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某211大学15级信息安全《网络原理》作业.pdf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料共3页,全文预览结束
第一章 1-10 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要传送的报文共 x(bit)。从 源点到终点共经过 k 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 d(s),数据率为 b(b/s)。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 s(s)。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 p(bit), 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 电路交换的要小?(提示:画一下草图观察 k 段链路共有几个结点。) 1-17 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 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 2×108m/s。 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 (1) 数据长度为 107bit,数据发送速率为 100kb/s。 (2) 数据长度为 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 1Gb/s。 从上面的计算中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第二章 2-07 假定某信道受奈氏准则限制的最高码元速率为 20000 码元 /秒。如果采用 振幅调制,把码元的振幅划分为 16 个不同等级来传送,那么可以获得多高的数 据率(b/s)? 2-16 共有 4 个站进行码分多址 CDMA 通信。4 个站的码片序列为 A:(-1-1-1+1+1-1+1+1) B:(-1-1+1-1+1+1+1-1) C:(-1+1-1+1+1+1-1-1) D:(-1+1-1-1-1-1+1-1) 现收到这样的码片序列 S:(-1+1-3+1-1-3+1+1)。问哪个站发送数据了? 发送数据的站发送的是 0 还是 1? 第三章 3-07 要发送的数据为 1101011011。采用 CRC 的生成多项式是 P(X)=X4+X+1。 试求应添加在数据后面的余数。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一个 1 变成了 0,问接收 端能否发现?若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两个 1 都变成了 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 采用 CRC 检验后,数据链路层的传输是否就变成了可靠的传输? 3-24 假定站点 A 和 B 在同一个 10Mb/s 以太网网段上。这两个站点之间的传播 时延为 225 比特时间。现假定 A 开始发送一帧,并且在 A 发送结束之前 B 也发 送一帧。如果 A 发送的是以太网所容许的最短的帧,那么 A 在检测到和 B 发生 碰撞之前能否把自己的数据发送完毕?换言之,如果 A 在发送完毕之前并没有
检测到碰撞,那么能否肯定 A 所发送的帧不会和 B 发送的帧发生碰撞?(提示: 在计算时应当考虑到每一个以太网帧在发送到信道上时,在 MAC 帧前面还要增 加若干字节的前同步码和帧定界符) 3-25 在上题中的站点 A 和 B 在 t=0 时同时发送了数据帧。当 t=255 比特时间, A 和 B 同时检测到发生了碰撞,并且在 t=255+48=273 比特时间完成了干扰信号 的传输。A 和 B 在 CSMA/CD 算法中选择不同的 r 值退避。假定 A 和 B 选择的 随机数分别是 rA=0 和 rB=1。试问 A 和 B 各在什么时间开始重传其数据帧?A 重传的数据帧在什么时间到达 B?A 重传的数据会不会和 B 重传的数据再次发 生碰撞?B 会不会在预定的重传时间停止发送数据? 第四章 4-17 一个 3200 位长的 TCP 报文传到 IP 层,加上 160 位的首部后成为数据报。 下面的互联网由两个局域网通过路由器连接起来。 但第二个局域网所能传送的 最长数据帧中的数据部分只有 1200 位。因此数据报在路由器必须进行分片。试 问第二个局域网向其上层要传送多少比特的数据(这里的 “数据 ”当然指的是局 域网看见的数据)? 4-41 假设网络中的路由器 B 的路由表如下: N1 7 A N2 2 C N3 6 D N6 8 F N8 4 E N9 4 F 现在 B 收到从 C 发来的路由信息(这两列分别表示“目的网络”和“距离”): N2 4 N5 5 N6 4 N8 3 N9 3 试求出路由器 B 更新后的路由表。
第五章 5-23 主机 A 向主机 B 连续发送了两个 TCP 报文段,其序列号分别是 70 和 100。 试问: (1)第一个报文段携带了多少字节的数据? (2)主机 B 收到第一个报文段后发回的确认中的确认号应当是多少? (3)如果 B 收到第二个报文段后发回的确认中的确认号是 180,试问 A 发送的 第二个报文段中的数据有多少字节? (4)如果 A 发送的第一个报文段丢失了,但第二个报文段到达了 B。B 在第二 个报文段到达后向 A 发送确认。试问这个确认号应当是多少? 5-39 TCP 的拥塞窗口cwnd 大小与传输轮次n的关系如下所示: (1)试画出如图5-25所示的拥塞窗口与传输轮次的关系曲线。 (2)指明TCP 工作在慢开始阶段的时间间隔。 (3)指明TCP 工作在拥塞避免阶段的时间间隔。 (4)在第16 轮次和第22 轮次之后发送方是通过收到三个重复的确认还是通过 超市检测到丢失了报文段? (5)在第1轮次,第18轮次和第24 轮次发送时,门限ssthresh分别被设置为多 大? (6)在第几轮次发送出第70 个报文段? (7)假定在第26 轮次之后收到了三个重复的确认,因而检测出了报文段的丢 失,那么拥塞窗口cwnd和门限ssthresh应设置为多大?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