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0山东省聊城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资料共7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0 山东省聊城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 5 1 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l.5 分,共 51 分) 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据考古发现,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的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居民 D.半坡居民 2.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最主要表现是 A.争霸战争频繁 B.铁器、牛耕使用 C.封建制度确立 D.诸子百家争鸣 3.郭沫若说:“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 次致命的打击。”“致命的打击”缘于 A.商鞅变法 C.陈胜吴广起义 B.秦始皇“焚书坑儒” D.汉武帝削弱封国 4.右图是“单于天降”瓦当。单于是我国古代哪一少数民族最高首 领的称号? A.匈奴 C.女真 B.契丹 D.蒙古 5.“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 成名天下知。”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6.某同学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 的是 地动仪模型 ① A.①② 曲辕犁 ② 筒车模型 罗盘针模型 ③ ④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7.“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 “天下大理”的局面被 誉为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靖难之役 8.某同学选用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宋代针铺商标 A.宋代商业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清明上河图 交子 南宋海船 C.元朝国家统一 D.大都闻名世界 9.“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盖隐然执政之府也。”这里的“执政之府” 是
A.市舶司 B.中书省 C.锦衣卫 D.军机处 10.“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诗句中戚继光表明的志向是 A.荡平倭寇 C.击退沙俄侵略者 B.赶走荷兰殖民者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11.右边是某同学整理的“南京条约”资料卡片。卡片中 表述错误的是条约的 A.签订时间 C.内容 B.签订地点 D.危害 12.“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 l300 万两 白银。湖北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 l0 万匹。”材料所述体现了洋务派的哪一初衷? A.分洋商之利 C.悉各国情形,必谙其语言文字 B.练兵以制器为先 D.防海之害,非整水师不可 13.“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子帽灭;天足兴,纤足灭; 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引起这些习俗变化的最重要的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4.下面是 l912--1920 年中国棉纺织业发展简表。这一时期棉纺织业迅速发展的最主要原 因是 1912年 1920年 发展速度 年平均增长率 华商纱厂纱锭 50.9万枚 159.8万枚 华商纱厂布机 2616台 6675台 (1912=100) 313.6 255.2 (%) 12.1 11.O A.实业团体大量出现 C.反帝爱国斗争高涨 B.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D.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掠夺 15.孙中山说:“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 中国的危亡。”这个“军官学校”位于 A.广州 C.武汉 16.南昌被誉为“军旗升起的地方”,是因为在这里 B.长沙 D.上海 ’ A.诞生了中国共产党 C.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D.初步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7.1938 年,田汉为庆祝某一战役的胜利写了一首歌词。词中写道:“将士的喊声,震动了 南部山东,榴弹掷处血光红,敌人如鼠我如龙。”这一战役是 A.贺胜桥战役 D.百团大战 18.右边是某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图片。据图片内容判断,该同 学的探究题目应是 C.台儿庄战役 8.乎型关大捷 A.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B.北平和平解放 C.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D.国民党政权垮台 19.今年 8 月,某工厂将举行百年厂庆座谈会,准备邀请一位当年亲身经历过公私合营的 工人师傅讲厂史。下面四位师傅中最合适的应是 A.75 岁的李会师 B.62 岁的宋支前 C.58 岁的王援朝 D.52 岁的赵跃进 20.一位老新闻记者自豪地说:“上个世纪 70 年代,我曾写过一篇题为‘跨洋握手’的新
闻稿。”该新闻稿报道的应是 A.亚非会议圆满成功 C.尼克松访问中国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召开 21.1984 年 3 月 24 日,55 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松 绑”就是迫切要求 A.优先发展重工业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扩大企业自主权 D.设立经济特区 22.右图所示文明古国创造的宝贵文明成果是 A.汉谟拉比法典 C.佛教 B.金字塔 D.阿拉伯数字 23.要了解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首先应查阅 A.《荷马史诗》 C.《马可·波罗行纪》 B.《天方夜谭》 D.《哈姆雷特》 24.以下符合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内涵的语句是 A.国家和君权是上帝的创造物 B.上帝的伟大是人不能企及的 C.上帝随意创造和毁灭一切 D.人类可以成就伟大的事业 25.路易十六在日记中写道:“14 日,星期二,无事。”然而,这一天却改写了法国历史。 因为在这天 A.巴黎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 C.法国建立了共和国 B.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 D.拿破仑颁布了《法典》 26.1851 年,万国工业博览会(即第一届世博会)在英国伦敦举行,右图为英国陈列馆。英 国举办博览会的最主要条件是 A.新航路开辟 C.“日不落帝国”形成 B.君主立宪制确立 D.工业革命完成 27.俄国农奴制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之处是 A.摆脱了民族危机 C.解放了广大农奴 B.推翻了旧的政治统治 D.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28.1914 年 7 月,右图中的哪一国家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 界大战爆发? A.① B.② C.③ D.④
29.右边是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 l921--1925 年粮食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法令》的颁布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 D.农业集体化的推行 30.1932 年,某政要指出:“世界近两年正在倒 退,各国……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 威胁的态度。”出现这一形势的主要原因是 A.同盟国和协约国军事对峙 B.严重的经济危机波及世界 C.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D.慕尼黑会议割让苏台德 31.“我要求国会宣布:自 1941 年 l2 月 7 日——星期日日本进行无缘无故和卑鄙怯懦的进 攻时起,合众国和日本进入战争状态。”日本的“进攻”是指 C.偷袭珍珠港 A.全面侵略中国 D.诺曼底登陆 B.突袭苏联 32.领导埃及独立运动,实现埃及独立,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的杰出领导人是 A.尼赫鲁 33.旗帜、徽章有着特殊的寓意。作为标志,右边的旗帜应该悬 挂于 C.卡斯特罗 D.阿拉法特 8.纳赛尔 A.国际联盟总部 C.欧洲联盟总部 B.联合国总部 D.世贸组织总部 34.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诺基亚、三星、皮尔·卡丹等 国际名牌商品,轻松享用肯德基、麦当劳快餐。这都得益于 A.贸易自由化 8.区域集团化 C.政治多极化 D.经济全球化 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李春主持建造的 是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49 分) 二、填空题(每空 l 分。共 l0 分) 35.李冰主持修筑的 世 界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36.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是《 艺百科全书”的是《 37. 功。 38.1825 年,英国人 制汽车成功。 39. 转折点。 三、材料解析题(每小题 6 分,共 18 分) 40.阅读下列材料: 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被誉为“中国 17 世纪的工 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 发明的火车机车试车成功;1885 年,德国人 试 战役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宣德六年(1431 年)某人自述]自永乐三年(1405 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历番国…… 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由是海道清宁,番人仰赖者,皆神之赐也。 ——摘编《中国古代史资料选集》
请回答: (1)“某人”自述的是中国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1 分)这一事件的突出特点有哪些?(2 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某人”的历史地位和所述事件的历史意义。(3 分) 41.阅读下列材料: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 80 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 80 年代中 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 新阶段。 ——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 请回答: (1)第一阶段农村改革的重大举措是什么?(2 分)十四大确定的改革目标是什么?(2 分)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特点。(2 分) 4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63 年 1 月 1 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 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材料二 在合众国境内受合众国管辖的任何地方,奴隶制和强制劳役都不得存在……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修正案(1865 年 l2 月) 请回答: (1)《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是谁颁布的?(1 分)《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修正案是哪一机构制 定的?(1 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颁布的背景、规定的内容有何不同?(4 分) 四、简答题(第 43 题 10 分,第 44 题 ll 分。共 21 分) 43.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请回答: (1)简述遵义会议为挽救党和红军作出的重大决策。(4 分) (2)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按要求填写下表。(4 分) 转折的表现 思想路线 工作重心 领导核心 (3)两次会议后中国革命和建设呈现出新的局面,试分别概述新局面的表现。(2 分) 44.20 世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世界格局出现三次大变动。 请回答: (I)两次世界大战后确立的世界格局分别称作什么?(2 分)起支配作用的国家分别是哪 些?(2 分)将答案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格 局 国 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2)某学者拟撰写题为《冷战的起与止》的著作,回顾冷战历程。作者应该对体现冷战对峙 的哪些重大事件进行评述?(4 分)应该用哪一事件作为冷战结束的标志?(1 分)
(3)概括当今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征。(2 分) 二 0 一 0 年全市初中学业水平统一考试 历史试题(A)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第 1 卷(选择题共 51 分) 2.C l6.B 28.B 7.C 8.A 9.D l2.A 24.D l0.A 11.C 23.B 22.A 20.C 21.B 32.B 33.C 3.B 4.A l7.C 29.B 6.D 5.C l8.D l9.A 30.B 31.C 一、选择题【每小题 1.5 分,共 51 分) 1.D l5.A 27.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49 分) 二、填空题(每空 l 分,共 l0 分) 35.都江堰 赵州桥 36.齐民要术 天工开物 37.1964 38.史蒂芬孙 卡尔·本茨 39.萨拉托加 斯大林格勒 三、材料解析题(每小题 6 分,共 18 分) 40.(1)事件:郑和下西洋;(1 分)特点:规模大;历时长;次数多;航程远;到达国家多。 (2 分。每点 l 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得满分。) l3.B 25.A l4.D 26.D 34.D 1970 (2)地位: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或伟大的航海家、或世界航海活动 的先驱)。(1 分)意义: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交流;加强了中国和亚非 国家的友好关系。(每点 l 分,共 2 分) 41.(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2 分)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 分) (2)特点:首先在农村推行,之后在城市全面展开;先试点后推广;逐渐突破计划经济体制; 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 分。每点 l 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得满分。) 42.(1)颁布:林肯;(1 分)制定:国会。(1 分) (2)颁布背景:材料一是在南北战争中北 方失利,人民强烈要求下颁布的;(1 分)材料二是在南北战争结束,北方胜利后颁布的。(1 分)规定内容:材料一给予叛乱诸州的黑人人身自由(或以政府文告、战时措施的形式解放 叛 乱地区的黑人奴隶);(1 分)材料二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废除奴隶制(或以法律形式在全国范围 内正式废除奴隶制)。(1 分) 四、筒答题(第 43 题 l0 分,第 44 题 ll 分,共 21 分) 43.(1)决策: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 权; 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会后确定毛泽东、 周 恩来等指挥军事。(4 分。每点 l 分,答出其中 4 点即得满分。) (2) 转折的表现 思想路线 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分,答出其中1点即可。) 工作重心 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 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2分。每点l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得满分。) 领导核心 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1分)
(3)遵义会议后:红军打乱敌人追剿计划,跳出敌人包围;胜利完成长征。(1 分,答出其中 1 点即可。)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现代化建设取得巨 大 成就。(1 分,答出其中 1 点即可。) 44.(1) 格 局 国 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1分) 英国、法国、美国(1分,要求至 少写出其中两个)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1分) 美国、苏联(1分,要求写全) (2)重大事件:“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出台;马歇尔计划实施;建立北约;成立华 约;北约 和华约对峙;德国分裂;修筑“柏林墙”;美苏争霸;古巴导弹危机。(4 分。每点 l 分,答 出其中 4 点即得满分。) 结束标志:苏联解体(或东欧剧变、或苏东剧变)。(1 分) (3)特征:“一超多强”;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 主 题;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2 分。每点 l 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得满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