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云南西双版纳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8 个小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
1.近年,我国在信息、材料和能源等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量子计算机中的电子器件都是超导体制成的
B.“祝融号”火星车利用电磁波将信息传回地球
C.水力、风力、太阳能发电都是利用不可再生能源
D.核电站产生的核废料可以像生活垃圾那样被处理
2.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筷子“折断”
B.
水面倒影
C.
日晷上的影子
D.
雨后彩虹
3.如图的四幅图中,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增大摩擦力的是(
)
A.
用力握紧球拍
B.
滚动轴承
C.
车轴加润滑油
D.
鞋底有花纹
4.据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将于 2021 年 10 月在
云南省昆明市召开,届时远方的宾客将有机会品尝云南特色小吃“过桥米线”。以下说
法正确的是(
)
A.热汤表面的油层加快了汤汁的蒸发
B.加入米线后,热汤从米线吸收热量
C.放入热汤中的肉片很快熟了,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了内能
D.汤的香气扑鼻,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5.同学们正在进行排球训练,排球离开手后先向上运动,达到最高点后落下。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排球离开手上升过程中一直受到托力的作用
B.排球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C.排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受平衡力的作用
D.排球运动过程中与空气摩擦产生热量,机械能不变
6.对如图所示四幅图的说明中,错误的是(
)
A.
图中地球磁场的 N 极在地理北极的附近
B.
图中电风扇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C.
图中电磁起重机吸起大量钢铁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
D.
图中摇动发电机的手柄,线圈快速转动、切割磁感线,小灯泡发光
7.将规格都是“220V 150W”的一台电风扇、一台电视机和一只电烙铁分别接入家庭电路
中,正常工作相同时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用电器均能将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
B.根据 R= 可计算出三个用电器的电阻相等
C.三个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一样多
D.三个用电器产生的热量相等
8.如图甲所示,用动滑轮将正方体物块从装有水的容器底部缓慢匀速提起,拉力 F 随提升
高度 h 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块完全离开水面后,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87.5%,绳
重和摩擦忽略不计。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物块的边长为 0.6m
B.动滑轮重为 300N
C.提升物块完全离开水面前,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大于 87.5%
D.将物块提升至上表面与水面相平的过程中拉力 F 做的功为 1650J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9.音乐课上,同学们饱含深情地演唱“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歌声是由
产生的。在需要安静环境的医院、学校附近禁止鸣笛是在
处减弱噪
声带
声。
10.由苹果下落得到启示,提出“宇宙间的物体大到天体,小到尘埃,都存在相互吸引的
力”观点的科学家是
。被踢出去的足球能在草地上继续滚动是因为足球具
有
。
11.2020 年 12 月 17 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带回 1731g 月壤,“可上九天揽月”的梦想变成了
现实。与在月球上相比,带回的月壤样品质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
变”)。通常情况下,玻璃杯、塑料瓶、不锈钢勺、陶瓷碗等物品中,
是导体。
12.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制造的世界首台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列车,设计时速 620 千米,合
m/s(结果保留整数)。列车进站时,车体附近气体流速快,压强
,为避免候
车乘客被“吸”向列车,乘客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区域候车。
13.新冠肺炎疫情中使用负压救护车救治和转运感染者,“负压”就是通过技术手段使车内
气压
外界气压,使新鲜空气流入车内,而车内被污染的空气通过无害化处理后
排出,最大限度地减少医护人员与病人交叉感染。救护车疾驰而过,以路旁的树木为参
照物,医护人员和患者都是
的。
14.如图甲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金属箔片张开,则金属
箔片和橡胶棒带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如图乙所示,根据图中的
电流方向,可以判断通电螺线管左端的磁极是
极。
15.民间俗语“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属于
过程(填物态变化名称)。
如图所示,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对质量、初温均相同的煤油和蓖麻油加热相同时间,观
察到蓖麻油比煤油的温度变化大,说明
的比热容更大。
16.用焦距为 10cm 的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
到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cm(选填“8”、“18”或“28”);把近视镜片放在蜡烛
和凸透镜之间,应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才能在光屏上重新
成清晰的像。
17.如图所示,灯泡 L1 标有“6V 3W”、L2 标有“6V 2W”字样,电源电压 6V 恒定不变。闭
合开关 S,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则甲、乙两电路中流过 L1 的电流 I1:I1′
=
,L2 消耗的实际功率 P2
P2′(选填“>”、“=”或“<”)。
18.如图所示,水中有一支长 14cm、底部嵌有铁块的蜡烛,露出水面的长度为 1cm,点燃
蜡烛,至蜡烛熄灭时,水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
变”)。熄灭时蜡烛所剩长度为
cm。(ρ蜡=0.9×103kg/m3)
三、作图、实验及探究题(本大题共 4 个小题,共 31 分)
19.(1 分)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
cm。
20.(4 分)在图中,画出动力 F 的力臂 L。
21.(4 分)如图所示,按照安全用电原则,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开关、灯泡接入家庭电
路中。
22.(7 分)如图 1 所示,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和一块厚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可以确定像的
。实验中有同学从蜡烛
一侧透过玻璃板看到像有“重影”,其原因可能是玻璃板的前后表面都发生了光的
射。改善“重影”问题的办法是
。解决问题后,移动点燃的蜡烛,多次测量并
分析得出结论。
(2)小明发现上述实验中难于准确测量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且未用大小不同的物
体进行多次实验,就得出了像与物大小的关系,于是他换用一些完全相同的木块进行实
验。
①如图 2 甲所示,将一组木块置于玻璃板前,改变该组木块的位置,进行三次实验,用
笔在白纸上标记出每次像和物的位置,如图 2 乙所示。根据对应顶点就能准确测出相应
的距离,再将白纸沿
(选填“EF”或“GH”)对折,若像和物的对应顶点都
,
则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具有对称性。
②如图 3 所示,用叠加的方法改变物的大小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分析可知平面
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
。
木块的位置
保持不变
物的大小(玻璃板前
1
2
3
木块的个数/个)
像的大小(玻璃板后
1
2
3
木块的个数/个)
(3)某小组在较暗的环境中实验时,发现木块的像较暗、不易辨识,联系日常照镜子
的经验,解决方法是
(选填“照亮木块的像”或“照亮木块”)。
23.(8 分)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电源电压为 3V,
定值电阻 R 的阻值为 10Ω,滑动变阻器 R′的最大阻值为 20Ω。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乙所示的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滑片 P 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
变小。
(2)闭合开关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至 B 端的目的是
。闭合开关,移动滑
片,发 现电流表无示 数,电压表 示数接近电源 电压。若电 路仅有一处 故障,故障
是
。
(3)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记录数据如表。请在图丙所示的坐标纸中把未标
出的两个点描出来并画出 I﹣U 图像。
序号
1
电压 U/N
1.2
2
2.0
3
2.2
4
2.4
5
2.8
电流 I/A
0.12
0.20
0.22
0.24
0.28
分析图像可得: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4)若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需要用到阻值为 5Ω、10Ω、15Ω、20
Ω、25Ω的电阻。将 10Ω的电阻换成 15Ω后,若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为 1.5V 不变,应将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端移动。换用 25Ω的电阻进行实验时,发现无论怎样移
动滑片,都无法使电压表的示数达到 1.5V,原因是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选
填“过大”或“过小”)。
24 .( 7 分 ) 某 小 组 探 究 “ 浮 力 的 大 小 与 排 开 液 体 所 受 重 力 的 关 系 ”。
(1)弹簧测力计使用前要先进行
。
(2)实验步骤如图 1 所示,甲、乙、丁、戊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 F1、F2、F3、F4。
由图甲和丁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 F 浮=
。
(3)以下选项中若
成立,则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A.F1﹣F2=F3﹣F4
B.F1﹣F3=F4﹣F2
C.F3﹣F2=F1﹣F4
(4)另一小组利用两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 A 和 B、饮料瓶和吸管组成的溢水杯、薄塑料
袋(质量忽略不计)对实验进行改进,装置如图 2 所示。向下移动水平横杆,使重物缓
慢浸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观察到 A 的示数逐渐
,B 的示数逐渐
,且
A、B 示数的变化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5)比较两种实验方案,改进后的优点是
(多选)
A.测力计 A 的示数就是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B.实验器材生活化,测力计固定、示数更稳定
C.能同步观察测力计 A、B 示数的变化
四、综合题(本大愿共 3 个小题,共 25 分)要求:(1)语言表述简练、准确;(2)写出必
要的运算和推理过程(3)带单位计算;(4)计算结果若有近似,均保留两位小数。
25.(8 分)自行车骑行是生活中一种环保的出行方式。如图所示,小明骑自行车出行的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