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浙江温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温州“九山书会·大宋戏仓”是中国首个集戏曲文化、游园体验为一体的戏曲生活市集,定期推出系
列文化活动。请你作为戏曲推广人,与同学一起去打卡。(38 分)
【打卡戏文大道】
1. 同学们漫步在悬挂着戏文灯带的林荫大道,赏读戏文,浮想联翩。
窗外日光弹指过,席前花影坐
“日光弹指过”让人想起《论语》中孔子的感
间移。
慨:“(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月双清”使人想起苏轼《水调歌头(明月
惟愿取,年年此夜,人月双清。
几时有)》中“(2)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的美好祝愿。
湘浦鱼沉,衡阳雁断,音书要
(
)这一意象,让人想起“(3)
寄无方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打卡主题市集】
2. 同学们在挑选戏曲创意商品时产生困惑: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张飞和《水浒传》中的林冲,外貌都是
“豹头环眼,燕颔虎须”,而手机壳上的戏曲扮相截然不同(见下图)。结合名著内容,推测他们扮相不同
的原因。
【打卡九山戏台】
3. 同学们驻足观赏《琵琶记》经典选段《糟糠自餍》。请你借助“戏文卡”,与同学分享体会赵五娘心境
的过程。
戏文卡
(赵五娘)唱词:滴溜溜难穷尽的珠泪,乱纷纷难宽解的愁绪。骨崖崖难扶持的病体,
战钦钦难捱过的时和岁。这糠呵,我待不吃你,教奴怎忍饥?我待吃呵,怎吃得?
(选自《元本琵琶记校注》)
【剧情简介】蔡伯喈辞别新婚妻子赵五娘,进京赴试,远去三年杳无音讯。家乡连年旱灾,
赵五娘把仅有的米饭给了公婆,自己吃糠,换来的却是婆婆的猜忌。
【打卡高明亭】
4. 同学们发现高明亭对《琵琶记》作者高明的介绍过于简略,准备向主办方提建议。
◎搜集材料
【材料一】
永嘉高经历明①,避乱四明之栎社,惜伯喈②之被谤,乃作《琵琶记》雪之,用清丽之词,一洗作者之
陋,于是村坊小伎③,进与古法部④相参,卓乎不可及已。相传:则诚坐卧一小楼,三年而后成。其足按拍
处,板皆为穿。尝夜坐自歌,二烛忽合而为一,交辉久之乃解。好事者以其妙感鬼神,为剙⑤瑞光楼旌⑥之。
(选自《南词叙录注释》)
【材料二】
有王四者,以学闻。则诚与之友善,劝之仕。登第后,即弃其妻而赞于太师不花家。则诚悔之,因作
此记以讽谏。……高皇帝微时,尝奇此戏,及登极,召则诚,以疾辞。使者以记上进。上览之曰:“五经
四书在民间,譬诸五谷,不可无;此记乃珍羞之属俎豆⑦之间亦不可少也。”
注释:①高经历明:指高明,字则诚,瑞安人。经历,官名。②伯喈:这里指东汉文学家蔡邕,字伯喈。
③伎:泛指歌舞表演。④法部:指正宗的皇家乐曲。⑤剙:同“创”。⑥旌:表彰,显扬。⑦俎豆:祭祀
(选自田艺蘅《留青日札》)
宴饮用的礼器。
◎读懂文意
(1)解释加点词。
①卓乎不可及.已____________
②尝奇.此戏____________
(2)用“/”给材料二中画波浪线处断句。(限断 2 处)
此记乃珍羞之属俎豆之间亦不可少也
◎围绕提纲,展开讨论
建议提纲
一、增加高明的相关信息
◯高明的生平
◯高明的故事
二、增加《琵琶记》的相关信息
○《琵琶记》创作缘由
○____________
(3)同学质疑:材料一中画横线处作为“高明的故事”素材是否合适?
发表你的看法并阐述理由。
(4)同学提议:增加《琵琶记》创作缘由。
根据两则材料,概括《琵琶记》创作缘由的两种说法。
(5)同学讨论:还可以增加《琵琶记》的哪些信息?
结合两则材料,提一条建议并阐述理由。
撰写建议(略)
【推广演讲】
5. 为了推广戏曲文化,请你在班级就“戏曲与语文”这一话题发表微演讲。结合打卡体验,撰写演讲词。
要求:①观点明确,条理清晰;②正确书写汉字,准确使用标点,规范运用语言;③150 字左右。
二、
班级开展“鲲鹏”主题毕业文化衫设计活动,请你参加。
鲲鹏记
大解
①森林里有一棵大树,非常羡慕天上的飞鸟,幻想有一天也能飞起来。为了实现这个美丽的梦想,它
的树枝尽力向两边伸展,像树干上长出了翅膀。
②有了翅膀,飞翔就不再是奢望。每当有风吹过,树林里的其他树木都在摇晃,唯有它,伸展的树枝
上下翻动,仿佛在吃力地飞翔。
③由于根须深扎在土地里,尽管大树费力振翅,也无法离开土地半步。作为一棵树,能做到这一步已
很不容易了,但它不满足,它的理想是像大鹏那样展开巨大的翅膀,在天地之间自由来往。它还想飞到天
外,飞到太阳的后面也不停下。
④这棵大树经过多年的练习,终于有一天拔地而起,飞到了天空中。
⑤当大树拔地而起的那一刻,大地发出了轰鸣,从树根拔起处喷发出一股带血的泥浆。当时,大地不
仅松开了树根下的泥土,也使出了洪荒之力,把大树送入了天空。人们惊讶地望着这棵飞到天空中的大树,
看见它的根须渐渐收缩,变成了锋利的爪子,它的树冠变成了鸟的头颅,一棵大树成功地完成了变身。
⑥大树起飞以后,大地留下了伤口,泥浆向外喷涌。天空也震惊了,退到更高的地方,远近的白云也
纷纷闪开,给飞翔的大树让出一条路。不,不是让出一条路,而是所有的白云都在瞬间长出了翅膀,跟在
大树的身后飞翔。
⑦一棵大树,变成了鲲鹏。
⑧鲲鹏展翅,扶摇直上九万里,而在它翅膀的右边,太阳像吊在高空中的一个球,突然着火,燃烧着,
旋转着,散发出毛刺般的光芒。
⑨人们传说,这棵大树的前世是鲲鹏,它因为违犯了天律而被囚禁在森林里,成为一棵树。它站在树
林里,扎根长叶,从泥土中汲取精华,时刻准备着冲天而起。
⑩不是每棵树都有飞翔的愿望,大多数树木都安于自己的命运,一站就是一生。它们的枝条努力伸向
天空是为了获取更多的阳光而不是飞翔。
已没什么能阻挡它飞越千山万水。
起来,在致命的一跃中完成涅槃。
者,它之所以能实现飞翔之梦,也源于自己的夙愿、不断的努力和蜕变,直至超越了自身。
⑪当一棵树飞起来以后,整个树林都矮了下去,它们在风中摇晃着身子,被天空覆盖,也被鲲鹏所俯
视。⑫鲲鹏翱翔于蓝天时,它的每一片羽毛都领略了搏击长空的快乐和光荣。此时,它凌驾于大地之上,
⑬不,不是每一棵树都有这样的机会和能力,它是被大地养育和托举,也是被天空选择和邀请的冒险
⑭飞翔即历险,谁能说这不是一次赴死的过程?但是,在芸芸众生中,只有它把自己推到了绝路。时
⑮飞起来以后,鲲鹏才有自己的领空。它飞起来了,但不是为了博取人们的惊呼和赞许,而是在天空
中搏命。⑯起初,它飞得非常吃力,甚至危险重重。它在高空中差点被暴风剪断翅膀,甚至曾短暂地晕过去,
候到了,树根松动,大地准备喷发和推举,天空在召唤,太阳冒出了火苗,等待它升空。它必须把自己拔
昏死在空中。但是它又活了过来,它挺住了,继续飞。渐渐地,它的羽毛从绿色变为黑色,然后又变成火
红色。最后,它像一个火焰精灵在天空中翱翔。
⑰行走在天空中的大师,乃鲲鹏。
⑱它飞着。如果天空失去边界,它就是边界;如果信仰在人间熄灭,它就燃烧,从自己的身体里捧出
⑲很久以后的一天,鲲鹏从天外回来,降落在一个山巅上。并非时间挡住了去路,而是它要在泥土中
⑳人们奔走相告,说鲲鹏又回来了。它伸展着翅膀站在山巅上,俯瞰着人们,俯瞰着它曾经生活过的
大地和树林。就这样,它在山巅上一站就是多年,脚趾在泥土中重新扎下了根,翅膀形的枝丫继续延伸。
炽热的灰烬。在它的身体里,比飞翔更持久、更坚毅的,是它的信心。
重新汲取能量,完成下一次涅槃。它回到大地上,是归宿,是寻根,是赴死,还是重生?
㉑人们最后一次看见它,是多年后的一个早晨。那天,太阳还未升起,大地上突然晨风骤起,聚集的
气流沿着山坡向上冲刺,把山巅上的鲲鹏连根拔起,托举到空中。也有人说鲲鹏从山巅上一跃而起,翅膀
搅动四周的风云,奔向天空翱翔。它在山巅上空盘旋三周后,向太阳升起的方向飞去。人们看见它越飞越
高,就在它接近太阳光束的一瞬间,它的身体被阳光点燃,忽然燃烧起来。它拍打着燃烧的羽翼继续飞翔,
在飞向太阳的途中变成了一只火焰鲲鹏。
㉒多年以后,有人从天空的背面回来,说鲲鹏并没有死去,它在天空中烧毁了自己的身体,从火焰中
提炼出了自己的灵魂,它的灵魂依然在飞,只是寻常不可视见,有时它在时间的外面,有时在透明的光中。
(选自《创世记》,有删改)
【设计准备】
6. 文中的鲲鹏有很多打动人心的时刻,请再选取两个,为其命名并标注在横轴相应位置上。
【设计图案】
7. 阅读文章,完成设计。
(1)同学决定以鲲鹏为主体设计图案。你心目中最动人的鲲鹏形象是怎样的?根据阅读感受,发挥想象,
加以描述。
提示:关注鲲鹏的姿态、神情、色彩等;关注鲲鹏形象传递出的效果。
(2)从下面选择一个或多个形象与鲲鹏构图。根据阅读体验,阐述选择理由。
A.大地
B.太阳
C.天空
(3)根据阅读感悟,再写一节诗歌(3-5 行),作为图案的配文。
鲲鹏
你是自我的超越者
不安于作为一棵树的命运
把枝条伸向天空
长成飞鸟的翅膀
搅动风云冲向太阳
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梳理探究】
8. 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1)根据积累,完成有关“鲲鹏”内容的梳理。
类别
内容
鹏之徙于南冥也,①______,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北
冥有鱼》)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上李邕》)
诗文名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②______!(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
雾)》)
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毛泽东《念奴娇·鸟儿问答》)
……
成语
③______、……
(2)回顾活动过程,综合对《鲲鹏记》和表格内容的理解,阐述设计“鲲鹏”主题文化衫活动的价值:
_________。
三、
学校举行“探索”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你可借助下面的资料夹
......,完成任务!
【语文课内资料】
资料夹
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
1.围绕专题,了解相关知识。可以从一些权威网站搜集最新的可靠数据,也可以从地理课本、百科全
书中找相应的介绍,还可以访问权威人士,咨询相关学科老师。
2.实地考察,获取直接资料。走出校园,用笔记录,用相机拍摄。比如村边小河清水不再,泡沫四溢,
实地考察一下,记下你的感受;拍摄一张雾霾锁城、行人戴口罩出行的照片,会发现保护环境是多么迫切。
3.撰写宣传文稿。
(选自八年级下册《语文》)
历史活动课:考察近代历史遗迹
科学研究性学习课题:收集生物样品,尝
活动目的
试生物分类
了解家乡与近代中国有关的建筑物、
1.通过查阅图书资料或利用网络搜
纪念馆等历史遗迹,感受近代中国历史。
索,了解物种的多样性。
活动步骤
2.选择 8~10 种生物进行观察,认识
1.活动准备……
不同生物之间的独特性,尝试用外形、颜
2.活动实施
色、大小、生活环境或其他因素,设计二
①实地考察、参观,拍摄图片资料,
歧式检索表对收集到的不同生物进行分
记录相关人员的讲解、介绍。②到图书馆、
类。
档案馆查找相关资料,作为实地考察资料
3.实地调查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物
的补充。③走访与之相关的老人或名人的
种类和数量(如校园、农田、树林等),
后代,了解相关的逸闻趣事,使历史建筑
通过调查、分析,列出造成生物种类和数
鲜活、生动起来。
量差异的各种环境因素。
3.成果汇报
4.写出调查报告,讨论物种多样性对
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将考察访
人类生存的意义。
问的内容撰写成一篇考察报告,重点在于
(选自七年级上册《科学》)
对背景和影响的分析。
(选自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课外资料】
实证千年商港再现“海丝”繁华
浙江温州朔门古港遗址以码头、航道、航标等要素齐备的遗迹,实证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
和存续,填补了相关研究的一大空白,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国际意义。遗址出土了大批瓷器、漆器、金
属器及其残片,仅瓷器残片就有 10 吨左右,可以修复的文物超过 3000 件。
“根据史料记载,宋元时期,龙泉青瓷是中国外销瓷器的‘主力军’。龙泉和温州间有瓯江水路相通,
龙泉青瓷从温州出口最为便捷。”中国古陶瓷学会常务副会长、复旦大学文博系教授沈岳明说。
从遗迹到遗物,古港遗址提供了“海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进入鼎盛的充分证据。“通常研究‘海
上丝绸之路’,主要分为生产、运输和市场这三个环节。在这个遗址里,与三环节相关的窑业以及城市、
码头、航船、航线和航标塔,所有的要素都非常齐全。”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孙键说。
(选自“新华全媒头条”,有改动)
(选自“人民日报”公众号,有改动)
【认识探索者】
9. 小组发现,很多“心”字旁的汉字可概括探索者的优秀品质。根据积累,完成思维导图。
太空 杨利伟(《太空一
慎:慎重对待探索中的细节,如杨
日》)
生物 法布尔(《昆虫
记》)
海洋 尼摩船长(《海底
利伟等。
恭:对自然怀有敬重之心,如利奥
波德等。
两万里》)
(1)______:持久从事某领域,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