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9年广东深圳大学教育学考研真题.doc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资料共10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9 年广东深圳大学教育学考研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14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9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苏格拉底对学生说,我并没有教你们知识,我是不过是你们知识的产婆而已。根据谢 弗勒关于教育陈述的分类,这种说法属于() A.描述性陈述 B.定义性陈述 C.口号性陈述 D.隐喻性陈述 2.下列著作中,集中体现行为主义教育思想的是() A.《民主主义与教育》B.《超越自由与尊严》 C.《我与你》D.《意识形态与课程》 3.“教育机会均等”涉及诺多实践议题,其中包括() A.补偿教育、多元文化教育、全纳教育 B.多元文化教育、全纳教育、国际理解教育 C.全纳教育、国际理解教育、补偿教育 D.国际理解教育、补偿教育、多元文化教育 4.下列教育主张中,符合教育“外铄论”的是() A.柏拉图认为教育即灵魂的转向 B.卢梭主张让儿童通过实地探究明白知识是有用的 C.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兽者伪也 D.孟子主张“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 5.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 2018 年 9 月 10 日召开的全国 教育大会上强调,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决定了我国教育必须把培养社
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这表明,国家确立教育目的的首要依据是() A.教育理论 B.文化传统 C.社会舆论 D.政治制度 6.人的感知、思维、记忆、想象等方面发展存在着不同的关键期,这表明个体的身心发 展具有() A.差异性 B.阶段性 C.顺序性 D.不平衡性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实行学校教育制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职业教育不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 B.学前教育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 C.学校教育制度不属于国家基本教育制度 D.学校教育制度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实施 8.某国招募新兵,除体检之外,还用韦氏量表进行智力测验.有学者对所得数据进行统 计分析,发现获得中学文凭的新兵智力测验的平均得分,比未获得中学文凭的新兵高将近 3 分,经检验差异显著.这项研究结果说明() A.军营比学校更有可能提高人的智商 B.受教育水平高的新兵在军营里的智力表现更优秀 C.学校教育可以促进个体的智商不断提高 D.个体智商通过学校教育可以实现一定辐度的提升 9.小组合作学习不同于能力分组教学,它推崇不同背景、能力及倾向的学生共同学习. 为其提供有力支持的理论是() 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B.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C.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D.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0.依据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框架,下列认知目标中属于最高层次的是() A.口头解释各种几何概念后,学生能画出相应的几何图形 B.面对一份污染报告,学生能提出检验其中结论的方法 C.学生能推测出容器中的空气全部抽出后会对容器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D.学生阅读多种文章时,能区别出文中的观点和事实 11.教师专业地位的提高,既取决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还取决于() A.向教师赋权 B.提高教师待遇 C.加强教师培训 D.全社会尊师重教 12.谢老师在班会上问学生:有个同学在上课时对老师说了不敬的话,接下来可能会发 生什么?学生们自由发言,说出了各种可能的师生互动方案.谢老师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每 个小组表演其中一种方案,全班学生边看边评议各组演的像不像.谢老师这一做法属于() A.认知发展模式 B.体谅模式 C.价值澄清模式 D.社会学习模式 13.某校推行教学改革,提倡精讲多练,规定所有教师一堂课讲授不得超过 15 分钟。这 项规定侵犯了教师的() A.教育教学权 B.管理与指导学生权 C.参与学校管理权 D.评价学生权
14,据古籍记载,我国学校教育设立“小学”始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汉朝 15.孟轲认为人先天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其中恻隐之心是:() A.仁之端 B.义之端 C.礼之端 D.智之端 16.汉代书馆常用的识字教材有:() A.《仓颉篇》《凡将篇》《千字文》 B.《仓颉篇》《凡将篇》《三字经》 C.《仓颉篇》《凡将篇》《急就篇》 D.《急就篇》《三字经《千字文》 17.按照唐代礼制规定:学生初入学,约定时日,身着礼服,隆重举行拜师礼。同时还 要求向学官敬献礼物,以示尊师。这一学礼制度被称为:() A.束脩礼 B.释寞礼 C.释菜礼 D.乡饮酒礼 18.“切己体察”是朱熹“朱子读书法”的主要内容之一,其意思是指: A.精神专一,集中注意力 B.量力而行,计划安排 C.不可先入为主,牵强附会 D.不停留在书本上,要身体力行 19.明代洪武初年,朝廷明确规定士子在考试中对经文的解读必须依据:() A.汉儒传注 B.唐人传注 C.未儒传注 D.明人传注 20.颜元抨击宋明教育陷于“训诂、清谈、禅宗、乡愿”,提出“习行”的教学方法.下 列选项中最符合颜元“习行”观点的是:() A.轻视书本知识 B.强调躬行实践
C.重视习惯培养 D.重视功课复习 21.20 世纪 20 年代,舒新城将美国一种个别教学制度引入中国,率先在上海吴淞公学 中学部试验,以自由、合作与时间预算为原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种教学制度是: () A.道尔顿制 B.设计教学法 C.文纳特卡制 D.葛雷制 22.1925 年,在收回教育权运动的推动下,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布了相关法令,规定() A.禁止外国人在华办学 B.学校不得开设宗教课程 C.外国人所办学校收归国人办理 D.外国人在华办学须向政府立案 23.陈鹤琴提出“活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对“现代中国 人”的要求除了健全的身体、建设的能力、能够合作、服务的精神之外,还包括:() A.反思的能力 B.自治的能力 C.创造的能力 D.批判的能力 24.开设宫廷学校、寺庙学校、职官学校和文士学校以培养各类人才的文明古国是() A.巴比伦 B.古代印度 C.古代埃及 D.希伯来 25.亚里士多德将教育分为体育、智育和德育,其依据是() A.灵魂论 B.天性论 C.习惯论 D.理性论 26.作为西方最早的职业教师,智者派对古希腊教育实践产生了诸多的影响,其中包括() A.确立了“四艺”B.创办了学园 C.扩大教育对象 D.强化了教育的等级性
27.在夸美纽斯看来,学校不幸变成儿童的“才智屠宰场”,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学工作违 背了() A.直观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适应自然原则 D.激发学生求知欲原则 28.西方教育史上,最早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是() A.柏拉图 B.夸美纽斯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29.洛克的绅士教育理论认为,一位合格的绅士最重要的品质是() A.温文尔雅 B.学问通达 C.知识渊博 D.品格高尚 30.拿破仑第一帝国征服终试发展中等教育以培养帝国官吏和行政管理人员,其实施中 等教育的最要机构是() A.国立中学和市立中学 B.文科中学和实科中学 C.古典中学和现代中学 D.综合中学和职业中学 31.1862 年,美国总统林肯批准实施《莫雷尔法案》,要求各州开班或资助农业和机械 工艺类学院,这类学院被称为() A.城市学院 B.社区学员 C.赠地学院 D.技术学院 32.1870 年《福斯特法案》的颁布与实施在应该教育史上具有重大意义,标志着英国()
A.初等国民教育制度的形成 B.中等教育双轨制的确立 C.高等教育体系的完兽 D.以地方教育当局为主的教育行政体制的建立 33.1947 年,日本国会颁布《学校教育法》,为日本二战后的学校教育发展指明方向。 其中规定() A.实施大学区制 B.废除中央集权式的教育管理体制 C.加强学生民族意识的培养 D.将中学分为寻常中学和高等中学 34.马斯洛将人的五种基本需要划分为成长性需要和缺失性需要两大类,下列选项属于 成长性需要的是() A.自我实现需要 B.安全需要 C.归属需要 D.尊重需要 35.根据加里培林对技能的分类,阅读属于() A.操作技能 B.运动技能 C.心智技能 D.学习技能 36.在掌握了“心理过程”的概念后,再学习“认知过程”这一概念,前一学习对后一 学习的影响属于() A.水平迁移 B.垂直迁移 C.一般迁移 D.逆向迁移 37.根据问题的构成要素特点,“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属于:() A.结构不良问题 B.结构良好问题
C.一般性问题 D.认知性问题 38.在学习某一技能几次都失败后,最容易放弃这一学习任务的是() A.具有掌握学习目标取向的学生 B.具有表现目标取向的学生 C.具有趋于表现目标取向的学生 D.具有逃避表现目标取向的学生 39.在研究方法上带有明显科学主义倾向的教育流派是:() A.新传统派教育学 B.实验教育学 C.存在主义教育学 D.文化教育学 40.张老师对小学生作业本上的错别字进行统计,分析小学生错别字的类型,为进一步 探讨成因及教育对策提供依据.他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时:() A.测量法 B.观察法 C.文献研究法 D.内容分析法 41.某研究者需要近年来国家教育经受投入的具体数据,最可靠的来源是() A.教育专著 B.教育年鉴 C.教育百科全书 D.教育志 42.下列选项中,符合研究课题表述规范的是() A.如何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 B.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C.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小学生问题行为转化研究 D.基于网络平台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研究与探索 43.为全面研究课堂小组讨论状况,某研究者拟进行课堂观察,该研究者最适宜采用的 观察记录方法是()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