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 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题号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 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 I 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微观粒子都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按照人们探索微观世界形成的认识,下列微观粒子中
尺度最小的是(
)
A.电子
B.原子
C.原子核
D.分子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于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而核外电子围绕原子核转动,所以
电子比原子核小,故 A 符合题意,B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2.学习摩擦力时,老师组织同学们进行了下列活动:将手掌压在桌面上向前推,比较用力
压着推和轻轻压着推时的感受;再将手掌放到光滑的物理教材封面上向前推,比较与在桌面
上推的感受。根据以上活动中的感受,大家提出了以下四个问题,其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
探究的科学问题是(
)
A.活动中手掌的感受与摩擦力大小是否有关?
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什么关系?
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什么关系?
D.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将手掌压在桌面上向前推,比较用力压着推和轻轻压着推时的感受;这是在接触面的粗糙程
度不变时改变的压力大小;而再将手掌放到光滑的物理教材封面上向前推,比较与在桌面上
推的感受这是在压力不变时,改变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研究多个因素对滑动摩擦力影响。
故 ABC 不符合题意,D 符合题意。
故选 D。
3.人类利用太阳能的实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供人们使用。使用太阳能热
水器时,将太阳能转化为( )
A.内能
B.机械能
C.电能
D.化学能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太阳能热水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使热水器内的水温度升高,故 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 A。
4.右图是家庭电路的实物布线图。下面依次画出的该电路中标有①②③④的四个电路元件
的规定符号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是电线连接,A 中线路连接符号是正确的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是电灯泡,B 中电灯的元件符号是正确的,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是开关,开关的元件符号是正确的,故 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是三孔插座,元件符号为三脚插头的符号,故 D 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 D。
5.测量物理量的大小要用到测量工具和仪表。使用图所示的仪表可以(
)
A.辨别零线和火线
C.测量消耗的电能
B.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D.测量消耗的电功率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图中的测量仪表是电能表,是测量消耗电能的工具。
故选 C。
6.物理学原理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很多机器、设备都是根据物理学原理制成
的。利用右图所示实验的原理可以制成( )
B.电动机
D.电磁铁
A.发电机
C.内燃机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该实验装置是研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利用此原理制造了电动机,故 B 符合题意,
A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7.如图是 2020 年 3 月 23 日~ 25 日济南和青岛两地的气象信息。由图可知∶沿海城市青岛
的昼夜温差较小,而内陆城市济南的昼夜温差却较大。这主要是因为海水和砂石具有不同的
B.比热容
D.热量
A.温度
C.内能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白天,太阳照向地球,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沿海的水和内陆的沙石吸收相同的热量,
由于水的比热容大于沙石的比热容,所以水的温度升高得少,内陆沙石温度升高的多。到了
晚上,白天吸收了热量的水和沙石向外放出热量而降温,相同时间放出相同热量,由于水的
比热容大于沙石的比热容,所以水温降得少。这样,沿海的水升温少,降温也少,所以温差
小。内陆沙子升温大,降温也大,所以温差大,故 B 正确。
故选 B。
8.如图所示衣架的挂钩两侧等距离安装着四个夹子。将三条相同的毛巾按下图各种挂法晾
晒在室外的铁丝上,能让衣架在水平方向保持平衡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每条毛巾的重力为 G,夹子间距离为 L,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只有选项 B
2
G L
2
L G
是平衡的,故 B 正确。
故选 B
9.《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机动车行驶时,驾驶人、乘坐人员
应当按规定使用安全带”。结合右图可知,在汽车紧急刹车时,系安全带可以
A.增大因汽车加速行驶而造成的惯性
B.减小因汽车高速行驶而造成的惯性
C.减小因惯性对驾乘人员造成的伤害
D.减小驾乘人员随车运动造成的惯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汽车和驾驶员的质量是不变的,所以
他们的惯性是不变的,汽车紧急刹车时,系安全带可以减小因惯性对驾乘人员造成的伤害,
故 C 正确。
故选 C。
10.如图所示,“复兴号”列车在平直路段上加速行驶的过程中,它的
B.动能减小
D.重力势能减小
A.动能增大
C.重力势能增大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B.影响动能的因素是质量和速度,列车的质量不变,但速度增大,所以动能增大,故 A
正确,符合题意,B 错误,不符合题意;
CD.影响势能的因素是质量和高度,而列车的质量和高度都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势能不变,
故 CD 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评卷人
得分
二、多选题
11.下列各项是某个中学生对相关数据的估计,其中与实际相符的是(
)
A.用手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是 1N
B.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 25℃
C.正常眨一次眼所用的时间约为 1s
D.一瓶矿泉水的质量大约为 0.5kg
【答案】A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一个鸡蛋大约重 0.5N,用手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是 1N,故 A 符合题意;
B.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 23~26℃,所以 25℃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故 B 符合题意;
C.正常眨一次眼所用的时间约为 0.3s 左右,故 C 不符合题意;
D.一瓶矿泉水的体积大约 500ml,质量大约为 0.5kg,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 ABD。
12.关于各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及说明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平行光通过凸透镜折射之后会聚于一点,说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B.图乙:微微加热时锥形瓶中呈现淡淡的紫色,说明固态碘受热先熔化再汽化
C.图丙: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时相互排斥,说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D.图丁:原来均匀的细铁屑靠近磁体时有规律地分布,说明磁体周围存在磁场
【答案】AC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如图,平行光通过凸透镜折射之后会聚于一点,说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故 A 正确;
B.图乙,微微加热时锥形瓶中呈现淡淡的紫色,说明固态碘受热先升华再凝华,故 B 错误;
C.图丙,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都带上了正电,靠近时相互排斥,说明同种电荷相互
排斥,故 C 正确的
D.图丁,原来均匀的细铁屑靠近磁体时有规律地分布,说明磁体周围存在磁场,故 D 正确
的。
故选 ACD。
13.所有推动社会发展的科学知识和规律,都是经过众多科学家长期、艰苦地科学探究得来
的。下列关于科学家及其发现的陈述,符合物理学发展实际的是(
)
A.阿基米德提出“运动不需要力维持”,为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B.格里克用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并准确测出大气压的值
C.欧姆对电流与电压及电阻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归纳出欧姆定律
D.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进步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
【答案】CD
【解析】
【分析】
【详解】
A.伽利略提出“运动不需要力维持”,为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所以 A 错误
B.格里克用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但准确测出大气压的值是托里拆利,故 B
错误
C.欧姆对电流与电压及电阻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归纳出欧姆定律,是正确的
D.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进步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是正确的。
故选 CD
14.2020 年 6 月 23 日 9 时 43 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
发射了北斗系统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此次火箭发射过程大致分为持续加速冲出大气层、
三级火箭一次关机滑行、三级二次点火加速、三级二次关机进入末速修正段、卫星调姿、星
箭分离,整个过程中通过观测站的雷达跟踪实时位置。在搭载导航卫星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
箭发射过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