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数字时钟课程设计报告.doc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资料共7页,全文预览结束
一.设计题目 数字时钟仿真设计 二.主要内容 设计一个具有时、分、秒的十进制数字显示的计时器。 三.具体要求 (1) 设计一个具有时、分、秒的十进制数字显示的计时器。 (2) 具有手动校时、校分的功能。 (3) 通过开关能实现小时的十二进制和二十四进制转换。 (4) 具有整点报时的功能,应该是每个整点完成相应点数的报时,如 3 点钟 响 3 声. 四.进度安排 第一天上午:介绍设计所用仿真软件;布置任务,明确课程设计的完整功能和要 求。下午:图书馆查阅资料。 第二天全天:消化课题,了解设计要求,明确被设计系统的全部功能。 第三天全天:确定总体设计方案,画出系统的原理框图。 第四天全天:绘制单元电路并对单元电路进行仿真。 第五天全天:分析电路,对原设计电路不断修改,获得最佳设计方案。 第六天上午:完成整体设计并仿真验证。下午:准备课程设计报告。 第七天上午:对课程设计进行现场运行检查,给出实践操作成绩。 五.成绩评定 成绩分为三部分:考勤占 30%,实践操作占 40%,课程设计报告占 30%。
数字时钟仿真设计 一. 设计内容 设计一个具有时、分、秒的十进制数字显示的计时器。 二.设计目的与要求 (1)设计一个具有时、分、秒的十进制数字显示的计时器。 (2)具有手动校时、校分的功能。 (3)通过开关能实现小时的十二进制和二十四进制转换。 (4)具有整点报时的功能,应该是每个整点完成相应点数的报时,如 3 点钟 响 3 声. 三.设计原理 数字时钟由振荡器、分频器、计数器、译码现实、报时等电路组成。其中,振荡 器和分频器组成标准信号发生器,直接决定计时系统的精度。由不同进制的计数 器、译码器和显示器组成计时系统。将标准秒信号送入采用六十进制的“秒计数 器”,每累计 60s 就发出一个“分脉冲”信号,该信号将作为“分计数器”的时 钟脉冲。“分计数器”也采用六十进制计数器,每累计 60min,发出一个“时脉 冲”信号,该信号将被送到“时计数器”。“时计数器”采用二十四进制或十二进 制计时器,可实现对一天 24h 或 12h 的累计。译码显示电路将“时”、“分”、“秒” 计数器的输出状态通过六位七段译码器显示器显示出来,可进行整点报时,计时 出现误差时,可以用校时电路校时、校分。数字时钟的原理框图如图 1 所示。 时显示器 分显示器 秒显示器 时计时器 时计时器 时计时器 校时控制电路 校分控制电路 报时 晶振 分频 图 1 四.设计器材及说明 芯 片:74LS160(引脚图如图 2 所示)﹑74LS192(引脚图如图 3 所示)﹑ 与门﹑非门﹑与非门 其他器材:导线若干﹑蜂鸣器﹑秒脉冲时钟源﹑开关 3 个 - 1 -
图 2 图 3 五.设计过程 1.秒脉冲产生电路 2.计数器电路 秒脉冲产生电路用一个 1Hz 的秒脉冲时钟信号源代替。 整个计数器电路由秒计数器、分计数器和时计数器串联而成。秒脉冲信号经过 6 级计数器,分别得到秒个位、秒十位。分个位、分十位以及时个位、时十位的 计时。显示 6 位的“时”、“分”、“秒”需要 6 片中规模的计数器。其中,秒计数 器和分计数器都是 60 进制,时计数器喂二十四/十二进制,都选用 74ls160 来实 现。实现的方法采用反馈清零法。 ①六十进制计数器电路 秒计数器和分计数器各由一个十进制计数器(十位)和一个六进制计数器(十 位)串接组成,形成两个六十进制计数器,其中个位奇数器接成十进制形式。十 位计数器选择 QB 与 QC 端做反馈端,经与非门输出至控制清零端 CLR,接成六 进制计数形式(计数至 0110 时清零)。个位于十位计数器之间采用同步级联复位 方式,将个位计数器的仅为输出端 RCO 接至十位计数器的时钟信号输入端 CLK, 完成个位对十位计数器的进位控制。将十位计数器的反馈清零信号经非门输出, 作为六十进制的进位输出脉冲信号,即当计数器至 60 时,反馈清零的低电平信 号输入 CLR 端,同时经非门变为高电平,在同步级联方式下,控制高位计数器 的计数。 - 2 -
图 4 如图 4,I01-I04 是个位数码管的显示输出端,IO5-IO8 是十位数码管的显示输出端, IO9 接电源,给两个芯片的使能端提供高电平,IO10 在此电路作为秒计数电路时接 秒信号产生电路,作为分计数电路时接秒计数电路提供过来的仅为信号(即戒指 秒计数器的 CLR 端)。IO11 作为低位计数器的仅为输出,与高电位计数器的时钟 信号端相连。 ②二十四/十二进制计数电路 图 5 创建如图 5 所示的电路,IO1-IO4 是个位数码管的显示输出端,IO5-IO8 是市委数码 管的现实输出端,IO9 接电源,给两个芯片的使能端提供高电平,IO10 接分计数电 路提供过来的进位信号(即接至分计数器的 CLR 端)。IO11 连接了两个计数器的 清零端,因此可以通过双向开关接 IO12 和 IO13 以实现对与非门的选择,从而完成 进制的转换。 分计数器需要的是一个二十四/十二进制转换的递增计数电路。个位和十位计数 - 3 -
器均连接成十进制计数形式,采用同步级联复位方式。将个位计数器的进位输出 端 RCO 接至十位计数器的时钟信号输入端 CLK,完成个位对十位计数器的进位 控制。若选择二十四进制,十位计数器的输出端 QB 和个位计数器的输出端 QC 通过与非门控制两片计数器的清零端 CLR,当计数器的输出状态为 00010010 时, 立即反馈清零,从而实现十二进制递增计数。两个与非门通过一个双向开关接至 两片计数器的清零端 CLR,单击开关就可选择与非门的输出,实现二十四进制 或十二进制递增计数的转换。 3.校时、校分电路 在精度要求不高时,可以采用两个双向选择开关将秒脉冲直接引入时计数器和 分计数器即可实现功能。此时,低位计数器的进位信号输出端需通过双向选择开 关的其中一选择端接至高位计数器的时钟信号端,开关的另一选择端接秒脉冲信 号,当日常显示时间时,开关拨向低位计数器的仅为信号输出端;调时调分时拨 向秒脉冲信号,这样可使计数器自动跳至所需要校队的时间。 4.报时电路 创建如图 6 所示电路。 图 6 两个计数器采用同步级联方式连接,即使个位报时计数器的借位端 BO 接至是为 保时计数器的减计数控制端 DOWN。IO1-IO4 将时计数器的各位输出引入作为报时 计数器各位的预置数,IO5-IO8 将时计数器的十位输出引入作为报时计数器十位的 预置数。同时根据 74LS192 的功能表,IO9 接电源,,给两个芯片的加计数控制端 提供高电平。IO10 接地,给两个芯片的清零控制端提供低电平。IO11 连接分计数 器的分进位信号输出端,两片报时计数器的输出端通过一个 8 输入或门输出一个 信号给输出端口 IO12,当两计数器都减为 0 时,可以向外输出低电平以关闭使蜂 鸣器工作的与门。与门的输出反馈给端口 IO13,给报时计数器电路提供计数脉冲, - 4 -
从而实现蜂鸣器每响一次报时计数器正好减 1,完成整点点数的报时。 5.总电路设计 如图 7 图 7 六.设计结果及分析 (1)启动仿真电路,可观察到数字时钟的秒位开始计时,计数到 60 后复位到 0, 并进位到分计时电路。 (2)观察到数字时钟的分位开始计时,计数到 60 后复位为 0,并进位到时计时 电路 (3)开关 J1 可控制时计时电路的二十四进制或十二进制计数方法的选择。单击 控制键“A”,可实现计数方式的转换。 (4)控制键“B”、“C”可控制将秒脉冲直接引入时、分计数器,从而实现校时 和校分功能。 (5)出现整点,即时计数器出现变化时,蜂鸣器会发出相应点数的报时。 七.设计体会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总体来说,收获颇丰,无论是在培养自己的实验动手能 力还是培养自己的性情方面。在此次的数字钟设计过程中,更进一步地熟悉了芯 片的结构及掌握了各芯片的工作原理和其具体的使用方法.在连接六进制,十进 制,六十进制的进位及二十四进制和是二进制的接法中,要求熟悉逻辑电路及其 芯片各引脚的功能,那么在电路出错时便能准确地找出错误所在并及时纠正了。 在开始的设计和最后的调试过程是漫长的,有时我们为了一个问题要找很长时 - 5 -
间,甚至要熬夜、顾不上吃饭等,我们既要在计算机前收集资料,又要在实验室 验证,这个过程非常辛苦,但是也非常快乐。最后我们通过两个星期的艰苦奋斗, 终于完成了数字时钟电路的设计,并调试成功,为此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 八.参考书目 《数字逻辑电路实验及课程设计指导书》 自编 《电子技术基础 数字部分》第五版 《基于 Multisim 10 的电子仿真实验与设计》王连英主编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与实验》 康华光主编 李维主编 - 6 -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