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陕西普通高中会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 50 分)
一、选择题(共 50 小题,每小题 1 分,计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事物属于天体的是
①人类的家园——地球
②民航飞机
③蓝天白云④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有人想了解火星上是否有生物存在,你认为他必须要了解下列信息中的哪些信息
①火星上是否有火山活动
②火星上是否有水
③火星上是否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④火星上的温度是否适宜
⑤火星是否围绕太阳公转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⑤
3.下列现象属于太阳大气活动对地球影响的是
A.北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B.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信号中断
C.使 CO2增多,温室效应明显
D.大气中的 SO2增多,导致酸雨的形成
4.读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图(图 1),从中可看,出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最丰富的地区
是
B.大小兴安岭
A.四川盆地
海
5.决定太阳直射的最北和最南界线 的因素是
A.地球的自转运动 B.地球的球体形状
C.青藏高原
D.东南沿
C.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D.黄赤交角的
大小
6.下列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A.季节的产生 B.昼夜交替
7.读恒星日与太阳日示意图(图 2),其中表示太阳日的是
C.昼夜长短的变化 D.极昼和极夜
C.a+b
D.a-b
D.6 月 22 日 4 时
B.b
A.a
8.当伦敦(中时区)为 6 月 22 日正午时,广州(东八区) 的时间是
A.6 月 22 日 20 时
9.当晨昏圈与经线圈重合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C.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图 3).完成 10 -11 题。
B.6 月 23 日 8 时 C.6 月 22 日 18 时
B.极圈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00
D.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
B.在②附近时最慢
10.关于地球绕日公转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①附近时最快
11.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由④向①运动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A.白昼渐长,正午太阳高度角渐大
C.白昼渐短,正午太阳高度角渐小
读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关系示意图(图 4), 完成 12 -13 题。
B.白昼渐长,正午太阳高度角渐小
D.白昼渐短,正午太阳高度角渐大
C.在③附近时最快 D.在④附近时最慢
12.图 4 中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是
A.①
13.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
A.①
14.读下列各种热力环流应用示意图,其中符合热力学原理的是
C.③
B.②
C.③
B.②
D.④
D.④
15.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规律,就北半球而言
A.夏季北移
动
16. 下 列 天 气 系 统 中 表 示 气 旋 的 是
C.夏季向低纬度地区移动
D.冬季向高纬度地区移
B.冬季北移
17.“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 上不竭,下不满„„”《吕氏
春秋·圜道》中的这段文字主要涉及水循环中的
A.静态水资源的更新过程
C.降水和蒸发环节
18.能正确表示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模式的是
B.水汽输送和径流输送环节
D.全球水量不均衡原理
D.板块碰撞地区都形成高山
19.下列外力作用与其地貌举例搭配合理的一组是
A.流水的侵蚀作用一一新疆的雅丹地貌
原
C.风力的侵蚀作用一一黄土高原黄土层的形成
水
20.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A.全球岩石圈分为七大板块
包括海洋
C.板块张裂地区常形成海洋和裂谷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完成 21-- 22 题。
21.从地理学角度看,古诗描述的是
A.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22.从塞北到江南,景观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A.水分
23.下列因素中能够决定气温分布格局的是
A.洋流分布
24.陕西关中地区对应的自然带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5.在新疆影响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A.水源
26.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育不相关的自然条件是
A.气候温和湿润
置
27.我国台湾岛(图 5)少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 向铁路,这样选择线路主要考虑
B.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D.从平原到山地的地域分异
B.河网密布
C.矿产资源丰富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气候
C.地形
B.地面起伏
C.纬度位置
D.人类活动
D.温带荒漠带
B.光照
C.土壤
D.热量
D.土壤
B.流水的沉积作用一一华北平
D.风力的沉积作用一一桂林山
B.各板块既包括大陆也
D.临江面海的地理位
A.地形因素
B.河流因素
C.气候因素
D.矿产因素
B.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28.关于我国水资源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总量多,人均少
化大
29.造成我国冬半年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的是
A.台风
据专家预测,因全球气候变暖世界海平面到 2100 年将升高 40 厘米~50 厘米。
30.读我国某地区海陆过渡地带示意图(图 6),分析海平面上升对该地带的影响有①加剧土
壤盐碱化
C.春夏多,秋冬少
D.年际变
D.洪灾
C.干旱
B.寒潮
③滩涂面积减少
③淹没部分耕地④有利于港口没施建设
A.①②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31-32 题。
31.下面四幅人口变化曲线图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四幅图中表示
新 中 国 成 立 以 来 的 变 化 趋 势 的 是
B.②③
D.①④
C.③④
B.出生率下降
32.形成我国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现状的原因是
A.出生率上升
33.近现代人口迁移中,始终是人口迁入地区的是
A.北美洲、大洋洲
34.日本、荷兰等国家,虽然土地、矿产资源不足, 但人口合理容量较高的原因是
A.气候温暖湿润
读某城市用地结构图(图 7),完成 35~36 题。
C.对外开放程度高
C.亚洲、大洋洲
B.北美洲、非洲
B.自然灾害少
C.死亡率上升
D.死亡率下降
D.欧洲、非洲
D.科技水平低
B.公园绿地
B.热量不足
D.城市服务功能减弱
C. 居住用地
D.行政用地
B.交通拥堵
C.雾霾天气增多
C.日温差较小
D.年温差较小
B.消费市场
C.劳动力价格
D.交通运输
B.城市中心商务功能更加突出
35.在该城市用地结构图中,①是
A.商业用地
36.该城市部分企业外迁到周围的郊区设厂,有关其对 城市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的空间规模缩小
C.城市空间结构更加混杂
37.下列不属于西安市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的是
A.住房紧张
38. -般而言,影响蓝莓果酱厂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A.原料地
39.大棚中生产的瓜果的口感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瓜果,其主要原因是大棚中
A.光照太强
40.目前,在我国北方市场能够非常方便地购买到菠萝、 荔枝等热带水果,这些热带水果
的市场在地域上大为扩展,主要取决于
A.居民收入的提高
展
41.我国的宝山、意大利的塔兰托等钢铁工业的布局多靠近市场,其主要原因是
A.铁矿运量低于钢铁运量
C.劳动力丰富,工资低
42.网上购物活动涉及的地域联系方式有
①生产联系
A.①②
43.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A.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C.加剧环境污染
读新疆荒漠化土地类型表(表 1)和新疆荒漠化土地形成因素表(表 2),完成 44~45 题。
B. 交通便利,工业基础好
D.靠近海洋,地价低廉
B.国际互联网的发展 C.国家政策的优惠 D.交通运输业的发
B.解决东部地区交通拥堵问题
②商贸联系
③交通运输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④科技交流
D.文物古迹破坏严重
D.消除城市热岛效应
表1
(万 km2)
荒漠化土地总量 耕地 林地
草地
未利用土地
111.32
2.35
4.31
50.54
54.12
表 2
(万 km2 )
水蚀
12.53
风蚀
83.93
冻融
5.24
盐碱化
9.398
44.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荒漠化土地面积小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
B.荒漠化主要是滥伐林木造成的
C.保护草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任务
D.荒漠化主要发生在没有人类活动的地区
45.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控制人类活动的规模和强度对防治荒漠化效果不明显
B.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农田灌溉不合理
C.只要人类改变了粗放经营的活动方式,就不会形成荒漠化
D.荒漠化形成的原因有气候干旱、大风天数多、风力强
46.读东北局部地区地形示意图(图 8),说明我国政府禁止开垦当地沼泽地的主要原因是
B.开发的经济成本太高
D.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A.土壤十分贫瘠
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累计采出量 已达到可采储量 70%以上的城市。资源型城
市必然要经历“建设一繁荣一衰退一转型一振兴或消亡”的过程。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的
经济转型是个世界 性的难题。 据此完成 47 -48 题.
47.不属于资源枯竭型城市存在问题的是
A.环境污染严重
48.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找新出路,下列举措不正确的是
A.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B.禁止开采煤炭、石油,寻找绿色替代能源
C.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D.城市化速度过快
B.产业结构单一
C.失业率高
D.大力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
49.结合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图 9),判断下列有关该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说法,
正确的是
A.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变化
B.资源密集型一技术密集型一资金 密集型
C.对环境的影响经历了重度污染一 中度污染一轻度污染的过程
D.这种变化是发达国家向外转移产 业的结果
50.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沙尘、台风、风暴等灾害性天气的形成过程,这些信息的获得主
要得益于
A.遥感技术
第二部分(综合题 共 50 分)
二、综合题(共 5 小题,每题 10 分,计 50 分)
51.读地球光照示意图(图 10),完成下列问题。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节气),太阳直射点位于
(纬度);地球
(“ 近 ” 或 “ 远 ”) 日 点 附 近 , 公 转 速 度
(“快”或“慢”)。
(1)此日为北半球的
位 于 公 转 轨 道 的
较
(2)A 点此时正值
同。
(3)B 点正午太阳高度可以达到
的地区是
(4)此日北半球各地的昼
区出现极昼现象。
(“日出”或“日落”),A 点和 B 点
相
,图中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 年中最小值
(“大于”或“小于”) 夜,
地