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6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20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8页 / 共20页
资料共20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6 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石蜡熔化 B.纸张燃烧 C.玻璃破碎 D.车胎爆炸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石油 B.生铁 C.井水 D.高锰酸钾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添加试剂 B. 过滤 C. 稀释
D. 倾倒液体 4.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 A.O2 B.N2 C.CO2 D.H2O 5.把少量下列物质分散到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蔗糖 B.食盐 C.汽油 D.酒精 6.安全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A.氮气 B.氢气 C.液化石油气 D.天然气 7.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不合理的是( ) A.石墨做电池电极﹣导电性 B.焦炭冶炼金属﹣可燃性 C.金刚石切割玻璃﹣硬度大 D.活性炭除异味﹣吸附性 8.三氧化二铋(Bi2O3)俗称铋黄,是制作防火纸的材料之一,该化合物中铋元素的化合价是( ) A.﹣3 B.﹣2 C.+2 D.+3 9.每年的 6 月 5 日是世界环境日,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 是( ) A.用布袋代替塑料袋购物 B.对垃圾采取分类处理 C.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D.多使用含磷洗衣粉 10.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已知铈原子的原子核内有 58 个质子和 82 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 子数为( ) A.24 B.58 C.82 D.140 11.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的电解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生活中通过煮沸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用蒸馏的方法可以将海水淡化 D.爱护水资源主要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两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12.乙醇(C2H5OH)俗称酒精,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对乙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乙醇属于有机物 B.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6 C.乙醇由 2 个碳原子、6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子构成 D.乙醇完全燃烧生成 CO2 和 H2O 13.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以下物质,其中形成的溶液温度降低的是( ) A.生石灰 B.氢氧化钠 C.氯化钠 D.硝酸铵 14.“吃的营养”和“吃的健康”是人们普遍的饮食追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多吃烧烤食品对成长大为有利 B.过量摄入微量元素对身体有益 C.常吃蔬菜和水果可以补充维生素 D.食用甲醛浸泡过的海产品有利于健康 15.向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再进行加热,溶液颜色变化顺序正确的是( ) A.红色﹣紫色﹣红色 B.紫色﹣红色﹣紫色 C.红色﹣紫色﹣蓝色 D.红色﹣无色﹣红色 16.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KClO3KCl+O2↑ B.NaCl+KNO3═NaNO3+KCl C.2Fe+6HCl═2FeCl3+3H2↑ D.CH4+2O2CO2+2H2O 17.将 16gA 和足量 B 混合加热,A 与 B 发生化学反应,16gA 完全反应后生成 12gC 和 8gD,则参加反应的 A 与 B 的质量比是( ) A.1:1 B.2:1 C.3:1 D.4:1 18.在奥运比赛中,举重运 动员举重前常用白色的“镁粉”搓手,是因为“镁粉”质轻,吸水性好,可做 防滑剂.“镁粉”的有效成分是碱式碳酸镁,它不可以燃烧,300℃即分解,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Mg5(OH)2(CO3)45MgO+H2O+4X↑,则 X 的化学式是( ) A.CO B.CO2 C.O2 D.Mg(OH)2 19.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A B C 待鉴别物质 CuO 和木炭粉 白酒和白醋 羊毛和棉花 鉴别方法 观察颜色 闻气味 灼烧并闻气味
D NH4Cl 和 KCl 加热石灰研磨,闻气味 A.A B.B C.C D.D 20.工业上用 100t 含氧化铁(Fe2O3)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冶炼出含铁 96%的生铁的质量是( ) A.56t B.58.3t C.70t D.72.9t 二、填空题 21.请用相应序号正确表示相连化学符号中数字“2”的意义. ①CO3 2﹣ ②H2O ③2NO ④ (1)表示分子个数的是 . (2)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3)表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 . . (4)表示某元素的化合价 . 22.如图是医用过氧化氢溶液说明书的部分内容,请阅读并回答问题. (1)在医疗的外用上,采用含过氧化氢 3%左右的溶液作为 剂(填“催化”或“消毒”). (2)过氧化氢溶液应该采取遮光和 方式,保存在阴凉处. (3)实验室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来制取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通常需要加入少量二氧化 锰作 剂来加快反应速率. 23.如图所示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请按要求填空. (1)若图 A 表示某原子结构示意图,则 n= . (2)图 B 中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3)若图 A 表示某粒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该粒子与图 B 中氯元素的离子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是 . 24.分析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如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仔细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溶解度/g 20 NaCl KNO3 40 36.0 31.6 60 36.6 63.9 80 37.3 110 38.4 169
(1)上述两种物质中, (填化学式)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2)在 20℃时,将 40g 硝酸钾固体加入到 100g 水中,搅拌充分后得到是 溶液(填“饱和” 或“不饱和”) (3)针对上述信息,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得到如下结论,你认为说法正确的是 . 甲:40℃时,KNO3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 NaCl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乙:KNO3 饱和溶液中一定不能再溶解 NaCl 固体. 丙:KNO3 与 NaCl 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一定在 20℃﹣40℃之间. 25.铁、稀盐酸、澄清石灰水和氯化铜溶液四种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的阴影部分 表示物质之间可以反应. (1)图中 X 应是 (写化学式) (2)图中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任写一个即可) 26.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有着重要作用,目前农业上使用较多的氮肥是尿素[CO(NH2)2]、硝酸铵(NH4NO3) 和碳酸氢铵(NH4HCO3)等.工业上生产硝酸铵的原理是先利用铵催化氧化得到硝酸,再用硝酸根氨气反应 生产硝酸铵,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4NH3+5O24NO+6H2O ②2NO+O2═2NO2 ③3NO2+H2O═2HNO3+NO ④NH3+HNO3═NH4NO3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四个化学方程式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 个. (2)反应中有两种氮的氧化物,其中不与水发生反应的是 (填化学式). (3)在氮肥中,氮的含量越高肥效越好,试通过计算比较相同质量的硝酸铵和碳酸氢铵肥效较高的是 (填化学式). 三、实验题 27.如图是教材燃烧条件探究的实验图,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X 是 . (2)铜片上不 能功燃烧的物质是 (填名称). (3)要使烧杯底部的白磷燃烧起来,需要将 通过导管通入白磷处.
28.现有 A、B 两种银白色的金属,某同学想要探究这两种金属的活动性. 【设计实验】 取大小相同的两块金属,用砂纸打磨光亮,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再加入等量的同种稀盐酸,操作与现象如 表: 实验 操作 现象 【思考结论】 试管 1 试管 2 金属表面产生气泡较慢 金属表面产生气泡较快 (1)通过上述实验,判断出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 B(填“>”或“<”). (2)假设其中的一种金属是铁,除观察到铁的表面有气泡产生外,还能观察到反应后的溶液呈 (填“浅绿色”或“黄色”) (3)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 . (4)如果两种金属是镁和铁,还可以用镁和一种化合物的溶液来证明两者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你认为该化 合物可以是 (填化学式) 29.如图所示是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对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进行的创新实验. 已知:20℃时,氢氧化钠在乙醇中的溶解度为 17.3g,而碳酸钠在乙醇中几乎不溶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 a 的名称 . (2)按图组装好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 . (3)反应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作用是 (填序号) A.添加稀盐酸 B.添加石灰水 C.添加稀盐酸和石灰石 (4)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5)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饱和氢氧化钠乙醇溶于中,马上又沉淀出现,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请用文字表述) 四、计算题
30.某石油化工厂化验室的实验员用 15%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测得实验数据 如表: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请回答下列问题: 消耗 NaOH 溶液的质量 洗涤后溶液的 pH 30g 40g 50g pH<7 pH=7 pH>7 (1)欲计算出一定量石油产品中所含 H2SO4 的质量,你觉得应该选择实验序号 的数据. (2)若一定量石油产品中残余硫酸的质量为 100g,请计算该残余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详细的计算过 程)
2016 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石蜡熔化 B.纸张燃烧 C.玻璃破碎 D.车胎爆炸 【解答】解:A、石蜡熔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纸张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玻璃破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车胎爆炸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 B.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石油 B.生铁 C.井水 D.高锰酸钾 【解答】解:A、石油中有汽油、煤油、柴油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生铁中有铁、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井水中有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高锰酸钾属于纯净物中的化合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添加试剂 B. 过滤 稀释 C. D. 倾倒液体 【解答】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 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使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