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 年北京高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第 I 卷(选择题,共 72 分)
注意事项:
答第 I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每小
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案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8 小题,第小题 1.5 分,共 42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的氏族社会始于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
2、今桂林与长沙之间,历史上的水路交通最早开通于
A 战国 B 秦朝 C 西汉 D 隋朝
3、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人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
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
A 东汉 B 曹巍 C 唐朝 D 北宋
4、元朝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是图中的
A (1) B (2) C (3) D (4)
5、《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中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
A 互相矛盾 B 大同小异 C 完全一致 D 互为补充
6、甲午战争后,列强竟相对清政府代款,是为了
(1)取高额回扣利息 (2) 长期把持中国海关
(3)进一步控制中国命脉 (4) 扩大在华政治势力
A、(1) (2)
B (1) (2) (3)
C (1) (2) (4)
D (1) (2) (3) (4)
7、康有为向光绪帝呈递的《应诏统筹全局折》实际上是维新派的施政纲领,因为它
A 提出了各方面具体的变法建议 B 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政治体制
C 系统论证了维新变法的理论 D 明确指出变法是救亡图存的唯一的出路
8、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是美国侵略中国新阶段的标志。这主要是因为该政策
硬指标是以统计数据为基础,把统计数据作为主要评价信息,通过硬指标信息的直接提取或硬指标计算公式,最终获得数量结果的业绩考评指标orequalto200mm,notmorethan4mm.7.3.9simmeringbendingproductionofsquaresteeltubeextension,tousethewholetubebending.Interfaceifnecessary,theweldingpositionshouldbelocatedinthemiddleoftheverticalarm.7.3.10installexpansionjointsshouldbedone.Ifdesignisnotrequired,pipecompensatorlengthenshouldconformtotherequirementsinthefollowingtable:squarescalelengthδxisequalto1/2.Prestretchtolerance:casing+5mm,+10mm.7.3.11pipeform,location,spacingshallmeetthedesignandspecifications.7.3.12pipingonbackorreturnpipeathigherlevelsoftheuppertoautomaticvalvetoinstalladrainvalvebelowthehorizontalparts.7.3.13supportsandhangersofchecksandthenumber1)hangerinstalledmustbecheckedbeforeinstallationofsupportsandhangerspartmodels,specificationsofspringssettingvalues,whetherthematerialsmeettherequirementsofdrawingsanddocuments;2)supportsandhangersofmaterial,sizeandaccuracyshallconformtotheprovisionsofthedesigndrawings,materialtechnicalrequirementsshouldbeconsistentwithnationalstandards,industrystandardsandtechnicalrequirementsrelatedtothealloyspectrumreviewshouldbecarriedout;3)pipesupportsandhangerspartplantproductqualitycertificateforeachvariablespringsupports,constantsupporthangers,dampers,damperfunction,thereshouldbefactorycalibratedtestandperformancetestcopiesoftherecord.Ifnecessary,reviewshouldbe
A 得到了列强的认可 B 可使美国在华获得的权益居列强之首
C 表明美国承认列强的在华特权 D 有利于美国加快侵华步骤
9、武昌起义后,列强由准备武装干涉转为“严守中立”,导致这一变化的决定因素是
A 列强之间利益冲突,争执不下 B 受到“门户开放”政策的约束
C 革命形势的发展超出列强的预料 D 袁世凯出任内阁总理大臣足以应付局面
10、列关于二次革、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都是国民党直接领导的 B 都是为了维护辛亥革命
C 都反对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 最终都未取得成功
11、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功绩在于
A 确立了“民主”和“科学”的主导地位
B 批判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
C 揭开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
D 沉重打击了封建正统思想的权威
12、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原因是
A 日本侵略军战线太长 B 抗日根据地有力牵制敌军
C 中国人民抗日力量尚未充分发展 D 英美主张接受“近卫声明”
13、中共中央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
三大口号,主要是针对
A 近卫关于“建立东亚新秩序”的声明 B 汪精际集团公开叛国投敌成立伪政权
C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前后的政策转变 D 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破抗战
14、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提出的土地政策的共同点是
(1) 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2) 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3)农民基本利益
(4)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A (1) (2) B (1) (2) (3) C (1) (3) (4) D (1) (2) (3) (4)
15、中国共产党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急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条件中,不包括
A 没收官僚资本 B 完成土地改革
C 合理调整工商业 D 节减国家机构经费
16、造成 1959—1961 年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多种因素中,主要的是
A 空前严重的自然灾害 B 国际反共势力的破坏
C“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和“反右倾”的后果 D 苏联撕毁两国经济技术合作协议
17、1975 年邓小平主持全面整顿的实质是
A 把国民经济搞上去 B 系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C 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 D 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全党工作大局
18、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 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加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C 巩固和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D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
19、17 世纪的英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下列各项中最能表明这一性质的是
A 采取武装关键方式打败了王军 B 没收、出卖王室土地,废除地主对国王的封建义务
C 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D1649 年 5 月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20、属北美 13 个殖民地的抗英斗争,到 18 世纪未转变为联合一致的美国独立战争。出现
这一转变主要是由于
A 英国压近加剧,北美人民反英意识增强 B 北部几个殖民资本主义经济汛速发展
C 各殖民地间初步形成了统一市场 D 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
21、1792 年 8 月 10 日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最重要的成果是
A 推翻了国王路易十六
B 取得了瓦尔密战役的胜利
C 召开了普选的国民公会
D 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22、我们让箸和法国的这场战争僵持下去,然后我们出动全部的兵力挥师南下”。说这句话
的是
A 亚历山大二世
B 加富尔
C 俾斯麦
D 尼古拉一世
23、日本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最突出的表现是
A 掌握政权的人是原属统治阶级的武士
B 不少垄断资本家由旧式特权商人脱胎而来
C 垄断集团与军阀集团相勾结,推行军国主义政策
D 天皇是国家无首兼军队最高统帅,拥有专制权力
24、下列历史事件,不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是
A1905 年俄国革命 B 朝鲜义兵运动
C 印度国民大会党建立 D20 世纪初土耳其革命
25、1919 年匈牙利革命中,匈牙利社会民主党
A 支持建立苏维埃政权,但拒绝与共产党合作
B 始终同资产阶级站在一起,反对革命
C 从主张和支持无产阶级专政转向叛卖革命
D 起初反对革命,后来参加革命,最终叛变革命
26、根据 1931 年的威斯敏斯待法,英国
A 承认爱尔兰南部 26 郡享有自治权
B 放松了对自治领的政治控制
C 削弱了与自治领的经济联系
D 允许各自治领脱离英帝国
27、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下述四次战役的时间顺序是
(1) 莫斯科战役 (2) 诺曼底登陆
(2) 不列填之战 (4) 阿拉曼之战
A (3) (4) (1) (2)
B (1) (4) (3) (2)
C (3) (1) (4) (2)
D (1) (3) (2) (4)
28、对 20 世纪 60─80 年代美苏关系的概括,较为全面的是
A 苏联不断加强对外扩张,美苏争夺世界霸权
B 美苏对峙,互有攻防,双方争夺世界霸权
C 美国采取强硬政策遏制和反击苏联的全球扩张
D 美苏争夺全球战略优势,军备竞赛不断升级
二 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
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29、列文化现象中,与城市经济繁荣直接相关的有
A 南北朝佛教的盛行 B 唐代传奇小说的问世
C 两宋风俗画的出现 D 明代中期书院的兴盛
30、宋代书院的特色有
A 由地方州县政府主办 B 聚人讲学、相互研讨
C 重视封建伦理道德教育 D 提倡在学术上有创见
31、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包括
A 清政府被迫大借外债
B 东南数省手工棉纺织业受在很大冲击
C 自然经济瓦解,小农经济完全破产 D 中国出现第一批新式船坞和工厂
32、20 世纪初,清政府实行了“新政”,结果
A 消除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B 引起了立宪派的分化
C 清政府仍处在困境之中
D 增加了人民的捐税负担
33、中国同盟会得以成立的条件有
A 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B 清政府“预备立宪”破产
C 革命形势有了重大发展 D 资产阶级革命团休纷纷建立
34、“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表明
A 蒋介石逐步独揽大权 B 蒋介石发动政变的时机成熟
C 国民党内部矛盾加剧 D 中共中央的妥协退让政策是错误的
35、1946 年初政治协协产会议的召开
A 冲破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 B 标志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形成
C 使中间党派提出的《和平建国纲领》得以通过 D 有利于实现民主政治与和平建国
36、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开始形成,主要表现在
提出了
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B 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 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D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37、据《欧洲家庭史》记载,在 19 世纪的西欧,“父母—子女组合,看起来已是主要的家
庭群组。但是当各自走出家外谋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了父母的家”。同时,“曾有普遍现
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现今成为例外了”,“没有生产职能的家庭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这
反映了
A 封建经济解体,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增多
B 雇佣劳动制促进人口流动
C 工业革命引起家庭职能的变化
D 年轻人独立意识增强 38、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亚非拉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差距不断扩大,其原因包括
A 亚非拉长期遭受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剥削、压迫
B 发达国家控制下的国际经济秩序不平等
C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西方国家经济高速发展
D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空前发展促进了西方国家经济快速增长
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78 分)
注意事项:
1、II 卷共 S 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填空题(本大题共 5 小题 10 空,每空 1 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唐科举制度的实行,缓和了巍晋以来地主阶级内部
和
间的矛盾,扩大了
封建统治的基础。
40、1894 年 11 月,侵华日军攻占了辽东半岛,在 ----------对全城和平居民实行了极端
正野蛮地大屠杀。1937 年 12 月,侵华日军攻占南京,血腥屠杀我国同胞 --------人。
41、图是抗日战争大反攻前的华北敌日根据示意图,图中标出的。
A 是
根据地 B 是
-根据地
42、19 世纪未,俄国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与---------- 的矛盾。
43、在非洲国家中,
除了曾被意大利短期占领外,始终成功地维护了国家独
立;
的独立,标志着西方殖民者统治非洲历史的结果
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12 分,共 36 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的知
识回答问题)
4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主(南唐烈祖李)即位,江淮比年丰稔,兵食有余,群臣争言:“陛下中兴,今
北方多难,宜出兵恢复旧疆。”唐主曰:“吾少长军旅,见兵之为民害深矣,不忍复言。使
彼民则吾民亦安矣,又何求焉!” ──摘自《资治通鉴》
材料二:(烈祖元三年春,诏曰)乃者(以往)士戈相寻,地(荒芜)而不艺(种植),桑
陨而弗蚕,衣食日耗,朕甚闵(悯)之。民有向风来归者,授之土田,仍给复三处(免徭
役三年)。……(其年夏,又下令)民三年艺桑及三千本(棵)者,赐帛五十匹,每丁垦田
及八十亩者,赐钱二万,皆五勿收租税。
──摘自《十国春秋》
材料三:(元五年)分遣使者按行(巡视)民田,以肥瘠定其税,民间称其平允。
──摘自〈资治通鉴〉
材料四:(李统治未年,南唐)内外寝兵,耕织岁滋,文物彬焕,渐有中朝之风采。──摘
自《钓矶立谈》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时代背景,评述李的治国方针、措施和后果。
要求:表述应当成文。限 150 字左右,超过 180 字要扣分。
4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
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
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未也。
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个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
稼之人。 ──摘自光绪《大清会曲事例》
材料二: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共设户关 26 个,工关 5 个……清代税关
对商船户缴税亦极为苛重,全国又缺乏统一税率,以致各关税敢于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
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李人龙奏称,李人龙称,关税害商,有单书之弊、盘货之
弊、包揽之弊、关牙之弊、量船之弊等五弊。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
火之苦!” ──摘自彭雨新主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材料三:(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摘自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 1 辑
回答:
(1)从材料一看,雍正帝是怎样看待农工商关系的?(2 分)他的根据是什么?(4 分)
(2)材料二和材料三提示了什么社会现象?(2 分)这种现象对社会经济发展将会产生什
么影响?(4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西进运动是)向北美大陆西部移民拓殖、掠夺印第安人土地的运动,也是美
国资本主义向宽广方面发展的过程。──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
材料二:一批批的东部移民像洪水似的涌入西部地区,一望无际的西部荒原逐步得到的开
发。……西进运动推动美国农业较早地实现了机械化。
随着西部工业的兴起,西进移民的开拓能力进一步增强……从而把工业革命的浪潮进一步
引向西部边远的地区,直到太平洋沿岸……60 年代前,大西洋沿岸各州生产的工业品约占
全国的 80%,到 1890 年降为 58%……中西部各州发展成为新的工业中心。
受西进运动的影响,美国的交通运输业发展特别迅速……从 30 年代起,在政府的鼓励和资
助下,全国掀起修筑铁路的热潮,在几十年内便建成了横贯大陆的 5 条铁路干线。
正是在西进运动地影响和推动下,美国先于法国、德国迅速完成了工业革命,一路成为仅
次于英国的世界工业强国。──摘自吴于廑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回答:
(1)从以上材料中,可归纳出美国西进运动的哪些主要论点?(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进运动使美国经济民生了哪些变化,产生了什么重要结果。(5
分)
(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西进运动的认识。(3分)
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6分,共32分)
46、结合有关社会背景,概述1949年以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衷过程。(9 分)
简要说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7 分)
47、括指出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的相互关系并举例说明。(8 分)试分析这一
体系为什么不能长久维持世界和平。(4 分)这一体系是如何被打破的?(4 分)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单项择题(本大题共 28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42 分)
1、C 2 .B 3.C 4.B 5.A 6.D 7.A 8.D 9.C 10.A 11.D 12.B 13.C 14.C 15.A 16.C 17.B 18.A
19.B 20.D21.D 22.C 23.A 24.B 25.D 26.B 27.C 28.B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29.B C 30.B C D 31.B D 32. C D 33 .A C D 34 .A C D 35.A D 36. B D 37.B C D 38.A
B C D
填空题(本大题共 5 小题 10 空,每空 1 分,共 10 分)
39、土族 庶族 40、.旅顺 30 多万 41、.晋绥 冀鲁豫 42、.农奴制残余势力 资本主义发
展 43、埃塞俄比亚(阿比西尼亚)纳米比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