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2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资料共13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2 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40 分) 一、选择题(40 分) 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气体不可直接从空气分离获得的是( A.用作医疗急救的氧气 C.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氮气 B.用作焊接保护气的稀有气体 D.用作清洁燃料的氢气 ) 2.下列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甲烷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C.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 B.金属汞常温下是液体 D.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 3.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Ca(C1O3)2 B.Zn(OH)2 ) C.MnO2 D.O2 4.下列服装面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蚕丝 B.棉布 C.羊毛 ) D.涤纶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铝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材料 B.铜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C.大多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 D.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是合金 6.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煤 D.天然气 B.石油 C.乙醇 ) 7.有一些物质,它们中的一些原子集团常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下列物质中含有原子 集团的是( A.NaCl ) B.NaNO3 C.CaCl2 D.KCl ) ) 8.下列各种物质中,氯元素化合价最高的是( A.NaClO4 D.ClO2 C.NaClO B.HCl 9.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硬度都很大 B.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能灭火 C.二氧化碳可作为大棚种植农作物的气体肥料 D.一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0.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器着火,迅速切断电源 B.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C.厨房煤气管道漏气,迅速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
D.洒在实验桌上的少量酒精着火,迅速用湿布盖灭 11.下列物质不可作为钾肥施放于土壤中的是( A.氢氧化钾 B.硫酸钾 C.硝酸钾 ) D.草木灰 12.储存和运输浓盐酸、浓硫酸、氢氧化钠的容器上都应张贴的图标是( ) 13.甲、乙是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阳离子 B.乙是阴离子 C.甲、乙属于不同种元素 D.甲、乙都属于金属元素 ) 14.将 pH=10 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 pH 可能是( A.6 C.11 B.8 D.14 ) )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镁片放置在空气中,不需加热就能在表面生成 MgO B.红磷放置在空气中,不需加热就能燃烧产生 P2O5 C.硫粉加热后放入氧气中,燃烧产生 SO3 气体 D.铁丝加热后放入氧气中,燃烧产生 Fe2O3 固体 16.菱铁矿的主要成分是 FeC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eCO3 中 Fe、C、O 元素的质量比是 1:l:3 B.FeCO3 中 Fe、C、O 的原子个数比是 56:12:16 C.FeCO3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56+12+16 ) D.FeCO3 中 Fe 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56 12  56  16  3 ×100% 17.碱溶液中都含有 OH—,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下列关于 Ba(OH)2 性质的 描述中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 C.能与 Na2SO4 溶液反应生成 BaSO4 沉淀 D.能与 CO2 反应生成水 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 ) 18.区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可行的是( A.用盐酸区别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稀溶液 B.用二氧化锰区别过氧化氢溶液和纯水 )
C.用蒸馏水区别四氧化三铁粉末和铁粉 D.用铜片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19.AgNO3 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用棕色试剂瓶保存。AgNO3 受热分解,放出的有刺激 性气味的气体可能是( A.SO2 B.NO2 ) C.NH3 D.N2 20.下列各组对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 A 研究温度对反应剧 烈程度的影响 实验方案 实验 B 研究 CO2 气体是否 与水发生反应 C 研究 SO2 是否能形 成酸雨 D 研究白磷燃烧是否 需要 O2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 60 分) 二、本题包括 5 小题,共 30 分。 21.(6 分)用化学方程式描述下列事实: (1)常温下,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 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氢氧化钙、黏土和沙子掺水混合而成的建筑材料俗称“三合土”,在空气中会生成碳 酸钙而变得坚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能把铁从磁铁矿石(主要成分为 Fe3O4)中还原出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4 分)下图为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20℃时向 lOOg 水中加入 30g 氯化钠,所得溶液为 溶 液(填“饱和”或“不饱和”);将上述溶液蒸发掉 50g 水后恢
复到 20℃,析出的固体质量是______g。 (2)向 A、B 两个烧杯中各加入 100g 水,分别配成 60℃的氯化钠和碳酸钠饱和溶液,再冷 却到 10℃,________(填“A”或“B”)烧杯中析出固体较多。 23. (6 分)金属钴(Co)与铁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1)钴可形成化合价为+2 和+3 的两种氧化物,其化学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 CoCl2 固体是蓝色的,CoCl2·6H2O 固体和 CoCl2 溶液都是粉红色的。将滤纸放入 CoCl2 溶液中浸泡,取出晾干。将干燥的粉红色滤纸用酒精灯小心烘烤,滤纸由粉红色逐 渐变成蓝色,烘烤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金属钴投入稀硫酸中,发生化学反应 Co+H2SO4=CoSO4+H2↑。预测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 24.(7 分)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生活、生产必不可少的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下列物质在水中能配成溶液的是(填字母)________。 A.氢氧化镁 B.氯化镁 C.植物油 D.金属镁 (2)水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试举一例,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实验 I 是制备蒸馏水的装置,实验 Il 是电解水的装置。 ①实验 I 中水从 A 经 B 转移到 C 的过程中,水分子的组成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是水 分子的______________。 ②实验 II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可以 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当 B 中气体的分子数目为 n 时,A 中气体分子数为 _______________。 25.(7 分)实验室有盐酸、白醋、柠檬酸三种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向三氧化二铁中放入足量盐酸,充分反应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醋、柠檬酸溶液也能与三氧化二铁发生类似反应,说明白醋、柠檬酸溶液和盐 酸中都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 (3)理论上溶解 3.2g 三氧化二铁,需要 36.5%的盐酸___________g。 三、本题包括 4 小题,共 30 分。 26.(4 分)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氧气,回答下列问题: (1)往试管中装入固体粉末时,可先使试管倾斜,用_______把药品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 (2)组装该装置时,下列仪器用品的组装顺序是(填序号)________ ___
① 试管 ②铁架台 ③酒精灯 ④木块 27.(7 分)用下图装置在实验室收集一瓶 C02 进行性质实验,据图回答问 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A 是___________,B 是____________。 (2)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和现象是:先用夹子夹住导气管中的橡皮管, 再向 A 中加入水至形成一段水柱,静置,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说明气密性良好。 (3)检验 C02 是否收集满的操作和现象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__________, 若火焰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 (4)Na、Mg 等活泼金属可以在 CO2 中燃烧。某同学收集到一瓶 CO2 后,通过实验验证 Mg 条能够在 CO2 中燃烧。下列物品中他需要使用的有______。 ①酒精灯 ②铁架台 ③坩埚钳 ④砂纸 ⑤试管夹 ⑥蒸发皿 28.(11 分)木炭粉还原氧化铜实验后的混合粉末中含有铜、氧化铜、少量木炭粉,实验 室从该混合粉末中回收铜的方案如下: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①所用的硫酸的质量分数为 24.5%。现要配制 40g 24.5%的硫酸,需________g 98%的硫酸和_______g 水。实际操作时,用 lOml 量筒取 98%的硫酸(密度为 1.84g/cm3), 请在答题卡图中画出所取硫酸的液面。 (3)在进行“反应①”、“反应②”、“反应③”的操作时,可将反应物加入__________中(填 仪器名称),然后__________ (填操作名称),使反应充分进行。 (4)试剂 A 可选用___________溶液(填一种物质的化学式)。 (5)为了从混合粉末中回收更多的铜,可对实验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你的建议是(提出 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8 分)某校科技节的实验比赛中,老师先向大家展示了 KNO3、CaCO3 和 CaCl2 三瓶白色 粉末,然后取一些 KNO3 固体于研钵中,接着用一纸板挡住同学们的视线,告诉大家打算 继续取 CaCO3、CaCl2 在研钵中混合。过一会儿老师拿开纸板,向同学们展示研钵中的白色 粉末。 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判断老师是否取了 CaCO3、CaCl2 于上述研钵中。叙述实验操作、预 期现象和结论。 提供的试剂有:稀 HNO3、蒸馏水、Na2CO3 溶液、AgNO3 溶液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说明老师取了 CaCO3 CaCl2 , 说 明 老 师 取 了 参考答案 ) ) B.金属汞常温下是液体 D.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B.用作焊接保护气的稀有气体 D.用作清洁燃料的氢气 一、选择题(40 分) 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气体不可直接从空气分离获得的是( A.用作医疗急救的氧气 C.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氮气 【解析】选 D。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可以得到氧气、氮气和少量的稀有气体;空气中几乎 不含氢气,不可直接从空气中分离获得。 2.下列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甲烷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C.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 【解析】选 A。甲烷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物质的状态、颜色、延展性都属于物理性质。 3.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Ca(C1O3)2 【解析】选 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A 属于盐,B 属 于碱,D 属于单质。 4.下列服装面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蚕丝 【解析】选 D。蚕丝、棉布和羊毛都是天然纤维,涤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铝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材料 B.铜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C.大多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 D.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是合金 【解析】选 D。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材料是铜;铁丝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少数金 属元素如金、银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大多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B.Zn(OH)2 B.棉布 C.羊毛 D.涤纶 ) C.MnO2 D.O2 )
D.天然气 ) ) ) C.CaCl2 D.KCl B.HCl C.NaClO B.石油 C.乙醇 ) B.NaNO3 6.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煤 【解析】选 C。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 7.有一些物质,它们中的一些原子集团常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下列物质中含有原子 集团的是( A.NaCl 【解析】选 B。硝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硝酸根是原子团。 8.下列各种物质中,氯元素化合价最高的是( A.NaClO4 D.ClO2 【解析】选 A。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以求算四种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7、— 1、+1、+4。 9.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硬度都很大 B.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能灭火 C.二氧化碳可作为大棚种植农作物的气体肥料 D.一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析】选 C。石墨质软;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一氧化碳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0.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器着火,迅速切断电源 B.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C.厨房煤气管道漏气,迅速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D.洒在实验桌上的少量酒精着火,迅速用湿布盖灭 【解析】选 B。室内起火,如果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会提供充足的氧气使燃烧更旺。 11.下列物质不可作为钾肥施放于土壤中的是( A.氢氧化钾 【解析】选 A。氢氧化钾具有腐蚀性不能用作钾肥。www .x kb1. com 12.储存和运输浓盐酸、浓硫酸、氢氧化钠的容器上都应张贴的图标是( ) D.草木灰 B.硫酸钾 C.硝酸钾 ) ) 【解析】选 D。浓盐酸、浓硫酸、氢氧化钠都具有腐蚀性,应张贴腐蚀 品图标。 13.甲、乙是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阳离子 B.乙是阴离子 C.甲、乙属于不同种元素 D.甲、乙都属于金属元素 【解析】选 C。甲中圆圈内的核电荷数为 8,核外电子数是 10,该离子是阴离子;乙中圆 圈内的核电荷数为 10,核外电子数是 8,该离子是阳离子。由于二者的核电荷数不同,所 以是不同种元素。甲是氧元素,乙是氖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
) ) B.8 D.14 C.11 14.将 pH=10 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 pH 可能是( A.6 【解析】选 B。碱溶液加水稀释后,碱性变弱,pH 减小。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镁片放置在空气中,不需加热就能在表面生成 MgO B.红磷放置在空气中,不需加热就能燃烧产生 P2O5 C.硫粉加热后放入氧气中,燃烧产生 SO3 气体 D.铁丝加热后放入氧气中,燃烧产生 Fe2O3 固体 【解析】选 A。镁的活泼性较强不需加热就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红磷燃烧 需要达到着火点;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SO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 铁(Fe3O4)。 16.菱铁矿的主要成分是 FeC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eCO3 中 Fe、C、O 元素的质量比是 1:l:3 B.FeCO3 中 Fe、C、O 的原子个数比是 56:12:16 C.FeCO3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56+12+16 ) D.FeCO3 中 Fe 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56 12  56  16  3 ×100% ) 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 D.能与 CO2 反应生成水 【解析】选 D。FeCO3 中 Fe、C、O 元素的质量比是 56:12:48;FeCO3 中 Fe、C、O 的原子个 数比是 1:1:3;FeCO3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56+12+16×3。 17.碱溶液中都含有 OH—,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下列关于 Ba(OH)2 性质的 描述中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 C.能与 Na2SO4 溶液反应生成 BaSO4 沉淀 【解析】选 C。Ba(OH)2 与 Na2SO4 溶液反应的实质是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沉淀的缘 故,与 OH—无关。 18.区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可行的是( A.用盐酸区别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稀溶液 B.用二氧化锰区别过氧化氢溶液和纯水 C.用蒸馏水区别四氧化三铁粉末和铁粉 D.用铜片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解析】选 B。盐酸能与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稀溶液反应,但是无明显现象;把二氧化 锰加入两种液体中,冒气泡的是过氧化氢溶液,无现象的是水;四氧化三铁粉末和铁粉都 不溶于水,无法区分;铜不能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无法区分。 19.AgNO3 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用棕色试剂瓶保存。AgNO3 受热分解,放出的有刺激 性气味的气体可能是( A.SO2 【解析】选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 AC 选项错;由于氮气 B.NO2 C.NH3 D.N2 ) ) 无味所以应该是二氧化氮气体。 20.下列各组对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 实验方案 实验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