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生态学考研真题 A 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 64 分)
1. 环境荷尔蒙
2. 生态风险评估
3. 生态工程
4. 绝对致死剂量
5. toxicant
6. fragile ecosystem
7. anthropogenic disturbance
8. biomass
9. 食物网源点
10. 优势种
11. 二级肉食动物
12. 演替顶极
13. species richness
14. frequency
15. instantaneous rate
16. ecosystem management
二、请运用环境生态学的相关原理解释以下现象(8 小题,共 86 分)
1.生态学家在对某个海湾的藻类进行调查时发现,在浅水处生长了很多绿藻,稍深处则有
很多褐藻,再深一些的水中则生长了很多红藻。请解释此现象。(10 分)
2.骆驼是一种典型的沙漠动物,请解释它能在沙漠中长时间旅行而免受伤害的原因。(10
分)
3.通过对全世界高等植物种类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我国有高等植物 3 万多种,巴西
有 4 万多种,俄罗斯和东欧地区有 1 万多种。据调查在我国两栖类动物分布中也存在同样
的现象。请分析产生这种分布现象的原因。(10 分)
4.在西双版纳,钝叶榕小蜂将卵产在钝叶榕果的子房里,同时为榕树有效地传粉。研究发
现钝叶榕在种群水平上常年持续挂果,其花柱长度短于榕小蜂产卵器的长度,保证了传粉
榕小蜂的在其中产卵繁殖;而传粉榕小蜂的羽化出蜂时期则与榕果内雄花的开放时间保持
高度一致。请解释这一现象。(10 分)
5.四川省二郎山东坡和西坡的气候、植被、土壤等存在较大差别。东坡原始森林郁郁葱葱,
气候湿润,而西坡却寸草不生,气候异常干燥。当地有这样的谚语:“过一山,另一天”、“一
山之隔两重天”。请解释此现象。 (10 分)
6.我国广东省珠江的伶仃洋上有一个小岛叫内伶仃岛,岛上森林覆盖面积达 95%,是国家
级自然保护区。岛上生活着近 600 只猕猴,还有其它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但近两年来,
岛上出现大片森林死亡现象,这些可爱的小生灵在岛上很难找到食用的各类果实,只能靠
人来喂养。经调查,造成这种恶果的原因是一种叫薇甘菊的菊科假泽兰属植物,它能把树
冠浓密地罩起来造成树木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薇甘菊原产热带美洲,20 世纪 90 年代
初叶传到中国。在南美洲它并不是植物杀手,上百种昆虫和菌类吃它,还有很多植物来限
制它生长,从而达到一种生态平衡。试分析这一生态现象,并指出其危害原因以及防治途
径。(12 分)
7.长江是我国重要的黄金水道,近年来调查表明,长江水域生态系统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逐渐显现出了部分退化特征,主要表现为泥沙淤积、水质下降、生物多样性丧失、水文情
势变化等。请以长江为例,分析河流生态系统受损的主要方式及其生态修复的可能途径。
(12 分)
8.人工湿地(constructed wetland)技术是指利用人工建造和监督控制的、适宜于水生
植物或湿生植物生长的、与沼泽类似的地面,是处理废水的一种污染治理工艺。它是 20 世
纪 70-80 年代蓬勃兴起的废水处理新技术,具有出水水质稳定、基建及运行费用低、维护
管理方便、耐冲击负荷强、适于处理间歇排放的污水、能去除氮磷、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
等优点,尤其适合我国国情。请解释人工湿地能高效净化废水的原因。(1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