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1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科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资料共13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1 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科学真题及答案 考生须知: 1.全卷分试题卷 I、试题卷Ⅱ和答题卷。试题卷共 8 页,有 4 个大题,38 个小题。满 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2.请将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的规定位置上。 3.答题时,把试题卷 I 的答案在答题卷 I 上对应的选项位置厨 2B 铅笔涂黑、涂满。将 试题卷 Ⅱ答案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案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Ⅱ各题目规定区域内 作答, 做在试题卷上或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K:39 I: 127 试 题 卷 I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 的选项, 不选或有错选均不给分) 1.下列为常见水果的 pH,呈碱性的是( ▲ ) A.柿子 pH=8.5 B.菠萝 pH=5.1 C.苹果 pH=4.1 D.杨梅 pH=2.5 2.如图所示是 2011 年“水是生命”国际大学生海报比赛的金奖作品。 全幅作品呈沙漠的颜色,图幅上端有一浅滩水域,周围围满了各种动 物:袋鼠、麋鹿、鹤……乃至人类。下列说法错误的( ▲ ) A.作品的创意是曾让人类引以为豪的地球,却再也没有第二个绿洲 (第 2 题图)
B.画面的震动感,在于一种大和谐中包藏的尖锐的残酷 C.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上述生物都是生产者 D.作品中蕴含了光的反射等科学原理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 A.倾倒试剂 B.滴加试剂 C.液体加热 D.量筒读数 4.如图所示为宋代《存真图》中一幅人体解剖图的部分信息。 其中所标注的各器官,都没有涉及到( ▲ ) A.神经系统 B.生殖系统 C.循环系统 D.呼吸系统 5.下列所示工具中,使用时不能省力但能省距离的是( ▲ ) (第 4 题图) A.动滑轮 B.订书机 C.羊角锤 D.镊子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B.太阳活动会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 C.太阳系的八大行星都没有卫星 D.太阳是银河系中唯一的恒星 7.5 月 12 日为“国家防灾减灾日”。下列关于火灾、灭火与逃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燃烧是一种缓慢的氧化反应 B.火灾时,只能用 CO2 灭火 C.高楼发生火灾,应该跳楼逃生 D.在火场的浓烟中逃生,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势前行 (第 8 题图)
8.如图所示电路中,要使电阻 R1 和 R2 并联,且闭合开关后,两表 均有示数,则甲、乙两表分别是 ( ▲ ) A.电流表 电流表 B.电流表 电压表 C.电压表 电流表 D.电压表 电压表 9.2011 年 3 月 11 日,日本发生大地震并引发海啸;5 月 12 日,意大利西西里岛东岸的“埃 特纳”火山喷发……。下列关于火山和地震的叙述,错误的是 ( ▲ ) A.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 B.火山和地震多发生于板块交界处 C.火山和地震都是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过程 D.地震发生时躲到高楼和高压线下避险 10.如图所示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该反 应( ▲ ) A.是化合反应 B.可表示氢气和氧气的反应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D.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第 10 题图) 11.2011 年 5 月 8 日,重庆警方查获了近千只被增重的活鸡,每只鸡内都灌注了 270g 左右 的重晶石粉。重晶石粉主要成分是硫酸钡(BaSO4),密度约为 4.5g/cm3。则( ▲ ) A.硫酸钡是一种氧化物 B.硫酸钡易溶于水 C.每只鸡灌注了约 60cm3 重晶石粉 D.硫酸钡被人误食后,能与胃中盐酸反应 12.如图所示的奥斯特实验说明了( ▲ ) A.电流的周围存在着磁场 B.电流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 C.导线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电流 D.小磁针在没有磁场时也会转动 13.小科做作业时,电灯突然变暗,其原因可能是 ( ▲ ) A.电灯的实际电压变大 B.电灯的额定电压变小 C.电灯的实际功率变小 D.电灯的额定功率变小 14.如图所示是北京交警 2011 年 5 月 5 日查酒驾时首用的阻 车器,其表面密布 118 根侧面有凹槽的铁钉。若汽车闯 卡并驶上阻车器,铁钉将扎破轮胎,使它在 30s 内彻底没 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 (第 12 题图) (第 14 题图)
A.铁钉尖头向上,能增大对车胎的压强,利于扎破轮胎 B.铁钉的侧面有凹槽,能在铁钉扎破轮胎时迅速放气 C.汽车闯过阻车器后,受力面积增大,从而减小对地面压强 D.汽车闯过阻车器后,因为车速减小,所以惯性也随之减小 15.下表为科学家通过研究获得的一些信息(“√”表示能够存活,“一”表示不能存活) pH 6.5-7.0 6.0~6.5 4.5-6.0 3.0-4.5 种类 溪红点鲑 小口黑鲈 黑头呆鱼 牛蛙胚胎 小龙虾 √ √ √ √ √ √ √ — √ √ — — — √ — — — — —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 A.该实验研究的是水体 pH 变化对部分生物的影响 B.水体 pH 为 3.0~4.5 时,最适合这些生物生存 C.上述生物中,牛蛙胚胎在水体 pH 变化时存活范围最大 p.水体 pH 发生变化可能是由酸雨造成的 16.如图所示“悬空的磁环”活动中,假设甲、乙、丙三个磁环相同, 中间塑料管是光滑的。当磁环都处于静止状态时,甲对乙的作用力 F1 和丙对乙的作用力 F2 的大小关系是( ▲ ) A.F1 小于 F2 C.F1 大于 F2 B.F1 等于 F2 D.无法比较 17.下列实验操作,预期结果合理的是( ▲ ) (第 16 题图) 选项 实验操作 预期结果 A 将一块新鲜的萝卜条放入清水中 萝卜条质量变小 制成洋葱鳞茎内表皮临时装片后,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 可观察到植物细胞 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用低倍镜观察 用黑纸片将暗处理过的天竺葵叶片一半遮光,另一半不 照 光 处 呈 碘 液 的 颜 B C 遮光,光照几小时后取下,脱色漂洗,往叶片上滴加碘 色,
D 解剖桃花雌蕊时,用刀片将子房纵切,并用放大镜观察 子房内能观察到种子 18.如图所示是一种中性墨水笔的笔芯。小科认为: ①橡皮帽对笔尖有保护作用;②笔尾的油能防止墨 水的蒸发;③使用水笔时,笔中的墨水与油在大气 (第 16 题图) 压的作用下向笔尖流动;④使用水笔时,笔尖与纸 之间的摩擦为滚动摩擦。其中合理的 ( ▲ ) 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9.将一定量的苯(C6H6)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 和一种 未知物 X。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苯 反应前质量/g 3.9 反应后质量/g 0 氧气 9.6 0 二氧化碳 0 水 0 6.6 2.7 X 0 m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 A.表中 m 的值为 13.5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物质 X 能在氧气中燃烧 D.物质 X 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20.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只受到力 F的作用,且运动过程中力 F始终保持不变,则小球的运 动轨 迹(用虚线表示)不可能...的是 ( ▲ ) A B C D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9 小题,每空 2 分,共 40 分) 试 题 卷 Ⅱ 21.(1)在肉类、鱼类、乳类、蛋类和豆制品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 ▲ ,它能在消
化酶的作用下分解成氨基酸; 。 (2)有些学生由于平衡膳食的观念不强,使维生素、铁、钙、锌等摄入不足。这里的“铁、 钙、 锌”指的是 ▲ (填“元素”或“单质”)。 22.波是能量传播的一种形式。遥控器发出的信号被电视机接收,电视机发出的声音被人听 到,这 两个过程中,能量分别是以光波和 ▲ 的形式传播。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 透镜, 电视画面在观众的视网膜上成一个 ▲ (填“倒立”或“正立”)、缩小的实像。 23.如图所示为 A、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30℃时,A 的溶解度 ▲ (填“大于”、“小于”。或“等 于”)B 的溶解度; (2)20℃时,若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 5%的 A 溶液 100g,需要 A ▲ g,配制时要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附砝码)、 100mL 量筒、滴管、烧杯和 ▲ 。 24.小科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作如图所示总结: (1)图中①为 ▲ ,它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止 2010 年 11 月 1 日零时,全国总人口为 1370536875 人 (包括港澳台地区)。所有这些人构成了一个 ▲ (填“种群”或“群落”); (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 (第 23 题图) (第 24 题图) 25.2011 年 5 月 15 日,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男子 110m 栏比赛中,刘翔首次采用七 步上栏 技术,并以 13.07s 获得冠军,创造了该项目今年世界最好成绩! (1)在这次比赛中,刘翔跑完 110m 的平均速度是 ▲ m/s;(保留两位小数) (2)若体重为 87kg 的刘翔在跨栏时重心上升了 0.32m,则他每跨过一个栏需要克服重力 做功 ▲ J。(g 取 10N/kg) 26.学习光学知识后,小科对有关实验进行了思考和创新:.
(1)在如图所示的“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小科用玻璃 板代替平面镜来完成探究活动,是因为玻璃板有平面镜所不 具有的 ▲ (填“反光”或“透光”)的特点; (2)当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 20cm 的 A 处时,玻璃板后 B 处 (第 26 题图) 的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了; (3)小科用凸透镜替换玻璃板,将其放置在 AB 中点且垂直 AB 的位置上,移动光屏到 B 点时, 发现光屏上恰好成了一个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 cm。 27.2011 年 5 月 13 日,国家海洋局发布了《2010 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显示, 我国海 洋环境总体状况良好,但局部海域污染严重,环境恶化趋势没有得到根本遏制。 . (1)下列属于海洋水体污染危害的有 ▲ (填序号); ①使海产品减少,影响人类的食物来源 ②使海洋生物死亡,影响海洋生物的多样 性 ③使海洋生物聚积毒素,再通过食物链进人人体内 (2)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必须保护好海洋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了保护我市的海洋 环境, 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 。 28.2011 年 3 月,媒体上一则《家里 90 天没住人电表自走了 300 千瓦时》的报道引起了我 市市民 的关注,原来在这段时间内这户人家的总开关没有断开,空调、消毒柜和抽油烟机等电 器处于 待机状态。 (1)若上述耗电都是因用电器的待机而产生,则这些用电器待机消耗的总电功率约为 ▲ W; (保留一位小数) (2)结合上述报道,请你提出一种节约电能的具体做法: ▲ 。 29.A~E 为初中科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 A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 复燃,E 的浓溶液能使小木棒变黑。它们的反应转化关系 如图所示(图中部分生成物未标出)。 (第 29 题图)
(1)金属单质 B 的化学式是 ; (2)金属铁与蓝色溶液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 30.做“观察鱼的血液微循环"实验时 (1)当鱼初接触湿棉花时马上跳动,这一反应属于 ▲ (填“非条件"或“条件”) 反射; (2)在显微镜下观察尾鳍时,找到了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此血管的名称是 ▲ ; (3)实验中由于小鱼时常跳动导致观察困难。小鱼跳动是否与湿棉花的温度有关?为此, 小科进行 了如下探究:先用 20℃水浸泡后的棉花覆盖在一组小鱼上,然后计算小鱼在 5min 内的 平均跳 动次数;过一段时间后,再先后用 15℃和 10℃水浸泡后的棉花重复上述实验。记录数 据如下: 温 度 平均跳动次数 本实验的结论是 ▲ 15℃ 12 10℃ 7 20℃ 15 。 31.实验室用含有杂质的锌粒(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实 验结 束后,容器内已无气泡产生,但还有少量固体物质剩余。 (1)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的溶质是 ▲ ; (2)用下述方法证明反应后的溶液中是否有硫酸,其中错误的是 ▲ (填序号)。 ①往容器内再加稀盐酸,如有气泡产生,则溶液中没有硫酸 ②往容器内再加锌粒,如有气泡产生,则溶液中一定有硫酸 ③往容器内加氯化钡溶液,如有沉淀生成,则溶液中一定有硫酸 ④将剩余固体加人到硫酸铜溶液中,如有红色固体生成,则溶液中没有硫酸 32.小科从某品牌“暖手包”说明书上获悉,该“暖手包"能自动发热,是因为里面有铁粉、 活性 炭等物质。这些物质对“暖手包”发热有什么作用?小科查阅到下列实验数据: 组别 时间/min 铁/g 活性炭/g 空气湿度/% 水/mL 上升温度/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