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山西省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总分 75 分,考试时间 70 分钟)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本大题有 15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第Ⅰ卷 选择题(共 30 分)
30 分.)
1.由甲骨文发展而来的汉字,不仅是一种传情达意的工具,还是联结和维系中华民族的根。观察如
图有关甲骨文的图示,从中可以提取到的信息是(
)
A.记录中华文明的起源
B.具备汉字的构成方法,是比较成熟的文字
C.了解商周时期的历史
D.是世界上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2.有学者指出,秦始皇所创造的事业,不仅为中国设立了以后版图的基本框架,也为中国的政治制
度奠定了基础。秦始皇开创的制度是(
)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行省制
D.中央集权制
3.历史上的民族交往与交融,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下列古诗词中的“胡”所指的
少数民族分别是(
)
唐诗
《出塞》
【作者】王昌龄
宋词
《满江红》
【作者】岳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待丛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A.匈奴、契丹
B.匈奴、女真
C.吐蕃、女真
D.吐蕃、契丹
4.《东京梦华录》记载:“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 50 余座……瓦中多
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这一现象说明了宋代(
)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达官贵人的需要
C.城市商业的繁荣
D.海外贸易的兴盛
5.“中国皇帝陛下同意,英国臣民及家人仆从,从今以后获准居住广州、厦门、福州府、宁波和上
海的城市或镇,以进行通商贸易,不受阻挠和限制……”材料描述的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如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身正面的题词是“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底座上
的十幅浮雕(如金田起义、武昌起义、南昌起义、胜利渡长江等)反映的史实见证了中国近代民主
革命的历程。建立此碑的意义在于(
)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B.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缅怀革命先烈,传承英雄精神,珍惜美好生活
D.宣告中华民族以独立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7.1953~1957 年,我国在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创造了许多历史上的第一(如表)。
这反映出“一五”计划的特点是(
)
A.工业门类齐全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地区分布均衡
D.工业技术领先世界
8.如图两张纪念邮票分别反映了我国在这两个地区实行的民主制度,这两种制度的共同之处有
(
)
①都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
②都有利于巩固祖国统一
③都从国情出发,具有中国特色
④都在各自区域内享有高度自治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13 世纪的西欧城市里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市民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财产,不得
向市民任意征税;逃亡到城市的农奴,只要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以获得自由人身份。下列
表述与这些现象相符的是(
)
A.“我的附庸的附府不是我的附庸”
B.“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C.西欧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D.大学是“中世纪最美好的花朵”
10.王华同学以“俄国(苏俄、苏联)的发展历程”为主题,制作了如图的资料卡片,并对其所反
映的史实进行了解读,其中正确的是(
)
A.图一:加强了沙皇专制权力,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B.图二:见证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成功,十月革命胜利
C.图三:实行了新经济政策,苏联出现农业集体化的浪潮
D.图四:标志着苏联卫国战争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1.《全球通史》一书中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源可以在国会和斯图亚特王朝之间的冲突中找
到。”其“根源”指的是(
)
A.苏格兰人民爆发反抗国王的起义
B.国王召集议会要求增加政府税收
C.议会议员猛烈抨击国王独断专权
D.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12.“它遵循古代罗马‘法典’的传统,它所表现出来的启蒙和解放,对于任何地方,任何时代的寻
求自由与解放的人民,都有极大的教育意义,对于任何想建立新的法律秩序的人民也具有极大的益
处。它是资产阶级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文中的“它”是(
)
A.《查士丁尼法典》
B.《权利法案》
C.《拿破仑法典》
D.《人权宣言》
13.张丽同学搜集了有关“玻利瓦尔”“甘地”“纳米比亚独立”“巴拿马收回运河区主权”等资料,
准备制作一个复习专栏,请为她归纳一个最恰当的主题(
)
A.亚洲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B.动荡不安的国际局势
C.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
D.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
太原市某中学历史社团的同学们开展了“爱我家乡”系列社会实践调查活动,请你参与完成第
14-15 题。
14.同学们走进山西博物院,在了解山西古代戏曲艺术的发展情况时,拍摄了如图的照片及说明。
由此可推断出(
)
A.元杂剧最早起源于山西
B.戏剧成为山西民众主要的文化活动
C.山西是中国戏曲的发源地
D.大量戏曲文物证明山西戏曲历史悠久
15.同学们开展了社会实践调查,如图是他们拟定的实践调查项目。据此判断,他们要撰写的调查
报告关注点是(
)
A.土地利用
B.环境治理
C.能源开发
D.工业发展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45 分)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10 分)
16.弘扬传统文化,重温民族精神,传播时代新声。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相关问题。
(1)【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智慧结晶。从下面的历史遗址中任选..两例,简述
其承载的历史价值。(4 分)
(2)【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砥砺前行的力量源泉。你从下面的两则材料中感受到怎样的
民族精神?(2 分)
(3)【科学理论】科学理论是指导中华民族实践探索的伟大旗帜。写出下面年代尺上①②处会议确
立的科学理论名称,并举出科学理论指导下对内改革的两例..具体举措。(4 分)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含两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17.面对危机,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式。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
题。(10 分)
材料一:19 世纪中期,美国人培理率领的黑船舰队叩开日本的大门,日本人深切感受到了日本
与外国的巨大差距。培理率领的舰队中有两艘黑色的近代蒸汽铁甲军舰,为日本人生平第一次见到。
“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黑船来航对日本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摘编自《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材料一中面对黑船来航的巨大冲击,日本是如何应对的?(2 分)
材料二:1840 年以后,意识到落后的中华民族求知若渴,四处寻找老师,学习美国、日本、前
苏联等不少国家,最后还是通过走“中国特色的道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足以表明,强调“中
国特色”在解决自身问题上,不仅具有必要性,更具有可行性。
--摘自顾骏《大国方略:中国怎样走向世界》
(2)根据材料二,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说明材料观点的正确性。(4 分)
材料三:西欧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经济发展水平接近,具备一定的联合基础。
1945 年之后德法两国都毫无疑问地认识到:两国之间的对抗,不仅削弱了自己,而且还削弱了欧洲。
于是由法德作为发动机带动起来的欧洲共同体组织,由于形成统一的市场,统一的货币,组建了共
同的议会乃至军事力量,一个超强的地区联合体横空出世了。
(3)根据材料三,简述西欧走向联合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4 分)
18.格局是指一定时期内形成的各种力量之间相对稳定的局面。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
--摘自《大国崛起》
答问题。(10 分)
材料一:赤壁之战后,曹操无力南下。刘备攻占四川,并从曾操手中夺得汉中,有了立足之地。
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并向岭南发展。此后,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摘编自初中历史教科书
材料二:
巴黎和会“三巨头”之一,英国首相劳合•
《一战后的美日海权角逐与太平洋战争的爆
乔治写道:“如果德国认为 1919 年的和约不公平,
发》一书中写到:华盛顿会议的结果对日本的安
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
全以及在中国的利益构成了威胁,从而激起了日
法国的福煦将军说:“这不是和平,这是 20
本对美国的极端仇视,为日美争夺太平洋霸权埋
年的休战。”
下了种子。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的战时同盟基础迅速发生了动摇,美国试图在整个战后
世界建立起不可动摇的领导地位,而苏联则企求在本国周围建立起不容他人柒指的势力范围,这两
种战略目标发生了直接的冲突,每一方都成了另一方实现自身目标的巨大障碍。此种状态,加上它
们在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方面固有的冲突,使得美苏矛盾和分歧的尖锐化变得不可避免。
--摘编自袁明《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用你喜欢的方式画出三国鼎立局面的方位示意图。(2 分)
(2)材料二中所述的会议召开后确立了怎样的国际格局?简要评价这一格局。(3 分)
(3)根据材料三,列举二战后美苏矛盾尖锐化的具体表现。(3 分)
(4)根据材料二、三,比较两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两个国际格局的相同之处。(2 分)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 15 分)
19.人类对文明的追求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交流互鉴,推陈出新。李老师以“文明
之光”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 【革新工具--见证经济文明】(2 分)
(1)对比下图反映的两种经济文明类型的不同特点。
(2)下面的材料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思想主张”,概括两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共同影响。
任务二 【解放思想--传承精神文明】(3 分)
任务三 【保障民权--关注政治文明】(4 分)
美国历史上的法律文献(部分)
2019 年中国“两会”人气话题
•1787 年 华盛顿主持召开制宪会议,制定《美利坚
•救命良药进医保
合众国宪法》
•改农村厕所、建民生工程
•1862 年 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
•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
隶宣言》
•博物馆新需求、新功能
•1933 年 罗斯福宣布实施新政,先后颁布《全国工
•文化+旅游绽放更大魅力
业复兴法》、《全国劳工关系法》、《社会保障法》等
•打赢蓝天保卫战
•安全是网约车的底线
(3)上述法律文献保障了人民的哪些权利?
(4)2019 年“两会”人气话题说明了什么?
(5)根据下面材料信息结合相关史实,以“河•和•合”为题写一篇 150 字左右的小短文。
任务四 【协和万邦--推动文明互鉴】(6 分)
参考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共 30 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本大题有 15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
【解答过程】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具备汉字的构成方法,如:象形字、指事字、会
意字、形声字等,是比较成熟的文字。ACD 的信息从图片中提取不到。
故选:B。
2.
【解答过程】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建立中央集权制,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并确立了皇帝至高
无上的地位。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地方推行郡县制,所以 D
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3.
【解答过程】根据题干材料“不教胡马度阴山”“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结合所学知
识可知,此处的胡分别是指唐代的匈奴和宋代的女真族。唐朝背面的威胁匈奴政权;女真族建立的
政权是金。B 符合题意。
故选:B。
4.
【解答过程】据材料“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 50 余座……瓦中多有货
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可知,这一现象说明了宋代城市
商业的繁荣。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有
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还有说书的、
唱曲的、演杂剧的等。瓦子的存在,增添了城市的生气。
故选:C。
5.
【解答过程】根据题干“从今以后获准居住广州、厦门、福州府、宁波和上海的城市或镇,以进行
通商贸易,不受阻挠和限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南京条约》。1842 年 8 月签
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内容:①割地--
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赔款 2100 万银元;③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
通商口岸;④议税--英商进出口货物应交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A 符合题意。
故选:A。
6.
【解答过程】结合所学知识,1949 年 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
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新中国成立的问题。大会制定了《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大会决
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立此碑的意义在于缅怀革命先烈,传承英雄精神,
珍惜美好生活。我们可知人民英雄纪念碑的 9 块浮雕反映的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封建的
民主革命的重大事件。
故选:C。
7.
【解答过程】据题干图片内容,结合所学可知,1953 年-1957 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是优先发展钢铁、煤炭、电力、
石油、机器制造、飞机、坦克、车辆制造等,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故选:B。
8.
【解答过程】观察题干图片可知,西藏自治区设立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关;澳门回归与澳门特别
行政区的设立有关。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澳门特别行
政区实行“一国两制”制度,这都是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实行的制度,有利于巩固祖国统一,
都是从国情出发,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①②③符合题意;④都在各自区域内享有高度自治权指的
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含有④的 BCD 三项。
故选:A。
9.
【解答过程】13 世纪的西欧城市里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市民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财
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逃亡到城市的农奴,只要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以获得自由人身
份。题目给出的表述与这些现象相符的是“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手工匠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
他们一般是从周围农村的农民转变而来的。很多人进人城市以前还是农奴,一旦进人城市,就意味
着享有一定的自由权利,因为城市是有着一定特权的地区。当时,农奴在自由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
他就获得了市民的身份,从此享有自由,领主无权强迫他重新变成农奴。随着更多的城市取得自由,
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成了自由人,而且。城市工商业还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因此,越来越
多的农奴逃离庄园,进入城市,促进了城市的发展。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级逐
渐形成。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
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故选:B。
10.
【解答过程】据题干图二攻占冬宫,可知,1917 年,列宁亲自领导起义。起义者迅速占领彼得格勒
火车站、中央发电站、电话总局和国家银行等站略要点,攻克临时政府盘踞的最大据点--冬宫。彼
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列宁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十月
革命是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它把社会主义的理论变为了现实,使俄国走上
了实现现代化的独特之路,为世界上落后国家的发展树立了榜样,对 20 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
的影响。
故选:B。
11.
【解答过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
义的发展。为推翻封建统治,发展资本主义,英国资产阶级掀起了革命。
故选:D。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