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山东省菏泽市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
选择题
1.小华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并利用显微镜进行了
观察(如图所示)。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 制作该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 c→d→b→a
B. 该显微镜的最小放大倍数是 400 倍
C. 观察图像由甲到乙时,若视野模糊应调节 1
D. 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载玻片上所滴液体与 c 所滴液体相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包括:擦、滴(生理盐水)、刮、涂、盖、染。在制作洋
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操作步骤时,为了便于记忆我们可以把这每个步骤简洁地用一
个字代表:擦→滴→撕→展→盖→染。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是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和回
放。
【详解】A.制作洋葱鳞片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是:擦拭载玻片、盖玻片、在载玻
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用镊子撕取实验材料、将实验材料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展平、盖上
盖玻片、用碘液染色。所以,制作该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 c 滴清水→d 取材→b 将表皮展
平→a 盖盖玻片,故 A 正确。
B.显微镜放大的倍数等于物镜放大的倍数乘以目镜放大的倍数,所以该显微镜的最小放大
倍数=16×10=160 倍,故 B 错误。
C.观察图像由甲到乙时,若视野模糊应调节 2 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故 C 错误。
D.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载玻片上所滴液体是生理盐水,而图 c 所滴液体是
清水,两者不相同,故 D 错误。
故选 A。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鳞片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基本步骤
及注意事项,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及注意事项。
2.下列有关细胞分裂、分化及多细胞生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要先进行复制
B. 通过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
C. 小麦与人体相比,缺少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D. 人体内的所有细胞都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细胞的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导致细胞数目增多。
2.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我们把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群称之为组织,如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详解】A.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是明显。遗传物质先进行复制加倍,然后分成
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
的,A 正确。
B.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我们把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群称之为组织;因
此,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的,B 正确。
C.植物体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
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体与动物体相比没有系统,C 正确。
D.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中除一小部分保持分裂能力,大部分丧失了分裂能力,在生长过
程中形态、结构、功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出现了差异,这就是细胞的分化,D 错误。
故选 D。
【点睛】理解掌握细胞分裂的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3.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A. 蕨类植物有了真正的根和输导组织,适应陆地生活的能力较强
B. 每天光照时间超过 14 小时,油菜才能形成花芽
C. 蚯蚓的活动能使土壤疏松,并能提高土壤肥力
D. 鲫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适于生活在水中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千
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
【详解】A.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吸收和运输营
养物质,一般长的比较高大,适应陆地的能力较强,是生物适应环境,A 不符合题意。
B.每天光照时间超过 14 小时,油菜才能形成花芽,是环境影响生物,B 符合题意。
C.蚯蚓在土壤中钻洞使土壤疏松, 蚯蚓的粪便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无机盐,可以提
高土壤肥力,是生物影响环境,C 不符合题意。
D.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梭形,体表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是生
物适应环境,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4.哺乳动物是动物界中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行为最复杂的高等动物。绝大多数哺乳动物
特有的特征是(
)
①胎生、哺乳 ②体温恒定 ③用肺呼吸 ④牙齿分化 ⑤体内有膈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④⑤
C. ②③④
D. ①③
⑤
【答案】B
【解析】
【分析】
哺乳动物的特征有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
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
【详解】:①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生殖发育的特点,是哺乳动物特有的,正确;
②体温恒定,哺乳动物和鸟类,都具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功能,体温恒定,所以不是哺乳
动物特有的,错误;
③用肺呼吸,哺乳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都用肺呼吸,也不是哺乳动物特有的,
错误;
④哺乳动物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是哺乳动物特有的,正确;
⑤体内有膈,是哺乳动物的特点,是哺乳动物特有的,正确。
故选 B。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哺乳动物的特征。
5.生物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做法不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
)
做法
主要原理
正其行,通其风
能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及时排涝
减少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带土移栽花草
保护根毛和幼根,提高成活率
A
B
C
D 及时晾晒收获的小麦
抑制呼吸作用,延长贮藏时间
B. B
C. C
D. D
A. A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
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二氧化碳
的浓度。
(2)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
供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为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
氧化碳+水+能量。
【详解】A.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正其行,通其风”能使作物周围有充足的
二氧化碳,利于光合作用,A 正确。
B.植物根的呼吸作用需要的氧气,来自空气中,所以田间松土、及时排涝,有利于根的呼
吸,促进根的生长,B 错误。
C.移栽幼苗时根部总是带一个土坨是,为了保护根毛和幼根,提高成活率,C 正确。
D.收获的小麦及时晾晒,可以减少小麦中的水分,抑制小麦的呼吸作用,D 正确。
故选 B。
【点睛】掌握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6.下面是绿色开花植物的部分形态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一中的 3 在发育成果实前需经过传粉和受精
B. 图二所示器官是由图一中的 4 发育而来
C. 图三中的 a 和 b 是由图二中的 1 发育而来
D. 植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可用图四中箭头来表示
【答案】C
【解析】
【分析】
图一中 1 柱头,2 花柱,3 子房,4 胚珠,5 花药,6 花丝;图二中 1 胚轴,2 胚芽,3 胚根,
4 子叶,5 种皮;图三中 a 叶,b 茎,c 根。
【详解】A.一朵花只有经过传粉、受精后,3 子房才能发育成果实,A 正确。
B.受精完成后,胚珠发育成种子。图二所示器官是种子由图一中的 4 胚珠发育而来,B 正
确。
C.图三中的 a 叶和 b 茎是由图二中的 2 胚芽发育而来,1 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C
错误。
D.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把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运输到叶、花、果实、种子,因此植
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可用图四中箭头来表示,D 正确。
故选 C。
【点睛】掌握花的结构、种子的萌发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7.如图是某同学观察到的叶片结构及叶片下表皮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 和 5 属于上皮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子
B. 7 和 8 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 2 和 4 属于营养组织
D. 通过 6 进出叶片的气体只有氧气和二氧化碳
【答案】C
【解析】
【分析】
图中的 1 上表皮、2 栅栏组织、3 叶脉、4 海绵组织、5 下表皮、6 气孔、7 保卫细胞、8 表
皮细胞。
【详解】A.1 上表皮和 5 下表皮属于保护组组,具有保护作用,A 错误。
B.7 保卫细胞中有叶绿体,能光合作用;二 8 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
错误。
C.2 和 4 属于叶肉,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生产有机物,属于营养组织,C 正确。
D.通过 6 进出叶片的气体除了氧气和二氧化碳,还有蒸腾作用的水蒸气,D 错误。
故选 C。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叶片的结构和功能。
8.“少年骑马人咸阳,鹘似身轻蝶似狂。”下列有关运动和行为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人的运动系统是由骨、关节和骨骼肌组成
B. 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后,能牵动骨绕关节活动
C. 少年骑马属于后天性行为
D. 马比蝴蝶的学习能力强,且学习行为更加复杂
【答案】A
【解析】
【分析】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包括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骨起支持作用,骨连接(骨连
结包括关节、半活动连接和不活动连接,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起保护作用。
(2)肌肉包括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三种,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是肌腱(属
于结缔组织),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
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能够收缩和舒张。
(3)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
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
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详解】A.人的运动系统都是由骨、骨连结、骨骼肌三部分组成,A 错误。
B.骨骼肌具有受到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后,牵动骨绕着
关节活动,B 正确。
C.少年骑马属于后天性行为,是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
行为,C 正确。
D.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马比蝴蝶的学习能力强,且学习行为更加复杂,D 正确。
故选 A。
【点睛】了解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后天性行为的特点等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9.对下列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可以寄生在②内,属于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
B. ②③④⑤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C. 形成芽孢是③特有的一种生殖方式
D. 它们都可以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的角色
【答案】A
【解析】
【分析】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
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病毒根据寄生的细胞不同,可以分为:动物病毒、植物
病毒和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
(2)细菌和真菌的区别:
分析图可知:①是病毒、②细菌、③酵母菌、④青霉、⑤蘑菇,③④⑤都是真菌。
【详解】A.病毒根据寄生的细胞不同,可以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细菌
病毒也叫噬菌体。因此①病毒可以寄生在②细菌内,属于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正确。
B.②细菌的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③④⑤都
是真菌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因此,②③④⑤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
细胞质和细胞核,错误。
C.芽孢是某些细菌于生长后期,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椭圆形或圆柱形的休眠体。因
此,形成芽孢不是③的生殖方式,而是一种特殊的休眠体,错误。
D.病毒不是分解者。腐生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能把动物、植物的
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归还土壤,被绿色植物吸收和利用,
制造有机物。因此,它们都可以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的角色,错误。
故选 A。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细菌的生殖方式,病毒、真菌、细菌的细胞结构。
10.如图表示人体内部分血管及血流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