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市事业单位招聘真题及答案
(总分:80.00,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
正确答案选出,并填入括号内。每题 1 分,共 70 分) (总题数:23,分数:23.00)
1.“万事如意”这句话从哲学上看违背了下列哪个哲学原理?()
(分数:1.00)
A.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B.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
C.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D.运动的绝对性原理
解析: “万事如意”的意思是一切事情都很圆满顺利。矛盾的普遍性的含义是矛盾存在于
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故“万事如意”的
说法违背了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2.“说你行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这种观点在哲学上属于()。
(分数:1.00)
A.辩证唯物主义
B.唯物辩证法
C.客观唯心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 √
解析:主观唯心主义把主观精神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客观事物以至整个物质
世界都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客观唯心主义则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脱离物质世界独立存在
的“客观精神”,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精神实体的派生物或表现。故本题选 D。
3.“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毛泽东的这一诗句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分数:1.00)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
C.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
D.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解析:“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意思是住在地球上的人们因为地球的自转,
虽然自己觉得是静止不动的,但不知不觉之中一天也行了八万里路,住在地球上的人们随地
球的运动其实也在“巡天”,能够看到宇宙中的很多星河。这一诗句体现的哲学原理是运动
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故本题选 B。
4.古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所蕴涵的哲学原理是()。
(分数:1.00)
A.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B.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
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
D.必然性与偶然性辩证关系原理
解析:“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意思是四月是人间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
候了,但在高山古寺之中却春意盎然,桃花盛开。这句古诗体现的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辩证关系原理。故本题选 C。
5.温家宝总理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回信中说: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温
总理这句话所体现的哲学思想是()。
(分数:1.00)
A.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
B.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C.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
D.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 √
解析:“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是说是否漏雨,在屋宇下的人最清楚;政策得
失,人民群众的评说很重要。温总理的这句话体现的是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
重要基础。故本题选 D。
6.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是由教师的水平、学校的设施、学生的主观努力以及社会影响等
方面造成的,从因果关系来看,这是()。
(分数:1.00)
A.异因同果
B.同因异果
C.多因一果 √
D.一因多果
解析:教师的水平、学校的设施、学生的主观努力、社会影响等方面是原因,一所学校教学
质量的高或低是结果。多个原因造成一个结果,故这是多因一果的因果关系。本题选 C。
7.“司马光破缸”的故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分数:1.00)
A.不要轻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
B.外因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C.只要打破常规,富有创新精神,就能成功地改造世界
D.做任何事情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解析:“司马光破缸”没有按照平常人所想的让小孩从水里脱离出来,而是根据当时在场的
人年龄小、力气小的具体情况,砸破缸让水流出来,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体现。故本题选
D。
8.“有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这句名言揭示()。
(分数:1.00)
A.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的认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B.客观条件是制约人们认识的决定因素
C.由于多方面的主观原因,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的认识会有所不同 √
D.人们无法真正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
解析:人与人之间的思想不同,对事物的认知态度不同,世界观不同,故对于一本书的理解
也会有不同。“有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说明由于多方面的主观原因,人们对
同一客观事物的认识会有所不同。故本题选 C。
9.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最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 ①实事求是②群
众路线③独立自主④与时俱进
(分数:1.00)
A.①②③ √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实事求事、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
法,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它体现在毛泽东思想的科学著作中,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的实
践活动中。
10.“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
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
享。这表明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
(分数:1.00)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C.实现同步富裕
D.实现共同富裕 √
解析: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
主义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故本题选 D。
11.为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中国人民银行于 2008 年 6 月 7 日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1
个百分点。这是国家运用()对国民经济运行实行宏观调控。
(分数:1.00)
A.行政手段
B.法律手段
C.经济手段 √
D.道德手段
解析: 经济手段是指政府在依据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借助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对经济进行
调控。经济杠杆主要包括价格、税收、信贷等价值工具。故本题选 C。
12.我国之所以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因为 ()。
(分数:1.00)
A.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B.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C.非公有制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D.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解析:非公有制经济是相对于公有制经济而产生的一个名词,它是我国现阶段除了公有制经
济形式以外的所有经济结构形式,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
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故本题选 B。
13.李某是国有企业职工,2007 年其全年收入情况为:工资收入 26400 元,购买股票获得股
息 16000 元,发表文章获得稿酬 5000 元,出租房屋收入 2500 元。李某的上述收入中不属于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是()。
(分数:1.00)
A.工资 √
B.股息
C.稿酬
D.房租收入
解析: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要素所有权,从生产要素使用者那里获得报
酬的经济行为。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劳动、技术、人才、资本、管理、土地、房屋等。其中,
按劳动要素分配指在生产中按照生产资料、劳动工具、劳动力各自投入的比例,对生产成果
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式不包括公有制中的按劳分配,因为按劳分配得到收入的劳动者不是
凭借作为独立的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以提供生产要素的身份来参与分配。按劳分配指按照付
出的劳动量的大小进行劳动效益的分配,主要指的是公有制企业(国有、集体)中获得的工
资和奖金。李某是国有企业职工,其取得的工资收入应当属于按劳分配。故本题选 A。
14.在我国,确保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分数:1.00)
A.社会主义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D.人民民主专政
解析: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人
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故本题选 C。
15.四川省发生特大地震后,国家和社会迅速调拨、筹集大量资金和物资,对灾区人民提供
物质援助。国家和社会对灾区人民提供物质援助,属于社会保障制度中的()。
(分数:1.00)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助 √
C.社会福利
D.社会安抚
解析: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其他社会主体对于遭受自然灾害、失去劳动能力或者其他低收入
的公民给予物质帮助或精神救助,以维持其基本生活需求,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各种措施。
故本题选 B。
16.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
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这表明我们党始终代表()。
(分数:1.00)
A.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
B.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
解析: 题干中“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说的是生
产力的问题,表明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17.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 ①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②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③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④共同建设、
共同享有
(分数:1.00)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 √
解析: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民主
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故本题选 D。
18.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 ()仍然是时代主题。
(分数:1.00)
A.反恐与合作
B.和平与发展 √
C.南北问题
D.资源与环境
解析: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这是我们党在全面分析国际形势后作出的科学论断,
也是我们制定内外方针政策的一个重要依据。
19.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
(分数:1.00)
A.“一国两制”
B.和平统一
C.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
D.“台人治台”,高度自治
解析: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故
本题选 C。
20.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①
毛泽东思想 ②邓小平理论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④科学发展观
(分数:1.00)
A.①②④
B.②③④ √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命题,明确指出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
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故本题选 B。
21.当前,我国大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
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这表明我国坚持实施()。
(分数:1.00)
A.人才强国战略
B.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C.“三步走”发展战略
D.可持续发展战略 √
解析: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
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可持续发展是以保护自然资源环
境为基础,以激励经济发展为条件,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发展理论和战略。
题干中所述的大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技术,发展清洁能源
和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正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表现。故本题选 D。
22.为维护本地啤酒生产企业的利益,某市政府禁止外地生产的啤酒进入本地销售。某市政
府的做法违背了市场经济的()。
(分数:1.00)
A.开放性特征
B.法制性特征
C.竞争性特征 √
D.自发性特征
解析:市场的竞争性是指市场主体按竞争的原则办事,优胜劣汰,适者生存,都要在竞争中
求生存、求进步、求发展。某市政府为维护本地啤酒生产企业的利益,禁止外地生产的啤酒
进入本地市场,违背了市场经济的竞争性特征。故本题选 C。
23.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分数:1.00)
A.保护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
C.人民收入增长缓慢与物价上涨过快之间的矛盾
D.城市与乡村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
解析: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
矛盾。ACD 项所述的也是我国社会存在的矛盾,但不是主要矛盾,故排除。本题选 B。
二、第二部分 科技、法律常识 (12 分)(总题数:12,分数:12.00)
24.“月有阴晴圆缺”,用科学的观点看待这件事,原因是()。
(分数:1.00)
A.人有悲欢离合
B.地球绕太阳转动,月球绕地球转动,两者转速不一样,出现偏角,使地球掩住了月球的
一部分 √
C.地球绕月球转动偏角不同
D.太阳光照射不均匀
解析:
25.人们站在海边,看出海远行的船,在视线中最后消失的总是船的桅杆,出现这种情况的
原因是()。
(分数:1.00)
A.船越走越远,人的眼睛看不清楚
B.船体的颜色和海水的颜色接近,而桅杆因悬挂有各种旗帜比较容易和海水区分开来
C.海平面实际上并不是平的,而是一个平滑的球面 √
D.是类似于海市蜃楼的一种错觉
解析:
26.20 世纪与原子能、半导体、计算机齐名的另一项发明是()。
(分数:1.00)
A.航天飞机
B.宇宙飞船
C.光导纤维
D.激光器 √
解析:激光器的发明是 20 世纪科学技术的一项重大成就。它使人们终于有能力驾驭尺度极
小、数量极大、运动极混乱的分子和原子的发光过程,从而产生、放大相干的红外线、可见
光线和紫外线的能力。激光器、原子能、半导体、计算机是 20 世纪的重大发明。本题选 D。
27.纳米是一种()。
(分数:1.00)
A.水稻的品种
B.长度单位 √
C.物质的最小构成单位
D.时间单位
解析: 纳米是长度单位,原称毫微米,即百万分之一毫米。纳米如同厘米、分米和米一样,
是长度的度量单位,相当于 4 倍原子大小,比单个细菌的长度还要小。
28.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技术是()。
(分数:1.00)
A.计算机技术
B.通信技术
C.微电子技术 √
D.光电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