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广西民族大学文学理论考研真题 B 卷
考生须知
1.答案须写在答题纸密封线内,写在试卷、草稿纸等均无效。
2.答题时一律使用蓝或黑色钢笔、签字笔书写。
3.交卷时,请本人将试卷、答题纸放入试题袋内,密封后在封条与试卷袋骑缝处亲笔
签名。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4 题,共 20 分)
1.文学接受的填空
2.典型环境
3.抒情角色
4.社会历史批评
二、简答题:(每题 15 分,共 2 题,共 30 分)
1.叙事作品的叙述视角有哪几种类型?
2.文学的艺术真实有哪些特点?
三、论述题:(每题 25 分,共 2 题,共 50 分)
1.试论新时代文学如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
用?
2.请论述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的表现。
四、分析评论题:(共 1 题,共 50 分)
.阅读下面一篇散文,然后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品评论,字
数不少于 800 字。
故乡的过客
在没有父母的老屋,他只是故乡的客人
老家邻居的孩子结婚,头几天邻居就给他打来了电话,邀请他和妻子他们两口,回去
喝喜酒。他欣然应允了。
回到了老家县城,从车站走出来,他却有点恍惚了,听一庄乡说喜宴是明天,当时他
就愣住了,他不知道是直奔邻居家好,还是该先找个酒店住下,明天再赶过去?因为很多
年前,唯一的哥哥出车祸去世了,嫂子远嫁它乡,留下了唯一的一亲侄女,在县城成家了,
家里没有其它任何亲人了!
这是母亲过世后,他第一次返乡。父亲早年就过世了,一年前,母亲也走了。
办完母亲的丧事,他在县城的侄女家小住了几日。临别时,侄女对他说:“叔,以后回
来你就上我家住吧。”当时他点点头。
但是,当他再次回来,站在熟悉却又陌生的车站出口,他忽然发觉,自己不知道该往
哪去了。
以前当然不是这样。
父母在时,每次回来,不管多晚,他都不担心,他会打个车,直奔县城 20 里外的家,
那个他从小长大的乡村。
有时候,他也会提前告诉父母他要回来;有时,他也会忽然就出现在了家门口,让父
母又惊又喜,嗔怪他搞突然袭击。
也有时候,他并不急于回家,先到县城的侄女家歇个脚,然后,再和侄女全家,一大
帮子人,浩浩荡荡地回乡。
一到村头,就看见了双手搭额头眺望的老母亲,露水打湿了她的裤脚,苍老的双眼,
天知道她从几点就站在村口了,一定是侄女提前告诉了老母亲。
每次这样兴师动众地回来,邻居们也出来了,“都回来了啊!真好啊”!邻居张婶说着。
陈旧的老宅,忽然被人声塞满,兴奋得吱吱作响。老宅只在他们回来时,才再一次呈现出
欢乐、饱满的样子。
母亲也乐的合不拢嘴!招呼着左邻右舍来家里坐坐!
这才是他熟悉的老宅的味道,家的味道。
但这一次,他恍然不知去处。
他自然还可以像以往那样,先到侄女家去。他和侄女很亲,侄女的儿女也和他这个姥
爷很亲,但是,那终归是侄女的家。
以前落个脚,甚至小住几日,或者三到五个月,都没有关系的,因为他是有自己的家
的——父母在家里等着他,他随时可以回家。
现在,再去侄女家,就只能住那儿了,而不是中转一下,他真正成了一个借居的客人。
想到这里,他突然提不起兴致去侄女家。
还是先回老屋看看吧。
他在心里,用了老屋这个词,而不是家。父母不在了,那里也不是家了。
他叫了辆车,回到老屋,对司机说,你在路边等等我,我还要回城的。老屋的一个墙
角,已经坍塌。母亲去世后,他和侄女们将母亲的遗物整理好,锁上门,就再也没有回来
过。
他绕着老屋转了几圈,残破的老屋,和心中那个家,一起坍塌一地。
在村口,他遇见一位邻居。邻居说:“回……”话说了一半,又咽了回去,变成了邀请:
“要不,上我家坐坐吧。”
他谢了乡邻,那一刻,他意识到,对这个从小长大的村庄来说,他是客了。
他乘车回了城,入住了一家酒店。
犹豫了一下,他还是给侄女打了电话,告诉她,他在县城,住在某某酒店。侄女责怪
说:“叔:你咋不直接来我家里,住什么酒店,咋不来家里住?”他讪笑无语。侄女又说,
“那你过来吃晚饭吧。”他答应了。
在妹妹家楼下,遇见了买菜回来的侄女。邻居看看他,对侄女说:“家里来客了?”
侄女立即说:“什么客,我叔!”
侄女的话,让他感动,可是,他知道,那个邻居说的没错。
在侄女家,他是客;在故乡,他也是客。
那天晚上,他喝了不少。回到酒店,迷迷糊糊接到儿子的电话,儿子问:“爸,你
明天在家吗?我们回家来哦。”他告诉儿子:“我回老家了,但是,你妈在家呢。”
放下电话,他泪流满面。
在家乡,他已是客了。但是,只要他在,妻子在,远方的家就还是儿子的家呢!
年少不觉家乡好
年老方知乡愁长
思念家乡,想念家乡,是人的本性啊!面对空挡挡的老屋,他很不愿意成为过客!
我也更不愿意成为过客!
然而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