉;④理解。
10. B
11. ①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爽快,荣耀和屈辱一并忘掉。②所以士人穷
困的时候不丧失(失掉)义,得志时不背离(背弃)道。
12.
(1). 洞庭风雨图
(2). 心旷神怡、遗忘得失宠辱的乐观(或“喜悦”)。
13.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解析】
【9 题详解】
这道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课内重点文言实词需要平时的积累识记,并且活学活用,学
会从课内到课外的迁移。作答时,可先理解整句话的大意,再来推断加点词的含义。
(1)大意:傍晚天色昏暗。薄:迫近。
(2)大意:离开国都、怀念家乡。国:国都。
(3)大意:我告诉你游说(的态度)。语:告诉。
(4)大意:人家理解我,我悠然自得无所求。知:理解。
【10 题详解】
这道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
A.代词,他、他们;
B.助词,的/代词,我;
C.连词,就;
D.句末语气词,不翻译;
故选 B。
【11 题详解】
这道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
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
(1)重难点词语有:斯:这。旷:开阔。怡:愉快。偕:一起。宠:荣耀。辱:屈辱。
(2)重难点词语有:故:所以、因此。达:指得志时。离:背弃。
【12 题详解】
这道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根据“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
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可知,选文《岳阳楼记》中,第一段通过描绘“洞
庭风雨图”,表现出远谪的悲苦、郁闷之情;根据“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可知,第二段则通过描绘“洞庭春晴图”,表现出“心旷神怡、
遗忘得失宠辱的乐观(喜悦)”之情。
【13 题详解】
这道题考查对文章主题的分析与理解。甲文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产
生的不同感情,表达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
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乙文根据“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古之人,得志,泽加于
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等语句可知,表达了孟子“穷则
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思想。
【点睛】甲文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