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学生管理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第1页 / 共19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8页 / 共19页
资料共19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1引言
1.1编写目的
1.2背景
1.3定义
1.4参考资料
2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2.1要求
2.2目标
2.3条件、假定和限制
2.4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方法
2.5评价尺度
3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3.1工作负荷
3.2费用开支
3.3人员
3.4设备
3.5局限性
4所建议的系统
4.1对所建议系统的说明
4.2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
4.3改进之处
4.4影响
4.4.1对设备的影响
4.4.2对软件的影响
4.4.3对用户单位机构的影响
4.4.4对系统运行过程的影响
4.4.5对开发的影响
4.4.6对地点和设施的影响
s4.4.7对经费开支的影响
4.5局限性
4.6技术条件方面的可行性
5可选择的其他系统方案
5.1可选择的系统方案1
5.2可选择的系统方案2
6投资及效益分析
6.1支出
6.2收益
6.2.1一次性收益
6.2.2非一次性收益
6.2.3不可定量的收益
6.3收益/投资比
6.4投资回收周期
6.5敏感性分析
7社会因素方面的可行性
7.1法律方面的可行性
7.2使用方面的可行性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使用简单,速度快,准确度高,现有人员只需经过简单培训即可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系统管理
8结论
1 引言................................................................................................................................................. 1 1.1 编写目的 .................................................................................................................................. 1 1.2 背景 .......................................................................................................................................... 2 1.3 定义 .......................................................................................................................................... 2 1.4 参考资料 .................................................................................................................................. 3 2 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3 2.1 要求 .......................................................................................................................................... 3 2.2 目标 .......................................................................................................................................... 3 2.3 条件、假定和限制 .................................................................................................................. 4 2.4 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方法 ..........................................................................................................4 2.5 评价尺度 .................................................................................................................................. 4 3 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5 3.1 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工作负荷 .................................................................................................................................. 5 3.3 费用开支 .................................................................................................................................. 5 3.4 人员 .......................................................................................................................................... 5 3.5 设备 .......................................................................................................................................... 5 3.6 局限性...................................................................................................................................... 6 4 所建议的系统................................................................................................................................. 6 4.1 对所建议系统的说明.............................................................................................................. 6 4.2 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 7 4.3 改进之处 ................................................................................................................................ 10 4.4 影响 ........................................................................................................................................ 10 4.4.1 对设备的影响................................................................................................................. 10 4.4.2 对软件的影响................................................................................................................. 11 4.4.3 对用户单位机构的影响................................................................................................. 11 4.4.4 对系统运行过程的影响................................................................................................. 11 4.4.5 对开发的影响................................................................................................................. 12 4.4.6 对地点和设施的影响.....................................................................................................12 4.4.7 对经费开支的影响......................................................................................................... 12 4.5 局限性.................................................................................................................................... 12 4.6 技术条件方面的可行性 ........................................................................................................12 5 可选择的其他系统方案...............................................................................................................12 5.1 可选择的系统方案 1............................................................................................................. 13 5.2 可选择的系统方案 2............................................................................................................. 13 6 投资及效益分析........................................................................................................................... 13 6.1 支出 ........................................................................................................................................ 13 6.1.1 基本建设投资................................................................................................................. 14 6.1.2 其他一次性支出.............................................................................错误!未定义书签。 6.1.3 非一次性支出.................................................................................错误!未定义书签。 1
6.2 收益 ........................................................................................................................................ 14 6.2.1 一次性收益..................................................................................................................... 14 6.2.2 非一次性收益................................................................................................................. 14 6.2.3 不可定量的收益............................................................................................................. 15 6.3 收益/投资比 ........................................................................................................................ 15 6.4 投资回收周期 ........................................................................................................................ 15 6.5 敏感性分析............................................................................................................................ 15 7 社会因素方面的可行性...............................................................................................................15 7.1 法律方面的可行性 ................................................................................................................ 16 7.2 使用方面的可行性 ................................................................................................................ 16 8 结论............................................................................................................................................... 16 2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 1 引言 对于开发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实现以下功能:对学生的学籍、 基本信息、课程安排、成绩、密码等进行基本的管理。包括:学生的 基本信息与学科成绩的存储、输入、删除、修改、查询以及升留级管 理。 老师:录入成绩、查询学生课程信息以及修改密码、编辑学生信息。 管理员:课程管理、学生机老师管理、修改密码以及查询。对于不同 权限的用户,对于查询的信息都可以实现打印。 1.1 编写目的 学生信息档案的管理对于学校的管理者来说至关重要,学生信息 是高等学校非常重要的一项数据资源,是一个教育单位不可缺少一部 分。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家政策的调整,我国高等院校大规模的扩招, 给高等院校的教学管理、 学生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都带来不少的冲击。其包含的数据量 大,涉及的人员面广,而且需要及时更新,故较为复杂,难以单纯地 依靠人工管理,而且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既不易于规范化,管理效率 也不高,目前我国各类高等院校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档案管理还停 留在纸介质的基础上,尤其是中、小学对学生档案的管理更是落后, 1
这样的管理机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其管理方法将浪费许 多人力和物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日渐成 熟,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已进入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 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种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必然被以计算机为物质基 础的信息管理方法所取代。 1.2 背景 一个现代化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在正常运行中总是面对大量的使用 者。人工管理既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又容易导致各种错误的发生;并 且纸制档案容易损耗且丢失。为了方便管理,得开发一个更好更高效 的软件来管理。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是为了更优化管理学生信息而设 计的,它也是现在学校各个部门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高校,学生 信息管理需要一套稳定、高效的管理办法。随着电气化教学和无纸化 办公的一步步完善,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管理我校的学生信息势在必 行。因此,本项目拟开发一个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本系统将建立一个 学生信息管理平台,记录学生考证,成绩,在校成长情况,以达到工 作效率的最优。 1.3 定义 由于市场上已经有很多管理系统;并且大多数定义已经被完善; 说以在这里不一一列举出来。 2
1.4 参考资料 《软件工程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第六版) 2 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2.1 要求 (1) 功能:对学生的学籍、基本信息、课程安排、成绩、密码等进行 基本的管理。包括: 学生的基本信息与学科成绩的存储、输入、删 除、修改、查询以及升留级管理。老师可以录入成绩、查询学生课程 信息以及修改密码、编辑学生信息。管理员:课程管理、学生机老师 管理、修改密码以及查询。对于不同权限的用户,对于查询的信息都 可以实现打印。 (2)系统管理员负责输入学生的各类信息,并且负责管理。有老师 和学生可以做 出在其权限内操作 (3)系统具有很好的可移植性、可扩展性和可重用性. (4)系统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要强,当出现突然断电或者死机时, 也能够及时处 理,保证系统的顺利运行或恢复。 (5)做到人机交互的界面友好 2.2 目标 a.在规定期限内完成系统的开发. b.项目小组成员各尽其责,用自备计算机完成自己部分项目任务. 3
c.分享开发环境软件及项目相关资料,节省项目成本并提高开发效率. d.尽量使用数据库连接池技术,保证系统连接数据库的速度. e.运用 JSP 的语言特性,保证系统有较快的处理及响应速度. f.实现系统界面的美工及人性化要求. 2.3 条件、假定和限制 a. 本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建议运行寿命为: 5-10 年 b. 进行系统方案比较的时间: 1 周 c. 经费投资方面的来源和限制 : 用户 d. 硬件软件运行环境和开发环境方面的条件和限制 VC 8.0 开发环境 Microsoft Visio 2005 Dreamweaver e. 可利用的信息和资源学校教务处系统的相关信息,学校学生信息 管理的文档,学校学生信息管理的日常事务文档。 2.4 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方法 分别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操作可行性三方面进行具体地研究, 并结合系统流程图和数据流程图分析此项目是否可行。其基本方法 是:调查、确定模型、交互。 2.5 评价尺度 a.操作是否简单 b.运行速度是否够快 c.整套系统是否够安全 4
d.费用开支是多少 e.各项功能的优先次序 f.开发时间的长短 g.是否让用户满意 3 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3.1 工作负荷 由于数据量越来越大,现有的系统已明显不能适应目前的庞大数 据量,系统工作负荷过大。 3.2 费用开支 经费预算: 硬件设施:200 服务器搭建:500 软件测试费:100 资料打印费:100 3.3 人员 为了现有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所需要的人员的专业技术类别和数 量:共 3 人。 3.4 设备 操作系统:windows/linux 外围设备:鼠标、键盘 通讯设备:手机 5
模拟器:VMware 数据库:SQL Server 使用时间:项目开始到结束 3.5 局限性 处理时间赶不上需要,响应不及时,数据存储能力不足 主要是由于 设备不够先进 4 所建议的系统 4.1 对所建议系统的说明 学生信息管理工作主要是学生基本情况的管理包括学生信息变动 的管理(查询、统计基本信息)、学生成绩的管理,学生日常管理业 务信息管理、学生勤工俭学助学岗位信息管理、学生宿舍信息管理、 党团信息管理、学生缴纳信息管理、学生综合信息发布管理和学生奖 励项目信息管理,主要包括数据输入、修改、删除、追加、查询、统 计和打印报表等功能,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要能高效、准确地完成这些 功能 对学生信息管理软件实现要求以及如何得到满足: 1.对学生基本信息文件的存储要求,采用 PB+后台数据库技术,实现对 文件的输入以及保存. 2.对学生文档搜索的功能要求,可以通过在数据库设置关键字,并通过 关键字来实现对基本信息的各种搜索功能. 6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