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年宁波银行招聘综合素质能力测试试题及答案
时间:120 分钟
说明:
请仔细阅读以下的注意事项,这对你顺利通过考试非常重要:
监考老师宣布考试开始时,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请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写在本题册上的答案无效,请勿折叠答题卡。
答题卡“试卷类型”必填,“工号”栏填准考证号,如有遗漏,视作废卷。
请勿在本题册上书写、涂改或留下任何标记,题册最后两页是空白草稿纸,可拆下来正反使用,如果
需要增加,请举手示意监考老师。
在考试结束时,请留在座位上,等监考老师收取答题卡、考卷和草稿纸。不得将这些物品带出考场。
如需提前交卷,请先举手示意监考老师收取。
第一部分 综合知识测试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题:
1.所以在这阴冷的四月里,奇迹不会发生。任凭游人扫兴和诅咒,牡丹依然_____。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
媚俗,它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规律,它有权为自己选择每年一度的盛大节日。
A.泰然处之
C.我行我素
解析:泰然处之,形容镇静,沉着、冷静;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
意;我行我素,不管别人怎么说,我还是照我本来的一套去做;岿然不动,高大独立,安稳不动。故选 B。
B.安之若素
D.岿然不动
2.长江流域,无疑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_____之一。考古发现证明,旧石器时代处于长江上游今云南境内的元
谋人,与黄河流域今陕西境内的蓝田人_____。这个结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A.发源地 表明
C.发源地
证明
解析:“发源地”和“发祥地”都指事物发生起源的地方,但前者多指事物开始发生,所指事物多为具体的,而
B.发祥地
证明
D.发祥地 表明
后者多用于抽象事物起源、兴起之地。“表明”多用来吧态度或决心表示清楚;“证明”指用可靠材料来断定某
人或事物的真实性。故答案选 B。
3.作者多年_____着的质朴纯美的情和爱,汩汩地从笔端流淌出来,与崇高宽阔的胸怀相_____,充满了纯朴的
人情美。
A.积淀 契合
C.积淀 吻合
解析:积淀,积累沉淀而形成的思想、文化、习俗等;积聚,积累,聚集。契合,符合;吻合,完全符合。由
此,故选 A。
B.积聚 吻合
D.积聚 契合
4.艺术贵在创新,其关键是坚持从生活出发。如果没有深入生活的决心,没有艺术上求新、艰苦_____的精神,
那就难以_____种种流行病的纠缠。
A.探究 摆脱
C.探究 解除
解析:探究,探索并研究;探索,多方寻求。摆脱,挣脱,甩掉;解除,去掉,消除。由此,故选 B。
B.探索 摆脱
D.探索 解除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300 多人只能睡在阴湿的地上,没有铺的就找来谷草,盖的除个别人有大衣可充当被子外,绝大多数人挤在
一起和衣而睡。
B.一个省的文化系统如果能肩负起继承当地文化传统的使命,那么这个省的文化底蕴就会得到保持,而不至于
中断和流失。
C.图书馆、影剧院、篮球场、老年活动室,这些城里有的文化娱乐设施,在很多村子里都有,对村民免费开放。
D.责任感是沉甸甸的,为我们社会所需要,每个人都应具备,在所有价值中它处于最高位置是毋庸置疑的。
【答案】C 解析:A。前后主语不一致,“盖的除个别人有大衣可充当被子外”应改为“除个别人有大衣可充当
被子盖外”。D。前后主语不一致,“在所有价值中它处于最高位置是毋庸置疑的”的主语应该是“责任”。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凡事若不分青红皂白,把自己心中的愤怒发泄到臆想对象身上,很可能造成对毫不知情的或有恩于己的善良
的人遭到伤害。
B.她的创新设计投入生产仅三个月,就为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为这项设计付出的所有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终
于得到了回报。
C.哈佛燕京图书馆每年都有一次买旧书的盛会,每次我都能在一堆堆五花八门的书里淘到如金子般珍贵的书,
并因此而兴奋。
D.欧债危机爆发之后,欧洲现在面临的最大困境是如何解决失业问题,严峻的形势将巨大的挑战带给了欧洲各
国的经济复苏。
【答案】C 解析:A。句式杂糅。“很可能造成对……的伤害”,把“遭到”去掉。B。前后主语不一致。开始
是“她的创新设计”,最后一句又成了“她”。D。搭配不当,应该把“复苏”放在“经济”的前面。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如何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有学者提议,应倡导全民重温中华经典,对弘扬民族文化更具积极意义。
B.来自全国各地的捐款已经达到 20 万元,这笔善款将全部用于这个孩子的生理一级心理康复的治疗费用。
C.天津市“五大道首届文化创意节”日前开幕,主办方提出的新颖、独特的系列活动,受到市民和四方游客的
热捧。
D.工作压力、环境污染、睡眠不足、缺乏运动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人的身心健康,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
同样不容忽视。
【答案】C 解析:A。应在“应倡导全民重温中华经典”这句话后加上“这样做”。B。句式杂糅,把“费用”
去掉。D。“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包含“睡眠不足、缺乏运动”以及“饮食习惯”等。
8.时间怀有一种公平的道义,对它所拿去的,它会给我们别的补偿。它夺去了我们肢体和精神的灵活,却给予
我们宁静和安详。对这段话正确理解的一项是:
A.无所谓浪费时间
B.耽误的时间可以得到补偿
C.不具有灵活肢体和精神的人能获得安宁
D.晚年的宁静可以使青春活力的消失得到补偿
答案【D】解析:肢体和精神的灵活显然是指青春的活力。但是老年的宁静和安详可以使之得到补偿。A、B 明
显错误;C 没有突出时间的作用。时间,在这里代表着岁月。
9.职业技术教育的任务是为社会各种产业培养劳动力。学生接受完职业技术教育后就直
接进入劳动队伍,因此职业技术教育和市场经济有较直接的关系,它应该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需要调剂专业
设置、课程计划和培养方式等。当然,也有诸如师范、卫生、艺术、体育等专业与市场经济没有直接的联系,
它们应该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仅仅根据
市场的需要来规划和发展。对这段话正确理解的一项是:
A.市场经济规律决定着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B.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首先应强调社会发展的需要
C.师范、卫生、艺术、体育等个别专业,与市场经济没有联系
D.职业技术教育中的多数专业应根据市场的需求而调整、发展
答案【D】解析:从文章的结论“因此职业技术教育和市场经济有较直接的关系,它应该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和
需要调剂专业设置、课程计划和培养方式等”可知道应该选择 D。职业技术教育只是与市场经济有较直接的关
系,并没有达到市场经济规律决定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程度,因此,A 是错误的;只有少数几个如师范、卫生
等专业才应强调社会发展的需要,B 错误;文中表明师范等个别专业“而不仅仅根据市场的需要来规划和发展”,
说明两者还是有一定关系的,C 过于绝对。
10.当一个高压峰遭遇一个低压峰时,通常会发生降水。气象学家通过测量两个相向移动
的峰的速度,可确定它们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相遇,借此来预测降水。据此可知:
A.气象学家的职责是预测降水
B.低压峰总是向着高压峰方向移动
C.降水不一定需要低压峰的出现
D.某些降水的预测是基于高、低压峰的一般反应
答案【D】解析:气象学家的研究问题之一是预测降水,A 过于片面;文中没有提到高压峰和低压峰如何移动,
所以 B 是没有根据的;从降雨的条件来看,要同时具有高低压峰,C 是错误的;只有 B 正确的表述了文章的意
思。
11.令人奇怪的是,洛可可风格竟然首先出现于法兰西。路易十四的统治持续时间太长,对老王朝过分虔诚的
时代终于结束,雄伟高贵的凡尔赛不再迫使人们参加令人生厌的庆典,从此人们聚集于巴黎各公馆的精美沙龙
之中。起初,洛可可是—种新型装饰,是为热爱冒险、异国情调、奇思遐想和大自然的高雅、智慧的社会服务
的。这种轻盈、精美的风格最适合于现代公寓,房间不大,但均有珍贵的用途。洛可可进人巴洛克风格出尽风
头的国家时,是十分谨慎小心的。从这段话可以得到的正确推论是:
A.路易十四时期法国流行轻盈、精美的巴洛克式室内装演风格
B.洛可可风格首先在法国出现是因为法国人热爱冒险和奇思遐想
C.现代公寓都是洛可可式的,因而它们房间不大,但均有珍贵的用途
D.与巴洛克风格相比,洛可可风格并不追求雄伟和高贵
答案【D】解析:“轻盈、精美”是用来指洛可可风格而非巴洛克风格,A 错;没有证据说明法国人热爱冒险和
奇思遐想,反而路易十四统治期间的法国人显得生硬,B 错;洛可可适用于现代公寓,而非现代公寓都是洛可
可式的,C 错。洛可可是“十分谨慎小心的”“进入巴洛克风格出尽风头的国家”可知道,巴洛克与洛可可风
格是不一致的,D 对。
12.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将委托专业金融机构对中国女足发展基金进行管理和运作,其收益部分用于资助中国
女子足球队改善生活和训练条件,开展交流与合作,培养选拔后备力量。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是:
A.中国女足发展基金,将解决中国女足所面临的问题
B.广泛开展交往合作,是培养和选拔女足后备力量的保证
C.中国女足的活动,由受委托的专业金融机构管理和运作
D.中国女足发展基金,已确定了管理机制和运作规则
答案【D】解析:中国女足的发展基金的收益将资助女足队而非“解决”问题,因此,A 的表述是不确切的;B、
C 概括的比较片面,文中没有关于 B 的内容;文中说的是女足基金委托给专业的金融机构,而不是女足的活动,
C 错误。只有 D 才是表达文章的主要意思。
13.如果我们只把过去的一些文件逐字逐句照抄一通,_____,更谈不到正确地解决什么
问题。那样即使我们口头上大讲拥护毛泽东思想,实际上也只能是违反毛泽东思想。填
入横线上最恰当的是:
A.那就连一般问题也解决不了
B.那就不能解决什么问题
C.那就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D.那就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答案【C】解析:如果把文件逐字逐句照抄一通的话,显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虽然 ABD 意思表达也是对的,但
考虑句子的通顺,作者的语气,C 是最适合的。
14. 研究“基本”粒子,须借助极高的能量。欲知物质的微观结构,首先得变革微观物质,即得想办法把氢原
子、原子核以及质子、中子等这些小粒子打碎,把它们的内部结构和各种性质暴露出来。对“物质的微观结构”
与“微观物质”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两者都反映微观物质的结构,即微观结构构成了微观物质
B.前者指原子结构(含原子核),后者指质子、中子等小粒子
C.前者指小粒子内部的组合模式,后者指构成物质的各种小粒子
D.两者都是指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等小粒子
答案【C】解析:微观物质是指氢原子、原子核以及质子、中子等小粒子,微观结构,就是指这些小粒子的内部
结构。因此,只有 C 是正确的。
15.所有市场经济搞得好的国家,都是因为法律秩序比较好。其实建立市场并不难,一旦放开,人们受利益的
驱使,市场很快就能形成,但是,一个没有秩序的市场一旦形成,再来整治就非常困难了。这句话支持了一个
论点,即:
A.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高度重视法制建设
B.市场调节是“无形的手”,市场自发地处于稳定、均衡的状态
C.市场经济的优越之处就在于它能使人们受利益驱使,因而能调动人的积极性
D.市场只有依靠法制才能形成
答案【A】解析:本文是论述市场和法制的关系。BC 都只提市场不提法制,因此是错误的。D 中的市场必须依靠
法制才能形成,明显混淆了两者的关系。没有法制,也能建立市场,只是建立的市场是没有秩序的市场。因此
D,也是错误的。只有 A 正确的表述了两者的关系。
二、数学运算题:
16. 7, 13, 20, 29, 38, ( )
A. 50 B.51 C.52 D.54
【解析】 3^2-2=7 4^2-3=13 5^2-5=20 6^2-7=29 7^2-11=38 8^2-13=51
17. 21, 36, 96, 41, 81, ( )
A. 1 B.34 C. 89 D.72
【解析】 除以 5 的余数都是 1 选 A
18. 3, 1, 8,18, 52,( )
A. 96 B.120 C.136 D.140
【解析】 (3+1)×2=8 (1+8)×2=18 (8+18)×2=52 (18+52)×2=140
19. 2,0,2,7,7,11, ( )
A. 16 B.17 C.18 D.19
【解析】 2+0+2=4 0+2+7=9 2+7+7=16 7+7+11=25 7+11+18=36
20. 14, 18, 24, 32, 41, 51, ( )
A. 63 B.65 C.66 D.67
【解析】 18-14=4 24-18=6 32-24=8 41-32=9 51-41=10 63-51=12 合数序列
21. 从 0,1,2,7,9 五个数字中任选四个不重复的数字,组成的最大四位数和最小四位数的差是( )。
A. 8442
B. 8694 C. 8740
D. 9694
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得:最大的四位数为 9721,最小的四位数为 1027,故两者的差是 9721-1027=8694。
22. 一块试验田,以前这块地所种植的是普通水稻。现在将该试验田的 1/3 种上超级水稻,收割时发现该试验
田水稻总产量是以前总产量的 1.5 倍。如果普通水稻的产量不变,则超级水稻的平均产量与普通水稻的平均产
量之比是( )。
B. 4∶3 C. 3∶1
A. 5∶2
2
答案:A【解析】设该试验田种普通水稻产量为 x,种超级水稻产量为 y,则有 3
D. 2∶1
1
x+ 3
y=1.5x,解得 y∶x=5∶2。
23. 人工生产某种装饰用珠链,每条珠链需要珠子 25 颗,丝线 3 条,搭扣 1 对,以及 10 分钟的单个人工劳动。
现有珠子 4880 颗,丝线 586 条,搭扣 200 对,4 个工人。则 8 小时最多可以生产珠链( )。
A. 200 条 B. 195 条 C. 193 条 D. 192 条
答案:D【解析】4 个工人 8 小时的人工劳动是 1920 分,而 10 分钟的单个人工劳动生产一条珠链,故可生产 1920
÷10=192(条)。
24. A、B 两地以一条公路相连。甲车从 A 地,乙车从 B 地以不同的速度沿公路匀速率相向开出。两车相遇后分
别掉头,并以对方的速率行进。甲车返回 A 地后又一次掉头以同样的速率沿公路向 B 地开动。最后甲、乙两车
同时到达 B 地。如果最开始时甲车的速率为 X 米/秒,则最开始时乙车的速率为( )。
A. 4X 米/秒 B. 2X 米/秒 C. 0.5X 米/秒 D. 无法判断
答案:B【解析】显然最初乙的速度较快,由题意知,以甲车的速率走完了一遍全程,以乙车的速率走了两遍全
程,所费时间相等,故乙车速度为甲车两倍。
25. 有甲、乙两个项目组。乙组任务临时加重时,从甲组抽调了四分之一的组员。此后甲组任务也有所加重,
于是又从乙组调回了重组后乙组人数的十分之一。此时甲组与乙组人数相等。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
A. 甲组原有 16 人,乙组原有 11 人
B. 甲、乙两组原组员人数之比为 16∶11
a
C. 甲组原有 11 人,乙组原有 16 人
答案:B【解析】设甲组原有 a 人,乙组原有 b 人,故由题意可得:(b+ 4
b=16∶11。
D. 甲、乙两组原组员人数比为 11∶16
9
)× 10
a
(b+ 4
3
)+ 4
a,所以 a∶
1
=10
26.学校举办一次中国象棋比赛,有 10 名同学参加,比赛采用单循环赛制,每名同学都要与其他 9 名同学比
赛一局.比赛规则,每局棋胜者得 2 分,负者得 O 分,平局两人各得 l 分.比赛结束后,10 名同学的得分
各不相同,已知:
( 1 )比赛第一名与第二名都是一局都没有输过;
( 2 )前两名的得分总和比第三名多 20 分;
( 3 )第四名的得分与最后四名的得分和相等.
那么,排名第五名的同学的得分是:
B .
9 分
C . 10 分
D . 11 分
A . 8 分
答案:D.【解析】这个题目比较复杂,条件多。首先,要明白每场比赛产生的分值是 2 分。其次要明白比赛一
共进行了 45 场。因此产生的分数总值是 90 分。第三,个人选手的最高分只能是 18 分,假设 9 场比赛全部赢。
根据( 1 )比赛第一名与第二名都是一局都没有输过,可以得出第一名一定和棋过。要是第一名全部赢了,那
么第二名一定输过棋。这说明第一名最多 17 分,第二名最多 16 分。条件一:第一名和第二名的总分最多 33 分。
当他们的总分是 33 时,第三名分数为 13 分。假设第四名为 12 分,第 7,8。9。10。名的分数和为 12 分。第
五名为 11 分,第六名分数为 9 分。当他们的总分是 33 时,第三名分数为 13 分。如果假设第四名为 11 分,那
么第 7,8。9。10。名的分数和为 11 分。第五六名的分数和为 22 分。必定有人分数高于 11 分,矛盾。在条件
一下,其他任意假设也推导出矛盾来。条件二:第一名和第二名总分为 32 分时,第三名为 12 分。第四名最多
为 11 分。 那么第 7,8。9。10。名的分数和为 11 分。第五名和第六名分数和为 24 分。结果推导出矛盾来。
其他条件都会推导出矛盾来。因此,第五名的成绩是 11 分。
27.某班男生比女生人数多 80%,一次考试后,全班平均成级为 75 分,而女生的平均分比男生的平均分高 20% ,
则此班女生的平均分是:
A .84 分
答案:A.【解析】考试中非常规思维:答案是 1.2B,说明答案能够被 12 除尽。能够一下子看出来 A 符合这一条
件。虽然 87 也能够被 12 除尽,但是一般计算不可能出现太多的小数,因此可以大胆的选择 A。
B . 85 分
D . 87 分
C . 86 分
28.
A、.B 两站之间有一条铁路,甲、乙两列火车分别停在 A 站和 B 站,甲火车 4 分钟走的路程等于乙火
车 5 分钟走的路程.乙火车上午 8 时整从 B 站开往 A 站,开出一段时问后,甲火车从 A 站出发开往 B 站,
上午 9 时整两列火车相遇.相遇地点离 A、.B 两站的距离比是 15:16.那么.甲火车在( ) 从 A 站出发开
往 B 站.
B .8 时 15 分
A .8 时 12 分
答案:B.【解析】根据题目条件,假设甲火车每分钟行驶 5,乙每分钟行驶 4。相遇时乙行驶了 4×60=240,甲
行驶了(240/16)×15。甲行驶这么多路程所用的时间为(240/16)×15/5=45 分钟。因此。甲在 8 点 15 分出
发的。运用比例关系解决问题,相当方便。
D . 8 时 30 分
8 时 24 分
C .
29. 32 名学生需要到河对岸去野营,只有一条船,每次 最多载 4 人(其中需 1 人划船).往返一次需 5 分
钟。如果 9 时整开始渡河,9 时 17 分时,至少有( )人还在等待渡河。
A .16
答案:C.【解析】到 9 时 17 分时,情况是这样的:9 时 0 分,5 分,10 分,15 分一共载了 3+3+3+4=13(15 分
D . 22
B .17
C .
19
时船上一共有 4 人)。那么还在等待渡河的有 32-13=19 人。
30 .一名外国游客到北家旅游.他要么上午出去游玩,下午在旅馆休息;要么上午休息,下午出去游玩,而下
雨天他只能一天都呆在屋里。期间,不下雨的天数是 12 天.他上午呆在旅馆的天数为 8 天.下午呆在旅馆的
天教为 12 天.他在北京共呆了:
B .20 天
A .16 天
答案:A.【解析】有一种整体的思维方法,能快速得出答案来。12 天不下雨,出去了 12 次。如果这 12 次不出
去,那么他上午或者下午呆在宾馆一共为 8+12+12=32 天。由于每天都算了两次,因此要除以 2。32/2=16 天。
这样的思维是很快的。整体思维,值得我们在备考期间好好研究。
D . 24 天
22 天
C .
31.共有 100 个人参加某公司的招聘考试,考试内容共有 5 道题,1-5 题分别有 80 人,92 人,86 人,78 人,
和 74 人答对,答对了 3 道和 3 道以上的人员能通过考试,请问至少有多少人能通过考试?
A.30
B.55
C.70
D.74
【答案】C。【解析】这道题是这次数学运算当中难度最大的一道题。关键在于从哪个已知条件入手。
考虑未被答对的题目总数为(100-80)+(100-92)+(100-86)+(100-78)+(100-74)=90
由于必须错误 3 道或者 3 道以上才能够不通过考试,因此最不理想的情况就是这 90 道试题恰好是有 30 个人,
每个人错误 3 道试题。这样,能够通过考试的人为 100-30=70 人。
32.一张节目表上原有 3 个节目,如果保持这 3 个节目的相对顺序不变,再添进去 2 个新节目,有多少种安排方
法?
C.6
D.4
B.12
A.20
【答案】A。【解析】将 2 套节目插入 3 套节目当中,注意到第一套节目之前以及最后一道节目之后还可加入,
因此插入第一套新节目时可有 4 种选择,等插入这套节目之后,再插入第二套新节目时可有 5 种选择。因此总
共可安排的播放方案有 4×5=20 种
33.某商场促销,晚上八点以后全场商品在原来折扣基础上再打 9.5 折,付款时满 400 元再减 100 元,已知某鞋
柜全场 8.5 折,某人晚上九点多去该鞋柜买了一双鞋,花了 384.5 元,问这双鞋的原价为多少钱?
B.600
A.550
【答案】B。【解析】带入 B 进行检验,发现正确,快速求解。如果按照常规思路,则可以这样计算。
384.5+100=484.5 元这个价格是相继进行了 8.5 折以及 9.5 折之后的价格,因此原价为
C.650
D.700
元
34.甲、乙、丙、丁四个人去图书馆借书,甲每隔 5 天去一次,乙每隔 11 天去一次,丙每隔 17 天去一次,丁每
隔 29 天去一次。如果 5 月 18 日他们四个人在图书馆相遇,问下一次四个人在图书馆相遇是几月几号?
C.11 月 18 日
B.10 月 14 日
A.10 月 18 日
【答案】D。【解析】这道题搞清楚两个事情就容易求解:第一,所谓每隔 n 天去一次的含义是,每(n+1)天去
一次,因此题目的条件可以变为“甲每 6 天去一次,乙每 12 天去一次,丙每 18 天去一次,丁每 30 天去一次。”
第二,需要考虑 5、7、8、10 四个月有 31 天。6、12、18、30 四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为 180,因此再过 180 天,
四个人才能够再在图书馆相遇。而 180 天后应当是 11 月 14 日。
D.11 月 14 日
35.甲、乙、丙三种货物,如果购买甲 3 件、乙 7 件、丙 1 件需花 3.15 元,如果购买甲 4 件、乙 10 件、丙 1 件
需花 4.2 元,那么购买甲、乙、丙各 1 件需花多少钱?
C1.85
D.2.1
B.1.4
A.1.05
【答案】A。【解析】这道题涉及到整式的恒等变形。假设甲、乙、丙三种货物的单价分别为 A、B、C,则根据
题 意 3A+7B+C=3.15
9A+21B+3C=3 × 3.15 第 二 式 乘 以 2 得 到
8A+20B+2C=2×4.20 以上两式相减可得 A+B+C=1.05 元从以上解析可以看出,今年的数学运算与以往传统试题
不大相同,虽然有一些试题与以往国考题类似,但是几乎没有一道试题在短时间内无法求解。但是从考试策略
看来,这些试题的计算量并不小,有一部分试题的技巧性也比较高。从考生反馈的情况看来,数学运算仍然是
平均花费时间较多的一个部分。
4A+10B+C=4.20 第 一 式 乘 以 3 得 到
三、判断推理题:
解析:选 B,分别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
36.
37.
解析:组成相同,看位置变化,选 A
38.
解析:应该是选项错误,思路大概是 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